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皇后是朵黑心莲 > 第090章

皇后是朵黑心莲 第090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7:30:53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90章

尽管安雪莲说得很有道理, 听着也十分得心动, 可最后鸭鸭还是哦不,雅妃还是拒绝了。

安雪莲倒是毫不在意,都这么久了,她也差不多摸透了雅妃的性子,别看这会儿人是一口回绝了,等人回去仔细琢磨琢磨, 再让小伙伴在耳边嘀咕两声, 时间一长, 这人一准儿改主意

算了算日子, 从现在开始到年末几乎没什么重要节目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她就不信雅妃能坚持自我

于是, 安雪莲很痛快的放雅妃回去了。

雅妃人是回去了, 却是揣着事儿走的。回去的这一路上,她都在琢磨, 好像也没错哦,她是金盆洗jio,又不是金盆漱口呸呸, 什么玩意儿啊, 她就是不要登台亮相, 就不

回去略收拾了一下,雅妃就抱着小肥鸭睡觉了。

从千秋节到现在,谢昼一直不曾来过后宫。不来后宫也就罢了, 据说是连牌子都不翻了。虽说时日是不算多,可明明听着朝堂的事情已经不像前阵子那般忙碌了,会这样明显是有大问题的。

不过,雅妃对于想不通的事情一贯不去多想,她这个脑子,当个宠妃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别自己为难自己了。

次日上午,雅妃大伯母虞氏就又入宫了。

虞氏自打上次回去后,就一直在想那事儿,想着自己应该也没得罪雅妃,况且以前都好好的,怎么就忽的见不着人了拿鸾凤宫说事没意义,毕竟雅妃就是再忙,也该留个心腹宫女,好歹也能帮着传达一下话。想了许多日,虞氏最终将原因归咎于她的娘家嫂子。

可不是吗以前她一个人入宫从未出过岔子,怎么换成俩人就不成了当然,她还是好生安抚了娘家嫂子,大意是,横竖雅妃跟虞家这边也不熟,与其入宫瞧着尴尬,还不如由她一个人去,反正该说的她肯定都会说的。

于是,这回她就见到了雅妃。

“长话短说,等下我还要去鸾凤宫呢。”雅妃一见到人就立刻开口预警,免得她大伯母又要来往常那套“好久不见娘娘看着仿佛瘦了”结果,一上午啥正事儿没办,就顾着寒暄了。

幸好,虞氏也是这么想的。

她开门见山的说了来意。

主要有两个事儿。

其一是韩家这边,韩大伯建议雅妃最近可以低调一些,暂时不要太出风头。不过就目前看来,这话搁在上次说倒还行,放在今个儿明显太晚了,毕竟千秋节雅妃是出够了风头。

其二是关于虞氏娘家的,虞氏也很是不好意思,但她娘家已经日落西山了,能不能起复就看小虞氏的了。因此,就算再不好意思,虞氏也得提,好在她还没丧失理智,只道想让雅妃给个评价,看虞氏到底行不行,实在要是不行,虞家就得想别的法子了。

对于第一桩事情,就算已经没太大意义了,雅妃还是对她大伯父深表感激以及替他觉得万分庆幸。

千秋节夜宴上,雅妃还不觉得,等回头过了那阵子,她猛的想到,得亏当晚她大伯父不在场,不然要是亲眼看到了她跳得那支劈叉舞,估摸着她娘家该挂白灯笼了。

对于外人来说,雅妃的劈叉舞只是震惊,对于自家人来说,真的真的太刺激了,刺激到当场去世都是很有可能的。

“大伯父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雅妃小声的逼逼了一句,随后面色一正,“虞美人那个事儿,大伯母您不提也罢。皇上开口说的话,那叫金口玉言,他既是说了这一届新人不堪大用奇丑无比,就算这话本身有问题,只要是从皇上嘴里过一遍,那么有问题的必须是别人。”

虞氏的心都凉了,彻底凉了。

要知道,她刚才说实在不行虞家就想其他法子,不过是句托词。毕竟,她也得考虑雅妃的心情,不能说出带有逼迫意味的话来。可事实上,虞家哪儿还有其他法子呢有法子何至于见天的找她哭诉

哪知,她正绝望着呢,就听雅妃又道“送自家姑娘入宫确实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这事儿吧,见效太慢了。大伯母您想想我,从入宫到受宠,再到怀孕生产。我这儿还是一帆风顺的,稍微有点儿地位,那也是入宫三四年以后的事儿了。”

“那、那怎么办呢”

“有个事儿,我偷偷给你透个信儿,你记得回头不要乱传,倒是可以跟我爹娘透个口风。就是吧,皇上可能会在今年或者明年年初,宣布一些事儿。跟读书相关的,也有可能会建书院。”

虞氏不懂,且不说她娘家跟书香门第没任何关系,就算她嫁到韩家那么久了,她显然也没沾到太多的文化素养。

就听雅妃又道“反正你回去,让咱们家的人好好读书用功念书。对了,还有皇后之父编撰的那些书稿题库,想法子弄一份回来,没事儿干了就认真读。你且放一万个心,我就算已经位列四妃之一,那我也是韩家的姑娘,我还能坑了自家人不成记得,千万要让我弟弟也好好读,最迟明年开春,你就明白了。”

虽然还是不明白,但虞氏记住了雅妃说的话。

读书

好好读书

往死里读书

虽说入宫一趟还是没能解决任何问题,不过虞氏这回的心情却跟上回截然不同了。她有了盼头,盘算着快的话今年年底,慢的话明年年初

那不得抓紧时间了

虞氏火急火燎的出宫了。

雅妃也满意了,看着时间还早,现在赶去鸾凤宫说不定还能搓上两圈,她立刻命人备车辇,走喽

尽管雅妃的确有敷衍虞氏的意思,但不得不说,她给虞氏透露的消息确实是真的。

千秋节那晚,得了安雪莲提醒后,谢昼就一直在忙活这摊事儿,忙得连翻牌子的时间都没了。

教育改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在这个年代里。

幸好,谢昼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一气呵成,而是想着缓慢推进。像一切,涉及到世家大族自身利益的事儿,一旦改革绝对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种就可以先往后挪一挪,先动那些跟利益无关的事儿。

譬如,建个高收费的书院。

何为高收费呢

像本朝,就设有国子监,里面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种是萌祖荫得的入学名额,一种则是各地方推荐上来的优秀学子。这种基本上是不收任何费用的,纯属朝廷扶持维护的。

谢昼的想法是,他打算反其道而行。

造一个新的书院,收费他非但要收费,还要收极其高昂的学费。当然,除非要收费这个缺陷外,旁的一切都必须是也好的。像先生,起码得是举人,还可以弄些同进士过来,横竖如今朝廷的官职有限,几乎都是一个缺儿三四个人求。既如此,还不如先给利用上,反正请先生的钱,都是从高昂的学费里出的。

至于什么人能上这种书院呢

答案是,有钱人。

要不怎么交得起那么昂贵的学费呢

至于生源,谢昼一点儿也不担心。京城里哪儿会缺纨绔子弟呢很多人一年到头光是往花街柳巷丢的银子,就有成千上万两。这么多钱啊,与其浪费在这种地方,还不如用来教学费

好书院,好先生,好教室,好书籍

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

谢昼特别想当然,关键在于,换做别人这么敢想,估摸着早就被人打死了。可偏生,他是皇帝。

行叭。

显然,谢昼的行动力远比雅妃想象中的要更快。等到了十一月初,就有消息传来,一切就绪,只等着冤大头上门缴学费了。

于是,一道圣旨,就将这一特大好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满城哗然啊

因为是公示的圣旨,再加上这事儿太神奇了,以至于短时间内传遍了各大酒楼饭馆,连说书先生如今都不说七侠五义三国传了,改给谢昼吹彩虹屁。

造书院好啊

你说收费很高那就说明人家本来就不是为你而建的。

你说上得起这种书院的,只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那又怎样人家本来就有家学、族学,如今换了个地方上学罢了,你有意见

广大平民百姓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这事儿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绝大多数的人连普通老秀才开的私塾都上不起,这种事情不过就是凑个热闹听个乐呵。

这就好比,安雪莲上辈子和平年代里,有人说某某人家的孩子上的是一年几十上百万的贵族学校。然后呢听过就忘呗,这事儿还没猪肉又贵了两块钱来得刺激。

平头百姓是凑完热闹就散了的,深感震惊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儿们。

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他想干啥

平常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公子哥儿们,生平头一次感受到了何为恐惧。他们立马聚在了一起,讨论起了这事儿对自己这些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去不就好了吗

想得真美。

功勋人家、世家大族们基本上都已经讨论完毕了,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

从今年正月里,谢昼命令皇后之父编撰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开始,到后面陆续下达的命令,包括往届科举题库以及优秀赋文选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一个铺垫。

他们认为,谢昼是一个非常深谋远虑之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全都是有预兆的。

如果说,前头那些事儿仅仅是个信号,那么后来关于识字板的推出,还有千秋节皇后赏赐给宗妇、命妇的那些精装书籍,无一不预示着将要有大事发生。

还有,安府从开春就开始沉寂了,所有的子嗣都在努力上进,不是看书就是做文章,逢五休沐日还要考试。身为皇后娘家,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再看今年最得圣宠的雅妃娘家,韩家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雅妃的亲弟弟一贯都是好吃懒做,酒楼茶馆的常客,结果仔细一算,似乎已有好长时间没看到他出来浪了。

这些都是预兆啊

有人提出一个观点,纵观千年历史,几乎每一朝每一代,在刚建国初期,都是重武轻文的。毕竟,新朝尚未稳固,必须倚靠着武将们。

可后来呢

无论是哪朝哪代,到了后来都会演变成重文轻武的,这是历史的规律,想来北周也不能例外。

所以,结论就是谢昼处心积虑的谋划了一整年,甚至极有可能在更早以前就开始铺垫了。至于那些提到很多事情是皇后所言,压根就没人相信。

谁不知道皇后最听皇上的了若是皇上想做什么,让皇后出面,她会拒绝底下臣子也经常这么干的,很多话他们不好说,就会让女眷代为传话。

这就是个套路

鸾凤宫里,安雪莲听着锦绣转述迟来的八卦消息,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啊

事情竟然还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让她不禁开始怀疑,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某些皇帝拥有着雄才伟略,一生开疆扩土、推行良政这些该不会都是误会吧

再听说,如今整个京城都在歌颂谢昼时,安雪莲放下了手里的糕点,就感觉有点儿反胃。

“所以,皇上要弄得那个什么书院,真的会有学生吗”

“有的啊”锦绣猛点头,还两眼放光的道,“听说申请入学的名单已经有老长老长了,还在等皇上批复呢。好像要经过筛选,明年正月十六开学呢。”

这玩意儿还要筛选

不是交了学费就能上的吗

安雪莲还是太单纯了,善良如她怎么会明白这人心有多险恶。

谢昼就不同了,他深知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东西,压根就没人会珍惜的。所以,他决定每次只放出一定量的名额,哪怕有钱,也得排队来交钱

忙活这个,忙活那个,一直到腊月初八,安雪莲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皇上。

咋说呢

太久没见了,她差点儿忘了谢昼的音容笑貌了。

不过身体的本能还在,她麻利的给谢昼行了礼问了安,又唤锦绣赶紧上茶点。

“不必忙活。”谢昼明显不是跑来喝茶吃点心的,摆了摆手,命其他人退下后,他一脸正气昂然的道,“皇后,朕这段时间实在是太过于忙碌了,有个事儿都没跟你仔细说道说道。”

都第三回了,安雪莲太熟悉这个开场白了,不就是来求个授权吗没问题,给了

给是给了,吐槽也没少就是了。

安雪莲就不明白了,谢昼是皇帝啊,皇帝亲自跑来跟她要授权,她还能不给还是咋的况且您用都用了,这啥事儿都办完了,再来做这个表面功夫还有意思吗

话虽如此,她还是摆出了一副贤妻的模样,皇帝说啥都成,不光成还要昧着良心猛夸,夸完了她再表现出适当的怀疑。

“有个事儿还请皇上解惑。”

“你说。”

“据说,皇上新建的那个书院束脩收得极为昂贵虽说京城并不缺有钱人,可真的会有人主动报名缴纳束脩吗尤其皇上的本意是针对那些纨绔子弟,他们能愿意吗”

谁知,听到这话后,谢昼突然仰头大笑,差点儿没给安雪莲吓趴了。

就在安雪莲目瞪口呆之时,谢昼心情十分舒畅的给解了惑。

“皇后你居然问那些纨绔子弟愿不愿意哈哈哈哈朕没问。”谢昼一脸“他们愿不愿意跟朕有什么关系”的表情,特别自信的道,“朕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想法,朕只需知道为人父者,纵使儿子再没出息,心底里也是盼着他们好的。”

搁在以前那是真没办法,毕竟国子监是有很多限制的,允许个别人萌祖荫入学,却不会允许他们在里头胡闹的。

而如今,有了这么个好去处,只要交钱就能将自家的混账玩意儿丢进去,虽说要排队,但那也是迟早会轮到的。而且,新的书院里,先生都是经过选拔的,想来多少都能有所改进。

尤其这事儿是谢昼倡议的,等于说谁都不能明着反对。也因此,那些备受家里老太太宠爱,以至于当爹的都没办法好好管教的孩子,就有福了。

“当父母的其实都是一个想法,盼着自家孩子长进。眼瞅着他们愈发不长进,心里只会难过不已。如今,朕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把孩子丢进去,学好了当然是再好没有,真要是朽木不可雕也,也不过是浪费些钱财。”

“可皇后你想想,这些人不去书院,难道不浪费钱财了左右不过是浪费,在书院里混时间,总好过于去花街柳巷厮混来得强。”

这些话简直振聋发聩。

安雪莲听得热泪盈眶。

她算是知道了,为啥上辈子和平年代全球有那么多的贵族学校,以及为何有钱人都爱把自家孩子送到外头镀金。敢情学没学到知识不重要,重点是让小孩崽子有地方混时间,是吧

“皇上您说的太好了,不过皇上您考虑过没有,您要新办的这个书院它不是住宿制的。”所以该混的还是会混。

“这个问题朕考虑过,可因为这所学院是不分年纪的,很多人已经成亲了,总不能彻底不管妻儿老小吧”

这个简单啊

“皇上,我有个法子。咱们可以弄个积分制度。比如说,认真听讲主动回答先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给多少积分。按时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给多少积分。还有额外大儒著作,完成历届科举题库等等,这些都可以给,酌情酌量给,由先生决定。而这些积分,就可以兑换外出时间,也可以兑换其他东西,皇上您看着办。”

安雪莲心说,以你的脑洞,你一定可以的

可以逼死那帮混账玩意儿。

果不其然,谢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是不知道啥叫积分,可安雪莲这么一解释,大概也能明白了。至于会不会有些倒霉蛋,宁可一辈子不离开书院,也不想认真读书上进

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可这种人,成什么亲生什么娃还不如勒令妻子和离呢

安雪莲怎么都不会想到,谢昼竟然已经凶残到了这个地步,不过就算她知道也不会阻止的。

记住,办法是谢昼出的,事情是谢昼办的,跟她安雪莲没有半点儿关系。

只这般,轰轰烈烈的富二代改造计划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事实证明,谢昼远比安雪莲想象的还要更加丧心病狂,他不仅完善了安雪莲提出的那个粗略的计划,还顺便强化了一番。

比如说,学得好的配合度高的,可以得到积分。积分攒到一定程度,非但可以换取自由,还能直接进入官场。

当然,进入官场所需的积分几乎称得上是天文数字,以谢昼的估算,就算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好好学习,差不多也要二十年才能攒够。假如真的有人有这样的毅力,他绝对不吝啬给个官儿。

另外,还存在积分倒挂的情况,也就是非但没有好生学习,还要惹事生非的,这种人绝不姑息,到时候丢到军营里,好生改造,直到将积分重新恢复到零,方可回到书院。

至于军营里要如何赚积分

操练、跑圈干啥不行呢大不了跑一圈留给一个积分,就那帮小兔崽子,一天都跑不了十圈的。

谢昼想的很明白,假如真有那种文的不行,武的却很行的,他也不介意帮忙转校。只要能有出息,给个武官当当也无妨。

等到腊月末,所有的规章差不多都完工了,第一批入学的名单也已出来。其中就有千秋节当晚,安雪莲提到的那位强抢民女的倒霉蛋。

也因此,安雪莲强烈建议谢昼给广大倒霉孩子们来一个过年福利。

这大过年的,还不兴让人家提前高兴高兴吗第一批入学名单赶紧公布啊像这种大喜事儿,怎么能拖到明年再说呢必须得赶在大年夜之前让人家知道

谢昼欣然应允。

作者有话要说

于是,这一年的除夕很多人都是哭着过去的o╥﹏╥o

本章6k,比小肥鸭还肥呢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