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尚公主 > 第 132 章

尚公主 第 132 章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8:28: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是不是觉得这章眼熟没订阅够一定比例, 那还得再等等哦 甥舅二人对望,都觉得时光倥偬, 自三年前长安别后, 各自都变了很多。

暮晚摇再不是十四五岁时那个娇软可爱、懵懵懂懂的小公主;李执已有了孙辈,如今三世同堂。

李执是个面相偏瘦的文人形象,他请外甥女坐下,让侍女端茶递水“殿下十月份就来岭南了,臣整日翘首以盼,却是过了一月有余才见到殿下。真是不容易。”

暮晚摇微微一笑, 道“自家人, 舅舅不必与我太过讲礼数。十月份我生了场病, 不得不在沙水镇养身子,让舅舅担心了。”

李执关心问“臣听说了,却听得不太清楚。殿下能具体说说么”

暮晚摇便将自己想找白牛茶树带回长安的事大略讲了讲。

她刚过来时已经问过人, 南海这边对白牛茶树也不太清楚, 可见她是真得到了稀有的好东西。

李执抚着须,若有所思道“好一出阳谋。臣隐约听说那言二郎不过十七, 倒是好手段。”

暮晚摇一怔。

她将自己找茶树的细节想了下, 失笑“舅舅在说什么什么阳谋这和言二郎有什么关系”

李执深目望向丹阳公主。不说是这个并不懂政治的外甥女,就是他初听此谋, 都只能叹一声“阳谋”。而阳谋, 最是让人无可奈何,也不能让人说错的了。

李执指点她道“那言二郎曾亲自示意过你白牛茶的有趣处,要是不出我意料, 在你仆从表明你身份前,他应该也拐弯抹角猜出了你的身份。他既然向你演示了白牛茶,为何不送佛送到西,干脆将茶树送你,偏偏让你自己去找

“他既是本地人,难道他不知道那里有蛇窝,有草么可以说他是很少去那边,所以不清楚。但他也可能很清楚。我猜即便当时南海没有派人去寻你,言二郎也必然找一个借口去野外救你。但谁也不能说他,因你去不去野外,是由你自己控制;蛇咬不咬你,那蛇又不是他养的。

“他欲成为你的救命恩人,想攀上殿下啊。”

暮晚摇怔忡“攀上我做什么是了。”

她瞬间懂了。成为了她的救命恩人,在她走后,岭南道这边的官员必然会关注言家。言石生一心科考,想用这种方式成功。

可笑

李执观察暮晚摇神情,看她神色变冷,好奇问“我以为他攀上殿下,是想尚公主但言二郎以为他一个乡野书生,就能尚公主么这似乎与他能想出阳谋的才智不符合啊。”

暮晚摇冷笑“他哪里是想尚公主,他是想明年州考得到官员们的推举,能够去长安”

李执哑然,然后失笑。

暮晚摇道“因他这人诗赋一道乱七八糟不值一提他要是能靠他的才学得到州考名额,我简直可以跟他姓了他将我玩弄于掌骨间”

暮晚摇咬牙切齿,越说越怒,将茶盏重重摔在案上。

亏她以为言石生对自己亏她临别时对他还生了愧疚心

暮晚摇高扬声调怒道“来人,去沙水镇给我找言二郎,将他”

然而吩咐到一半,暮晚摇又蓦地收了口。

她想起临别时他被压在车壁上,眉眼泛红,喘息微微。他被强迫半晌后动了情,但他才想搂她肩就被她毫不留情推下去

暮晚摇脸颊发烫,掩饰地喝口茶,却被茶烫得脸更红,染了胭脂一般。

李执全程关注着公主的态度,似笑非笑。

因发现自己被言石生利用了一把,暮晚摇心情不虞。她忍了许久没有忍下去,到晚膳的时候,憋了一天的公主到底是让方卫士走了一趟。

她让方桐去沙水镇,将言石生狠狠骂上两个时辰

暮晚摇笑吟吟“最好是你半夜三更去敲门,将他从被窝里拽出来骂上两个时辰,如此才能解我恨。”

次日中午方桐回来,快马加鞭赶路后,方桐疲惫地向暮晚摇描述半夜被喊起来挨骂的言二郎是何等无奈又错愕。

暮晚摇听闻言石生错愕且无奈,噗嗤一声笑出来。

她原谅了那人后,才想起来言二郎临别时写给她的折子。暮晚摇便又去找李执,将言石生写的对付乌蛮的折子献出去。

暮晚摇要解决蒙在石一事,急匆匆来南海,自然是要问策李执的。

她舅舅曾掌管十万边军,又在长安是政斗一把好手。言石生的策略有没有用,李执过目了暮晚摇才能放心。

倒不是说李执这个舅舅多么疼爱自己姐姐膝下仅剩的一个幼女。

而是政治使然,暮晚摇回归长安需要靠金陵李氏,金陵李氏想翻身,也得靠暮晚摇在长安的周旋。双方互利,已统一战线。

李执看了那折子,目中渐渐亮起,道“可惜了。”

暮晚摇紧张“怎么”

李执道“若不是你说这言二郎一心要去长安,我倒想让他来我身边做一谋士。你说你从未告诉他乌蛮的情况,他自己却猜得不离十。这般人物,前途不可限量啊。”

暮晚摇唇角轻轻一勾。

倒像是舅舅在夸她似的。

然而她又嫌弃道“有什么难得的让他写诗作赋能难死他。我看他使了这么多心机要去长安,可到长安还得考诗赋。他连进士都够悬,我看他没有别的本事了。”

李执摇头笑笑,没有理会公主的嘴硬。

李执收下了折子,道“言二郎计策中的一条很不错,我打算用了。我虽已不掌管边军,但边军中还是有些人听我话的。有此计,我会帮殿下解决乌蛮王此人。起码一年时间,乌蛮王是没空去骚扰殿下的。”

暮晚摇目光清湛,流波若雾气颦顰。

连李执这个长辈看她,都觉得她娇俏妩媚,语气不禁软三分“殿下受苦了。殿下且放心,既然你已经从乌蛮回来了,我便绝不会让你再回到乌蛮那种蛮荒之地了。”

暮晚摇敷衍道谢。

她心知肚明,当日她嫁去乌蛮,也是这个舅舅和自己母后商量的结果。

那时候李氏需要牺牲她,在长安得到话语权;现在李氏帮她,也是为了李氏日后能够翻身。

利益使然而已。

她要是觉得舅舅是心疼她才帮她,也太傻了。

果然,说完了此事,李执就顺口说到了她的婚姻。

李执笑问“旧事已了,殿下又芳华如此,可在长安有喜欢的郎君咱们大魏的儿女,并没有嫁过人后就不能再嫁的道理。寻常百姓能再嫁,和过亲的公主当然也可以。”

暮晚摇慢悠悠“我没有。太子殿下倒给我推荐过不少。”

因为太子也想拉她入阵营,想要她背后的李氏势力。

李执目光一闪,不置可否。

显然,李氏既默许暮晚摇在长安依附于太子,又不愿暮晚摇和太子的关系更近一步。

李执道“我去年来岭南前,曾路过洛阳。殿下当知道洛阳大姓韦氏。殿下不应和韦家嫡系子弟成亲,因陛下会提防。但如果只是一个庶子,陛下倒也不会质疑太多。

“我在洛阳时,遇见过一个天才少年,正是韦家一个庶子。他母亲是外室,回到韦家后颇不受待见。我收了他做弟子,教了他几天学问。临别时我与他说,他可去长安参加科考,向丹阳公主投名。

“殿下到时见一见他。若是觉得可以,不妨让他成为驸马。”

暮晚摇默然片刻,轻轻点了下头。

李执见她态度冷淡,便多说几句“殿下可放心,臣看中的弟子,绝不是无名之辈。他风采极佳,才华横溢,若非被韦氏常年打压,也轮不到臣去收买。咳咳,不过殿下也不必急着嫁人,你们可以先了解彼此。拖上一两年两三年的,都没什么。”

拖上一两年、两三年都没事

李执这话说得很奇怪。

暮晚摇诧异地看了舅舅一眼“他叫什么”

李执言简意赅“韦树,我为他取了字,巨源。也许你现在无所谓,但你见了韦巨源,便会知我并非在逼迫你嫁人。比起太子为你找的姻缘,韦巨源他更适合成为你的良配。”

暮晚摇再次点头。

李执盯她片刻。

问“怎么,你不愿么难道你有自己喜欢的对方是哪家大姓子弟舅舅可帮你参详。”

大姓子弟。

暮晚摇眉目弯起。

与李执谈了一整晚,月上梢头。

清雅室内,清光拂面,她手托腮,睫毛覆在眼上,媚色百转“舅舅误会了。我嫁谁都无所谓的。”

李执望她许久,目中也生怜意。

他低声“若是过了很多年你有了喜欢的,也可和离,去嫁你真正喜欢的。只是现在不行。你懂么,摇摇”

暮晚摇看舅舅这么认真,忍不住扑哧笑“舅舅真的误会了,我没有喜欢谁。以前不喜欢,以后也不喜欢。从乌蛮回来,我发誓要做一个肆意任性、坏脾气的公主。婚嫁在我这里,无所谓的。”

她侧过脸,目光矜矜地静看窗外月光

重回长安的和亲公主不容易。

她不能想嫁谁就嫁谁的。

所以她谁也不喜欢。

她再不会让自己受委屈,让身边人受委屈了。

刘文吉笑道“收到你要来的信,我早就开始按照你的要求,在长安帮你物色房舍”

言尚当即作揖“辛苦刘兄”

刘文吉一把握住他的手摆了摆,示意不必如此。

刘文吉还红了下脸“不过我也没找到太好的房舍,目前只找到了永乐坊的永寿寺。那里只是离热闹地段稍微远一些,但也没有到贫瘠的地步。住在寺中,还正方便你安心读书”

言尚便再次道谢。

其实刘文吉找的住舍离言尚自己的要求还差得甚远,他连永寿寺都嫌太热闹。

不过刘文吉的好心,言尚自然不辜负。

说起这个,言尚就想起一事,道“我的老师窦公得知我来长安后,帮我绕了些关系,让我去太学临时读两天书。”

刘文吉一怔,然后有些酸“有位太学博士做老师,你运气真好。”

此年代书籍何等珍贵,而太学中的书又是少有的浩如烟海。

哪怕马上就要科考了,言尚的老师能让言尚临时去太学也颇让刘文吉在意。

因他自己父亲当年在长安当官时做的是御史,御史向来是得罪百官的一个职位。刘文吉的父亲就没为刘文吉在长安留下太多资源。

言尚看一眼刘文吉。

他微笑“我请求了我老师,他许可刘兄与我一起去太学了。”

刘文吉“”

他猛地当街停下步,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言尚。

言尚一贯地和气好说话,这对于在长安尝尽人情冷暖的刘文吉,何其难得,竟有双目微润之感。

刘文吉握着言尚的手,使劲摇了摇。他几次张口,说不出太多感激的话,最后道“素臣,你如此帮我,刘某日后绝不负你。”

言尚道“些许开口之情而已,何至于此”

刘文吉摇头“我到长安才知道,很多时候,哪怕是旁人随口一说就能相帮的事,旁人又为何要为你张口只有你会这么做。”

言尚默然。

半晌后道“我也并非没有私心。你我同是岭南一脉,日后为官,旁人必然将你我视为一体。那你我自然要相互扶持,同仇敌忾。就如刘兄为我找房舍一般,我自然也会帮刘兄进太学。”

刘文吉笑起来。

道“行。不多说了,我请你吃酒去”

言尚拒绝“刘兄是知道我的,我素来不饮酒。”

刘文吉吃惊“不是吧言二郎到现在你都不饮酒真的一口不碰你就没有破例的时候”

两个书生的身影混在人群中,说话声也渐渐远了。

背后与他们相隔了很远的暮晚摇一行人骑马出城,也不过是贵族男女游玩踏春。

各不相干。

次日,言尚和刘文吉相携着去了太学。在门口递了腰牌准入后,言尚和刘文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中看到许多压抑下去的兴奋与激动。

一位年长师兄来领他们进去。他对言尚客气地多说了几句话,对刘文吉只是敷衍地点了下头。

好在刘文吉正在观望太学的宏伟,没有太在意。

师兄领他们到一学堂前“窦老师吩咐说,到科考前,这间学堂都随你们来去。太学书馆里的书,也任由你们取阅。”

言尚道谢,在师兄匆匆要走前,连忙多说了一句“请问师兄,老师何时有空,可让我去拜访老师”

这位师兄回头看了这个老师刚收的弟子一眼,看对方文质彬彬,他印象不错,就答道“老师最近被他老友借去编史,恐怕没空见你。”

言尚礼貌道“那待科考结束,我再拜访老师了。”

师兄诧异地看他一眼,知道对方领悟到了老师的意思科考没有结果的话,并没有见面的必要。

师兄走后,刘文吉轻声跟言尚说“你看到了吧这里处处狗眼看人低。连你老师都”

言尚打断“刘兄慎言。”

刘文吉挑下眉,不说什么了。

深吸口气,二人踏入学堂。见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人在学堂中的一排排小几前坐着,翻看手中的书卷。

刘文吉自然无可无不可,倒是言尚正儿八经地站在门口,向屋舍中的各位学子躬身作揖“小生初来乍到,见过几位师兄。”

没有人抬头。

满室静得让人尴尬。

言尚见没人理会,便收回礼数。

却忽而,一个年轻郎君本拿小几当凭几,随意侧坐着翻书,闻言抬头看门口看来,随口问“来自哪儿的”

言尚看向这个替自己解围的郎君,温声“岭南,言素臣。”

那个问话的郎君没说什么,倒是其他几个书舍中的人噗嗤一声笑,看着门口的言尚和刘文吉“岭南不是蛮荒之地么还有人读书听说你们日日茹毛饮血,读书有什么用”

刘文吉当即面色铁青。

但他也知道初来乍到得罪人不好,便努力忍怒道“岭南只是偏远,也是大魏国土,如何就不能读书了”

书舍中几个人互相看一眼,笑得更不怀好意了。其中一个人站起来,道“那请问,你们读的什么书张太傅前年给小儿编的书看过么”

竟拿编给小儿的书这般辱人

刘文吉面容涨红,怒火冲天。他上前一步握紧拳头,一拳挥出。对方微惊后退,虚张声势“你还敢打人不成”

刘文吉一拳要挥出时,一手从旁侧来拦住。言尚拦住刘文吉,同时回头对那挑衅的学子说道“不知师兄来自何方”

对方高声“我乃陇西关氏一族的嫡系”

言尚温和道“陇西关氏,自然是大族。听闻关氏在陇西几乎垄断所有官职,你们一脉世代在陇西,即便是朝廷派出的官吏到了陇西,也要看关氏的脸色。如此英豪之气,我这般岭南来的小人物,自然佩服。”

对方目露得意之色,甚至面容和缓“过奖。没想到连你都听过我关氏之名。”

那初时开口询问言尚和刘文吉来自哪里的年轻郎君并未掺和他们这事,此时饶有趣味地看着他们。

果然言尚下一句道“那关兄可知,到了这里,陇西关氏,是被长安、洛阳、金陵等地的真正世家,所瞧不起的科考初定之时,他们商议正音时,直接将陇西排除出世家行列,说你们粗蛮野人,只会打仗,没有传承。

“据我所知,这些年,关氏在长安并不如意。你们在陇西称霸一方,然没有经学传世,到底不入主流。长安中人瞧不起兄台,就如兄台瞧不起我这样岭南出身的一样。”

对方已被气得全身发抖,怒目而视。

言尚含笑,作揖后结束了话题“如此可见,出身哪里,似乎区别并没有那般大。”

众目睽睽,对面学子竟被一个新来的人辩倒,当然不服,他面色变来变去,张口要骂时,一个人进了学堂门。

少年声音冷清淡漠“都在吵些什么你们不愿读书,去外面约架罢。不要打扰旁人。”

众人看去,见是一眉目如雪的少年郎君步入。他们脸色微变,敢怒不敢言,重新坐了回去。

言尚则盯着这个清光熠熠的少年漠然走过他们身边,若有所思。

当日傍晚,言尚邀请今日那最开始帮他们解围、后来也没有与其他人一同为难他们的年轻郎君去吃酒。

也邀了那最后来的、斥责了所有人、间接为他解围的少年郎君。

前者笑嘻嘻,一听说是吃酒,就答应下来。后者却是理也不理他们,还是言尚口才了得、能言会道,才说动了这个少年。

刘文吉作为言尚的同乡,自然与他们一起。

言尚邀请几人去北里吃名花宴,据说这是全长安最贵的宴,只是开席,便要300文。刘文吉一听都心疼,言尚却面不改色。

让那被邀请的年轻郎君和少年郎君,都多看了言尚一眼。

入了席,自顾自倒酒,年轻郎君介绍说自己叫冯献遇,他满不在乎道“我祖父经过商,平时也被那群人看不起。言素臣你今日训斥他们,说得可真过瘾。”

刘文吉知道言尚不吃酒,便主动将言尚面前的酒换成了茶,转头看言尚“不瞒诸位,我认识言二郎许多年了,倒是第一次见到他还会有辩驳人的时候。我们言二郎,可是一个从来没脾气的下凡菩萨啊”

言尚答“任人可欺只是蠢,并非没脾气。”

他又对那少年郎君道“观郎君年龄尚小,也该少吃些酒才是。”

对方瞥他一眼,没说话。

冯献遇在旁笑道“你们不认识这位吧他叫韦树,今日多亏是他在,那些人才没有说下去”

言尚“可是洛阳韦氏”

韦树冷淡看他“你倒是对世家大族如数家珍。然而你若想攀附,可错了。我是家中庶子,韦家资源并不倾向我。”

言尚语气平和“若相交只为利用,你未免太小瞧我。”

如此胸襟。

韦树看他一眼,不说了。

之后他们自是吃酒吃菜,天南海北地聊。韦树不怎么说话,那冯献遇显然很清楚韦树的事,每看韦树一眼,就似笑非笑,让言尚心中有所思。

中途,刘文吉出去更衣,韦树受不了冯献遇一直时不时看自己的目光,放下箸子“我知道你为何一直盯着我看,不就是因为我有尚公主的嫌疑么如此嫌恶,何必多交”

冯献遇一怔,然后大喊冤枉“你可说错了我是羡慕你我巴不得被哪位公主看上,从此仕途平步青云”

韦树愣住,显然没想到对方这般没有志气。

言尚从中说和,为双方倒茶,问道“巨源说的尚公主,自然也是求官的一个途径。只是不知是哪位公主”

韦树答“丹阳公主。”

言尚口中茶当即喷了出来,咳得满脸涨红。

而州考在即,言石生要读书,他只肯帮暮晚摇把茶树的样子画出来。这还是暮晚摇以教他切韵、帮他修正他的古音为条件换的。

如此下午,自然是暮晚摇百无聊赖地翻着切韵一书,言石生在画茶树了。

安静宁和之时,门院篱笆外,传来达达马蹄声。有人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言二郎言二郎你且出来”

被窗外声音一惊,言石生手中的狼毫向下一按,浓郁墨汁晕在宣纸上,笔下树身上,出现了一道深沉的阴影。

暮晚摇心疼画“谁在外面喧哗”

侍女春华向外走“奴婢去看看。”

言石生听到有人喊他,当即要起身去看。暮晚摇伸手把他一拉,向窗外偏过脸,道“且让春华去看看怎么回事。这么大呼小叫,万一是持棍要伤你的恶徒呢”

言石生手中狼毫一抖,有些看不懂、又有些欣慰地望暮晚摇一眼这位娘子竟然维护他他没听错吧

暮晚摇下一句道“你还要帮我画茶树,这时候不能受伤。”

言石生无言。

言家的篱笆门外,停了一匹棕马。一个少年书生骑马而来,马上驮着极厚的书目和干粮。

这少年书生下了马,没有进院子就开始喊“言二郎言石生我阿父让我来找你,你人呢”

他下了马后,看到言家和昔日不同,院子里多了很多卫士和侍女。他只是奇怪了一下,却并不惊恐,仍是拉着自己的马进院门。

言家其他人这时候不在家,没人招呼这个客人。侍女春华打帘而出,娇喝道“是谁在此处吵闹”

作者有话要说 窈窕先生。扔了1个手榴弹

尤娜天扔了2个地雷

红梅无雨扔了1个地雷,esaaaa扔了1个地雷,菜菜扔了1个地雷,甜椒扔了1个地雷,21198552扔了1个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