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盘秦 > 第54章 缺人

盘秦 第54章 缺人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5: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扶苏历练过的小世界很多, 大多是在游历,见闻自然也多。

扶苏分析各个小世界的物产,发现它们之中有许多是相通, 有些却是一代代演变过来的, 比如一些植物古时一个样,后世又是另一个样。

正因如此, 哪怕脑海里有许多有用的动植物,扶苏也没有贸然派人去找,毕竟气候、土壤、地理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都不一样, 它们不一定会存在。

这也是扶苏把筹建驻咸阳办事处作为第一件正式工作的原因, 有直邸在手,他可以轻松了解各地的物产,并且还能通过与地方派来的常驻官员深聊对上报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这种长在女贞树上的虫子, 扶苏不知道它最开始长在哪里, 但是听那官员这么一描述,基本可以确定现在可以在巴蜀之地找到它。

找到了就好办了, 他对这种“虫子”的生理周期很了解。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是它们的产卵期, 到三四月虫卵会化为幼虫, 再过个二十天, 一龄幼虫会变成二龄幼虫, 这时候雌雄分居, 雄虫会聚集在一起并分泌白蜡。

这就是白蜡虫这个名字的由来。

白蜡虫只要没有人为干扰, 一只雌虫一年可以产七千只卵,繁衍得很快, 再加上雄虫的聚集特性, 随便放养在山野便能在产蜡期轻松采集到足够多的白蜡,需要考虑只是有没有足够多的女贞树和q树来承载。

怀才跑这一趟, 路上耽搁的时间加上召集人手的时间,差不多就到了白蜡的采收季,可以按照他的指示弄回第一批白蜡。

巴蜀毕竟离咸阳远,接下来扶苏准备让怀才先别回来,暂且留在那边摸索一下最佳采蜡模式,尽量把白蜡虫的价值给压榨出来,争取让它们每年都能乖乖产出量多质优的白蜡。

目前秦国平日里也会有一些用到蜡的地方,只是蜡源远没有白蜡虫那么易得,更没有做成扶苏曾见过的那种细细长长的蜡烛,如果这个蜡源可以稳定下来,蜡烛可以量产起来了。

白蜡虽还没到位,扶苏已让人准备好模具和烛心,等白蜡一采收完毕,这边马上马不停蹄地批量生产第一批蜡烛,再对模具进行微调。

这事对战事没多大影响,扶苏可以放心去忙活,还能和张良一起讨论。

张良最近心情有些沉郁,听到扶苏要做新东西倒是来了兴趣,和扶苏一起拿着现有的蜡源开始捣鼓起各种花样来。

蜡这东西用处很多,因为它可塑性强,冷却以后又有一定的硬度,所以白色的蜡可以混入颜料变成不同的颜色、混入香料可以在燃烧时带出不同的香味,光是蜡烛就能玩出许多花样。

更何况在调整一下配比,往蜡里混入墨粉或者其他原料,灌入模型里等它一冷却,很快可以拥有一支支颜色各异的蜡笔。

这东西的好处在于造价低廉、携带方便,不用随身带笔墨砚台,只需要随便揣上一支就好。

虽然蜡笔也有缺点,比如随意一碰可能就掉色变模糊,不过平时打草稿、做记录的时候没那么多要求,回头再誊抄一遍便好;给小孩子拿来写写画画也很不错,颜色多样,色泽鲜艳,更容易刺激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学心。

总之,有了足够多的蜡能做的事挺多,还不太费工夫。

张良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却没听过有虫子能产蜡的,不过扶苏已经兴致勃勃地叫人造模具,他也不好泼冷水。

要是真能找到那样的白蜡虫,那只能感慨天工造物简直无奇不有。

张良也跟着琢磨蜡烛和蜡笔的模型,在新蜡送回来之前,他们用手头上并不多的蜡叫人试着灌注了一批。

少府衙门管着整个官营手工业摊子,扶苏要的东西他们都认认真真地照做,虽说现有的蜡质量很一般,做出来的成果却不算太差,第一批就成型了,只是离扶苏的要求还有点距离。

扶苏又调整了一下配比,叫人试了第二次。

扶苏这么来来回回地取蜡,还大手大脚地往模具里灌,嬴政很快注意到他在败家了,将人拎到跟前问他在捣鼓什么。

扶苏还揣着准备带回去给张良的蜡笔和蜡烛呢,听嬴政问起便掏出来给嬴政看,说这叫蜡笔,往蜡里混一定比例的颜料,再添点别的原料进行塑形,马上能做出这种五颜六色的笔,随身带一支就能写写画画,非常方便好用。

扶苏还特意给张良露了把脸,说这是他和张良一起捣鼓出来的,他正要带回去给张良看看。

嬴政听了,不仅不觉得张良出了什么好主意,还觉得张良在怂恿扶苏公器私用、蓄意教唆扶苏败家。

你说说这玩意,又不能吃,又没多大用处,就给你们写写画画,还耗费那么多人去弄蜡弄颜料,做出来除了多花钱还有什么用处

蜡这东西产量不高,弄起来挺费功夫,一般用来调制为封蜡用作竹简封缄用,这张良倒好,一来就怂恿扶苏拿去捣鼓什么蜡笔,还不是用一点半点,而是一批一批地往外搬。

蜡烛倒是还有点用处,不过比起随处可得的灯油,这玩意还是太奢侈了。

眼下秦国最不需要的就是奢侈之物。

嬴政沉着脸教育了扶苏一通,让他别为了玩乐耗钱耗力,才去少府衙门就弄些没用的东西出来。

如果成本降不下去,搞出这些东西只会增加朝廷和百姓负担

扶苏被嬴政一通训斥弄得有点懵,等嬴政骂完他才回过味来,想起自己还没和嬴政说起白蜡虫的事。

扶苏赶紧把发现白蜡虫的事给嬴政讲了讲,怀才虽然才出发没多久,不过那官员说的“满树白虫”和白蜡虫完全对得上,那些“白虫”附生的树也确实是仙人在梦中给他看到的那种,所以他觉得采收白蜡之事应该十拿九稳才是。

嬴政听扶苏说这又是那梦中仙人所教,神色稍微缓和下来,不过还是不忘继续教育扶苏“没见到结果之前,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十拿九稳的。”

扶苏乖乖应和“孩儿知道了。”

嬴政摆摆手打发扶苏离开,并且没收了扶苏揣来的蜡笔和蜡烛。

扶苏也不在意,溜达回少府衙门那边又取了一份,才出宫和张良分享底下人做出的最新成品,顺便和张良嘀咕一下自己挨了训的事。

张良听了扶苏转述的那些话,心里不由有些怅然。

哪怕嬴政只是在教育儿子,那也说明嬴政目前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在战事上,对于奢靡之风深恶痛绝。

他曾听韩非说起过嬴政的一些做法,嬴政一开始对待尉缭他们都十分诚挚,出入与他们同乘一车,衣食之类的都与他们靠拢,看起来丝毫没有一国之君的架子。

不管这是不是嬴政有意摆出来的姿态,至少嬴政有这个意识。

张良说道“蜡源确实还不确定,如果没有稳定的蜡源,我们这样做确实很浪费。”

扶苏对物欲其实不怎么看重,只是觉得既然都碰上的还是得利用起来。

他笑着说道“怀才那边应该很快能有消息,到时多放养些白蜡虫,蜡源就稳定了。”

张良点头,开始和扶苏一起试用起新制出来的蜡笔。

虽说蜡笔写画很难追求太高的质感,不过日常涂画用已经差不多了,要是成本能降下来,给小孩子们启蒙用还挺不错。

蜡烛点起来也不错,蜡质好的话,烟比油灯要小些,扶苏对底下人的效率还挺满意。

可惜少府衙门底下管着的作坊到底是归朝廷所有,被嬴政教训了一通,扶苏才发现自己这么捣腾确实有公器私用的嫌疑。

看来下回还是别那么着急了,至少等原料到位了再说。

扶苏反省之后,便暂且放下了白蜡虫的事,从国子学那边抽调了几位相熟的博士出来搞邸报。

直邸本就是为了方便朝廷与地方的联系,机构都设好了,自然要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邸报就是与直邸伴生的新事物。

所谓的邸报,就是各地平时把基本情况上送到直邸这边,遇到突发情况就送急报。

考虑到现在的道路情况和交通情况,暂时定为一月一期,朝中各级官员必须人手一份,充分了解各地的动况,在做出各项决策时得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条件。

当然,有特别要紧的消息就别等每旬的邸报出来了,得第一时间上送朝廷。

这是下对上的方面。

要说上对下的方面,那就更直接了。

地方派遣到咸阳来的官员必须每天整理各种官方文书,把它按照轻重缓急归类送到各地郡守手上,再由各地郡守把朝廷的各种诏令传达到县乡之中。

其实这些事朝廷本就有人在做,扶苏要做的只是把这类工作规整到直邸那边,让整个过程更加明确也更加高效。

怀才派人把第一批白蜡送回来的时候,朝中诸官也拿到了第一份邸报。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东西可能没什么用处,可是对于每天要做出许多决策的朝臣来说,它的参考意义就大了。

不管是想系统性地回顾分析朝廷上个月的一系列诏令,还是想了解相关地区的基本情况,都可以通过细读这份邸报来获得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扶苏勤勤恳恳地在上朝时给百官和嬴政分发了一份邸报,然后在他们对少府衙门的工作表示满意和赞许的时候开始卖惨――

首先,少府衙门这边缺人才啊。

你看看这些文书整理工作,还是从国子学那边抽掉一批教学任务不那么紧张的博士来做的。

就算博士们很愿意无私奉献,我们也不能厚着脸皮让他们身兼两职是不是

至少得找人接替国子学那边的博士工作啊

再有,各郡的路修得不够好,驿站设得不够多,驿马也太少了点,还要送信的驿夫也不够用。要是人手够的话,邸报一旬一期,时效性更高,更有参考价值

所以,朝廷什么时候给点人呢

高端人才可以,跑腿干活的人可以,只能用来修路搭桥的俘虏也行啊,只要是人,我们都缺。

不少人听完扶苏十分诚恳的一番话,脸色都有点像便秘。

这小子,是要人要上瘾了吧

现在明显还不是大搞这种东西的时候,嬴政毫不留情地回给扶苏一句“以后再议”。

扶苏乖乖闭了嘴。

反正他先开的口,以后人到了他必须得有

要人无果,扶苏心情也没多沮丧,下朝后听人说怀才那边送蜡回来了,马上召集人手开始研究起蜡烛的量产方案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