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第 135 章 135

功名路(科举) 第 135 章 135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35章

沈老爷子办丧事那一日极为盛大,建康府的乡绅富贾都前来吊丧,小村庄来来往往全是马车。

“沈家老爷子这也算是有排面了,去世了孙子做了这么大的阵势,哎,要是我家子孙这么出息,我也是死而无憾了,沈家真是祖上积德。”

一同围观的人嗤笑“这祖上积德怎么就旺这一支,你瞧瞧沈德那一支,真是同祖宗不同命哦。”

沈老爷子入土之后,正好是过年了,今年沈家可能是不走动了。沈老爷子走后,崔氏就有些郁郁寡欢,她比沈老爷子小一些,可也是高龄了,大家都怕她想不开,她疼年年和安安,沈陵便让两个孩子多陪陪太奶奶。

原本在京城没能让安安瘦下来,没想到这一路让安安瘦了不少,如今又守孝了,沈陵竟也心疼了起来。

崔氏和沈老爷子相伴几十年,老爷子是个能耐人,勤勤恳恳了一辈子,崔氏作为妻子,她操心的比较少,这么多年也是相互扶持着一点一点把家业给撑了起来,忽然间没了沈老爷子,崔氏像是没了主心骨。

可看着儿孙们都为她担忧,崔氏和沈老爷子都是不愿意给后辈添麻烦的,一点点好了起来。

后辈当中,沈陵是最特别的,沈家因他而兴旺,在崔氏心中,沈陵也是特殊的那一个。

崔氏格外担心他们的死影响孙子的前程,他们年纪大了,入土就入土了,铁娃是他们家顶梁柱,若是因他们而耽误了前途他们死不足惜。

沈陵心中难过,爷爷奶奶肯定是不知道从哪边听来的消息,说他们死后他守孝会影响仕途,沈陵说道“奶奶,您放心,圣上以孝治天下,若是有丧而不报,才是大罪。”

崔氏松了口气,又不免伤感“你爷爷走之前,最惦记的就是你,一直撑啊撑,他神志还清楚的时候说,怕你回来奔丧不能好好做官,后来又想见你一面”

沈陵背过去擦眼泪。

崔氏怕他自责,话一转“你爷爷从没怪过你,知道你在外做官不容易,咱们家的荣耀都是你撑起来的。”

沈陵擦干眼泪,他不敢再崔氏面前哭,勾起她的伤心事,跪在地上伏在崔氏的膝盖上,小的时候洗完头,他坐在小马扎上,崔氏就会这样给他擦头发。

崔氏苍老的手覆在他的头顶,温度透过头发传入头皮。

“奶,爷爷走了,一定要好好的”

从崔氏的屋子出来,沈陵难掩悲伤,一个人到书房里去静坐一会儿。

沈陵正直悲伤之际,又开始写祭文,这篇祭文从爷爷下葬开始写,如今快写完了,若真要详细叙述,几天几夜怕也是写不完,原来真是感情到了,文章自是水到渠成,不想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写到最后情深之处,沈陵跌坐回椅子上,一手覆在眼睛上。

书橱里却有细细碎碎的声音,还有顶开柜子的感觉,沈陵下意识道“谁

沈陵看过去,那边又没动静,但侧耳细听又有细碎的衣物摩擦声,沈陵猜测是哪个孩子跑进来了,道“不出来我就自己找了”

下面的小柜子门被顶了顶,顶了两下被顶开了,安安探出小脑袋来,怯生生的,怕被骂“爹爹”

沈陵伤心的情绪还未完全收起来,声音低落“安安你怎么在这里”

安安推开一扇橱门,肉乎乎的小身子要从里头出来,沈陵蹲下来把另一扇也打开,把他抱出来。

安安小声道“他们在玩捉迷藏,我不想跑来跑去,我躲这边来。”

沈陵的书房一直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地,他没回来前,家里都不准随便进去,每个月伯父伯母们会打扫一下,沈陵是没那么在意,奈何伯父伯母觉得他如今做官了,书房里头的东西都很贵重。

沈陵啼笑皆非,伤感的情绪也淡去了一点,可能大悲一场,也没力气说他了。

安安盯着他的眼睛,小手摸了上来,问道“爹爹,你哭了吗”

沈陵有些疲惫,抱着他坐回椅子上,道“是啊,太爷爷去世,爹爹很难过。”

安安坐在他膝盖上,纠结了一会儿,问道“那爹爹怎么样才能不难受”

沈陵见他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对他的担心,心里也软乎乎的,抚平了他的一点悲伤,道“如果安安能多背几篇古诗,爹爹就高兴一点。”

安安大人似的叹了口气,道“好吧,那我先背一首给爹爹高兴高兴。”

然后便开始背了起来,他今年五岁了,基本的启蒙已经完成了,他不爱背书,大家说他不像沈陵,只有沈陵自己知道,安安是像他的,若非有朝一日穿越到古代,那样的情况下,他只有科举一条出路。

鬼知道当年他最烦政治了,可惜安安也生活在这个时代,必定是要走科举的路子。此时他也明白了现代那些家长的心情,现代的孩子学那么多很累家长不知道吗他们知道,可是别无选择。

古代的选择更少,比起其他的路子,科举反而是最“简单”的一条路。他希望安安能有更多的选择,年幼时还是得好好读书,如果大了,能够明白科举的意义,还真的不喜欢科举,那他也不制止了。

安安背了一会儿,见沈陵的心思不在他这儿,声音也慢慢低了下来,到最后不背了,扣了一会儿硬硬的麻衣,道“爹爹,太爷爷走了会去哪里”

沈陵陡然惊醒,从自己的意识中抽出,人死后会去哪里,按照道路他上辈子死后应该就没了的,不过谁知道他如今活着的世界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一旦把穿越化作一场梦,一切都是虚妄的。

“爹爹,也不知道,这是未知的事情。如果你还记得他,他就活在你的心里。”

“他们都说太爷爷去另一个地方了,比我们这儿好,真的有这样的地方吗”安安困惑地说道。

沈陵知道他爱探究,还是认真思索了一番再回答“谁都没去

过那个地方是不是大家这么说,是希望如果真的有另外一个地方,太爷爷是幸福的。这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安慰。”

他很少会骗孩子,即便有些事情他们现在听不懂,但沈陵希望他们未来知道的,能和现在听到的是一样的。

“也许没有另外一个地方对吗”

沈陵巧妙地避开“这就要你自己去思考了。好了,你再不出去哥哥们要急死了。”

沈陵不能在建康府待太久,他这回能请假是因为搭着年假,正好离放假没多久,左尚书给他批了。一般来说,不是承重长孙,祖父祖母去世,丧假不给批的。朝廷也得运转,如若经常有人请假,朝廷运转肯定受到影响。

他必须得快点赶回去,沈全打算留下来给沈老爷子守孝,生前没能好好服侍他爹,死后不能连个孝都不好好守。

沈陵也理解他,虽然不舍,但如果他爹能好受一些,在老家守孝也能让二老解一解乡愁。

崔氏他虽然也担心,但两个伯伯都是孝顺人,都恨不得崔氏长命百岁。现实一点说,他们三家的关系是从沈老爷子崔氏开始的,产生关系的人越少,上一辈的亲缘关系会慢慢淡去,他们自然希望二老在的时间越久越好。

临行前,他只见了一下齐家,也是两家比较亲近,不避讳。

齐子俊这两年已经能很好的管理家里的生意了,他在科举上还是有些懈怠了,准备好好教导儿子,两家之前搞的助学慈善已经非常稳定了,建业县基本上没问题了,这两年齐子俊开始往建康府扩大范围。

因为有不少贫寒学子听说建业县有这样好心的大户人家,不少人远道而来想寻求帮助。这十年里,不是没有效仿的人,但都因为管理不善,最后沦为别人的谋私工具,然后草草收场。

相比之下,齐子俊对审核就卡得很严格,大家都知道要领这笔助学慈善不容易,前些年想要碰瓷的不少,齐子俊丝毫不为所动,时间久了,大家也都遵照规则来。再者有沈陵的名号在,也能压得住。

沈齐两家在建康府的名声很好,多数也得益于此,读书人肯为他们说话。

去年助学慈善资助的两个童生考上了秀才,算得上助学慈善成立以来比较高兴的事情,之前也有考上秀才的,几年出一个,本来贫寒人家读书就比较难,去年出了两个,而且出秀才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助学慈善除了到了年限之外,考上了秀才也就不资助了,有秀才的功名,但凡勤快一点,都不会过得太差。

若非他如今在守孝,还挺想见一见被资助的学生,只能写一封信勉励这些贫寒学子。

回京城的时候,走的是水路,只有他们一家四口回去了,想起父母,沈陵还有些怅然若失。

沈世沐今年都九岁了,个子窜高了很多,已经处具风度,孩子的长大就像是一夜之间,两年前还有些懵懵懂懂,如今却像个小大人。

他知父亲忧伤,已经开始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扶着沈陵道“爹,过两年我来接爷爷奶奶

回京城,到时候咱们家新宅子一定弄得很好了。”

只怕到时候接不回二老了,沈陵幽幽叹息,他如今才想到他爹娘可能是想给奶奶送终,毕竟没能给爷爷送终,奶奶如今的身子也不是很好。

沈陵道“你也大了,以后可以让你回来看看爷爷奶奶,建康府是咱们的根基,也该让你们多回来回来。”

沈世沐道“安安才来的少,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带我回来了好几趟,我都还记得呢,人我也都认识,小姑姑家的峰哥儿、齐叔叔家的熙哥儿我都认得。”

年年这么一说还真没错,在淮南府的时候,他经常被带回建康府的。

沈世沐想到了什么,窥探沈陵的神色,问道“爹,那我明年还能来建康府吗”

沈陵啼笑皆非,道“怎么这么快就惦记上了是想回建康府,还是想出来玩”

沈世沐不好意思地笑笑,道“都有,爹,我之前跟着齐叔叔看咱们两家一起办的慈善,我觉得很有意思,可惜每回在建康府时间都太短了,咱们家慈善做了十年,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真的很不容易。爹,等过两年我是不是也可以下场了你十一岁就是童生,十二岁就是秀才,我过两年也就十一岁了。”

“急着下场不是好事情,慈善的事情爹可以和你讲一讲。外面风大,咱们进去吧,我先考考你,看看你这些日子功课怎么样”

“能不能出简单”

“嗯”

沈世沐后面的话被风吹回肚子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番外

善学助学金收到举报,关于xx中学滥用助学金的情况,经调查属实,xx中学校长方某经讨论,决定暂时撤销xx中学助学金的名额

微博上一片叫好,纷纷称赞善学助学金的严格审核。

不愧是世界最早的慈善机构为善学打ca

虽然前些年善学也走弯路了,还好掰回来了。几百年的慈善了,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楼主放心,国家不允许善学歪的狗头,善学如今算是半官方的。

咱们国家还是老牌的助学基金更好,不愧是有底蕴的,孝原基金也做得很好。

你们可能不知道,几百年前,这是一家。

真的吗善学基金和孝原奖是一家

立即有微博大v根据热度,发了一片慈善的前世今身。

善学助学金上热搜素,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善学、孝原如果归根溯源其实是一家,孝原奖、孝原奖学金是后来从善学中分立开来的,很多人都学过历史,知道沈陵热衷慈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大善人,姓齐,善学就是沈陵和齐家一起创立的,最初就只在南京,被称为沈齐助学慈善发展到后期,最鼎盛的时候有一年科举

南京十五名进士,八名都是被助学慈善资助过的,所以沈陵的评价才会这么好,受过他的资助,都会自称他的学生。

再说回慈善,沈齐两家做慈善,一做就是很多年,中间自然分道扬镳过,慈善呢,后来交给沈家了,中间当然还有许多纠葛,善学慈善目前不是沈家在经营了。到了近代,因为沈陵的影响力,沈家后人用沈陵的字孝原,设立的孝原奖和孝原奖学金

官方微博也都纷纷转发,国家也亲自下场。

天呐,难怪我们国家慈善是古董这么早慈善就能做的这么好

大家可以去博物馆看一看沈陵写给贫寒学子的书信,这是受过资助的学生的后人拿出来的,真的很感动。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小番外比较长,补偿补偿我昨日的缺席

这是昨天的,今天的在晚上。

感谢在2020050223:55:382020050412:03: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黑脸的多儿我的崽61瓶;职梦、李瓒40瓶;娃娃不哭30瓶;ziseng、20瓶;27622679、緋緋、林的仔子、ii、35201918、玩家18、云影、在线寻找绝美爱情10瓶;爱看小说的莎莎5瓶;嵌入式、某人、小胖的2瓶;亦木、半杯两盏、李柯、俢太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