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 > 第 136 章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 第 136 章

作者:袖侧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42: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固告诉谢玉璋“景山捎了两封信回来, 一封给你,一封已经给了杨侍中了。”

谢玉璋当着李固的面拆了信,一目十行地看完,道“果然二哥哥也急了。他说, 给舅舅的信里让舅舅去林府提亲呢。行了, 舅舅知道就行了, 剩下就是杨家的事了。”

李固打量她眉眼, 问“这几天都在做什么”

谢玉璋道“在教妹妹骑马呢。等她再学一阵子, 我就带她骑马上街去, 等她骑得好了, 我带她去打猎。”

谢玉璋与李固闲聊, 时常会提到她这个妹妹。李固知她对姐妹十分爱护,不止姐妹, 还有林谘的妹妹林氏,甚至她对他的妃嫔们, 也都十分理解。

对身边女子, 都尽量善待,便是李珍珍做了那样的事, 她也都能宽宥。

倘若李固不知道她在漠北都经历过些什么,或许觉得这样理所当然,女子本就该温良恭俭让。但李固知道她都经历过什么, 知道她甚至亲手杀夫。则谢玉璋现在还能在心底保持的这份柔软, 便格外难能而可贵了。

这是得靠着极豁达的胸襟才能坚持得下去的, 否则光是那些杀人的戾气积攒到心底, 都能让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了。

这一点, 李固深深地懂。

他听着谢玉璋娓娓讲述她府里的事,嘉佑学骑马, 丫丫牛牛淘气都是些平时他根本不会关注的生活琐事,被她讲出来就变得很有意思,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看着她一双雪白的手捏着银勺将盐轻轻洒入沸水里。动作轻柔,指如兰花。

李固在吃喝方面并不讲究,尤其是喝茶,常作牛饮。这是他们西北将领颇为云京文人所笑的一点。即便是紫宸宫里,李固也是令仁讨苯咏茶煎好,他自己酌量加盐,牛饮而尽,只为解渴。

可谢玉璋一月三旬皆要来他这里,被他扣在紫宸殿里。两个人总不能大眼瞪小眼,总得找话说,找事做。谢玉璋便叫仁瘫噶瞬杈撸她亲自给李固煎茶。

水滚了起来,第二沸。谢玉璋用勺子舀出一勺沸水,置于一旁。用竹夹搅动沸水,轻轻添入茶末。

她的手指纤细秀美,无论是握竹夹,还是捏银勺,都赏心悦目。李固很喜欢看她烹茶。

第三沸了,谢玉璋把刚才那一勺水倒了回去,开水停沸,生成了泡沫。谢玉璋去掉水膜,将茶分了两盏。她伸出手去拿茶盏。

一缕秀发从鬓边垂落。

李固一直凝视着她,看到那一缕碎发,便伸出手去。

谢玉璋端起茶盏抬头的时候,李固的手刚好伸到了她脸颊边,谢玉璋屏住了呼吸。

时间仿佛凝滞,但其实只是两个人的手都停在那里。

那只手分明就是在她死前想要挑起帐幔的那一只,那茧子的形状都是一模一样的。

可眼前的这个皇帝,却再不是那个只会杵在路中央的男人了。

李固的手在顿了一瞬后,继续向前,将那一缕碎发给她别到了耳后。随即,他便收回了手,并没有碰触她的脸颊或肌肤。

但谢玉璋明白,李固已经明白划下道来――他和她之间怎么相处,以后是他说了算。

他的确是个君子,不会强迫她,但却也容不得谢玉璋再拿捏他了。

谢玉璋的手也只顿了一瞬,在李固收手的时候便将那盏茶放到了他面前,微笑“陛下,趁热的时候,茶汤最咸香,茶末最柔嫩。”

李固看着她面不改色的微笑,“嗯”了一声,端起茶盏。

心中,微微地失落。

谢玉璋骑着马回到公主府,门子上的人迎上来,禀报道”殿下,袁令被京兆府唤去了。”

谢玉璋微讶“京兆府”

仆人道“是,说是有桩案子涉及到咱们公主府了,请袁令过去询问。”

谢玉璋道“他带人了吗”

仆人道“殿下放心,袁令特意带了八个护卫。”这是他们在漠北养成的习惯,有事必得有人,必得有刀。

谢玉璋放下心来“那就行。”

在府里等了一个时辰,袁聿回来了。

谢玉璋问“怎么回事”

袁聿道“殿下可还记得秋娘。”

那个时候大家准备回中原,有聪明的邻居带了秋娘到公主大帐前求助。秋娘那额头一片血,是在爹娘毡房外磕头磕得。磕出了血,她的生身父母也不肯将二十头羊的聘礼还给婆家,将她换回来。

她嫁的是胡人,若父母不换,此生就要留在漠北了。

谢玉璋当时站在大帐的台阶上,气得手脚都发凉。

后来一纸契约书按了红手印,秋娘从此成了谢玉璋的人。

谢玉璋问“她不是在庄子上吗”

秋娘已经十九了,年纪大了,又没受过训导,谢玉璋身边没她的位置。好在她十分勤劳能干,回来的路上,袁聿安排她去照顾那些伤兵。她十分尽心尽力,袁聿看在眼里,到了云京后,把她安置在了庄子上。

袁聿答道“秋娘被她爹娘卖了。”

谢玉璋勃然大怒

“什么狗东西,敢卖我的人”她怒道。

袁聿道“殿下息怒。”

袁聿慢慢讲来。

谢玉璋的卫队,有些伤残士兵,缺胳膊断腿这种。有家人的,自有其家人照料。但还有一些是单身汉,无人照料。

这些人现在被谢玉璋养在庄子上。秋娘被安排去照料他们饮食,从公主府拿月钱。

“前些日子,秋娘的兄弟前几日来找她,说是她母亲病重,想见她最后一面。秋娘便去了,一去许多日。大家原想着她要侍疾,便没多想。她前两日跑回来了,旁人问起她母亲病情,她只说痊愈了,旁的什么也不说。万没想到,她兄弟把她骗回去,伙同父母把她给嫁了。”

一个女子若是没有丈夫,娘家的父母兄弟或者是婆家的公婆叔伯,都有权利把她“嫁”了。有时候,这“嫁”也可以等同于“卖”。

回到京畿,谢玉璋便遣散众人。那些离开的人,都领到了安家钱,那笔钱足够一家人寻个地方安定下来了。秋娘的父母和弟弟也领了钱离开了,并没有随着众人一起继续跟随谢玉璋。

孰料秋娘的弟弟当年离开云京的时候还年少,如今回来,一下子便被云京的繁华迷了眼。像他这种一看就知道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的,很快就被人盯上,被人引着去赌钱,一发不可收拾,把家里的钱都输光了,还欠了一大笔赌债。

秋娘爹娘没办法,把儿媳妇卖了还债,依然是不够,便打起秋娘的主意。他们将秋娘骗回家,将她也“发嫁”了。

秋娘反抗不成,到了新“家”佯装柔顺,趁着对方不注意,偷着跑回了公主的庄子。只她觉得羞耻,闭口不提这几天发生的事。但她那“夫”家却不干,一纸诉状将秋娘爹娘告到了京兆府。

京兆府的差役去了庄子上,秋娘自陈自己早在漠北就已经卖身给了永宁公主,她那爹娘原是没资格发嫁她的。

京兆府这才唤了袁聿去问话。

袁聿道“已经跟京兆府说清楚了,明日开堂审理。”

谢玉璋道“好,那咱们便明日瞧着”

这个案子明白清晰,第二日京兆府里只用半个时辰不到就一拍惊堂木,判了原告胜诉,令秋娘父母弟弟退回聘礼。

三个人垂头丧气地走出府衙,准备回家。看热闹的人也渐散去。

街上却忽然响起了马蹄声,因那声疾,众人都循声望去。却见一队骑士疾驰过来,领头之人腰肢纤细,英姿飒飒,不是别人,正是貌美冠云京的永宁公主。

谢玉璋勒马,抽箭,张弓。

在那一家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箭矢已如流星般射来,射穿了秋娘弟弟的小腿

那弟弟嗷嗷痛叫,倒在地上打滚旁观众人哗然

衙役慌忙去报信,京兆府少尹闻讯赶了出来,皱眉看看府衙外的境况,一叉手“敢问永宁殿下何故伤人”

谢玉璋道“惊扰少尹了。本宫刚才手滑了。”

少尹“”

谢玉璋笑道“少尹别恼,既是本宫的错,本宫担着。”

她道“给他治”

立即便有一个中年男子翻身下马,他身上背着药箱,原来是个大夫。

几个强壮护卫过去按住了秋娘弟弟,弟弟大恐“你们做什么没有王法了”

大夫过去,朝他嘴里塞了条软木“咬住”

令公主护卫摁住他,当场剪断箭杆,割开皮肉,取出剪头,又上药、缝合、包扎,一气呵成。在漠北做惯了,虽半年没做了,也没手生。

围观百姓只见他嘁哩喀喳一顿操作,已经给那伤者的腿都包好了。只那人疼得全无血色,昏过去了。

秋娘爹娘见儿子无恙了,发一声喊,开始嚎哭“没王法了没王法了当街伤人哪大人快救命”

这“大人”却是喊得少尹。

谢玉璋道“大人只会判案,不会救命,大夫才会救命。你儿子的命没事。”

少尹道“咳,公主”

谢玉璋道“大人别担心,既是本宫闯的祸,本宫自然担当。”

她道“给他赔。”

身边侍女立即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扔在地上,鼓鼓的,砸在地上发出沉沉的闷响。

谢玉璋道“刚才手滑,伤了你们儿子,现在本宫治也给治了,赔也给赔了,怎么样可满意否”

两夫妇捡起那荷包,面面相觑,点头“满意,满意。”

谢玉璋道“满意就行。别说本宫仗势欺人。”

她说完,一夹马肚,马儿冲到了府衙前,谢玉璋鞭子挥下,劈头盖脸一顿抽。

街边众人又哗然。

少尹职责所在,只能阻拦“公主,公主殿下,此处是京兆府衙”

谢玉璋停下鞭子,道“正是京兆府衙,本宫才来找少尹大人主持公道”

她马鞭一指地上满头血痕的两人“你们两个漠北八年,我是如何费尽心力保全大家我给你们地种,我给你们牛羊战火起,我护着你们只为了大家都是中原人,只为将来有一天能一起活着回云京来”

“你们二人无情无义,亲生的女儿嫁给了胡人,只为了二十头羊的聘礼,任她在门前磕得头破血流,也不肯将她换回要将她留在草原尔等可配为人父母,可配被称为爹娘”

“尔等无情,本宫却不能看我们中原女郎此生流落草原。你们的女儿你们不要,我要”

“本宫花钱将她赎了回来你们两个亦在契书上画押按了手印,言道从此秋娘生是本宫的人,死是本宫的鬼。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将本宫的人略卖”

“袁令,把我们的状子呈o少尹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