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我为国家添砖加瓦 > 第三十四章

我为国家添砖加瓦 第三十四章

作者:贡梨很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46: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行”温筱暖下意识反驳。

虽然她真的有些害怕, 但让她因此噎废食是不现实的。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多搞一笔是一笔,真出事了大不了就蹲回兔元58年,然后打一枪放一炮的, 陆续在海外建立交易市场。

温筱暖瞧见自家姐姐讶异的神情, 轻轻咳嗽一声, 补充道“姐。我听你的。我长这么大算是看明白了, 人这一辈子是想不通猜不透的, 我也不明白那么多大道理,但是好不容易让我捞到这么好的工作, 我不会放弃的。”

温小春皱起的眉头慢慢放松, 又摸了摸温筱暖的头发, 轻声说“二妹, 你说不定是傻人有傻福。放心吧。不管你做什么,姐都会支持你会帮助你的。”

“大姐你对我真好。”温筱暖紧紧地扑过去抱住温小春。

两姐妹又腻歪了一会,应该说是温筱暖单方面箍着一脸无奈的温小春腻歪,之后温小春再三叮嘱温筱暖注意安全后便离开了。

等留下温筱暖一个人的时候,众所周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最容易脑补。本来温筱暖已经想通了,但再仔细一想又钻牛角尖了。

万一门外有特工蹲守怎么办万一有人暗中调查她怎么办

温筱暖疑神疑鬼地跑去商场, 买了一整套相当高级的电子监察设备,将屋子里外都装了个遍,准备每次回兔元58年的时候就开启录像。

她还觉得不保险,又花了一笔钱买了几套b市的房子, 做狡兔三窟之用。还联络一些国内的货运物流,运输了一些空的集装箱满世界跑了几圈。

然后温筱暖老老实实地窝在21世纪做个了一周多的普通人,半点出格的行为都没有,生怕不小心惹起特工们的注意。

日子一久,周围没发生什么特殊事,没出现什么特殊的人,温筱暖又懈怠了。

于一个周五的傍晚,她带着最后一笔中农科送来的种子物资,回到了兔元58年。

而这次事件,其实是温小春、赵铭贤和温筱暖几人想得太过小心谨慎。

温筱暖目前拿出来的一些珠宝和珍品,总价值确实很大,但那也只是观赏性的玩物,对于真正的高层而言并不看重。

荀慕白之所以会让赵铭贤送上名片。

一个是她们电话邀请赵铭贤的时候荀慕白恰好在场,所以对温筱暖收购“破烂”的举动有些好奇。因为荀慕白兼任管理国内计划经济,国内许多正在转型的国企设备老旧,如果顺利的话他也想给国企换换血。

第二个原因嘛,就是荀慕白也是个擅长脑补的人,老旧的采煤挖矿设备、还有纤维设备明显不是普通财阀的需求,只有那种整体生产能力低下,员工技能素质很差,又拥有资源的贫穷国家才会需要。虽然他也对温筱暖能否代表一个国家表示质疑,但给一张名片不痛不痒,试试看没有坏处。

最后一点嘛,是因为蓝宝石的事情,但荀慕白看过秘书呈上来的资料后,就是一个走正经途径,清清白白撞了狗屎运的幸运女孩。虽然这份狗屎运大到令世人羡慕,但她合法纳税,走的又是阳光大道,荀慕白还不至于为了这点钱就上纲上线。顶多是让秘书处的人多关注一下温筱暖的动态,用不到国家暴力机关。

总的来看,荀慕白对温筱暖是一种期待与观望的态度,所以温筱暖担心的特工、侦查什么的暂时还没有出现。

但温筱暖的谨慎也没有坏处,这年头处事谨慎总比莽撞要好一些。

温筱暖被农科院的大佬欢欢喜喜迎进门,因为杂交水稻系列,小麦面包作物系列,以及梦想的香料系列。

农科院成为花兔国冉冉升起的新星,民众日报多次在刊登赞美的报道,时不时还会得到大佬们的关注与体贴,堪称炙手可热。

农科院的负责人赵文胜伸出被太阳晒得黝黑干燥的手,认真地握了握温筱暖,大嗓门道“感谢温同志对我国农产事业大力支持。直到今天我才万分确认,未来的四万万民众,的确能过上有放心粮,足额粮吃的日子。这样我就安心了。”

赵文胜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后来干了革命上了战场成为一员猛将,再后来老了,他被分配到农科院,便亲力亲为地下地种田,钻研农学取得非凡成就。

人生三个阶段,干啥啥成功,简直就是成功人士的典范。

温筱暖迟疑了会,补充道“说实话,别的我都觉得还好,就是那些该属于某些人的功绩,我这样超前的运过来,是不是就等于变相剥夺了呢”

外国的科研成果她懒得理,也没那么崇高的精神,但自己国家的科学家,温筱暖总还是想护一护的。

赵文胜哈哈一笑“小温同志你想太多了。这年头干革命的,一心为民,哪管那么多功名利禄。”

他看到温筱暖不赞成的目光,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我们党不会薄待任何一位有功之人。该给予的一定会尽量给予。况且,你可不要小瞧我国的科学家。焉知他们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我这不是怕拔苗助长么。”温筱暖低声。

赵文胜不赞同地摇摇头“小温同志你可不要做保守派哦。人要敢想,敢做,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性。你若是目标定个60分,说不定就在四五十分徘徊,可你若是定个100分,说不定就能飞到十。你说对吧”

温筱暖不想多费口舌来争执,这一位看起来憨憨厚厚的,没想到是个坚定的激进发展派。她只要知道不会薄待那些科学家就行。

好在赵文胜也不是那种喜欢强硬施加自己想法给别人的老人。

他见温筱暖停下来,便喜滋滋地拿出一份纯俄文的报纸,说道“小温同志今天正好过来,喏,赶巧有了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温筱暖哪里懂什么俄文,好在黑白报纸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外国人与花兔国老农在茂盛田地里握手的照片。

温筱暖猜测道“难道是小麦面包系列出口了”

赵文胜微睁了眼,大笑“可不是么。之前外交部的同志特意用小麦面包系列做了面食产品,那香味一下就把那几个毛熊国人给吸引住了。前段时间毛熊国来了两个人进口了这款农产品,短短两周时间就以低廉的价格与超高的口感得到一致好评。就连梅鹰国的大米小麦等农产品都被挤压了很多市场呢”

这年头,花兔国人凡事都喜欢和西方世界争一二,想要在世界上证明花兔国已经站起来的事实,所以只要是能胜过对方的点,花兔国人都能骄傲挺胸好一会儿。

“这是很好的事啊。”温筱暖也与有荣焉。

“是啊。这张报纸刊登的是毛熊国与我国签订了一项农贸合作方针。”说到这,赵文胜神神秘秘地笑了笑,“报纸上是这么写的,但普通的农贸合作又怎么会登陆两国的最大的官方媒体。事实上,我们拿这些种子换来了几架飞机。”

“噗。”温筱暖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她瞠目结舌地盯着赵文胜“您老人家说的是认真的”

农产品换飞机这么离奇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怎么不是认真的。”赵文胜有些不高兴地沉声说,“小温同志,你要知道国民问题就是穿衣吃饭,若是在这里再排个等级,吃饱饭就是第一位。毛熊国确实军事实力强大,重工业世界瞩目,但他们的轻工业是很差的”

说到这,赵文胜停了停又补充“而且他们的农副产品相当依赖梅鹰国等。其实毛熊国政府早就想摆脱依赖农产品进口,他们也想发展自己国内的农产品,但种植条件恶劣导致毛熊国本国的农产品价值高,与梅鹰国的产品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根本打不起价格消耗战把那些梅鹰国的资本家挤出去。但是现在”

赵文胜顿了顿,又笑了起来“可以月熟的,不挑剔环境的产量又奇高的小麦面包系列,给了他们打农贸战的希望。他们希望从我们这里长期进口大量的小麦面包系列的种子去种植,良性培养本国的农产品行业。我国也不希望梅鹰国轻易弄崩毛熊国的经济,便提出多加一些钱,然后换取毛熊国的飞机,顺带学习一些技术。一举两得。”

赵文胜说得很简单,但其实合约的签订还涉及到很多方面。

因为毛熊国之前强行撤离科学家们,与花兔国几乎都快闹崩。他们虽然派人过来试探购买,但始终拉不下脸,董大长老又是个脾气硬的,见对方还敢摆架子当场离开,之后两次拒绝接见毛熊国的来宾,气得那位驻外使者差点连夜跑回国。

而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合作,完全是因为莱理政劝了董大长老,提出目前国际形势不太平,国内又在蓬勃发展阶段需要时间,最好能先稳住毛熊国再徐徐图之。

董大长老这才压制住自己的脾气,伸出交好的手,毛熊国的外交官别扭了两句后,双方才达成合作。

温筱暖听到后,思索一会点点头。

在花兔国a的历史里有记载,毛熊国之所以会悲剧。一个是高层政治上面的决策失误,让梅鹰国有机可乘,大唱民主自由,发展自由经济。

还有一方面就是对西方国家敞开了贸易市场,没有实行足够的农产品地方保护主义。梅鹰等国用农产品等轻工业产品,轻而易举地恶意拉台毛熊国的市面价格,导致卢布疯狂贬值,出现一麻袋卢布都买不到一袋米的可悲情况。

温筱暖想到什么,开口道“这款粮食没办法留种的。毛熊国也乐意”

这不等于是出了狼窝又入虎口吗没有依赖梅鹰国,转而变成依赖花兔国了。

赵文胜点头,忽然笑起来“我们当然提醒过他们,而且还不止一次。但小温同志你知道吗毛熊国人是很骄傲的,他们自得出了一位赤色革命的领袖,他们认为他们连原子弹都造的出来,复制一点农产品的种子也不在话下。”

温筱暖点头,既然我方已经做到位,那对方就应该承担不听从建议的后果。

杂交种子交接完毕,温筱暖放下茶杯准备离开,恰在这时办公室被敲响。

“进来。”

赵文胜说完,一位警卫员走了进来,轻声说“赵长老,是董大长老找温同志。”

赵长老很淡定地说“行。我这里的事也说完了。温同志你要是没什么要和我说的就过去吧。”

温筱暖点点头。

警卫员领着温筱暖穿过长长的走廊,拐过一个花苑,然后一道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她慢慢踱步。

“董大长老。”温筱暖恭敬地唤了一声。

“啊。是小温同志到了啊。”董大长老扭头看向温筱暖,脚步放缓却依旧没有停,“陪我散散步怎么样”

温筱暖连忙几步跟上前。

“小温同志,国庆很快就要到了。你对国庆仪式有没有什么建议”董大长老开口道。

温筱暖一愣“这我觉得都挺好的啊。”

董大长老失笑,又道“哎。我啊看了你发给我的国庆纪录片后,忽然有点不想搞了咯。”

温筱暖目瞪口呆,不是吧,国庆阅兵可是一项向世界展现花兔国风采,同时也是民众欢天喜地看自家风采的传统啊。董大长老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董大长老听到温筱暖话语中的不解,没有多解释,只单单地“嗯”了一声,轻描淡写地说“只是想想罢了。”

温筱暖听着,脑海中忽然炸响一个雷,董大长老该不会是喜欢21世纪中的高新武器方阵队,从而不太想在兔元58年弄了。

她想了想,安慰道“其实我一直觉得国庆阅兵是全民激动人心的盛典。武器、装备都不重要,只要有那股精气神在,有那股子理想的意念在,阅兵仪式就很值得搞。”

董大长老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温筱暖的想法,他大笑起来,转而开口道“小温同志。本来今年各地大丰收”说到这他的声音淡了点,“有人提议国庆的时候搞一次民众公社社员国庆大聚餐。我之前是同意了的。只是现在有些犹豫。”

温筱暖顿觉尴尬,明明知道董大长老是一个最为看重群众力量的人,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武器面子工程就不想搞大活动。他明明只是考虑得务实啊,自己那么想真的是有些糗。

温筱暖见董大长老看向她,忽然冒出一个恶趣味的点子,道“如果大长老不想搞大聚餐。唔,现在不是提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吗我觉得倒是可以搞一搞全民知识竞答大赛,从现在起从各大高校、工人以及学生中海选。每个职业都可以入选100人。最后挑出500人在国庆当天同时进行知识竞赛。当然,500人的参与者都会有奖品,留到越后面的,给予的奖品越丰富。让青年男女大展才华,展现出不一样的优秀的自己。”

大过节的让众人集体参与知识竞赛,温筱暖这个点子不可谓不恶意满满。

若是让21世纪的人听到了,只怕要举起小拳拳锤爆对方的胸。

但是董大长老却对这个提议挺感兴趣的,他道“让全市,甚至全国人民都参与进来吗你觉得出什么样的题会比较好”

“古诗词”温筱暖干脆利落地开口,她将21世纪相当有名的节目花兔国诗词大会的规则说了一遍,她简化了许多,但大意都差不多。

也是分为百人团和挑战者,在个人追逐赛中胜出的选手与百人团得分最高者对决,然后进行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诗词接龙三轮等形式进行诗词切磋交流。

“好啊”董大长老听完规则后双眸异彩连连,“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花兔国的传统诗词是相当值得重视的。正好前期让民众日报预热下,让大家都去学习学习。这可比大家聚在一起吃大锅饭有意思多了。我看有搞头。”

温筱暖没想到自己随口提的意见也能得到董大长老的认可,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子“我也是可以”的力量。好像很多事情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难,好像她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董大长老察觉到温筱暖细微的变化,眼眸中的笑意更深。

他鼓励道“你觉得这样的事交给谁办会比较好”

温筱暖下意识想问,您老人家不会是想要交给我吧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应该确实是想问问她的判断力。

“莱理政”温筱暖第一个想到的首选。

董大长老哈哈笑起来“老莱文质彬彬的确实适合搞这个事,不过他现在肩负的事情太多了。”

温筱暖见董大长老又不说话,反而看向她。

她忽然有些明悟,踌躇片刻,道“如果莱理政没空的话,我觉得有着诗帅美称的闻帅也挺适合的。”

董大长老露出慈祥的笑容“小温同志很有见解啊。你稍后将这个事与闻帅说一说吧。他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温筱暖愣了愣,脸上忽然绽放出大大的笑容,大声应诺“是”

之后,董大长老拉着温筱暖轻描淡写地吐槽了一番不地道的毛熊国,虽然他说得很隐晦,但温筱暖结合a的信息还是能分辨出董大长老的真实心情。比如部分官员性子傲慢,明明是求助还搞得高高在上的施恩者,比如他们视花兔国为属国等等。

温筱暖当了将近个把小时的倾听者后,又去拜访了闻帅,最后才乘车回了趟家。

温筱暖难得回来一次,谢芳高兴得跑去买了好几个大菜。

谢芳原本的拿手菜偏淡,可因为温筱暖喜欢红烧肉这类重口味的菜,她愣是又练出一手湘菜的本事,辣椒炒油渣,土豆烧肉,以及萝卜炖汤。

温筱暖越吃越香,脑袋几乎都要埋进饭桌里。

陈家其他人见状都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们没怎么动碗,而是左一筷子右一筷子地给温筱暖夹菜,使劲劝她多吃点。

陈昕忽然开口道“温同志,明天记得来医院体检一趟。”

温筱暖纳闷地抬头。

谢芳反手给了陈昕一筷子,瞪眼道“怎么说话呢。这可是你妹妹。”

陈昕嘴角一抽,这不是一段时间没见又给忘了么,不过他可不敢触母亲霉头,改口道“每月体检一次。你前天没来,你要是有空的话我帮你预约明天。”

“又要抽血”温筱暖虽然不怕针,但也不想老被扎,她明明健康得很。

陈昕随手就拿出莱理政做挡箭牌“这可不是我要求的。这是莱理政布置的政治任务。你要不乐意找他”

“怎么和你妹说话的呢。饭菜堵不住你的嘴啊。”谢芳一个直接塞过去一坨青菜。

陈昕“”深觉自从温筱暖被找回来,他的地位真是直线下降。

温筱暖在家中享受幸福的温情,而她带来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

中农科院。

当中农科院的会议室的大门关上时,代表着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赶过来的农学精英们已经正式入座。

这其中,摆在较前面的一张圆桌很引人注意,因为其他靠前的圆桌都坐着花白胡子的老资格,唯独这一张桌子上只坐了六七位,格外年轻,平均年龄不超过23岁的青年。

许是都是年轻人的缘故,趁着会议还没开始,这六七人率先自我介绍起来。

“我是从x市过来的李平平。主要负责研究杂交水稻项目。”

“哎。巧了。上面让我们去x市一起研发杂交水稻项目,我是何泽民。她是丁晓晓。”

“我来自s省。我叫李振。之前在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负责遗传选种工作,最近上面给我分配的新任务,从事小麦改良研究。”

“我也来自s省。俺,俺之前是村里农科队的队长,李海。俺想要搞一搞亩产1200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正在潜心学习研究呢”

最后这一位的自我介绍让圆桌众人都是一静,他们探究地看着他。

对方仅是初中学历,甚至没有系统地学过农,中农科院为什么会把这位邀请到这里来莫非对方有什么独到之处。

恰在这时,主持会议的人走进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个抱着资料的青年,他道“同志们。今天邀请各位过来是有关未来农科院研究发展方向。国家费劲心力才弄到了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优良育种,以及部分成功培育它们的经验资料。亩产都是普通育种的数十倍以上,所以请各位一定要重视。”

众人听到这里惊讶地低声嘀咕,他们确实有听到过杂交育种的传言,有的人的试验田里还刚刚种下去几亩。

但搞科研的人只相信眼见为实,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对产量抱着怀疑的态度。

要不是今天说话的人是国内最顶尖的行业大佬赵文胜,只怕又要响起质疑的声音。

主持会议的赵文胜没有多说什么,便让随行人员将资料一份份分下去。

从x市赶过来的李平平,粗略地扫过杂交水稻方面的资料,基本和前几日研究院发给他的内容差不多。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玉米和小麦的杂交育种上。

作者有话要说 避免误会。

仇的名字中间换了个字。立玟

前面懒得改了,从这一章开始好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