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正始十一年 > 第70章 竞折腰(17)

正始十一年 第70章 竞折腰(17)

作者:蔡某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47:5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傅嘏、虞松两人还未到, 徐州那边又送来一封军报,云诸葛恪大军并未往淮南方向去,而是对准青徐,吴军也非二十万, 号称五十五万, 请大将军尽快援兵。小说

卫会把军报一念,那颗心, 早跟着不知千回百转多少回。屋里早早掌了灯,通明生辉,军报展开于案头,桓行简双手交叉, 安坐不动, 是个沉思的模样。

外头傅虞两人衣裳都没换,策马赶来, 二话不说先各自捧着军报一字一句快速默览。

一干人围立在沙盘前,桓行简目光停停走走“不管诸葛恪是要攻青徐,还是淮南,今东西有事, 两线作战, 将士们刚经历了东关大败士气难免低落,诸位怎么看”

不仅他三人,一屋子公府属官, 桓行简的架势显然是要听一听众家之言。这一战, 非同小可, 世人皆知大将军已惨败一回,东关最后拣点出的死亡人数高达四万,若再败,天下事恐怕又有变数了。

一时间,众人皆有些心有戚戚的意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邻的先彼此窃窃交流了几句,摇头点头的,争执不下。有人建议道

“大将军,诸葛恪大军自建业出发沿淮泗水路便可直达徐州,倘他分兵攻打淮泗,徐州危矣。徐州失守,则事关南北盛衰,属下以为无论诸葛恪是否图谋青徐,大将军都当调中军支援,以备不虞。”

此言一出,附和者纷纷,青徐兖三州俱为一体,是天下要地,北方朝廷的倚重,不能不令人担忧。

桓行简微微一笑,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他当然清楚诸葛恪的心思,只略略转了下目光,傅嘏在那沉吟半晌了,对上他的目光,把脑袋一摇

“不,诸葛恪的主力不会顺水路直岛徐州。昔年,吴主遣兵入海,战船遇浪,伤亡惨重。前车之鉴在此,诸葛恪这一战怎敢将主力都寄托于未知的滚滚江水如此轻险,对于他五十五万大军也好,二十万大军也好,都是输不起的。依属下之见,诸葛恪这是声东击西,有心让我军误判。”

“属下附议,”卫会两只眼一垂,手指各处淮泗各处渡口津关,“大将军命人加强防备足矣,洛阳调中军支援也当是淮南方向。”

两人正说到桓行简心坎上,他颔首,眉头又慢慢轻蹙起来,目光落在西线上,忽而冷笑一声

“姜维仓促应邀,越过石营想围攻狄道县,一定认为我主力在东而西线虚空,以他的性子必然冒进。只是,他多少家底就敢趁火打劫卫会”

一声令下,卫会早熟稔地执笔舔墨,静等桓行简发话。

“让郭淮陈泰率关中一部,张既凉州一部,立刻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我就看他孤军深入能有多少粮食吃”

卫会下笔极快,一蹴而就,这边听虞松道“毌纯等纷纷请求出战,属下以为不可,诸葛恪这次倾举国精锐来袭,为的就是求战。大将军,昔年周亚夫坚壁清野于昌邑,而吴、楚自败,不若仿效此计。”

远的不说周亚夫,只说太傅在时,坚壁清野也是屡试不爽。桓行简往榻上一坐,托腮凝神,手指无意摩挲着纹理细腻的梅花笔洗。一张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顿了一顿方说

“这回,我要亲征。”

一语既出,满座哗然。安东将军削爵,一时半刻自然不能再去监军,众人面面相觑,纷纷劝阻,虞松也委婉建议道

“士季曾跟大将军说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战虽事关重大,可大将军亲征实在是冒险。”

沉思了片刻,想起一人,“不若大将军下旨命太尉领兵奔赴淮南,也是一样的。”

这战对桓家而言,意义非凡,虞松等皆知桓行简交托他人断不会放心,可太尉是他亲叔父,又有足够声望打诸葛恪无论怎么看都绰绰有余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太尉只比太傅小两岁,如今同样是年过古稀的老人,领几十万大军亦有不小风险。

一双双眼睛,不约而同瞧着桓行简,此刻,室内静寂,不复方才你一言我一语献策喧闹。外头草丛里虫鸣不已,突然清晰,桓行简不禁把视线望向了外头漆黑的夜,晚风源源送着花香进来,他一恍神,醒悟般记起

天黑透了。

他不为所动地看了看众人,淡淡道“这最硬的骨头,我自己不去啃能让谁去啃”

底下骚动,还要谏言,他一挥手“不必多说,我主意已定,卫会,给毌纯去书,命他暂且按兵不动,听我调度。”

见他意志坚决,众人讪讪地各自闭嘴不好再劝,窸窸窣窣,鱼贯退出,等人走差不多了,卫会把写好的书函给他读了遍才装封,心里雀跃,血液沸腾,大将军亲征,他终于有机会也能跟着策马驰骋了。

左右一看,虞松傅嘏两个还在那研究舆图,两个人,也都是一派肃然。手一摸茶盏,都凉了,卫会命人进来换茶,却见桓行简竟走了出去,眨眼的功夫,就消融在了夜色里。

没找到嘉柔。

宝婴两条腿都要断掉,麻木不觉,她那张脸在火把的映照下,眉头紧拧,两片嘴唇,咬了松,松了咬。

跟着其中一支队伍,跑了两个时辰,人几乎虚脱。眼见时辰越来越晚,墨蓝的天上,只有无言的星子默默注视着他们的徒劳。

“找不到女郎,我也不用活了。”宝婴茫然四顾,巨大的夜就像个网子一般将洛阳城点点灯火笼罩在里头,从街上过,隐约从道旁人家里听到有欢声笑语传出,一阵暖风来,更吹得人头脑不清

这么晚了,她到底能去哪儿呢

宝婴一身黏腻的汗,发髻也乱了,她往耳朵后抿了一抿,眼睛猛得璀璨了一瞬,忙命侍卫骑马送自己去夏侯府。

夏侯府前,大门紧闭,唯独两盏朱红的灯笼在风中兀自摇曳,宝婴跑上前,把门拍得又急又重。

开门的老仆露出头,双目昏花,以为是哪家的女郎荡失了路,宝婴踮起脚往里头张望,大声问道

“请问,太常家中还有客人未走吗”

“什么”老人皱眉,一脸的听不清。

宝婴急得把人撇开,顾不得礼节,拔腿就往里头冲半道就被小厮拦了,喝问道“哎,你是何人,冒冒失失做什么的”

宝婴无法,只好回道“奴是大将军府上的,家中女郎走失,不知道是不是来了贵府”

小厮冷笑,倒不客气“大将军府丢了人,就来太常府要人我告诉你,太常此刻在书房夜读,日日如此,劳烦尔等无事不要来扰,太常喜欢清净。”

莫名其妙被抢白,宝婴怄气,听他话锋里不善,因嘉柔的事压头不跟他计较,道句“得罪”扭身就走。

都走到门口了,忽思量着是否该告诉夏侯至一声,也好多个帮手,他定上心嘉柔的事。踟蹰片刻,很快打消这个念头,又气吁吁地跑出来,人上了马,累极几乎想瘫在马背上。

她当真昏了过去,迷糊间,有人掐她人中,朝嘴里灌了几口水,才悠悠透上口气。

宝婴欲哭无泪地回了公府,书房的窗纸亮着,她知道桓行简一定在等嘉柔的消息。刚到廊下,里头走出太尉桓旻,宝婴抬头看清楚了,有气无力地施了礼,抬脚进来,又是一跪

“郎君,奴没找到女郎,”她鼻子抽了声,伏在地上,“奴任郎君处置。”

几上,是叔父跟他对弈的残局,桓行简闻言久不作声。宝婴不知是怕是累,在地上抖成团,汗滴到砖缝,她脑子里一片空茫茫。

身后,不知几时进来的石苞,他同样一脸疲惫,进来瞥眼瑟缩那那的宝婴,暗道不好,回话道

“郎君,属下把各个城门都问了个遍,姜姑娘的形容模样也说清楚了,她没出城。”

说到此,宝婴艰难地咽了口唾液,她嗓子冒烟“奴去过太常府了,女郎不在那,太常在家正一个人读书。”

想也是了,嘉柔即便去断不会夜深不回府。

桓行简无名火起,掌心冰凉,一时不知是气嘉柔还是别的,半晌没说一个字,扬手示意两人退下。

两人慢慢退出,刚出来,听里头一阵清脆的棋子叮咚,跌了一地。

宝婴眼皮猛跳,情不自禁看了看石苞,石苞却看也不看她,一个人在廊下栏杆候着了。

不多时,桓行简从里头走出来,径自去了后院。

嘉柔不在,屋里虽亮着灯,婢子们却困得各自或倚或坐,打着瞌睡。他进来,吓得一众人慌乱起身,带倒了胡床、杌子,很快作鸟兽散。

屋里陈设依旧,梳妆台上口脂盒子半掩,旁边,木梳上尚留有她数根青丝,桓行简拿起,端详良久。目光再一动,篾箩里嘉柔绣的帕子上两尾小鱼在碧油油的荷叶下嬉戏,只是,莲少半边叶,金色鱼短个尾巴。显然,她没完工。

衣橱里,熏好的衣裳整整齐齐,桓行简翻了翻,似乎一件不少。床头,她心爱的驼铃也好端端留在那,桓行简手晃了两晃,顿时,驼铃便犹似檐下铁马遇风。

他不信她离开,但洛阳城里又找不到她,桓行简脊背一阵发寒,一个人静静坐在了榻头。

“郎君,老夫人来了。”婢子轻轻叩门,桓行简猛地回神,忙起身出来,一看,果然张氏被人搀扶着来了公府,他上前行礼,“母亲怎么来了。”

张氏屏退下人,在他相扶下端坐了“你到处找人,洛阳城哪个不知,怎么,自己的女人都看不住”

说着,埋怨地瞥了他一眼,“我听说,她出入公府自由,你太惯着了。今日出事,难道不就是你平日疏忽所致她那个模样,若是没出城,这一旦过夜我看人即便没找到你也不能要了。”

桓行简脸上说不上是忧虑,还是躁气“母亲别怪她,她在太初家里,还有凉州张既夫妇那边都是惯着的,好好的一个人,我为何一定要拘束着她连门都不能出过夜便过夜,只要她平安无恙回来,至多惩罚一顿,叫她以后不敢便是。”

一语说完,那两道眉又不易察觉地皱了皱,“今天,淮南跟徐州来了军报,诸葛恪约姜维同时出兵,他带了所谓五十五万大军。我想好了,这次我要亲自带兵。”

张氏心里一跳,显然十分意外,人竟也一瞬就跟着苍老几分“子元,诸葛恪乘胜而来,你这回当心。”

母子默契相视,桓行简微微笑着覆上她手“我知道,犯过的错我不会再犯,朝廷里我请叔父坐镇,母亲勿忧。”

张氏久久凝视着他的脸,忽然一叹“有时我在想,你父亲给你留的这条路会不会太难走了,一点回旋都没有。”

“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好走的路”他什么唏嘘感慨都没有,黑眸沉沉,“父亲的路,便是我的路,即便他不走这条路我自己也要走。”

这话颇为露骨,张氏更是无言,一手抽出抚上他脸庞,铿锵道“我是妇道人家,丈夫不在了,自然听儿子的,我儿无论走到哪一步我就跟到哪一步,只盼上苍让我多活两年,好让我儿觉得娘在还有家。”

桓行简不由攥了攥她的手,无声伏在她膝头,低声问“那母亲可想过,若我事不成,连累母亲又当如何”

“你知道我最喜欢史书里谁的故事吗范滂母亲的故事。我儿身负雄才大志,若是早生几十年群雄逐鹿,未必不能成就一方霸业。我能做你的母亲,不再有什么遗憾,若你事不成,我自当了断,绝不苟活。”张氏低头微笑看着他,犹如神佛,淡然拈花。

她托起儿子的脸,“我希望,你身边能有个女人,好好陪着你,你父亲尚有我,尽管我同你的父亲也曾有过诸多龃龉不快。但我始终是桓家的人,我从没忘,我儿的佳妇在哪里呢”

张氏终于有了一丝伤怀。

桓行简一笑,浑不在意道“锦上添花的事,我不强求。”话虽如此,蓦地想到什么,招来宝婴,在廊下问她,“你去太常府,有没有说名头”

“奴说了,说女郎走失,想问问太常府有没有见到人。”宝婴眼皮沉得几乎抬不起来,努力睁着,看桓行简那张脸在昏昏的灯光下似乎隐情不定,顿时清醒几分。

桓行简折身进来,一面命人把张氏送回家中,一面道“母亲先回去,不用担心我。”

送走张氏,立刻让人牵了匹马来,带着石苞,一跃上马“走,去夏侯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