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第128章 128

功名路(科举) 第128章 128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陵自打回京之后, 生活比在淮南府的时候规律,固定时间上值固定时间下值, 陪亲人的时间也多,但休沐的时候应酬也多, 进了六部, 利益牵扯就变多了,他若不想办事四处碰壁, 关系得打好。

他抽空拜访了一下陈老将军,虽说是有点攀关系的意味,但陈老将军在淮南府对他还挺好, 若因身份回了京就疏远,岂不是有些忘恩负义。

其次拜访了曾家,年年入了曾家的私塾。目前京城官家子弟读书有几种,一种曾家这种办个私塾,其他关系要好的人家也会把孩子送过来,孩子会多一些。一种就是自家请夫子, 只教自家的,最次等就是送进京城有些名望的私塾里去。

品级大一些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前面两种形式, 曾家是书香世家,私塾也延续了多年,不少人家都盼着送去呢,没想到曾跃直接给他提了, 沈陵还是很感激的。

回京头一个月人情往来便是一笔大支出, 还好他们家如今也算富裕, 有产业支撑。

当初在船上整理的水利之策,由于要献给圣上,便不能像给严清辉那么随意了,沈陵又加工了一下,先给文常敬和文平昌过一遍。

文常敬摸着胡子很是欣慰,看着自己唯一的学生闪过一丝骄傲“阿陵,这本水利之法对治水极有参考,看得出你在淮南府费了不少心血,淮河多水难,淮南府却能多年太平,说明你的法子是有成效的。”

沈陵在里面加入了淮南府这一段淮河的水位数据,更具有说服力,读书时沈陵可没被老师这么夸奖过,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文平昌点评道“这内容定是没什么问题,就是阿陵这文风,还是一如既往的干巴,没什么文采。”

沈陵也有些汗颜,他实在做不到写公文还写得锦绣繁华,他更喜欢平实一些,就是干巴巴的策略和解说,他考虑到给圣上看,前面还加了点叙述呢。

文常敬不以为意,道“这就是阿陵的文风,不是诗赋不讲究文采。”

沈陵给他们看过后,确保没什么问题了再呈上去。

差不多半个月左右,沈陵就熟悉了虞衡司的运转,像这种职能部门,清闲的时候很清闲,忙碌的时候也很忙碌,他在中枢院待过,最清楚不过“旺季”

和“淡季”

虞衡司主要负责桥梁栈道、织造、军需用品等,和宫内的交集不多,主要是地方,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是需要下地方查看情况的。

还好沈陵在地方的时候,对这些都比较注重,基本上是亲力亲为的,所以很快就上手了。

基于这些年的习惯,沈陵还是列了一个规划,说实话在工部他能施展的空间不大,他上面有好几座大山压着,再加上如今的治理思想,国家根本没有规划这一说法,只有治理,何为治理,有事情才能治。

但什么都不做不是他的风格,初到淮南府他也觉得能做得少,可越到后面能做的越多,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所以沈陵根据自己所分管的职能,分别列了规划,像桥梁栈道沈陵是希望能多发展一些的,地方想要富裕,交通得发达起来。当初他在淮南府的时候,还想过做水泥,但想想也就放弃了,在古代根本行不通。

世界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即便他发明了超越这个时代的产物,也不会得到这个时代的认可。像水泥,主要材料是石灰石,需要经过碎化,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如何能做到。即便做到了,成本也太高了,并不会被采用。

任何事物都有它该存在的时代,生产力达到了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所以一切还是要从生产力开始,沈陵也是从织造上得到的启发,他查看卷宗,惊喜地发现因为他当年偶然之间改进了纺织机,发明了缝纫机,没想到这十几年间,江南的纺织业发展竟然这么迅速。

他这个阶层对衣物有美观的需求,所以外面买成衣少,不过他也问了一下家里的女眷,布匹的价格这几年的确便宜了很多,他走访京城几家布庄,布庄现在基本上都开始售卖成衣,而且大部分是从江南运过来的。

沈陵问道“大老远从江南运过来,这路上花费不少钱吧”

“这运过来是花了点路费,但也还便宜呀,衣服也不占多少地方,跟着船托一箱子过来,也比咱们京城自己做的划算的。”

沈陵立即传信给建康府,让世敏去苏州府看一看,也许苏州府已经开始有低端流水线了,就像他们的木作坊一样,低端流水线相比单个人工来讲,效率就提高了不少,效率一高,价格立即降了下来。

再加上织布机把织布的效率也提高了,江南一代若是大规模的进行成衣制作,极有可能形成资本主义的萌芽。

这件事情让沈陵激动不已,无心插柳柳成荫,说到底想要发展起来,还是要生产力。沈陵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必须提高生产效率。

沈陵正准备调查着这事儿,他自己也记录了一下近些年来布匹和衣物的价格,他笃定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江南一带一定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而且一旦商人们发展壮大,而国内市场还太小,定会寻求广阔的海外市场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目前文朝算不上闭关锁国,但通商口岸也不多,对外界需求少,出口大多是茶叶一类的,如果能够主动向外销货,也许他们也能走上扩张之路。

他自然希望这个势头能够发展下去,这就得让朝廷也尝到利益,目前朝廷对商业收税很少,不光这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是如此,主要还是依靠田赋,土地是固定不动的,但商品的税很难计量。

对商品收税牵涉甚广,必须找好切入点,而且他只是五品官,话语权还是太小。

年年被送去曾家读书后,安安可不乐意了,哭了好几场,文以苓为了给他找些小伙伴,还时常带他去汤家玩。

安安的启蒙也要提上日程,白天沈陵没太多的空,他又懒,沈陵便想着上午把他送文常敬那儿,老师和师母身边也没得晚辈陪伴,文启盛今年才要成亲,孩子怕也是要再等个几年了,所以文家特别稀罕两个孩子。

老师对待学业甚是严格,安安性格太懒,生活里面没关系,但若是在学习上还这样,沈陵是不能容忍的,所以老师这样的严师督促就很有必要了。

沈陵下值早的时候会去接年年,待他上了马车,沈陵不着痕迹地打量他,看他有没有什么受欺负的痕迹,当时送到曾家来唯一没有考虑妥当的就是地位差别,他家到底还是差了一点的。

年年看到是爹爹来接他就很兴奋,上来就喋喋道“爹爹今天我练字得了第一,可惜背书的时候背错了一个字,不然我也能得第一”

沈陵见他这般活跃,放心了一半,揉了揉他的头,笑着夸奖道“很棒,以后继续保持,背错字是不是又心不在焉了”

年年辩解道“屏风倒了,我被吓了一跳”

沈陵忽然严肃了起来,年年立即意识到了,讷讷道“爹,我错了。”

“年年,出错就是出错,没有理由,别人不会关注你错在哪里,只知道你犯了错。犯错本身不要紧,孰能无过,但爹爹不希望你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错了以后就注意点,及时改正。”

沈陵见他听进去了,也不多责罚,换个话题“今天功课多不多”

年年自是了解爹爹的脾性,爹爹不轻易动怒,他犯了小错,爹爹脸一板,他就知道自己错哪里了,明明爹爹也不怎么发火,年年莫名就会很担心爹爹生气。

“还成,爹爹,我功课若是早点做完了,可不可以去找瑞哥玩”

瑞哥儿才不过来了几趟,年年就和瑞哥儿玩得很好了,也是小孩子喜欢大孩子的特质,年年就很喜欢跟着瑞哥儿。

沈陵想了想道“那得看看瑞哥儿在不在府中,若是在,就让你去成不成”

瑞哥儿如今在宫中读书,也并非日日都在的。自打这次回京后,他和齐王就没有那么避讳了,齐王还是个闲散王爷,也没什么人会把注意打到他这儿。

“成”

天气炎热,隔壁都水司开始忙碌了,水利是他们负责的,宁郎中还特地过来问他关于水利的一些问题,沈陵写得那本水利之策被圣上收录在皇家书阁,并且传阅地方。

宁郎中道“我们司这个时候最苦,若是哪边发了大水,还得亲自过去治水。哎,孝原,还是你们虞衡司轻松。”

沈陵想说若想偷闲哪儿都成,就看这官职还想不想要了,尤其都水司这种关乎苍生的部门。

沈陵宽慰道“能者多劳,您的辛苦咱们也都看在眼里,这水利之事关乎苍生,不出差错倒也没什么,就是怕这出了差错。”

宁郎中似是被他戳中了某个点,朝他大吐苦水。

待宁郎中走后,邓员外郎走进来道“大人,尚书大人请您过去过。”

沈陵搁下笔,问道“你可知是何事”

邓员外郎说道“好似是江南织造的事情,江南织户增加得过多,朝中担忧百姓荒废良田,尚书大人好似有意向削减织户,请您过去商议。”

什么削减织户岂不是要打击纺织业

沈陵坐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