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瑾妃(甲午) > 第17章 要钱

清穿之瑾妃(甲午) 第17章 要钱

作者:红烧雀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07: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乾清宫里,元和帝搂着玉瑾笑的十分开怀:

“哈哈,畅快,畅快!”

玉瑾看着他往日忧郁的眼睛里泛着从未有过的光芒,一扫过往沉郁的模样,不由得也抿起一丝微笑。

“我从未想过,竟还有这种方法,能逼得李居正不得不低头,哈哈,哈哈。”

元和帝眉飞色舞,在玉瑾跟前,表演着李居正当时的模样,说到精彩处,恨不得手舞足蹈。

玉瑾看着他学李居正捋胡子的模样,笑得直不起腰来。

“从未想过,从未想过啊!”元和帝笑着深深一叹,仰着躺到了床上,两只手摊开成一个大字型,玉瑾也学着他躺下,两个人一起盯着御帐上的锦绣龙纹。

“我知道从前,他们都很瞧不起我。”元和帝伸手将玉瑾楼进怀里。

他双目放空,回忆着往事:

“我从四岁入宫,太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派四个小太监每日跟着我,时时刻刻在我耳边念叨:‘从今往后你就没有别的母亲了,太后就是你唯一的母亲’。”

“我那时小,自然是害怕,可是我一哭,太后就疾言厉色,大声呵斥,稍有不如意,就会拿鞭子打我。”

“我那时吃的最多的,就是鞭子和罚跪,大臣们在主殿里向太后奏请朝事,她就让我藏在一旁的侧殿里跪着,他们的谈话隔着屏风清晰可闻,我生怕臣子们发现我跪着,在一旁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后来,她就故意在朝臣奏请时,叫我出来问话,我哪里知道什么朝事,又羞又急,她就愈发大声呵斥,骂我愚昧、蠢钝,我越是急,越是说不出话来。我还记得,那满殿的大臣们失望的眼神……”

“后来,实在是无法,她就指了翁师傅来教我读书。”提到翁师傅,他的声音里总算多了一丝温情。

“翁师傅是个好人。”

“我以前在这宫里,从未吃过热食,太后在储秀宫里,摆满一百零八道菜,而我只能在外头跪着,听着太监们报菜名,等我终于能起身回去了,我身边伺候的太监,早就将我的膳食偷吃的一干二净。”

玉瑾捏紧帕子,她知道懿安狠毒,却没想到对一个小孩子,竟然也这么狠心。

“后来,我就去膳房里偷馒头吃,”元和帝狡黠的看了一眼玉瑾,得意洋洋的样子好像在夸自己机灵,“我仗着自己瘦小,溜进膳房里,拿起馒头就跑,馒头又抗饿,又容易拿,是我最喜欢的。”

玉瑾万分心痛,他那时候几岁啊?又瘦又小,玉瑾想起自己小时候,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最爱缠着哥哥们买零嘴……

“我在前面跑,太监们就在后面追,眼看着他们要追上了,我就一口将馒头吞进肚子里,回头道:‘小皇爷我之馍馍,已入肚一半矣。’,他们就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说什么太后懿旨,不许给皇上吃食……”

元和说到这儿,指了指殿门外守着的孙朝恩,说道:“喏,这就是那个追我的太监,要不是他跑的慢,我可是连一口馒头都吃不上了。”

难怪元和帝这么信任他了,每次都让他守着门,就是因为这儿时的馒头之恩了。

“后来是翁师傅得知,大骂道他们昏蒙不识大体。翁师傅是唯一敢站出来为我说话的人,从此往后,我才总算不必偷吃馒头。”

元和悠悠一叹:“可是太后又哪有如此好心呢?翁师傅从不教我如何为帝,也不深讲某些史书,你上次讲的董卓,还是我以往偷偷看的。”

“我不知道翁师傅是不知道如何教我这些,还是忘了教我这些。”

玉瑾眼神一黯,翁合同两朝帝师,荣膺状元,哪里有他不会教的呢?

“不过,这样好歹,我顺顺利利的活到了今日。”

玉瑾侧过身,揽住他的腰身,他的腰细细的,玉瑾能摸到他身上一根一根的肋骨,想起他说的馒头,又想起前几日在太后那偶然看见的满满一桌御膳,上面有一道豆芽,她原以为就是宫廷酿做的寻常豆芽而已,没想到报菜的小太监介绍,那豆芽是掐头去尾,只留中段,再将豆芽用铜丝掏空,塞进打碎的鸡肉和香料,最后蒸熟做出来的。

太后却还嫌不够精致。玉瑾此刻再回想起来,感到一股莫大的讽刺。

元和帝也抱住玉瑾,在她后背一下一下的轻轻拍打,下巴抵住玉瑾的头顶,声音瓮瓮的传来:

“往日我总是郁郁不得志,愤懑他们瞧不起我,不愿站在我这边。直到你来了,开导我,才让我这一次扳回一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倘若你是一个懦弱瑟缩的君主,又哪里有能干的贤臣来投靠你呢?这也是太后一直对我疾言厉色,将我吓得畏畏缩缩的原因吧。”

“她想成为大臣们,唯一可以侍奉的君主啊。”

元和帝以往总是表面顺从,暗地里憎恨懿安,从没有仔仔细细分析过她,经过这一局,他才略微领略到那一丝为君的道理,他想,懿安总是那么令人畏惧,是不是也是她的一种为君的手段呢?只有怕你,才会敬你。

玉瑾丝毫不惊讶他的聪慧,她当初只是提出她可以出宫查出李居正有没有存款,存了多少,存在哪里,却没想到元和帝以一人之力,真的将李居正的存银诈换成了军饷,他并不蠢钝,他只是被懿安故意养歪了。

两个可怜的小白菜搂在一块,却都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

中堂府上,李居正刚吃完午饭,正在廊下来回散步。

一个小厮上前禀报:

“老爷,塔塔喇府上来人了,说是他家大公子求见。”

“哦?”李居正抬起眼,是了,皇上新纳的瑾嫔,就是出自塔塔喇府上。

“请他进来吧。”李居正说道。

“是。”小厮下去传话。

恒晖很快进来了,他对着李居正一鞠躬:

“小子塔塔喇恒晖,拜见李中堂。”

李中堂捋着胡子呵呵一笑:

“请起请起。”

恒晖也不卖关子,看四周都没有旁人,心里就明白,李居正这是知道他为何而来了,因此直接说道:

“小子今日前来,是替皇上到中堂这儿,取一样东西。”

李中堂依旧是呵呵一笑,上下打量了一番恒晖,这个年轻人,身姿挺拔,目光清正,态度既不谄媚,也不倨傲,来的时机也是正正巧,昨日是洋人的礼拜六,今日是洋人的礼拜天,洋行都关门了,即使昨日一听皇上说完,他就叫盛宣怀去洋行,那也没办法将钱取出来。

看来皇帝这次,是真的将万事都料好,处处都做到充足了。

他忍不住赞道:

“好,好!”

他打开书桌上的一个紫檀木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张纸,递给恒晖:

“这就是汇丰银行的存单,你收好了。”

恒晖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仔细的对着光线查看了一遍,才小心翼翼的叠起来,放到怀里。

“多谢李中堂。”恒晖拱了拱手。

李中堂和蔼的很:“好说,好说。”

恒晖刚刚退下,李居正的门生盛宣怀就来了,他不禁有些情急的道:

“大人,您真的将存单给了他?”

李居正坐在椅子上,眯着眼,捋着胡子,没有出声。

“这,这,您就不怕太后娘娘知道?”

“难道皇上敢说给太后听?”

盛宣怀道:“那是自然不敢。”

李居正又说道:“太后知道了会如何?”

太后知道了会如何?太后最怕皇上得权,如今在她眼皮子底下,皇上和她最信赖的李中堂暗中勾结,李中堂不好脱身不说,连皇上,恐怕也是性命危矣,毕竟,醇亲王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听闻,太后一直懊念她的亲子,也就是先帝,名下没有嗣子……

盛宣怀急急道:“那肯定又是一番血腥!”

“那我又怎会敢让太后知晓呢?”李居正悠悠说道。

他深叹一口气:

“如今我大清,哪里还经得住皇权动荡呢?”

“天知地知,你不说,我不说,没人知道。”李居正淡淡吩咐道。

盛宣怀只好应是。

李居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背后很多人骂他奸佞狡猾,还有很多人信誓旦旦说他借签订协约,拿洋人的回扣,不仅丧权辱国,还中饱私囊。

这些他都付之一笑,不予理会,因为都是空口无凭,没有证据的野谈。只是没想到,小皇帝这一回,竟然真的将了他一局,竟然真的能找到他在哪里存了银子,存了多少,而且还是在自己拍着胸口保证没有私贪的时候,才将那一纸证据拍在自己面前。

他又不能当场食言承认自己有私银,只能顺驴下坡说这是北洋水师军饷。秒极,秒极。

说来,皇帝究竟是如何找到自己在洋行存了多少银子的?

不过,自己这个中堂,可不是白做的,两百万两,却还不至于让自己伤筋动骨,汇丰这儿是一笔,其他洋行……

他想到银子,又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能揽钱,可都是见不得光的钱,只能中饱了自己这个中堂的私库,但是官员私产用于公干,那可是大忌,除非是不想活了才敢这么做,要不然那可是明晃晃的靶子,让言官参你一个贪赃枉法,那可是玩完了。所以这一回,借着皇帝过了明面,也算是了了自己一块心病。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说写到头秃,没想到好几个小天使安慰我,谢谢辣,比心心~

光绪:我很穷,穷到只能吃剩饭馒头呢。

李鸿章:我很有钱哟~两百万两算什么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