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菩珠 > 第 45 章

菩珠 第 45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7:40:2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一切来得那么快, 快得叫人完全措手不及。

他原本好好的,就是她所认知的男人的样子。他把她压在了身下, 做着那些男人在这种时刻该做的事

然而突然之间,意外便如此发生了。

他不要她了, 还命令她滚

菩珠没有滚,她也没法滚。

她的手脚软绵绵的, 浑身没有力气, 甚至爬不起来, 只能那样仰面歪躺在石阶上, 保持着他放开她前的样子, 怔怔地望着那道已然侧身背对她的男子身影。

四周寂静,没有半点声音,忽一阵夜风吹来,耳畔响起树冠随风掠动的轻微沙沙之声,她也感到肩膀和胸口阵阵发冷,这才惊觉自己竟还衣衫不整。

她匆匆拉回方才落下肩膀的衣襟,掩住胸, 也回过了味,自己方才反应失当, 惹了祸。

看着他的背影,她整个人一凛, 慌忙爬起来朝他伸出手,一把扯住了他的衣袖。

“殿下你听我说,我”

李玄度忽地站了起来, 那截衣袖随了他的起身从她指间被扯走了。

菩珠坐在阶上,眼睁睁看着他踏着台阶径直下去,穿过被荒草湮没的阶庭,身影拐过残垣,消失不见了。

残垣之后,随风飘来骆保说话的声音,声音很低,听不清在说什么,应该是在询问是否回去之类的话,很快,伴着远去的脚步声,菩珠的耳边再次归于寂静。

他就这么走了,丢下她走了。

浮云再次遮了月光,四周复又阴森森一片。她被留在了鹰台那道用汉白玉砌的台阶上,感到了这秋夜的凉,却不想回,也走不动路。

她慢慢地屈膝,双臂抱住自己的腿,将身子蜷成一团,发起了呆。

她现在知道了,终于知道了,李玄度没有骗她,他说的全是真的。

错的是她。

因为前世的经历,她先入为主太深,固执地认定他野心勃勃,早就存了篡位之心,这导致这辈子她所有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在这个认知的前提下实施的。

现在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他无意皇位,那么当年的梁太子案之所以被卷入,应当是有一段外人所不知道的隐情。

同样,明年春的那场刺杀,会不会也根本不像她前世所知的那样由他主导,而是这件事中的另外一位当事人自己制出的一个针对他的巨大阴谋

她对于刺杀事件的所有认知,来源于前世朝廷的对外发布。现在想来,有无另外一种可能,当姜氏去世之后,皇帝没了掣肘,决定趁机立刻除掉羽翼尚未丰满的李玄度,以绝后患。

孝昌皇帝极其看重名声,既要除掉自己的皇四弟,就必须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让秦王在姜氏的送葬路上迫不及待地安排人刺杀皇帝,实在是一记妙手。既为大不忠,又是大不孝。作为皇帝,他除掉一个不忠不孝的谋逆之徒,天下又有何人能说皇帝一句不是

相同的一件事,换个位置去看,便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面目。

菩珠被这个念头惊得冷汗都沁了出来,夜风阵阵地吹,罗襦紧紧贴在后背上,她感到身子愈发地冷,头脑却也变得愈发冷静了。

自己之前真的错了,从根子上就错得厉害,也难怪会在李玄度的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挫败。

幸运的是,她这么早就发觉了这一点。虽然情况很糟糕,但还有时间和机会留给她去纠正,并且于她而言,最幸运的是前世到了最后,李玄度终究还是回来了,拿到了那个他声称的“无意”的皇位,成了最后的赢家。

她闭上了眼眸,埋脸于膝,想着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很显然,首先接下来,她必须改变自己和他相处的方式,不要自作聪明地再去和他去谈什么合作,而是等待,等待他被逼得不得不去考虑造反的机会。

这个机会,便是明年春的姜氏之薨。

只有姜氏去了,皇帝才会无所顾忌地对他下手。

现在菩珠更愿意相信,李玄度那不羁的骨子里,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忠臣孝子。他本人也可以修道修得看淡生死,但他不可能不管他的母系阙国。

只有姜氏没了,皇帝逼迫,他退无可退之时,才会去正视反抗的可能。

所以从明天开始,她需要做的,是慢慢和他处好关系,耐心地等,等到明年春的那个关键节点,当皇帝如前世那般策划阴谋之时,一定会用自己这个安插在他身边的棋子,到时候李玄度没了退路,她再助他将计就计,若能将皇帝一举反杀,真正皇帝,所谓殊途同归,一切便又回到了她最初期待的样子

婢女们一直等在放鹰台的残垣之外。

秦王自顾离去,王妃却还久久不见出来,几人不放心,相互低声商议,终于一起绕过残垣寻了过来,看见她独自抱膝坐在台阶顶上,身影小小一团如同入定,迟疑了下,怯怯出声唤她“王妃,不早该回了”

菩珠慢慢地抬头,睁开眼眸,站起了身,踩着脚下的汉白玉阶一级一级踏步而下,站定后,命侍女找回那只方才她不小心跌没在荒草里的灯笼,重新点亮后,一起照路,回到了琼苑的寝堂。

如她所料,李玄度没回,还在静室。

他今夜应会在静室中过夜了。

离天亮也没几个时辰了,菩珠不打算再立刻去扰他。

他必然不想立刻再见自己,她同样也需要再仔细地想一想。

这一夜她独自卧在绛帐之中,静静地等到了天亮,起身后,命王府掌事李进去将丁太医再次请来,亲自带着人过去。

丁太医快步走到李玄度的面前,躬身道“殿下,王妃道殿下的伤手昨夜不慎裂口,王妃不放心,命我再来为殿下诊伤,可否请殿下入内,容我再察看一番”

李玄度看了一眼菩珠,转身入内。

丁太医立刻跟着进去,菩珠也入了静室,站在一旁,看着丁太医为他处置昨夜渗血的伤手。

他掌心那道缝了线的伤口肿胀,渗着血丝,触目惊心。她汗毛倒竖,不忍多看。

太医处理完,再三地叮嘱他要小心,不可再碰触到伤口。菩珠命人送太医,自己回来,见李玄度一只手在墙边的书箱里翻着经籍。

菩珠对骆保道“你出去,退远”

宫监急忙应是,退了出去。

静室里只剩下菩珠和李玄度,她关门,凝视着他的背影道“殿下,昨夜回来之后,我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从前是我太过功利,以己度人,完全地误会了你。现如今我相信了。既嫁了你,往后我会好好地做我的王妃,至于日后如何,端看天命,我绝不再强求。”

李玄度的手微微一顿,没有转身,也没有应她,随即继续翻着经籍。

菩珠的声音放得更轻,又道“今早那个黄姆问我,殿下昨夜为何居留静室不回寝堂。我寻了个理由打发了她。毕竟有人监视,你我又是新婚,殿下若一直独居静室,怕是有些不妥。希望殿下能受些委屈,再不想见我,也要回房歇息,免得黄姆那里无端生事。”

李玄度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这便是我要说的话了,听不听在于殿下,我不敢勉强,也不敢再打扰殿下,我先回了。”

她朝那道身影躬了躬身,转身出了静室。

因今日方新婚次日,照惯例不会有人上门前来拜访,秦王府里静悄悄的。菩珠将王府后院走了个遍,途经那扇通往鹰台的门,发现门已深锁。

日光之下,昨夜门里发生的事想起来犹如梦境,一个令人极不愉快的梦境。

这一个白天无事,但菩珠倒是收到了两则消息。

一则是蓬莱宫那里传来的,说姜氏过两日要去安国寺上香许愿,叫她准备一下,无事同去。

另则来自沈旸之妻萧氏。

萧氏命下人给她送来一则邀帖,道本月十五是她生日,恰逢金菊吐蕊,她将在自家的澄园办生日花宴,名为庆生,实则赏花同乐。因对秦王王妃慕名已久,心中极想亲近,故冒昧具贴邀约,到时王妃莲驾若能莅临,则澄园蓬荜生辉不胜荣幸云云。

萧氏出身高贵,萧家前朝便是名门贵族,本朝立国之后,因从龙之功,同样备受荣恩。太宗朝时,还曾出过后妃,只是运道不济,无所出,又早死。到了这一代,因家族无出众子弟,渐渐不复往昔风光,但这也只是相对上官家、陈家等那几个显赫人家而言,在京都普通的权贵之中,提起萧家,仍是数一数二门第,无人胆敢轻视。

前世菩珠和这个嫁作沈旸妻的萧氏并无私交,只在宫中见过几面而已,印象中颇为美貌,打扮亦是出挑,因了丈夫之故,还被封为滕国夫人,在京都一众的高门命妇之中,论风头,除长公主李丽华外,再无人能和她一较高下。

当然,她之所以受瞩目,也是因为她和李丽华是对头冤家。据说她十分憎恨李丽华,为此投靠上官皇后,和上官皇后、陈祖德妻甘氏这一拨人相互往来。

菩珠看着这张散发着幽幽香气的帖子,眉头微皱。

任何和那个沈旸有关的人,她的第一直觉就是不想沾边。况且,以上官皇后对自己的不喜,这个萧氏原本不该和自己往来。

她揣度着萧氏给自己发帖的意图,一时想不明白。

菩珠决定先放放。反正距离生日花宴还有几天。

这种应酬也非必要,到时她若决定不去,完全可以用陪伴太皇太后去了寺庙,归来戒斋祈福为由而加以回绝。

她的心思,现在不在这个萧氏身上。

白天过去,晚上亥时,李玄度终于回了房。

菩珠还没上床,在等着他,见他回了,彻底地松了口气,微笑上前,作势替他更衣。

晚上她沐浴,发现胸前的几点红痕还是没有消退,全是昨夜在放鹰台时留下的痕迹。

此刻他却不欲自己靠近了。她朝他伸手,他略略避了下。

菩珠也不勉强,叫骆保入内,服侍更衣。

这一夜二人同床。

菩珠昨夜几乎没睡,今天想好了往后的对策,再不似昨夜那般沮丧,李玄度也如她所盼的那样回了房。

她没了心事,加上困倦,躺在李玄度的身侧,很快就睡着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早上,也无人叫她起床,她睡得昏天暗地,一觉醒来,发现天已是大亮,床上早不见了李玄度,而她梦中翻身,竟从床的里侧滚了出来,占了些他睡觉的地方。

这个坏习惯是在河西养成的。冬天太冷,她和阿姆同床而眠,常常睡着睡着感到发冷,为了取暖,不知不觉就会滚到阿姆怀里抱着她睡。

菩珠疑心自己睡相又惹他厌恶了,更担心昨夜会不会在梦里把他当成阿姆,习惯性地伸手搂住,心中懊恼。但这种事也不好问,只能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往后睡觉一定要警醒,及早改正这个坏毛病。

世上除了阿姆一人,再不会有人能让她在睡梦中发冷的时候抱着取暖了。

她趴在枕上发呆,心里一阵难过,忽听叩门之声,婢女在外,问她起床之事。

郭家现在如同她的母家。今天她要和李玄度一道去趟郭家,算是回门之礼。

她打起精神下了地,洗漱梳妆完毕,胡乱吃了点东西,得知李玄度已在等着自己了,披系上婢女递来的一件红帔子,匆匆走了出去。

李玄度衣冠整齐,立在庭院的一道台阶之上,似正眺望着远处的晨曦,见她出来了,面容平静,也没说什么,迈步朝外走去。

菩珠跟了上去,二人默默在身后一干老姆和婢女的跟从下出了王府大门,依旧是她乘车,他骑马,到了郭家,郭朗亲自迎接,将李玄度迎入书房,菩珠则与严氏在内室叙话。

严氏笑容可亲,和菩珠叙了几句家常,问她嫁到王府过得可还习惯,秦王待她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菩珠一一作答,随后说道“我自归京,有幸得到太傅与夫人的庇护,连出嫁也从夫人这里出去,我别无至亲,在我心里,太傅与夫人便是我的尊长亲人,唯一依靠,请夫人受我一拜。”

她情真意切,说完便就下拜。

严氏暗中点头,忙扶她起来,握着她手,一阵唏嘘过后,命屋中伺立着的人全部退出远离,随即微笑道“你将我视为亲长,我也将你视作亲孙女。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菩珠立刻道“请夫人有话直言,我知道夫人是一心为了我好。”

严氏道“难得你有如此见地,我便直说了。你若是个聪明的,便当知道,秦王如今表面风光,得太皇太后的宠,陛下亦重情分,但架不住到处都是嫉贤妒能的小人。世事无常,我实是替你的将来感到担忧。”

她的话只说一半,且极是隐晦,菩珠猜到她意有所指,但想知道她到底要说什么,便顺着她的话做出忧心之状“夫人所言极是,我又何尝没有想过将来”

她一把紧紧攥住严氏的手“不瞒夫人,我心中也极是不安,只是皇命难违,我如今已做了秦王王妃,由不得自己,往后该当如何,求夫人指点迷津,助我”

严氏试探完毕,放下了心,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你也莫过于顾虑,未必就会不好,说不定秦王吉人天相,日后一切顺顺遂遂呢这也是太傅与我的所愿。你如同我的亲孙女,往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岂会撒手不管你的福祸”

菩珠感激几乎垂泪,低头哽咽“多谢夫人关爱,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严氏轻咳一声“无妨,所以我这里,想你往后也帮我暗中留意”

她附耳到菩珠耳边,轻声道“秦王往后若有异动,你发觉了,须及早告知于我,我们知道了,才能想办法帮你,免得你受池鱼之灾。”

她说完,意味深长地握了握菩珠的手。

菩珠顿时明白了过来。

原来郭朗严氏夫妇害怕日后万一李玄度作乱连累他们,存了哄自己做他们的眼线的念头,好叫他们能提早有所防备。

至于若真有那么一天,他们郭家是支持李玄度这个半婿造反,还是借告密以脱罪立功,恐怕就难说了。

果然符合郭朗一贯的做派。

菩珠暗暗冷笑,面上却作出感激之色,点头道“我记住了,我一定听夫人的话,若有消息,定会立刻通报夫人。”

严氏含笑点头,只以为菩家这个孙女无依无靠,往后必死心塌地随了自己,也暗自吁了口气。

菩珠趁机提了个要求“我如今身边的人都不能用,夫人府中那个姓王的阿姆,先前曾派来服侍过我,和我也有些熟了,夫人可否叫我带她走,往后我若有消息,也方便传信。”

严氏也正想到了这个问题。之前郭家送给菩珠作陪嫁的几个婢妇,不是年纪太小就是笨头笨脑,于是一口答应。

菩珠笑着道谢。二人经过方才一番推心置腹密谈,关系比之从前愈发亲近。她和严氏又亲亲热热地闲谈了片刻,忽然想到那个莫名给自己发来邀帖的萧氏,知道严氏是个万事通,京都权贵人家里的隐秘,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想打听下萧氏的情况,便提了一句自己收到她生日花宴邀约的事。

“我从小在河西长大,怕去了不合群,要遭人讥笑。”她装作愁烦,抱怨了一句。

严氏皱了皱眉,再次附耳过来,低低地道了一句话,最后说“这个萧氏,我看她不安好心,你往后当心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