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第102章 102

功名路(科举) 第102章 102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陵决定要外放之后, 也开始留意地方的补位情况, 一般正常情况就是三年一调任,但也有特别的情况,比如当地的知县忽然有重病亦或是出了意外, 需要补官。举人做官一般都是这种情况,但举人补官知县,肯定是有人相帮的。

沈陵比较想去江南一带, 对他来说,江南一带更为熟悉, 北方的民情和南方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 在江南一带父母也能回建康府看一看爷爷奶奶。

不过江南多富饶, 想补到那边不是太容易, 文平昌和文常敬打算给他走一走关系, 老师都退仕这么多年了, 因为他还要找以前的同僚,沈陵内心百般滋味。

一直到年底,齐王都没有再来找过沈陵, 沈陵也很谨慎,给齐王的分红都封存起来, 他总归不会缺钱, 如今这个关口,人人自危。

今年圣上又发落了好几个太子一系的官员, 太子门庭冷落。

在中枢院做了这么久, 如今也都顺手了, 卢大人问他愿不愿意继续留在中枢院,继续留在中枢院可不是做编修了,可能会被派到中枢大臣身边去,一般是能力出众,被大人们看中。

卢大人道“你办事稳妥,两年多没出过岔子。为人和善,广结善缘,本官对你很看好,想推举你,你看如何”

沈陵没想到卢大人对他的评价这么高,让他有些小小的骄傲了一下,若是放在平常年份沈陵肯定是乐意的,水往高处走,可今年这个形式,几位和皇子走得近的中枢大臣都被训责了好几次。

沈陵对卢大人的器重有些愧疚,道“谢卢大人赏识,只是下官决意要下放去地方为圣上分忧,也是锻炼一下自己。大人如此器重下官,这几年在中枢院多亏有大人的提携”

卢大人没有为难他,他向来很好说,也正是太好说话了,再加上业务能力的确不强,所以这些年也没怎么晋升,不过他家境殷实,好似也不太看重。

卢大人勉励了他几句,让他好好做事。

今年不少人也都选择了下放,在京城就是熬资历或是钻营,如果去了地方,政绩好,升上去很快。而且在地方做个小官可比京官油多了,不少人都是熬不住清贫。

如今曾跃和胡玮水火不容,三皇子得势,他也水涨船高,四处拉拢人,他也多次拉拢沈陵,沈陵回绝了几次,胡玮待他也冷了一些。

因太子的缘故,曾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曾跃低调了许多,除了上值,皆闭门不出。

严清辉和他一样选择下放,汤鸣则继续留京,应该会进入六部,三人都递交了请任书后,一道来沈陵家喝喝小酒。

他们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相比其他人,文化隔阂更少,又是年少相识,起先严清辉和汤鸣则相互看不上对方,可这么多年下来,情谊不必多说。

他们三也一直是共进退的,忽然间都要分散各地,一时间也有些伤感。

汤鸣则想想以后在京城就没有可以这么想来就来的人家了,抿了口酒“哎,你说你们走了,谈心的朋友都没有了。”

沈陵和他碰了碰杯,道“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倒是你,在京城少参加些宴会,瞧瞧你这肚子,也不知道是你怀了还是你媳妇怀了。”

严清辉笑了起来,瞥了一眼汤鸣则的肚子,促狭道“别我们回来,都认不得你了。”

汤鸣则瞧了一眼他们修长的身材,比年少时更健壮了一些,身形却是未变,猛喝一口酒,道“我这才是正常的,瞧瞧你们,一点也不威严,都要到下面去做长官。”

却也不禁想了想自己年轻时年轻俊秀的模样,那个时候,沈陵年纪还小,严清辉还是个书呆子。

沈陵不听他这个狡辩,道“你在京城也小心一点,如今局势不明朗,万不能随意站队,免得祸及全家。”

汤鸣则点了点头,神色郑重了起来,道“你们在地方,消息不灵通,我在京城能给你们送些消息。地方关系错综复杂,你们也要小心。”

三个人举杯碰了碰。

春闱过后,任书也纷纷下来了,经过文平昌和文常敬的走动,沈陵被下放到了淮南府做通判,直隶府州的通判为正六品,散州的通判为从六品,淮南府为散州。

但一般来说,下放都是从知县做起,做几年知县累积政绩。沈陵直接做了通判,完全是生了级别,而且淮南府虽不属是江南,但隶属皖,庐州府下面的,离建康府很近。

样样都是意外之喜,超出他的预计很多。

文平昌也很惊讶,觉得女婿真是走了大运,道“只消后面不出差错,往后都是慢慢往上升,不会比从六品低了,淮南府也是个好地方,我记得淮南府知府同小叔还有过几分交情。”

文常敬摸着胡子说道“淮南福知府金大人,他比我大上几岁,中进士比我晚三年,当初一道喝过酒,后来回扬州府后,他当时在绍兴府任职,我还去拜访过。他年岁也不小了,应是快要致仕了,所以没有挪动。改日我修书一封过去,阿陵,年长的官一般不愿大动干戈,你去后虽是做通判,但若是金大人想偷懒,你的事情也不会少。”

沈陵已然觉得幸运至极,如何还会嫌事多,本来他年轻,多做一些就多做些,下地方最复杂就是人事关系,如今有这层关系在,他和最高长官之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通判,实则是一府州的副知府,协助知府管理府州,同时要替朝廷监督知府。是朝廷特设用来牵制知府的,以防知府有不轨之心。所以,知府和通判关系不好,也是有可能的。

沈陵笑着说道“我身强力壮,多做一些也是应该的。只是,老师、岳父,下放一般不是都是从平级做起吗难不成我真走了运”

“如今思索这个也无意,走运肯定是走了的,万事都很微妙,许是觉得你有才干,亦或是圣上还记得你,谁都说不准。做通判比做知县定是省心一些的,上面还有知府顶着,你也能适应适应。”

沈陵想想也是,不管怎么样,事情也定下来了。文常敬给他找了个幕僚,是个怀才不遇的老秀才,但一直在府衙做事情,对地方的官僚体系和事务都有一定的了解。

沈陵还年轻,最缺乏的就是经验,难免不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需要一个人在边上指点一下。

那老秀才如今在山东,到时候直接去淮南府寻他。

严清辉就没这么走运,但也不算太差,他被下放到河南的一个小县,富饶肯定不算太富饶,一般去离家这么远的地方,难以适应的就是当地的气候以及民俗习惯。

他托沈陵把严叔严婶送回建康府,他的堂弟要回去准备秋闱了,其次那边条件不好,严叔严婶回建康府更好一些。

沈全和方氏也很高兴,淮南离建康府只有几日的路程,他们也能回家看一看。

新科进士放了榜,京城又是热闹了好一阵,今年的探花郎很有名,因为太过美貌,沈陵也去瞧了,男生女相,但在沈陵眼中偏柔了些。

马上就要选出一批新的中枢院编修,沈陵他们也都可以光荣退出了,他们外放的会提前离开中枢院,夏季事情少,他们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等最热的那一阵过去,也就可以出发了。

留在京城的,还要等新的中枢院编修回来后,再进入六部。

汤鸣则进入了礼部,家中给他运作的,也算不错了。

临行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交代妥当,京城的产业都只能交给六福了,沈陵打算把六福留在京城,作坊离不得他,六福如今也有独当的一面了。

留在京城的同僚们也纷纷为他践行,连最近深居简出的曾跃也来了。

这几个月曾跃亦是尝尽人情冷暖,瞧着稍显沧桑,对沈陵道“孝原,你这样挺好的,如今地方更安稳一些。我如今这个状况,倒也帮不上你。愿君一路安好,仕途顺达”

说起自身状况时,曾跃苦笑了几下。

沈陵安慰道“人生总是起起落落,哪有一帆风顺的。我这样的,也就是平平淡淡,起伏不大。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事在人为。”

曾跃朝他笑了笑,舒了一口气,心中明朗了许些,道“起起落落,又汐才有潮。”

文启盛六月份回到了京城,他中了秀才,听闻沈陵要下放,立即就赶回来了,年年出生时,文启盛恰好回去科考,如今又要跟着沈陵去下放。

年年初见文启盛,也是陌生得很,文启盛隔三差五来陪他玩,不过几日后,就对这个舅舅亲得不行。

七月底,沈陵把要带走的家当都装箱运上了船只,一家人准备前往淮南府,到时候他们会在半路分开,沈陵先去上任,沈全和方氏带文以苓母子回建康府,年年马上就要一周岁了,还没上族谱,是该回去见一见爷爷奶奶。

七月底还有着暑气,上了船只能在船舱里头,年年对这儿好奇得很,船一摇一晃,他进来的时候看到了船,觉得很好玩,下人们忙忙碌碌地收拾屋子。

沈陵握住文以苓的手“那儿肯定是没有京城舒坦的,离岳父岳母也远,到了那边,里里外外还要你操持。”

文以苓看了看下人,用袖子盖住握住的手,道“咱们一家人在一块比什么都强,我嫁给你又不是涂舒坦,咱们是夫妻。”

年年见两个人这么亲近,摇摇晃晃地要走过来,有一段时间,两个人亲近的时候,年年非得挤进两个人中间,意思就是他们得和他亲近,不能他们亲近。

沈陵笑着把他抱起来,举高高,年年开心地咯咯直笑,直到文以苓制止,才把他放下来,道“原本他周岁还能办个抓周,看来今年是在船上过了,你说这是什么寓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