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盘秦 > 第36章 不同

盘秦 第36章 不同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5: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扶苏看完稿子, 心里对这批博士的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

虽说以文章看人可能比较片面,不过随文章附带着的还有本人资料和举荐人资料,看看举荐人是什么水平, 判断起来也差不离了。

要知道举荐不是随随便便举荐的, 一般要负连带责任,若是你举荐的人作奸犯科, 你即便不是同罪论处也得在大王心里留下个识人不明的坏印象,所以即便是亲朋好友,如果对方不太靠谱也没人敢冒险把他推荐上来。

这批人选虽说学识不一定特别好, 但长相、谈吐、品德应该都在及格线以上, 即便不开专业课,给学生启蒙完全没问题。

反正,扶苏觉得来都来了, 当然全都不用走了, 大不了把他们安排去学宫锻炼锻炼。

扶苏心里这么想着,行动也很直接, 麻溜地带着自己觉得特别好的文章去见嬴政, 说自己特别欣赏这几位博士。

春耕已经结束了, 大军又才出发不久, 嬴政最近难得清闲, 听扶苏这么说也来了兴致, 拿过那几篇文章瞅了瞅, 发现观点确实挺独到,不过比之李斯韩非他们还是差了一些。

嬴政毫不留情地评价道“也就一般般。”

扶苏坚持己见“我觉得挺好了。”

嬴政斜睨他一眼, 说道“那你是准备留下这几个人”

扶苏老实回答“父王, 我想留下所有人。”

他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明了地告诉嬴政有些明显在浑水摸鱼的好歹应该识字,分流去学宫那边教教孩子挺不错;还有一些有点水平但还欠些火候的可以留在国子学, 毕竟国子学一开始招收的生员水平不一,需要先进行分阶段的基础教育,他们完全可以胜任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至于那些水平不错的,当然是他们开与自己所学相关的专业课。

国子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季度,将会安排所有生员接受基础教育,统一学习结束以后,通过季度考核的生员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没通过的继续学、反复学,学到通过考核为止。

毕竟,即使你一心上阵杀敌,也不能连朝廷发去的诏令都看不懂吧所以无论以后从文还是从武,基础教育都是要过关的

这个季度,既是对学生进行分流,也是对博士进行分流。

要是在这个季度内,博士们能整理出自己所学内容的对应教材,那他们下一季度就可以正式开展专业课教学;没能整理出对应教材的人,既然连教材都没有,那当然是继续教基础课,直到拿出像样的教材为止

至于基础课程所学的教材,云阳学宫那边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把识字、练字、算术等等基础课程的教材弄出来了。

博士名单确认下来之后可以让他们先去云阳县那边进行短期培训,并按照培训考核结果安排临时的教学科目。

嬴政耐心地听完扶苏阐述完他对博士和生员们的安排,不由沉默下来。

怎么感觉这些博士们比学生还累

学生们还没学习,博士们要先学习。

学生们还没考试,博士们要先考试。

临时抱佛脚培训完基础课程,博士们马上要对一群熊孩子开展基础教学工作,同时还得自己着手编写专业课教材。

要是三个月内编写不出专业课教材,他们还得继续和熊孩子耗着,反反复复教授基础课程

不过,征召这批博士进国子学不就是让他们一展所长的吗

辛苦点就辛苦点吧,反正干活的又不是自己。

嬴政点头赞同道“行,你和族庶长商量个章程出来。”

父子俩经过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一起决定好了国子学博士们的未来命运。

扶苏又和嬴政提起另一件事。

经过好几个月的努力填充,国子学藏书阁的书已经逐渐丰富起来,种类很多,数量巨大,大部分都是用竹纸重新抄录、整理成册的。

纸多了,木头多了,很容易燃烧,不如让人把书抄一份到云阳县那边的学宫存档,并且允许学宫生员自由借阅和抄录。

往后每个地方的隶卒分批前往学宫接受隶书培训或者交流学习时,可以让他们抄录些书带回去,反正学习隶书是要练习的,抄书正好当练习

这些抄录回去的书可以存在各地的府衙里,同样允许当地的读书人前去借阅抄录。

这样一来,大秦的读书人再也不用发愁没书可看了,他们到任何一个县城、到任何一个府衙,都可以借到自己想要的书,甚至可以把格外喜爱的书抄回去细细品读。

扶苏娓娓将自己的想法说完,见嬴政没回应,忍不住仰头看向嬴政。

嬴政正好也审视着扶苏。

扶苏这个孩子他一直是满意的,毕竟这小孩聪慧又乖巧,年纪轻轻就很有长子的模样。

不过自从有了那所谓的“仙人授梦”后,扶苏的许多做法和想法越发偏离他的掌控,他有时都看不透这小孩在想什么。

正是要频繁打仗的时候,读书人什么的有那么重要吗

百姓思想蒙昧之时,朝廷让他们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踏踏实实忙碌于田亩之间,安安分分应征入行伍之中。

若是所有人想法都多了、所有人心都野了,种田的不甘心种田,做工的不甘心做工,服役的不甘心服役,朝廷还能和过去一样把他们管束好吗

父子俩对视片刻,嬴政才开口“你觉得愚民好治,还是智民好治”

“父王,”扶苏顿了顿,才斟酌着说道,“从来都没有愚民。哪怕目不识丁,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把日子过得更好,都想自己的儿女更有出息。所谓的愚民,不过是畏惧之下很多话都不敢去说、很多事都不敢去做,所以才显得安分无知而已。”

至于畏惧什么,扶苏没有说。

嬴政懒懒倚坐在横塌上,并不接话。

“孩儿认为如父王这般英明的君王,应该更喜欢聪明知礼的百姓才是。”扶苏仰起头对上嬴政隐含审视意味的双眼,认真说道,“愚民弱民,一时之计;立学树德,功在千秋”

嬴政起身走到舆图前,背对着扶苏淡淡说道“你可读过商君书”

商鞅虽被车裂而死,许多举措却并未废除,商君书自然也还在。商君书其中一篇就是弱民,中心意思是“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按照商君的意思,只要收走百姓所有粮食只留下口粮,让百姓全都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不管爵位还是钱财都全靠朝廷赏赐才能获取,他们自然会乖乖听朝廷的话,让他们种田就种田,让他们去打仗就去打仗。

同时商君书还提出“民不贵学”,意思是只要普通百姓不识字不读书,那他们就会在家里老老实实耕地,因为离了地他们没办法养活自己。

可以说,扶苏称之为一时之计的“愚民弱民”,正是商鞅改革过程中各种举措的基础,也是大秦百余年来国力大增、跃升为一方霸主的原因所在。

扶苏自然看过商君书。他说道“乱世应用重典,等天下大定自是要改的。立学树德之事,一年两年不可能看到成效,五年十年兴许能才能真正起到些许效用。”扶苏娓娓而谈,“到那时,父王必然已经平定天下,尽收天下之兵,天下百姓从此得以休养生息,不必再受征战之苦――到那时,已经不再是乱世了”

嬴政转过身,对上扶苏灼灼的目光。

触及扶苏眼底那明显到难以忽视的景慕,嬴政只觉胸腔之中也腾起了一阵激荡豪情。

他一直志在成为天下唯一的主人。

到那时候,确实该有点不一样的东西。

他治下的百姓,确实该和以前所有国家的百姓都不一样。

东方诸国的许多读书人自诩学问了得,时常瞧不起大秦,觉得他们大秦全是粗人,出不了半个学者,那么到时就该让他们好好瞧瞧大秦的变化他们引以为傲的诗、书,在大秦不过是三岁小儿都会念的东西;他们等闲看不到的百家之书,在大秦任何一个县衙都能借阅

嬴政眉头舒展开,朗声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在嬴政父子俩这番交谈过后,入选的博士们很快被嬴政召见了。

嬴政给他们每一个人赐座赐酒,可谓是礼遇至极。

博士们见嬴政待他们如此和善,心中自是高兴不已。等他们喝得微醺,嬴政就把第一个任务交给了他们组织人手把国子学藏书阁的书抄一份送去云阳学宫,他们自己也跟着书过去,接受关于基础学科教学内容的短期培训。

书不必他们抄,他们只要负责检查一下底下人抄好的书有没有错漏就可以了。

博士们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全都一口答应。

等他们被领去国子学藏书阁一看,酒全醒了,只是人有些懵大王上哪找这么多书啊他们怎么不知道天底下有这么多书

这事还得怪扶苏看书快,嬴政一车车地给他送,他还真能一车车地看,甚至还觉得看不够,屡次请求嬴政让使者们出使各国时把人家的书给带回来。

嬴政觉着这小子怎么这么烦,那么多书都不够看,还盯上东方诸国的书了

那么远的路,非要人把书运回来,这不是为难人吗

真是不懂事

嬴政当时毫不留情地教训了扶苏一顿,然后让姚贾给要出使各国的外交官们传个话,让他们回来时走慢点也没关系,务必要多搞点好书回来,免得他家儿子太闲了,整天想搞东搞西

这些使者大多带着重金去贿赂各国重臣,重臣代表什么

代表他们家中很不一般

东方诸国很不一般的人家,必然有不少从祖上开始陆陆续续收集起来的藏书。

换成以前学风大盛之时,这些书外人是花千金都看不到半眼的,现在世道大乱,各家难免会出几个不把藏书不当回事的败家子,听人说想要书就来个贱价大甩卖,只要肯给钱,家里的书随便搬

随着奉命携金出使的使者前几个月陆陆续续从各国归来,一车车书也被拉了回来。

于是,博士们来到藏书阁后,一下子被书海给淹没了。

工程量虽然大了点,博士们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若不是爱读书,他们也不会选搞学问这条路,看到藏书阁里有这么多书,他们恨不得天天扎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