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清宫宠妃 > 第 144 章

清宫宠妃 第 144 章

作者:小琉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05: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如妃?”諴妃止不住瞄着皇后, 吉嫔和淳嫔在后宫熬了多年, 她一个最晚进宫的, 哪里担得妃位的位份?

五年前那噩梦一般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 皇后迎上皇帝的目光, “皇上, 如嫔眼下也只是刚有喜而已,匆匆晋封,会不会过于草率。还是等她顺利生下龙子的那一日, 再晋封不迟啊。”

“皇后,自从你诞下四阿哥,宫中已经许多年未有子嗣降生, 朕已决意要给绣玥妃位, 风风光光地为她举行册封礼,諴妃的岁数也大了, 皇后你要照管着四阿哥,这事儿就交给吉嫔和淳嫔去办。”

“皇上......”皇后还要开口, 被諴妃拦下,她笑笑, “皇上, 如嫔腹中的孩子还未知男女, 臣妾从前请入宫中的老郎中, 如今已经证实确实是杏林妙手,不妨让老者进宫,再给如嫔瞧瞧, 皇上再下定夺也不迟啊。”

“諴妃说的是阿,皇上。”皇后道。

“无妨。朕有三个儿子,自从十年前朕的庄静和庄敬陆续远嫁蒙古,宫中已许久没有一个公主在朕身边,能够承欢膝下。朕和绣玥,都更希望是个小公主。”

“至于諴妃所言,朕倒是和她想到一处去了。朕还没有来得及跟皇后说,前几日直隶总督上了一道折子,说这几日有一位云游的得道高僧将路过京郊,朕想,为如妃这一胎平安顺利,朕会亲自下旨将高僧迎入宫中,让大师给绣玥好好的看看,趋吉避凶。”

“皇后,你是后宫之主,将高僧迎进宫中的事宜,就让内务府和礼部商量着办。这是天赐的良机,既迎了大师入宫,皇后也不妨带着六宫嫔妃们一同前往。”

皇帝笑了一声,玩笑道:“就当是你们借如妃的光了。”

淳嫔跟着笑笑,吉嫔勉强弯了弯嘴角,就连諴妃不动声色扯了扯皇后的衣裳,皇后如何也是笑不出来。

出来的时候,諴妃在永寿门跟上去,“皇后不高兴?”

“如何能高兴得起来。”皇后转过头去看她:“諴妃,你还能笑得出来?”

“臣妾都年过半百的人了,哪还有心思在这些情情爱爱上,倒是皇后娘娘,”諴妃颇有兴致道:“皇上说的那位高僧,日前在景仁宫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一位有道行的得道高僧。”

“臣妾呀,都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现在即便是为了儿女,也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妨就让高僧瞧瞧,若命中有劫数,不妨请大师给消灾解难呢。”

皇后摇了摇头,由双兰扶着上了轿撵,现在也只能盼着,如嫔的这一胎是个女儿,她也才能够安生。

否则照着这个势头,以后还有的晋升呢。

两日后,奉圣上之命,由当今皇后的阿玛、礼部尚书恭阿拉亲自将高僧迎入宫中。

六宫俱在,谁都不想错失能承蒙得道的高僧指点一二的机缘。

绣玥在右下方为首的位置,宝燕在她身后,眼瞧着皇后和諴妃寒暄着将大师迎入殿内落座,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小姐,这原本是皇上为小姐请入宫的高僧,她们才是沾光的,怎的本末倒置,将小姐凉在一旁,倒是皇后和諴妃说个不停。”

绣玥忙示意她噤声,“皇后是中宫,六宫都有份儿,早晚都会轮到咱们说话的,你又何必争这一时的口舌之快。”

“你瞧信贵人,这样的场面也都没有放在心上前来,多学学人家的豁达罢。”

绣玥和宝燕在右侧说着悄悄话,这厢大师的笑声在大殿上响起,“皇后娘娘,您这一生,荣华富贵,后福无穷,依贫僧所见,这大清朝的历代皇后,您统领后宫的日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諴妃在一旁咯咯地笑出声,“皇后娘娘就是好福气,咱们都望尘莫及呀。”

“只是有一点,贫僧多言一句,皇后娘娘,您虽身为后宫之主,若干年后,您的一个抉择,可能会影响大清一生的国运,还望皇后娘娘……切莫一念之差。”

“这是何意思啊,大师?”

高僧笑笑,意味深长道:“佛曰,不可说。”

“既然如此,本宫也不做勉强。”皇后笑笑,瞧着下方急不可耐的諴妃:“大师,諴妃她是妃嫔之首,劳烦您给諴妃算一算罢。”

諴妃高兴地笑出一声,忍不住捂着嘴道:“皇后娘娘您可真是体恤臣妾的心呢,说实话,臣妾都快等不及了。”

“諴妃娘娘,”高僧瞧着她道:“贫僧方才也留意了娘娘,您这一辈子,儿女缘分浅薄了些,寿数虽高,却也导致晚景有些凄凉,但諴妃娘娘的命格,贫僧看过,可是皇贵妃的命。”

皇贵妃?

此言一出,店内哗然,諴妃也不由得看了一眼皇后的脸色,大清祖制,只有中宫皇后不在,才会从后宫中提拔一位嫔妃为皇贵妃,代掌皇后凤印,数百年来大清只有顺治爷,在中宫皇后尚在的时候,力排众议强立了董鄂氏为皇贵妃,且顺治爷后来废了皇后,所以皇贵妃是极大冲撞了皇后的颜面。

她年长皇后足足十五岁,大师这样说,岂非咒皇后早亡?

这时候,就连諴妃都笑不出了,殿内鸦雀无声。

还是皇后和煦地先笑了笑,她面色平和地瞧向諴妃:“论资历,諴妃你服侍皇上身边最久,又一向助本宫协理六宫,皇上一向敬重于你,即便有一日要晋封为皇贵妃,这个皇贵妃你也担得。”

諴妃与皇后相处多年,看得出皇后这句说得是真心话。她这才松口气,笑着小声谢了句皇后。

六宫皆在,她隐在袖中帛尧的生辰八字,攥了又攥,总还是没找着好时机取出来。

这时候,高僧道了句,“皇后娘娘气度非凡,也难怪注定这一朝要出两位皇贵妃。”

两位?

此言一出,皇后霎时间冷了颜色,尊諴妃为皇贵妃,就如同諴妃肯让华妃与她平起平坐,她都能够坦然接受。

可皇贵妃位同副后,宫中还有谁可担得?

她心里突然有了点不好的预感。

皇后沉吟未应,諴妃却忍不住面色不善地问了句,“大师,您不会是……有劳大师,您再重新看看,您不是说,皇后统领六宫的时日,是历代大清皇后所不能及的,那又怎会有两位皇贵妃呢?”

“不会错,”高僧自是听得出諴妃弦外之音:“两位皇贵妃,都是皇后健在时所立。”

諴妃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她对皇后勉强地安慰笑笑:“咱们皇上宅心仁厚,嫔妃追封亦是历朝历代惯有的事儿,若是追封,也在情理之中啊。”

皇后还未回应,高僧摇了摇头,“不是追封。”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殿内的熊熊怒火,六宫议论纷纷,连皇后都有些明显沉不住气了。

她竭力忍着,维持着中宫的气度,对大师笑着问了句:“敢问一句,大师可瞧的出是在座的,还是并不在场。”

諴妃听得明白,若不在场,便是信贵人那个贱人,皇上已经给皇后透了意思,不日就要封她为嫔位。

若在场……

高僧闻听皇后的问话,已然缓缓起了身,他在殿内看了一圈,从諴妃左侧首位始,目光最终停在右方的绣玥身上。

绣玥正带着兴趣瞧向吉嫔,吉嫔如今是宫中资历仅次于諴妃的嫔妃,皇上同她日前提起,晋封諴妃为贵妃的同时,晋吉嫔为妃,信贵人为嫔,吉嫔又是潜邸时的老人,她原本想着,高僧所言该是吉嫔。

谁知竟然是她自己。

绣玥的惊异不亚于在场的任何一位嫔妃,若说资历,她可是最晚一位进宫的,年纪最小。

怎会是她呢?

绣玥这时候不敢看皇后的脸色,位同副后的事儿,非同小可,她如何担得呀?

“大师,”绣玥恭谨地站起身,“大师,您别开玩笑啊。”

“就是啊,”芸常在不满地跟着出了一声,“大师,我记得,圣祖那一朝,孝懿仁皇后病重,康熙爷才在皇后临终前一天匆匆忙忙立为皇后,这种事儿也不是没有啊。保不齐如嫔娘娘有个三病两痛的,皇上一时心软,就效仿了康熙爷呢。”

她这话说得刻薄,就连绣玥这样好的心性听了,也是沉了脸色。

高僧仍旧摇摇头,“时日自然也是不短。倒是这位娘娘小主,贫僧有句话,想要赠予小主,若不修口德,福报一旦消磨殆尽,小主恐有大凶之灾祸。”

“大师,您真的没看错?”吉嫔掩不住心底的失落,她原也以为会是她的。

高僧又认真地瞧了瞧绣玥,“贫僧不会看错,这位娘娘如今身怀六甲,腹中应该怀着一位公主。”

“是公主……”諴妃沉着脸在座位上哼了一声。

高僧笑笑,对着绣玥和善道,“这位娘娘心地善良,更是好福气,再过几年,便是儿女双全的福气。且这一胎虽说是女儿,却也是固伦公主。”

固伦公主?

皇后娘娘生的公主,才配是固伦公主,嫔妃的公主,即便是諴妃的三公主,也不过是和硕公主而已,与一般嫔妃所生公主无异,怎的她一个还未晋升妃位的小小的嫔,孩儿竟是固伦公主?

“大师……你是说……过几年如嫔……她还会有孕!”

天呢。

绣玥脑中嗡嗡作响,她现在简直怀疑这位得道高僧,到底是来帮她添福添寿,还是给她找麻烦来的。

“不会的,不会的,”绣玥站起身,对着向自己射过来的无数道冷光,“皇后娘娘,请您千万宽心,嫔妾实在无此心,嫔妾回去自会向皇上请旨,请皇上允诺,绝不晋封嫔妾为皇贵妃,嫔妾会给皇后娘娘一个交待,给六宫一个交待,嫔妾绝不会做出僭越之事。”

她真的要回去央求皇上,务必给皇后吃一个定心丸,皇贵妃这样的事简直荒唐,这样的流言若传出去,她在后宫不是要成了众矢之的,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呀?

皇上听这些话的时候,正在书房提笔练字,绣玥跟他诉了半天苦,他倒是不觉得什么,将最后一个字写完,才瞧了瞧一脸愁容的她,“既然是高僧之言,万事万物必有它的道理,旁人听了这样的话,高兴还来不及,你却还这样一副德行。”

“皇上,”绣玥见央求不行,便改了甜言蜜语,“皇贵妃不皇贵妃的,嫔妾一点都不稀罕,哪里有皇上在嫔妾的心里贵重呢,就让她们当什么皇贵妃去罢,嫔妾只要守着皇上。”

她扯着皇帝的衣袖:“高僧不是说了么,咱们很快还有个皇子,皇上您就去跟皇后言明,说您不会晋封嫔妾为皇贵妃,皇上金口玉言,后宫也就都放心了么。”

“好罢,好罢!”颙琰终是架不住她软磨硬泡,心里鄙视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既然你坚持,那朕就同皇后去说,让皇后和后宫宽心就是,朕与你也好一心一意地生咱们的儿子。”

嘉庆嘉庆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如妃生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

道光元年十二月,道光帝晋尊为皇考如贵妃。改居寿安宫。

道光二十六年,晋尊为皇考如皇贵妃。

(正文暂时到此,结局不太好写,作者要梳理一下思路再上传,先传几张番外)

作者有话要说: 相传,当时有一名得道高僧路过京城时,顺治皇帝曾请教高僧:清朝的国祚如何?高僧稍作沉思后,回答了“我身不残,国祚不灭”八字。

顺治又问:大清能够传几代?高僧答了一句箴语:“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其中的深意,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本文还有几处剧情没有写详细,等太太将正文剧情从头梳理一遍之后,修改几处,补上皇上和绣玥的几处互动,添加几处剧情,然后上传颙琰与绣玥最后的终章番外。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4723182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惊雷、pinky 5瓶;李赫宰的老婆、束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