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好男人培养系统[快穿] > 第513章 年代文里的男知青(12)

这个年,冯家过得比以往都有味道。

自上次造谣事件后,张大婶被传又疯子病,她还是不放弃,到处说自己没听错,并且认为季淮肯定会跑路去上大学,冯家夫妻是有苦说不出而已。

大家也当笑话听,也有些人等着看看是不是,等来等去,季淮也没走,张大婶倒是把自己绕进去了,整天神经兮兮,最后突发中风,整个身子偏瘫。

张大婶以前仗着季庄是生产队长,没少以公谋私,平日里在村内也是豪横又耍小聪明,大家反倒没有同情,还有些人说这是疯子病加重的迹象。

她的脾气变得阴晴不定,季庄和季大海也苦不堪言,也对她患有疯子病深信不疑,甚至还请大师来家里作法,希望能驱鬼神。

另一头。

冯大峰见季淮取沉香能卖到这么多钱,心里再次蠢蠢欲动,加上又有劲头,只要空闲就往山上去。

一来二去,取到的不多,但也算有点收获,有时候走去市区卖个一两块,对他来说也心满意足,还会买一两块豆腐或者半斤豆芽回来改善伙食。

季淮则没有放弃寻找巴戟。

孩子下个月就要生了,剩下的时间,他得攒钱养孩子,还要把冯巧兰送到市里的医院去生产。

村里好些妇女生孩子只找了赤脚医生在家接生,有些去了镇上,因为省钱。他可不敢马虎,得把她送去市区,这样能少受点罪。

这天中午,他捡了一捆柴火,又绕了半圈,砍了一块沉香木,估计也只能取出三四两沉香。

他在山顶附近又发现好多巴戟藤根。此时接近花期,有些藤根花开得早,偶尔能看到一两朵,该花冠为白色,近钟状,还是颇有特点,比较好认。

季淮又走过去扯了一段藤根,拿起来一看,还是和上次看到的并无区别,又绕着附近看了看,藤根到处蔓延,一直能轮很远很远。

这怎么找

他一个头两个大。至于藤根附近,也都没什么不一样,就跟大海捞针似的。

山上的土不好挖,到处都是大块的石头,别说挖一两米,就是半米,那都费劲。所以没有点判断,他是不会轻易动手。

季淮一边找沉香木,另一边寻找巴戟,看到藤条会上前割上一小段,拿手里对比对比,然后拎着往回前走。

山上的沉香木多,但能取出沉香的不多,这段时间,他断断续续砍了不少。新的沉香要形成,少说也得近一年,冯大峰也跟着扫荡,现在有时候逛一天,也不见得能砍上一块。

今天已经砍了一块,也要知足。

季淮绕来绕去,什么都没找到,他觉得没意思。从竹篓取出削好的竹子,沾上黏液绑上虫子,开始抓鸟。

前两天他砍竹子做了个竹笼子,准备养着几只鸟,等冯巧兰坐月子的时候还能多吃吃,补补身子。

布置好陷阱后,他躲到了大树后,坐在地上休息。

冬天的食物比较少,鸟儿觅食急切,上当就快。之前有几次,他一天抓三只鸟,间隔时间都很短。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等了好一会,没看到鸟儿的踪迹,虫子倒是一直叫,吵死人了。

他往后退的时候还险些踩到一个蚂蚁穴,连忙往一边挪,还心有余悸看向周围,确定没事后坐下来。

正无聊等着,右侧边也有巴戟叶子,还顺着小野树往上攀爬。

他已经没了耐心,倾过身子,大力直接扯过来,藤根缠得紧,小树往他那头弯。

“叽叽喳喳啾”

不远处飞来了几只鸟,他停止住了自己的动作,目光直直锁定在它们身上,身子一动不动。

有一只鸟飞了下来,看着那只虫子,黑色的小脚丫往前走,灵动有神的鸟眼到处瞟着,还煽动了好几下翅膀。

这只鸟肥硕,一看就肉多。季淮呼吸都放慢,扯着藤根的手也不敢松,生怕弄出动静,凝视着它。

他都想好了,这只鸟拿回去,一半拿来给媳妇和孩子炖汤,另一半红烧。

那只鸟不断往前走,眼看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季淮嘴角都勾起了,带着势在必得。随时准备起身,黏住了就要快点上钱抓,可不能让它跑了。

就差半步之遥之时,倏然传来“咔嚓”一声,他扯着的小树干不堪重负,被扯裂了。

小鸟惊慌失措,转身飞走,季淮脸色黑如锅贴,扭头看着那段藤根和断了的小野树,下颌崩得更紧,怒火烧那叫一个旺。

那根缠绕在树上的藤条也已经被扯过来,他挥刀一割,也懒得把它从树干上解开,原本想要扔掉,下一秒却停住。

他手中的藤根和之前的有些许不一样,这根藤的藤根中间是空心。

季淮想了想,站起身走过去,又找了附近的藤根,拿刀割了一小段,结果都和他手中的一样,中间全部是空心。

生了病

看着绿油油的叶子,他觉得不太可能。

抱着赌的成分,他走到一旁将锄头拿过来,直接开挖。

这里土质硬,常常还有石头,挖得十分艰难,时不时还要蹲下来撬石头。

挖啊挖,费劲极了,挖了好一会,还是没看到藤根的踪影,季淮都觉得是判断失误,地下应该也没有根茎。

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倏然看到地下的石子缝里有一根小拇指大小的根茎,皮为黄白色,呈圆柱状,表面还有横裂纹,弯弯曲曲在缝子里钻着。

十分像他在收购站看到的巴戟,不过有点短小。

他蹲下来仔细看了几眼,随后继续卖力挖,陆陆续续出来几根根茎,都只有小拇指般大小,好些是呈连珠状,表面有纵皱纹。

挖了一身汗,这才取出来的一根根细细小小的根茎,上面连接着巴戟藤,可以确定就是巴戟的根茎。

根茎丑得可怜,又细又小,但季淮干得起劲,等他把根茎都取出来抓在手里,还是按捺不住激动。

距离巴戟根茎最近的地方,藤根很可能就是空心,这就是判断的依据。

为了印证他的猜测,他又开始往山下走,看到巴戟叶子的时候,上前扯一段,看看藤根是不是空心的。

扯了好几段,在半山腰的草丛里又发现空心的藤根,他挥起锄头就开挖。

这还没往下挖多深,里面的根茎真就露了出来,这些根茎呈黄棕色,一根根比他的拇指还要大上一圈。

他又赶紧把旁边也挖了,露出来的根茎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一根接着一根。

这一次,季淮挖的面积很大,横面长度大约超过一米,往下挖得更是超过两米。这里的巴戟年份怕是不小,根茎太粗了。

等全部挖完,他提在手里拎起挖到的巴戟根茎,有些呈圆柱状,有些呈连珠状,单手拎着还有些费劲,垂下来的根茎都快要碰到地面了。

肯定在十五斤以上。

这种东西现在还没什么人会来挖采,会更容易找到,而且产量很大。刚刚那颗巴戟应该是年份不长,所以短小。

要不是今天晚了,他还想再去挖别处,毕竟收获很大。

季淮下山时,途径刚刚设置陷阱处,居然还撞到在一旁打滚的一只鸟,他都把布置陷阱忘了,小跑上去逮住了那只鸟,有一种白捡了个便宜的感觉。

虽体力大耗累得不行,却神清气爽。

回到家,冯巧兰在院子里喂鸡,冯母在做饭,他把背篓里的巴戟倒出来,随后拿着盆去打水,准备好好洗一洗。

冯大峰回来时看到这一幕,走上前不由吃惊,“拿来的这么多鸡肠风”

他虽没挖过,但他认识。

“山上挖的。”季淮正在舀水,把巴戟放在盆里搓着,洗去表面的黄土,开口问“爸,这东西做药材是直接晒干吗”

冯母从里面探出头,“要先蒸熟,然后敲碎才能晒干,晒干后就可以收起来。你挖了这么多,是要泡酒还是拿来熬汤熬汤也不需要这么多。”

村里人碰巧挖了这东西,一般是拿来泡酒,有时候熬汤也会放入一点调味。

“我准备晒干了拿去卖,上次去收购站看到有人卖了,十一块左右一斤。”季淮洗好一部分,又把另一部分放进去。

“这么贵”冯母傻眼了,连忙小跑过来,盯着那些巴戟,“这东西真这么贵”

“它能入药,当然就贵。我准备晒干也拿去卖,小兰要生了,得攒点钱。”季淮点头,手上动作没停,继续洗着。

冯巧兰也走过来,拿起一根起来看,十分诧异,“这么贵,是不是很难挖”

“很难挖。”冯大峰难免也有些不平静,上前看了好几眼,“根茎看起来很老了,这东西满山遍野都是藤根,但是根茎难挖,之前也就季二胖他爷爷在山上挖坑种树碰巧挖出一根这么大的,村里人一般拿来泡酒。”

季淮倒掉盆中发黄的水,又舀了一勺水洗盆子,紧接着往里盛水洗第二遍,抬手擦了擦汗,“我挖了几个坑都没找到,从年前就开始找,今天才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靠近根茎的藤根是空心,瞎挖挖不到。”

冯大峰眼底变了变,语调略微提高,“藤根是空心,你确定吗”

乡下的人一般不会去挖什么药材去卖,若是在山上挖到了什么东西,也是自家用,压根没想着去换钱。

他知道鸡肠风是好东西,紧紧局限于他知道这东西不好挖,难找得很,而不是收购站给的价格高。

若是有判断依据,收购价格又怎么高,他都感觉自己找到了出路。

“我挖了两处,都挖对了。”季淮也没私藏,如实说。

“那不是看藤根就能找到”冯母比冯大峰还要思潮翻涌,因为冯大峰力气大,吃得了苦,季淮都能挖到这么多,他不是更能

听言,季淮也点头,随后把竹篓里的那块沉香木给了冯大峰,对方前天也砍了两块,取了明天就能一起拿去卖。

季淮最近砍回来的沉香木都给了冯大峰,卖的钱可以贴补家用。

冯大峰接过来后就在一边削着,冯巧兰打算帮季淮一起洗,但被他拒绝了,只能坐在一边。

他抓回来的小鸟被绑住了脚,被放在一边,冯母出来时把它放在鸟笼,走去鸡窝里捡出两个鸡蛋,心情愉悦,“今天蒸了干米饭,用野菜煎蛋,把剩下的那点腊肠也炒了,再煮个鸡蛋汤,就差不多了。”

冯大峰上回卖了沉香,买了一些米回来,家里的米也多了点,这一顿就吃得好一些。

“妈,我去摘点菜洗了放汤里,不然太没味。”冯巧兰站起来说。

冯母“行”

冯巧兰走到院子边,摘了两颗小青菜,正想走到水缸边洗的时候,季淮伸手接过来,“这边都是水渍,地滑,我来洗。”

她伸手递给他,他接过来后,三两下就掰好,舀是开始洗,洗了几遍后,一边往厨房走,一边把菜拧成几段,放在冯母炒菜的灶台上,“妈,我放这了。”

“好。”冯母眉开眼笑,应得热情。

季淮不让冯巧兰靠近,她就搬了个凳子坐在一边,季淮继续回来洗巴戟,还拿了刀和砧板,洗好后将它斩断变短,方便蒸煮。

冯大峰也在一边认真削磨,一家人各忙各的,偶尔说上几句话,或者不说话,气氛还是空前和谐,甚至带着淡淡的温馨。

季淮把巴戟处理好,蒸煮的时候冯母也在一边帮忙,她像是长长松了口气,翘着嘴角带着难掩的激动,“要是真能卖十一块一斤就好了,小兰马上要生孩子,你们也有笔钱在手里,这样就不慌。”

季淮往灶台加柴火,不急不忙接话,“不卖这个也得找其他能赚钱的活,当然不能慌,之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是,你能这么想,妈就放心了。”冯母庆幸他有这个认知,更加舒心。

当天晚。

季淮给冯巧兰讲了一个小时的课,又给她出了几道题。她在做题的时候,他没有再看书,而是埋头在写字。

最后一道大题何冯巧兰解不出来,想了许久后停下了笔,刚想问他,却发现他写得入迷,嘴里还细细碎碎念着。

她好奇得很,余光偷偷瞥过去,看不清他在写什么,隐隐知道在写文章,正当她想伸长脖子再瞅,季淮也没遮着,轻缓的声线响起,“做完了”

“没有。”她坐直,继续拿着笔。

季淮“继续。”

“我想不出来了。”她有些气馁,一点头绪都没有。

“时间还没到,不要分心。实在做不出来,就多检查前面做出来的题。”季淮也没抬头,手中的笔又往下移了移,另起一段继续写。

冯巧兰不敢松懈,继续调整状态,接着演算。

最后一道题实在难,她又做了好久,实在想不出来,时间应该也到了,季淮还沉静在自己写的稿子上,书写的速度还越来越快了。

冯巧兰又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坐久了腰酸,肚子里的孩子在踢她,越踢越有劲,她轻呼了一声,抬起头望向他,抿了抿唇,最后来一句,“宝宝说想吃巧克力。”

巧克力可真好吃,但她不舍得多吃,一颗巧克力吃了好几次都没吃完,每次都被她包裹得严严实实。

季淮停下笔,把手伸向一边,拿出那块她包裹得严实的巧克力递给她,“你该把它吃完了,不然会化。”

“还剩这么多。”她可不舍得吃完,“要不你也吃”

他吃她就不心疼。

季淮摇头,一副没兴趣的神色,继续在写他的文章。

冯巧兰又掰了一点放在嘴里,一股浓厚的香甜在舌尖蔓延。她见季淮写得入迷,看了看他,往他身边挪了挪,懒洋洋把头靠在他身上,将身体的重量交付给他。

季淮笔尖顿了顿,斜睨了她一眼,轻声道,“我还没写完,今晚不能跟你讲题,困了就先上床睡。”

她拒绝,继续陪他坐着,原先是靠着他,最后变成抱着他,愈发粘人。

等他写完文章,她都打了几个哈欠,上床时还不肯睡,缠着他说,“今天没讲题,学的少了,你得给我讲一章历史。”

“你这么困,还听得下去”季淮表示怀疑。

她不依,“你要讲,不讲我睡不着,偷懒会心慌,讲了我听着就精神。”

季淮轻笑,出声接着上节课讲起了历史。不过,他有把历史串联讲得有趣的能力,也有故意讲得枯燥的能力。

前面几次讲得通俗易懂,故事有趣,这次讲的都是乏味的知识点了,说的话还很难理解,冯巧兰越听越困,眼睛都要闭上了,嘟囔一句,“好难,我听得要睡着了。”

“认真点听。”季淮提醒她。

“嗯。”她回答得软绵绵,在他故意放低声调后,成功被催眠。

季淮见她熟睡,嘴角的笑意勾起,将身上的被子往上拉了拉,从后面抱着她,前胸贴后背,很快也进入梦乡。

次日。

季淮天还没亮就起了,比冯母还早。

冯母拿出剩下的面粉,正在和面的时候,季淮正在院子里把昨天煮熟的巴戟敲碎,敲碎后得取出里面的芯。

芯没用处,还会增重,收购站会拒收,不然也会把价压得很低。

一段段敲碎,还得摆放在墙角等太阳晒。

冯大峰醒得稍微晚,等他醒来,季淮都已经敲了好些,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干活快得很。他看这小子是越来越顺眼,说话也缓了声,“别干了,先吃早饭。”

“您先吃,我一会来。”季淮没再敲巴戟,而是把敲好的捧起来继续摆在院子角落的地上。

天已经大亮,太阳逐渐升起,这个地方光线好,能晒得到。

冯大峰今天要去市区的收购站卖沉香,这一批多了点,估计能有个三两,其中有一小半是季淮砍回来给他取的。

冯母今天煎了好几个面,里面放了野菜,一方面可以省面粉,另一方面,野菜煎着也的确香。

三人吃完早饭,给还在睡觉的冯巧兰留了一个面饼,剩下的装起来给冯大峰带去当午饭,毕竟去市上来回得一天,晚上才能回来。

冯大峰离开后,季淮去了作坊,完成今天的任务,他就拿着锄头上了山。

如今山上还没被过度开采,树多植物多,巴戟也多。

知道了如何辨别,他找起来的速度就快上许多,只看藤根,如果不是空心,那么根茎多半不在这,他就会快速去下一处。

这样找起来省事,但根茎真没那么容易找,他早了老半天,勉强才找到一处,还险些挖偏了。

好在山上的巴戟年份不小,以前都没人来挖,现在一挖就是一大片,都是往地下扎根一米以上,根根都比大拇指粗。

这东西生命力顽强,往下扎根的时候,若是被石头挡了,它也能在缝隙中穿过,到了下一处,继续壮大。

季淮挖的这一小片,目测又是十斤以上。

冯大峰回来时看到他又在洗巴戟,一洗就是一大盆,卖沉香到手的那十几块瞬间都不香了。

这小子在队上干活依旧懒散,他上回到队上支钱,就季淮那点工分,赚的钱除了养自己,还真没剩多少。

他现在可不敢说读书没用,他挖了大半辈子地,干过好几种苦力,都没这小子动脑筋干活变现快。

“这是今天在山上挖的”冯大峰问。

“嗯,今天下午挖出来的。”季淮点头,洗的时候还把火点上了,准备蒸煮。

冯大峰点头,也没说什么,把买来的面粉和红糖拿去厨房。

冯母笑得合不拢嘴,看得出来很开心,还问道,“你看到季淮挖到的鸡肠风了吗比昨天的还好,他可真有本事。”

“嗯。”冯大峰回答很淡,听到冯巧兰和季淮说说笑笑的声音传进来,不动声色傲娇哼了一声。

以往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眼下他在家里的地位正在下降,说不出的不自在,但也没大反感,只能无视,并且下定决心,他有空也要上山挖巴戟。

季淮能有什么力气上回秋收时,他一个人就能挑着一百五十斤的粮食去镇上交粮食,季淮才挑了多少斤

六十斤

而且还气喘吁吁。

这天晚上,季淮忙到很晚,不仅把今天蒸煮的巴戟敲碎了取芯,还得把今天早上剩的也敲碎。干了一天活,手都发软了。

发软归发软,看着被他收到屋内晾着的巴戟,他心中成就感满满。

他都想好了,等到晒干,他就可以拿去收购站卖,换来的钱可以给他媳妇买练习册,还能多买几本新课本,剩下的钱就存着给他孩子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