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正始十一年 > 第12章 一捧露(12)

正始十一年 第12章 一捧露(12)

作者:蔡某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47:53 来源:就爱谈小说

石苞倒想知道这谁家的小厮胆儿这么肥的,琢磨片刻,杀气腾腾地瞪着他“兰陵萧氏也未免太放肆了些,把你张狂的”

小厮笑嘻嘻一点都不惧他“别生气呀,我这是奉我家郎君之命,来给萧公子送东西的。再说,东西又不是送你,你生什么干气”

“你家郎君何人”

“颍川长社卫氏,先太傅幼子,青州刺史之弟,尚书郎卫会是也,与你家桓二公子相识不信你问问”一长串的头衔报的洋洋自得,石苞一听,两道不耐锁住的眉毛松了劲儿。

确是家世显赫的贵公子,不是自己出身能比的,石苞哼哼两声,拿了书又折回去。得知桓行简在书房见主薄虞松,两人在说话,他便在廊檐下候着了。

“石苞,你杵在外头干什么”里头桓行简忽然低喝一声,石苞忙抬脚进来,把书一呈,余光难为情地瞥了眼虞松,虞松极有眼色,这就要揖礼退下。桓行简手一扬,“不必。”

这语气,分明是拿虞松当自己人看了。石苞会意,硬着头皮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桓行简神情淡,手底轻轻摩挲着白玉杯,顺势给虞松舀了一勺清酒。

他眉头一挑,示意石苞滚蛋,目光收回,继续跟虞松攀谈。

“大都督升太傅后,理应开府,只是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到时征辟事宜请主簿费心。”

“大都督的病”虞松一边答应,一边含糊其辞地问,桓行简便成副不太好的神色,“再说吧。”

虚职也不能怠慢,桓行简等人走后兀自开始翻手底书,少年人锋锐,另辟蹊径,以儒释老,一句“老子之书其几可一言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真是狂到极致,四字说完老子。若是早几年,这少年入他和夏侯太初、吏部尚书杨宴等人的清谈局,他未必能驳倒对方。

兰陵萧弼,桓行简心底重复了遍这个名字,吏部尚书极为推崇的少年人,他的逸闻,多少听过几则。名动京洛的少年,怎么认识的嘉柔他笑了一笑,想嘉柔那双多情灵巧的鹿眼,倔起来,又是那样的尖锐,正因她的天真,才尤为让人在里头不设防。

把书一合,随意丢在了案头。到了晚上,万籁寂静,窗子底下传来纺织娘欢快的叫声,桓行简命人烧了滚沸的水来,对着浇个遍,再没声音。

他一切如常,没有询问白天的事,闲话两句,兴致缺缺,独自取下灯罩,挑了灯芯也不说睡觉只是夜读弄墨。夏侯妙在身后看半晌,烛火嗤得燃了一瞬,清晰地照出了桓行简线条分明的面庞,她欲言又止,欲止又言

“子元。”

桓行简回首,一笑“怎么了”

“今日难得你沐休,我本想问你愿不愿意同我一道去放河灯的。”她难得有这样提要求的时候,说完后,似乎有些羞赧。

既不是上元节,放什么河灯桓行简微抬了抬眉毛把意在征询的目光投到她身上。

“大都督身上不好,我想放河灯去祈福,又怕你笑话,我知道,你是从不信鬼神的。”夏侯妙手里拎了件衣裳,给他披上,外头青竹摇曳两人的身影也一并剪到了窗子上。

桓行简瞳色如墨,那一汪的黑是怎么都看不透的,他握了握她的手“怎么不愿意”

长夜漫漫,话尽于此。

赵俨会葬这天,天色很不好,阴剌剌的风刮来了云,半晦半明,空气里的凉意分明。一大早桓行简带着弟弟们过来给父母行晨礼,随后,他同桓行懋两人一道坐上了牛车,往赵俨的府邸来。

征西将军新丧,追赠司空,中枢活着的老头子们则在为给司空拟个什么妥帖的谥号争执不下。不过,这一切都跟征西将军毫无关系了。

上东门往北,绵绵延延搭了一路的丧棚,缟素如雪,恰如一道流光般照着不绝的吊唁宾客,一张张脸上,彼此寒暄外,皆肃穆得很。桓行简带着二弟到灵堂去拜,人一到,主事的嗓子吊的老高,喊起来

“有客到”

等拜过,这边白茫茫的跪了一片子弟女眷,哭声震天,外头哀乐阵阵送到耳朵里来,让人心有戚戚焉。

赵俨身为四朝老臣,寿终正寝,葬礼上的宾客络绎不绝,偶尔,听人拈须而叹“当年追随魏武的一代风流人物,凋零殆尽,放眼望去余者不过寥寥,埋豪杰于土下,使人情何能已已”

“正是,正是。”附和声不绝。

桓行简见领军将军蒋济、太仆高仪等几位老臣现身,打个眼神,桓行懋立刻了然,两人一道过去见礼,也不过寻常寒暄。提到桓睦的病情,他没刻意略过这个话头,叙谈片刻,那边有主事者过来请他们入席。

人影间,桓行懋早瞄到了卫会、萧弼两个少年郎,一身麻衣,分外俊俏。只是兄长在侧,又是这样的场合,不敢造次。

倒是卫会,司空的葬礼他不忘穿的华美,半藏不露的由一层麻衣覆着,那双眼,轻佻又邪性地泛着冷光,把来此的宾客统统打量了个遍,能正眼看的,没几个人。

他拿胳膊一捣萧弼,声音轻快“你瞧,那边都是半边身子要入土的老头子们,古人说,死生亦大矣。我猜,老头子们这会儿唏嘘的很,毕竟他们也是快要死的人了。”

那股刻薄劲儿,跟萧弼的真是如出一辙。

“正因如此,才当尽兴。”萧弼脸色不好,一双眼睛下意识地在找一个人。可惜,人竟然还没到。卫会笑,把他那张俊而苍白的脸一端详,嬉皮笑脸拱人的兴头

“走,有人新迁中护军,就在那边坐着呢,我把他引荐给你,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上人这会儿可就住在桓府。”

萧弼看着他那双桃花眼亮的不合时宜,脸一下红了,扭捏着被卫会拉扯袖子不顾旁人目光,走向桓家兄弟两人的几案,袖子一抖,作揖说

“中护军。”

说着,眸光飞扬冲着一旁的桓行懋笑,桓行懋则嘴角相忍,转脸跟桓行简说“兄长,士季你自然认得。这位,是兰陵萧弼,极通老庄,少年英才。”

却不知,这样称赞的话萧弼压根不领情,他天分极高不通人情世故。此刻,想的是书被善于模仿人字迹的卫会抄了去,往夏侯太初家扔一本,又往桓府扔一本,皆无下落。可见,这件事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了,心里觉得被拂脸面,实在不甘心,那频频入梦的小女郎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不过一刹,心绪烦乱得不成章。

场面凝滞,卫会跟桓行懋两人打起眉眼官司,看萧弼这个死样子,再有头绪的事情也能搅和黄了,于是,嬉笑自若“子上,你好久不去我家里,先前还说羡慕我家有万卷藏书,也不见你来啊”

桓行懋看他眼角飞扬,哪里有半点参加葬礼的情态,人家死人,他笑这么快活。也是,十六七的少年公子,哪里知道人世之苦桓行懋索性起身,示意他们借一步说话。

“坐我身边吧。”桓行简突然开口,看向萧弼。萧弼勉强坐了,桓行简看他少年人单薄,因面色如纸,更显羸弱,如不是那股傲气支撑整个人可谓生机萧条。

双箸一摆,酒菜上齐,萧弼不惯和生人同席相近,舌下辗转了几句话,却无论如何也问不出来,只能干坐。

这时,席间骚动,听谁扬声说句“夏侯太初来了”,纷纷起身相迎,桓行简看在眼里眸光微妙,不过,也跟着慢慢站起,见夏侯至被无数人揖礼几乎是簇拥着进来的。那边,吏部尚书杨宴姣好如女子的脸上是个颔首微笑的模样,亲自迎他

“太初,与我同坐。”

夏侯至还了礼,低声道“稍等,我有事跟子元说。”杨宴笑而不语,又坐下了。

他人往这来,迎接他的是桓行懋,一脸亲近“太初,怎么来这么晚”

“内人身上不好,我耽误了些。”夏侯至见卫会、萧弼两个也在心中有淡淡嫌恶,尤不喜卫会轻浮,撇过这两人,直接坐到桓行简右侧,一整衣袖,道

“子元,有些事我直说好了,司空葬礼一过,我便要启程去长安。这一去,不知几时再回洛阳,清商和阿媛劳烦你爱护。”

两人少年挚交,浮华案后,各自沉寂,直到小皇帝践位夏侯至先被起复,宦海通达,说平步青云也不为过,最被大将军器重。又兼名士领袖,是正始年间最有声望的高门子弟。

桓行简波澜不惊地回应他“爱护这种话,该我说的,大将军不止举荐你去西北,让子上也去,他年轻毛躁,在洛阳城里过惯了白马金羁的日子,他当你的副手,你要多提点提点才是。”

两人相视一笑,各含意味,桓行简那两道英挺的眉看着舒展,嘴角的一抹笑意却菲薄。菜肴清淡,佳酿浓郁,两人小酌一盏,说起闲话

“你新写的肉刑论,再论本无,非常精彩。”

这话说的索然无味,桓行简手底把箸一搁,遮袖轻啜春醪。夏侯至也只是莞尔而已“子元如今对这些兴致寥寥,不必强求。”

“那倒也不是,你先前给父亲的时议书里说要改制的事,每一条,我都曾细读过,追踪上古,返璞归真,我亦深以为然。”

夏侯至默不作声片刻,最后说“当时,太傅也说此举大善,可还是驳了我。”

彼时,夏侯至十分看重桓睦的态度,以桓睦在本朝的资历声望若能支持,改制可期。但最终,改制的事情桓睦没有点头,他回了封信,说大都督谦辞改制大事留后来贤人去做是“伊、周不正殷、姬之典”,就差直接说桓睦这简直乃尸位素餐,很不客气。

这么一桩旧事被提溜出来,有股霉味儿,桓行简微笑看着他,气定神闲“太初何必耿耿于心,如今,大将军全你理想,推行改制,心愿既遂当初太傅的回应已经不再重要。”

话虽如此,改制事宜交给的是吏部尚书杨宴,杨宴同为玄学领袖,作风骄奢,与大将军气味十分相投。这分明又与夏侯至最初设想,有了难能点破的距离,他想到这,沉默下去不再说话。

半晌,夏侯至沉吟着说起另件事“我带闰情过去,洛阳府邸就只剩了家奴,本来再无他事。想必,清商跟你说了柔儿洛阳此行目的,她父亲将她托付给我,我却要往西北去,这件事,日后劳清商费心,也需你参谋一二。”

“你心中可有些人选我跟清商也好参量着来。”桓行简目光一转,转到了对面被桓行懋扯走换了位置的萧弼身上,果然,少年郎的目光正在他俩人身上交替辗转,把个嘴抿成铁紧一条线,那颗高傲的脑袋,微微扬着。

“对面坐着的是兰陵萧弼,他往我家里扔了一本书,是要送给柔儿,不知算哪一层的意思。依你看,他怎么样”桓行简不动声色转着酒杯,随意瞥过去一眼,微微笑了。

“他往我府邸里,也扔了一本,不过字迹是卫会的。这个人,确是天资聪颖,但为人不知深浅不懂物情,再有他体弱多病,我不愿柔儿嫁他。”夏侯至一针见血,言辞间,语气温和可否定地也利索。

“卫士季呢”桓行简问。

“他”夏侯至面色微沉,“更不行了,此人卖乖投机,德薄之徒。”

“少年人么,太初不要太苛刻了。”桓行简看着卫会那湛湛的双目,精光流转,心道,果然是一把好刀,就看谁来用了。

话说着,卫会掸掸衣袖起身朝他俩人过来,对着神交已久的夏侯至弯腰正经施了个长揖“在下颍川卫会,有幸见征西将军。”

夏侯至自顾饮酒,并不搭理,神情澹澹。卫会吃了个闭门羹,脸上微热,随即镇定下来,一笑带过,又走了回去把萧弼推到他眼前来,掐着萧弼手腕,低声说

“你快点提,否则,他人往长安去到时变数可就大了。”

萧弼又蓦地红了脸,最不擅求人,看夏侯至那神色对自己也是淡的不能再淡,没有丝毫要结交的意思,简直不能忍受。可生生还是忍住了,气若游丝一般,吐出两句来

“在下兰陵萧弼,欲向征西将军求姜家女。”

空气再次凝滞,身后那些交谈的喧哗声,外头的隆隆哀乐声,乃至灵堂里时不时的哭嚎声,齐齐隐去了,只剩眼前人两片唇,仿佛一旦启口说出的言辞才能叫人如奉纶音。萧弼紧张地看着他。

“失陪。”夏侯至敛袖起身,不顾少年这双热切的眼倏地从炽转黯,手足无措立在那儿,憋涨得脸成红紫一片,犹晚霞坠天。萧弼眼睁睁看着夏侯至走向吏部尚书杨宴的身旁,撩袍坐下,杨宴向来喜爱他,倒同他遥遥一抬酒盏含笑示意。

“别灰心,我看,如今只能从吏部尚书那入手了。”卫会不忍心见萧弼如此失望,心头也是一灰,当即振作,揽着他肩膀要回坐,不忘跟桓行简打了招呼。

日落时分,一行人从北邙山上下来,云雾沾衣欲湿,背后白幡飞扬、纸钱飘洒,皆都永远地留在了萧萧旷野。新坟拱土而起,一句句“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的挽歌,依旧飘荡在亡魂之上,苍凉如秋。

山道两旁,野菊开遍,桓行简的衣裳被脚边荆棘勾连,他弯腰解开时,顺手采一把野菊,再投望下去只见伊河洛水如玉带般蜿蜒从龙门山环绕而去,隐约的,洛阳城里宫阙微显,气象万千,难能描摹。

回到家中,先见父母。随后,负起手把花枝轻轻一捻,踱步到了书房,不急着换衣裳鞋袜,而是把目光朝案头的书上一定,不知想了些什么,忽然微微一笑,吩咐婢女

“把姜姑娘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