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第 142 章 142

功名路(科举) 第 142 章 142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42章

沈陵又继续调整配比,烧制了一些红砖,但颜色都不太均匀,而且很淡的红色,和后世的红砖还是不太一样,经过测试,红砖可以用更少的原材料,而且耗时更短。

其实粘土挺难挺难弄的,都是上好耕地下面的土壤,首先得翻开最上面一层土,往下挖个几尺,挖出的土壤和地表颜色不同,然后按照比例加水混合,得不停的踩搅拌,先用牛踩再人踩,最后还得把石子挑拣出来。

所以古代起砖瓦房才会这么困难,这样也很伤耕地,古代用料少还好,到了现代,需求这么大,肯定不可能用耕地上的。沈陵猜测,现代用的粘土可能不是耕地上的。

他命人找不是耕地上的粘土,最终用山丘土实验成功了,颜色更红一些,均匀度比之前好一点,他猜测如果想做的颜色均匀,可能是工艺的问题。

把红砖和青砖放在一起研究了一下,青砖比红砖更密实,青砖就是如今大多数用到的砖,不过如今用的砖都是耕地土烧制而成的,耗时更久,工艺也更为复杂。

所以也难怪后世红砖取代了青砖,从制作上来看,红砖的成本低,工艺简单又耗时短,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但青砖很显然更符合古代的需求,若不然古建筑也不能流保存百年,那些古镇老街都是这些青砖黛瓦得以保全。

他也有些陷入两难之地,红砖的出现定是会造成青砖的减少,红砖在未来能够成为主流必定是时代的选择,红砖也许能让更多的人住上砖瓦房,但一想到那些青砖黛瓦就将减少,以后就没有那些古镇,这可真是罪过了。

齐王也惦记着他呢,知道又要搞什么东西,往他这儿跑得也勤快,对着那红色的砖头研究,上手蹭了一手的红色,颇有些嫌弃。

“这砖怎么是红色的还能染色”

“这是红砖,烧出来就这个颜色,红砖比青砖用料少,而且省时省力,所以价格也会比青砖便宜,但是青砖更厚实更耐久,王爷,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砖”沈陵问完就觉得自己脑子有问题,他一个王爷怎么会选砖,他只要吩咐一声下面的人,就等房子造好就行。

齐王还掂量了一下,的确青砖更厚重一点,道“我还是青砖更好看点,这蹭得都是红色像什么样子,上面还这么糙,不过红砖便宜的话,肯定也有人愿意买,砖头嘛,总有适合的地方,既然这砖头造得快,急用还是不错的,颜色也挺喜庆。”

沈陵想想也是,红砖有红砖的市场,青砖也有青砖的市场,时代会做出选择,再留恋青砖黛瓦,可还是要进入现代化、工业化。

世界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本就会有失去有新出现。如果后世继续用青砖,毁坏的是耕地,所以后世政府应该禁止使用耕地粘土了,所以红砖成了标准。

他继续让几位砖窑师傅研究,砖的种类可以有很多,红砖的工艺也要提升提升,如果能让更多人住上砖瓦房,也算是一份功德。

齐王

问他卖不卖红砖,如果放到民间,百姓应该会很喜欢,价格肯定会比青砖便宜,但至少也是砖,比茅草房、土房肯定是要好的。

沈陵想了想可以有,不过沈陵打算先上报给圣上,国家有修筑需要的地方太多,对外观没有需求的地方完全可以用红砖。

他还得研究一下怎么提高效率,这样砖的价格能更低,若不然他研发红砖也没什么意义。

他如今是工部侍郎,许多事情做起来比以前更方便,手里的权力更大了,左尚书同他一条心,沈陵有同年长上司共事的经验,对于左尚书这样的上司,最重要的还是得事事报备,得先同他商量好。

沈陵现在掌管的不仅仅是虞衡司,其他几个司也得管。

他对生产工具的改良抓得比较紧,这生产工具千百年没变化,生产工具所代表的生产力增长也很缓慢。

圣上对红砖没什么额外的表示,也许是觉得就是一块砖头罢了,能用便用就是了。

砖块之间需要粘合剂,现代是用水泥的,古代也有一种粘合剂,不过沈陵觉得没有水泥牢固。水泥最大的作用应该是铺路,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用来修筑马路是不可能的,倒是家里面可以用一用。

石灰石得敲碎成粉末,这是工艺里面最困难的地方,沈陵做了一个简易的碎石机,用千斤锤做压碎,人只需要拉动绳子,控制千斤锤做上下运动,这样砸出来的还比较粗糙,还得再磨细。

制作之艰难,沈陵对这些原料非常心疼,做实验都不敢大胆做。

今年夏天沈陵没让两个孩子回去,明年父母就出孝了,他定是要接他们回来的,留他们在建康府他不放心,到时候让年年去接他们。

年年一直缠着他,想参加明年的童生试,沈陵如何不知他心里想的,年年是想早些考上秀才,好出去游历一番,他知道沈陵一直是支持多出去走走长见识的。

虽然沈陵是差不多这个年纪考上的,但他那个时候情况和年年不一样,首先他的心理年龄就不止这么点,承受打击的能力更强,而且那个时候他家还没那么有钱,供他读书就是最大的开销,他如何能不早点往上爬。

年年这纯属就是想早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沈陵自然不能任由他,给他出的题目也加大了难度,对他的批评也多一些,压一压的性子,总想着出去怎么能成,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出去游历是增长见识,但不是为了游历而读书,沈世沐,你得分清主次,你如今基础还未扎实,便想着日后如何如何,如何能有所成”沈陵甚少说这样重的话,兄弟俩对他的话向来是比较听从的,他一直平等地同他们交流。

沈世沐心中难受极了,不敢对上爹爹的眼睛,怕看到爹爹失望的眼神,垂头看着案桌,讷讷道“爹”

沈陵揉了揉眉心“年年,我知道你很向往外面的世界。但你知道雏鹰在飞向天空之前,都要不断地练习飞行,我把你放出去,然后呢你有什么生存本领你知道外面有多危险吗你根本还

没有这个能力。科举是很残酷的,你确定你做好准备了吗”

沈世沐听到他又叫他小名了,知道爹爹应是没再生气,心里仍是不太好受。

沈陵也理解这个年纪的孩子容易浮躁,他当初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不能也不会用自己的那一套标准去衡量孩子,但读书最忌讳浮躁二字。

从这一点,安安就比年年好一点,安安更容易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

沈陵和年年好好聊了一聊,沈世沐浮躁的心被泼了盆水,冷静下来了,正如爹爹所说,他不过是多看了几本游记和地理志,便不知天高地厚。

看儿子又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沈陵也是松了口气,在京城孩子面临的诱惑其实很多,年年对别的不感兴趣,唯独很爱出去玩,认识新鲜事物,这不算大毛病,可能与他年幼时的经历有关,他周岁就跟随他下放,在淮南府时,也会带他四处走动。

可惜古代交通不便,他又正在读书,沈陵希望他能专心读书,这个年纪正是最好的时候,比起沈陵当年读书的艰苦,他们已经够幸福了。

明年是一年春闱,今年秋季开始,各地的举人开始入京,建康府的举人都会前来拜见沈陵,请沈陵指点文章,这几年还有会淮南府的举人,淮南府的百姓一直都还惦记着沈陵。

对于一些家境一般的学子,沈陵也会安顿他们,旧宅子如今用来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正适合借给他们住。

有一位举人名叫胡文非,格外勤恳,也不怕丢面子,经常上门请教,他就比沈陵小个两岁,沈陵觉得读书就是要厚脸皮一些,抹不开面子会失去不少机会,他的数次机会都是他厚着脸皮讨要来的,王大人的指点、老师,都是他厚着脸皮找上门。

只要是来问他的,他基本上都会抽空指点,若是没空接待,也会让他们留下问题,写封信回过去。

京城的茶楼也是读书人聚会的地方,一杯茶成本低廉,又能坐着说说话。

大家感叹着京城的物价,若非为了考进士,实在是有些住不下去,来一趟京城,至少得花掉上百两。

“文非兄,还是你们省了,这大头就是打尖的费用,沈大人可真好,直接给你们安顿了。”新认识的其他地方的举人艳羡地看着他们建康府的一行人。

另一个建康府的举人感激道“可不是,沈大人心善,还会经常指点我们文章。”

胡文非笑着说道“我一直很仰慕沈大人,如今可算是见着了,就是格外羞愧,大人指点我们,还给我们住的地方,哎。”

“你们开销可就省了,科举最费钱的就是赶考,这是我第三回了,今年若是考不中,便不考了,不折腾家里头了。”说话的是隔壁桌的兄台。

大家心里也戚戚然,走到这一步,谁都不想放弃,对于穷人家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其实已经过去了,考中了举人之后,家资渐丰,但那是同困苦的时候比。

另外一边的兄台冷笑

道“哪有什么善不善心,不过是提前拉拢罢了,你们若考不中,怕是连见一面都不肯的。”

胡文非面色一冷“兄台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难道我说的不是实话,你们过后再瞧瞧便是了”

胡文非猛地站起来,掷下一个茶盏“你懂什么沈大人对我们建康府的学子有多重要,沈大人设立助学慈善,我们建康府多少贫寒学子皆考助学慈善中了秀才,大人一做便是十多年这是伪善沈大人岂是你能侮辱的”

建康府的助学慈善渐渐在京城传开了,建康府的学子都作证,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令其他地方的贫寒学子非常艳羡,家中富裕的学子不知这笔善款对贫寒学子有多重要。

沈陵不知此事,某日上朝时被许多人恭维,他才知道助学慈善的事情传到了京城,沈陵的本意并非博名声,单纯就是希望贫寒学子能多一点出路,若是有贫寒人家为了领这笔钱让孩子去读书,也是好的。

可在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举动是不被人深意的,沈陵也很无奈,不过左右是好事情。

回去之后沈陵就让人去查了,没想到是从胡文非这边传出去的。

胡文非这才摸出齐子俊给他的介绍信,他进京赶考,因受过捐助,他同齐子俊的关系不错,齐子俊自然是要把他介绍给沈陵,只是胡文非一直不好意思拿出来。

“学生已经受大人太多恩德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让大人照顾,谁知学生初到京城,大人就给学生安顿,更是无言相告了。”胡文非羞愧道。

沈陵没想到当初第一批接受捐助的学生已经走到京城了,感慨万千,更加觉得自己当初做的决定没有错,胡文非的例子带给他很大的成就感。

沈陵安慰了一下胡文非,问了他这些年科举的历程,胡文非是第一批接受捐助的学生,当时他屡试不中,已经快要放弃了,家里实在受不住,听闻齐家要给贫寒学子发善款,胡文非实在太想科举了,便去试了一下。

他是第一个拿到善款的,还有几本书,后来沈陵从京城寄回来的书,胡文非也都拿到了,他拿了两年的善款,终于中了秀才,之后便似开了窍,没几年就中了举,如今就来了京城。

这件事情让沈陵高兴了好多天,写了一封信给齐子俊,再度询问一下助学慈善的状况。

秋天之后,沈陵也不免想到出海的团队,也不知如今到了哪里,一般来说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够回来了,他就期盼着不要出状况。

沈陵终于调试出水泥最合适的配比方案,一共进行了上百次实验,从坚硬度、成型时间考虑,这个方案是最合适的,他立即让人进行大量调试,准备铺一块水泥地。

左尚书对沈陵所说的水泥很是好奇,水泥地铺在工部的院子里,土压平之后,沈陵就命工匠铺上去,那灰扑扑的东西实在不是太好看,渐渐干透了,隔了一日,左尚书踩上去,在上面走来走去,最能体验水泥路的便是车,骑一辆脚踏车,真是如在云端

工部还有人往上面躺,那块地方就像是圣地似的。

左尚书立即向圣上汇报了

六部便传开了,工部做出了一种泥,铺在地上能让地面特别平整,比石板路还平整。当日,圣上便亲临工部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太乌龙了,讲述一下我脑残的经历,先是复制的时候只复制到了一千个字,然后发上来我一看不对劲,重新回去复制,黏贴过来,字数也不对,字数超了,两次复制黏贴出错,绝望。

现在补上了,晚安

感谢在2020051000:20:072020051100:14: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苏苏50瓶;呦25瓶;32974950、数字、瞌睡来了继续睡、坚果迷20瓶;寒、渔舟唱晚10瓶;zjzq123、24309362、瑶光、紫、幻想着的世界、dk2012、指间砂5瓶;豳歌2瓶;凤凰花又开、鱼公瑾、芃芃、风悠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