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084

功名路(科举) 084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没有啦,卖光了卖光了, 过几天再来吧”

“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还等着做题呢”

忽然之间, 京城的学子中开始流行起一本宝典, 曾家的书肆一时间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快, 立即让印刷坊加紧印刷。

根据几个学子的反馈,觉得这书实用, 能跟着书学,还有配套的题目,只要自己跟着学, 就能弄懂, 不似有些夫子, 说的不清楚, 又怕被骂,或是有些夫子的学问也不到家,他们的夫子大多数都是秀才,可这书可是进士出的。

一开始只敢印百本, 如今掌柜的算是放开了胆子, 这书卖的好, 他们赚的也多啊, 宣传得更卖力了, 在门口竖了一块小板子,写着几月几日有多少本宝典。

那一日一大早,学生们都早早的排起了队, 还有帮孩子抢的大人。

“孩子做学问不容易,听说这书是今年新科进士出的,沈大人还是圣上钦点的孝子,今年才二十岁,哎,我家这小子要是能有沈大人一半的才智,我都能乐疯了。”

“就盼着能中个童生,沈大人真是好官啊,他中了进士,觉得咱们这样的普通百姓的孩子读书太难了,所以写了这本书给咱们普通百姓的孩子”

沈全现在每天都会兴高采烈地出去,他现在爱去书肆和茶馆,每回都能听到读书人称赞他儿子,他再回来和方氏说。

也不知道他家地址怎么泄露出去的,每天沈家门口还总是有新鲜的菜和肉,不得已,沈陵只能让一个下人在门口拦着,送过来的也送给街上一些乞丐。

这样一来,中枢院的人也都知晓了他写了一本书,一时间沈陵的存在感极强。

“孝原,没想到你这不声不响地写了一本书啊,可以啊。”

“孝原现在可是咱们京城的名人,这书还是我家侄儿和我说的,说你写得深入浅出,你也真是不够意思,出了书也不给我们送几本。”

“现在外头可都是沈大人的美名”

不管是酸也好还是真心实意夸他,沈陵都笑呵呵地说“我这拙作哪里好意思送给各位,若是你们家中有要考童生的学子,我倒是可以送个几本。”

通俗地来说,这书就是不够高大上,虽说比话本一类好,可到底不似文集诗集能在士人当中扬民。

只不过沈陵开了这个先河。

连他的上司见着他都会问一句,中枢院自然不会只有中枢大臣,中枢大臣手下还有一些办事的,像管他们编修的都有好几个。

分派他们任务,和上面的大人对接,和他们打好关系很有必要,所以一进来大家都会给几位大人送礼,像曾跃这样的不用说,不送礼都会讨好他。

可能沈陵送得礼轻,加上家世普通,人都爱挑软柿子捏,不好得罪其他家世出众的,就都会把那些杂活交给沈陵他们,像汤鸣则被针对了几次,又送了点礼,算是破财消灾。

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沈陵做了也就做了,但有时候太过分了,沈陵也会回绝。

“大人,刚才卢大人交给下官的,下官还未做完,下官怕耽搁了您的事情。”沈陵不紧不慢地说道,面前这个孙大人算是中枢院数的上名号的讨厌人物。

孙大人皮笑肉不笑,又拿出那番架势“看来是本大人的事儿在你这儿算不得什么事儿,沈大人现在写了书出了名果然就是不一样了啊。有这个闲工夫写书,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办好事。”

沈陵道“大人说的是。”

这一拳打在棉花上,孙大人气呼呼地找别人去了。

沈陵若无其事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孙大人和他一个前同事很像,搞科研还爱酸别人的进度,沈陵就不搭理他,不把他当回事,气死他。

孙大人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行事作风也不讨人喜欢,若不然这么多年了还在这个位置上。

胡玮笑着说道“孝原,今日大家一起出去喝个小酒,你这回可不能不去。”

沈陵苦笑“我这酒量就是败兴。”

沈陵以前喝红酒还行,白的真不成,太烈了,北方的爷们喝酒还爽快,爱一口干,沈陵最怕劝酒的。

“诶这有什么的,一起去喝个小酒庆祝你出书。”

“我这书算不得什么”沈陵推脱不成,再不去就显得他不合群了。

真是福祸相依。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高门侯府来问他收不收学生,应该想让他教导府上的小公子们,沈陵自觉没有到这个水平,更何况高门侯府的孩子基本上不走科举,他都婉拒了。

很快曾跃就送来了第一次分红,沈陵觉得和曾跃这样聪明人相处就不用费心思,他能猜出你想要什么,虽然没说好多久分红一次,但曾跃应该知道他缺钱,所以这么快就给他分红了。

这一次分红不是很多,刚好一百两。

第二本宝典沈陵还在写,已经写到一半了,曾跃打算把书放到其他地方去卖一卖,京城里很快就会出盗版了,这是避免不了的。

现在还没有版权这一说法,掌柜的和六福说,马上加印的这一批应该是最赚钱的时候,这盗版还来不及,学子们需求量又大。再往后别家出了盗版,就没有这么赚钱了。

所以开拓市场多么重要,但古代没有设立生产点的概念。就好比现在卖书,在京城生产,大部分只会卖向周边,如果卖往建康府,那么这个路费成本就高了,加在书本上,书本的售价也会远远超出市场能够承受的。

但如果在建康府再成立一个印刷坊或是找个代工的,直接在当地生产,辐射周边江南一带,这样成本大大降低。

如今的商业模式还是以家庭为核心,说到底就是不成气候,没办法脱离当地,扩张有限。如果曾跃的书肆开到建康府,人生地不熟先不说,就算这书能挣钱,也不能就靠他一本书,所以局限性很大。

沈陵想到了他寄回建康府的几本书,若是让齐老爷去印刷出来卖倒是可以,不过他还是问一问曾跃。

曾跃道“江南一带,我们书肆还未卖过这么远,盈利也不高。这书是你的,你拿回去让家中印刷售卖也是可以的,恰好江南多学子,加上孝原你在当地的名声,一定会受人追捧的。”

有他这么说沈陵就放心写信回去,他们家没有印刷的条件,齐老爷那儿应该是有法子的,交给齐老爷有经验,也按照他和曾跃这样分成。

这书一出,他在中枢院的事情都变得多了一些,上面的大人不再指派胡玮和曾跃两个人做事情了,颇有些“雨露均沾”了。

可能是沈陵有了些小名气,还有大人开始点他的名,专门交给他。

沈陵做事情仔细,对于表格一类的,上手很快,现在表格在官场的利用率很高,基本上有数据的都会用到表格,会有一些地方公文,有些数据需要他们核对,沈陵算术快,对表格又熟悉,这类公文给他,他准能做的最快。

相处久了,大家也都知道相互擅长什么,都会相互取取经。但若是把自己的任务给别人做是不行的,先不说对方会不会使绊子,要是出了错,第一时间还是找你。这也是不成文的规定,交给谁的谁就得负责。

大概也是为了分清责任归属以及相互督促。

这天儿越来越冷了,沈全和方氏都换上了毛皮大衣,也不乐意出屋子,嫌外面太冷,他们第一年留京城,哪哪儿都不习惯,吃的不习惯,穿得不习惯,除了这屋子里的炕让他们觉得很舒服。

刚来第一年,沈陵也没强求他们,只是叮嘱文以苓让他们多动一动。

十月中旬,京城开始下雪了,沈陵终于把第二本宝典也写完了,揉了揉手腕,看了看不远处的文以苓,她在给他核对稿子。

沈陵一边揉着手腕一边道“终于写完了。”

文以苓把核对过的都理在一边,道“谁让你今天写得这么猛,又不是很急,今儿个这手腕肯定是要疼了,一会儿我给你揉揉。”

“没事,我一会儿自己热敷一下就行。今天就剩最后一点,不写完我这心里不痛快。”这手腕迟早要得腱鞘炎,一直这样提着笔,手当真很累,沈陵就后悔自己没把左手也给用上去,右手这边的肌肉估计也比左手发达。

要是能有硬笔就好了,东西两方的差异在这个小细节上也展露无遗,中国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而西方好像是羽毛

东方是软笔,西方是硬笔。

毛笔字虽然好看又大气,但书写起来还是没有硬笔来得顺手快速,沈陵暗自琢磨,他能不能做一只硬笔呢,自己私下里写一写也是好的,西方以前的羽毛笔都是个什么样的形式

“夫君夫君”文以苓又喊了两遍。

沈陵回过神来,道“怎么了”

“你上回说要什么竹子管”

对,得有个管子,得加墨进去,木质的肯定不行,用什么材质合适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回家了,这个周末家里有点事情,所以才没选择这几天加更。

发明创造少不了,我还挺喜欢写基建类的。感谢在20200312 23:48:0320200314 00:28: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5017650、轻描、淡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个瓶子 40瓶;拒绝 30瓶;舒舒小仙女、谨慎唯爱呢 10瓶;查无此人、翛一笑 5瓶;豆奶、哎呦呦呦喂、来来往往、凤凰花又开、一朵小花、奶茶辣么好喝减什么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