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慈悲殿 > 第 34 章

慈悲殿 第 34 章

作者:尤四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09:16: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个没什么手艺的人, 想在宫里承办端茶递水之外的差事,确实有点难。但仗着皇帝的宽容和梁遇的面子,月徊最终还是当上了皇帝的梳头女官。

皇帝每天天不亮就起, 紫禁城的御厨上也养鸡, 第一声鸡啼的时候,皇帝已经擦完了牙漱完了口, 坐在妆台前等她来了。

原先皇帝是有起床气的, 从双脚落地那刻起开始耍性子, 一直耍到座上金銮殿。这样的怄气其实不单底下人提心吊胆,连他自己也觉得累。现在好了,月徊来了,因为有她, 他睁开眼就有了期待,那么这一天必定欢喜大于气恼。

他侧耳, 听着绵绵的叫蝈蝈声从宫门上进来, 她除了承办梳头之责, 还兼养蝈蝈。早上把葫芦揣进黄云龙包袱里,里头装着上用的成套梳篦,剩下就是蝈蝈葫芦。她进了暖阁,一露面便一副笑模样,问“主子, 您昨儿夜里睡得好不好呀今儿早膳进得香不香”

皇帝抿唇对她一笑, “都好。朕昨晚上还梦见你了。”

两旁的宫人展开了布帛,用以承接疏落的头发。月徊拿着梳篦慢慢替他梳理,一面笑着问“梦见奴婢什么呀八成梦见我养蝈蝈, 把蝈蝈养得盘子那么大。”

皇帝说不是,轻飘飘瞥了她一眼, “朕梦见咱们上北海子滑冰了,你的技艺长进不少,滑得又快又好。”

月徊哦了声,她不是那种有话憋着,肚子里打仗的姑娘,她爱直来直去,便道“等您得了闲,带我上西苑玩儿去吧,我想看看北海子有多大,上头的冰是不是结得比什刹海的好。”

皇帝说成,“节下有空闲,等文武百官休沐了,朕让人安排好了就带你去。”说罢顿了顿,试探着问她,“昨儿册立皇后的诏书颁布了,你都知道了吧”

月徊说知道,脸上神情淡然。大概因为一早就对事态发展有了预知,甫听消息时难过了一下子,事后就释然了。

皇帝嘛,有红颜知己,后宫里头装上十位宠妾爱姬,再寻常不过,她还觉得人多热闹呢。她虽有点儿喜欢这小皇帝,其实若论喜欢得多深,也谈不上,就跟朋友似的,因年纪相当,又能说得上话,玩儿在一块儿挺好。毕竟有个当皇帝的朋友,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儿。

然而她的平和,还是让皇帝生出了点唏嘘之感,如果一个姑娘在乎你,怎么能不为此感到伤心呢。

梳篦在他发间轻而缓地游走,皇帝犹豫了下,有些话没好说出口。

月徊倒是心无旁骛,她舔着唇拿手拢住他的头发。其实她梳头的技巧不算高超,一切全凭皇帝担待,且男人的发式不像女人,只要绾成个髻就成了。于是左一扭右一扭,梳得不平整,勉强成型,要是换了行家来评定,给万岁爷把头梳成这样,等同行刺。好在这儿没行家,皇帝也很宽和,她盯着发髻边上鼓起的那一绺,支吾着说“哎呀,奴婢好像梳坏了。”

皇帝当然也看见了,但并不在乎,拆了重来时间不够,便道“朕觉得挺好拿网巾来。”

月徊把网巾递过去,他自己戴好了,除了发髻束住所有,“横竖要戴冠,别人瞧不见。”

可是月徊觉得挺羞愧,“我的差事办砸了,要不还是让先前那位来伺候吧。”

皇帝说不必,“朕梳头图个舒心,不为好看。”边说边探进网兜底下,抠了抠头皮。

边上伺候更衣的太监捧上了翼善冠,小心翼翼给皇帝戴上。皇帝站起身,在月徊面前转了一圈,“看,梳得再好也给盖在帽子底下了,何必费那心思。”

月徊讪讪笑了笑,“等您回来,我给您重梳一回吧”

皇帝才要回话,南窗外传来柳顺的嗓音,说万岁爷该视朝了。今儿是年前最后一场朝议,只要顺利,也算是个圆满的收梢。

月徊忙和众宫人一同送皇帝到廊下,台阶前早预备好了肩舆,柳顺高唱一声“万岁爷起驾”,众人便伏地叩拜下去。

月徊看见那些抬舆太监的皂靴从自己眼前经过,待直起腰的时候,皇帝的肩舆已经沿着中路滑出去了。

天还没亮,前后有随行太监挑灯照道儿,皇帝在黑夜下的那片辉煌里高高在上地坐着,即便去了很远,月徊依旧看见他把手指头捅进帽檐的动作。想必是有地方梳得太紧,牵扯住头皮了吧

唉,万岁爷好性儿,为了不让她吃干饭,暗暗受着这样的委屈。月徊叹了口气,转身便见柳顺的大脸盘子撞进眼眶里来,不由吓了她一跳。

柳顺多少知道她的来历,既是梁掌印的族亲,又得皇上厚爱,因此对她的态度远远好于对别人。至少仰头拿鼻子眼儿瞪人的气势是不会有了,胖脸上堆着笑,和声道“姑娘才刚伺候差事,起得这么早,习惯吗”

月徊说多谢总管关心,“我们寻常家子,从没有睡到日上三竿的时候。在家时也起得早,只是不及宫里。”说着尴尬地笑了笑,“正因为起得早呢,脑子像是落在他坦里了,伺候皇上梳头伺候得不好,还请总管教训。”

柳顺哟了声,“这是哪儿的话,姑娘头回当差,这么着已经不错啦。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梳头的,只要手艺过得去,主子高兴,这就够够的了。”说罢回身瞧了瞧,“才刚万岁爷梳下来的头发,姑娘知道怎么处置么”

月徊道“都收进锦盒里了,回头送到恒寿斋装金匣。”

柳顺点了点头,“万岁爷身上掉下来的东西,一样都不能马虎,因此还要劳姑娘多费心。恒寿斋在司礼监经厂直房南边,路有点儿远,姑娘是才进宫的,怕姑娘不认得路,过会儿让毕云领着姑娘去吧。”

月徊嗳了声,“谢谢总管关照。”

柳顺和颜悦色摆了摆手,“姑娘客气,就是瞧着掌印的面子,咱家也得多看顾姑娘不是”

横竖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月徊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毕云也算相熟,能有他陪着真不错。因毕云本来是御前伺候文房的,皇帝视朝由掌班太监随行,他在这段时间里闲着,柳大总管发了话,他便顺势应承了。

“姑娘,那咱们这就去吧。”毕云和煦道,“我带姑娘先认认路,紫禁城里地方大,等熟悉了,下回就方便了。”

月徊欠了欠身,“有劳毕公公。”里间收拾金发的小太监把锦盒捧出来,她接了手,就随毕云往月华门上去了。

天边总算浮起了些微的亮,天地间仍笼罩在一团昏沉里,但隐约已能分辨前路上的青砖。毕云挑着灯笼在前边引路,边走边问“姑娘冷不冷呐昨儿月亮过了毕星,今儿怕是要下雨呢。”

月徊有些惊讶,“您还会看天象”

毕云笑道“早前没进宫前,我就喜欢星学天象。要是家里能养得活我,我是立志入司天监的,哪怕做个文房笔吏也好。”

只是可惜了,老家儿爱生那么多孩子,个个张嘴要吃的。最后大的是劳力,小的舍不得,剩下中间不上不下的不招人疼,只好净了茬,送进宫里伺候人了。

所幸能得器重,留在了御前,太监里头算是当了上差,能吃口饱饭,还有盈余接济家里头了。至于以前的理想,像火堆上燃烧迸散的火星子,亮过,飞出去就灭了。再回想起来不过是冷烬,遗憾,却又无可奈何。

月徊很懂得男人壮志未酬的辛酸,像小四,发愿一回扛两袋粮食,却因瘦弱从来没有实现过。回来还难过呢,偷偷躲在被窝里头哭鼻子,她那时候相当同情他,然后一面同情,一面从那双特意给他做大的鞋里,倒出夹带回来的粮食熬粥喝。

活着就是这么难,有时候想想,活着已然是造化,往后的路走一步看一步就完了。

前面到了隆宗门,过门禁往南顺夹道走,走上一程子就到恒寿堂。毕云领着月徊过去,一盏灯笼在前面挑着,恍惚的晨色里照出一片迷蒙的光。

守门的小火者才下钥,等着换班儿,一晚上过来个个僵着手脚,看见御前的人一弓腰,一副头重脚轻的模样。

毕云没理会他们,往南比了比手,“恒寿堂里也有管事,回头让他指派两个人听差。宫女子是不能单独行走的,有人跟着行动方便点儿。”

月徊嗳了声,才要说话,眼梢瞥见打西边过来两盏灯笼。她起先倒没当回事,可毕云忽然压声说了句“快走”,她顿时心下一蹦,忙加紧了步子。

然而该来的终归躲不掉,那两个挑灯的人说留步。待到了面前,上下打量月徊两眼,扮出个笑脸道“姑娘是才进宫的吧太后娘娘听说姑娘在万岁爷跟前当差,有几句话要吩咐,请姑娘随我们走一趟。”

月徊因之前扮过太后,不由有些心虚,眼巴巴瞧着毕云,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毕云进宫到底有年头了,慈宁宫的人也熟识,便笑道“二位嬷嬷,姑娘一早才伺候完皇上,正要往恒寿堂去。且等她交代完了差事,再往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成不成”

结果那两位嬷嬷交换了眼色干干一笑,“毕公公不是不知道,太后娘娘既下了懿旨,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咱们知道姑娘是掌印的族亲,要不是领了太后娘娘的命,咱们也不能来找姑娘。毕公公与其和咱们商议,倒不如”一头说,一头朝司礼监衙门方向飞了个眼色,示意毕云赶紧给梁遇报信儿去。

可这时候,正是前朝上朝的当口,皇帝和梁遇都在朝堂上,谁也没法子往前朝通气儿去。太后挑了这个节骨眼上,分明是早有算计的,毕云没法子,只得接过了月徊手里的锦盒,细声道“姑娘别慌,您的差事我替您办了,太后娘娘是佛心主子,总不会有意为难您的。您先去,等我报了皇上和掌印,到时候自然有人去接您。”

月徊点了点头,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这次立后的事儿愚弄了太后一回,想就这么翻篇儿,绝无可能啊。皇帝和梁遇都不是善茬,太后得掂量掂量,要拿捏她,不是手到擒来嘛。

看来是跑不了了,反正就一口咬死了不知道,说什么都不知道,太后无凭无据,还能杀了她吗

月徊带着一种给人填坑的壮烈情怀迈进了慈宁宫,这时候天才蒙蒙亮,太后为了寻她的衅,起得也算够早的。

慈宁宫里灯火通明,她被那两个嬷嬷引进门,抬眼便见太后在南炕上坐着。早前她透过咸若馆里小隔间的门,曾远远瞧见过太后,那时候她穿着礼佛的法衣,也没看见正脸,满以为是有了点年纪的妇人,今天才算正面遇上,也许是作养得好,单看样貌太后不过三十五六的模样。只有眼下微微起了一点褶子,那肉皮儿还是紧实的,鼻梁上略有几粒雀斑。

进了宫别发怔,磕头准错不了,月徊悟出了保命的良方儿,立时在太后脚踏前跪下了,“奴婢月徊,恭请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她是有意舌头拌蒜,月徊那两个字说得含糊,太后像见了西洋景儿,纳罕说“夜壶这是什么名儿”

月徊怔了怔,包括慈宁宫所有人,都一同怔了怔。最后她只得小心翼翼更正,“回娘娘的话,奴婢叫月徊,不叫夜壶。”

就是说了,世上怎么会有人叫夜壶呢,太后没好气地哼了哼,“叫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差事当得好啊,梳头以往都是太监的活儿,没曾想,到了本朝本代,竟还出了个梳头女官。”奚落完一顿问她,“听说你是梁遇族亲,到底是哪路亲戚,这么委以重任,都安插到御前去了。”

太后是句句带刺,月徊本能地觉得这人不好。可人家是太后啊,官大一级压死人,太后要是和她过不去,她准得变成齑粉。

于是悠着声气儿回禀“回娘娘的话,就是族里的亲戚,奴婢的爹和掌印的爹是堂兄弟,奴婢和掌印勉强也算堂兄妹。因老家遭了灾,奴婢流落在京城,后来才投奔掌印的。掌印觉得奴婢机灵,给奴婢谋个差事,就让奴婢进宫来了。”

太后听完愈发冷笑连连,“你这么大的姑娘,不找个好人家嫁了,倒进宫来伺候人我看谋差事是假,惑乱皇帝才是真吧”说着又打量她,“机灵倒是机灵,可机灵过了头就不好了,倒不如那些笨笨的。你抬头,让我瞧瞧,这样吧,瞧在梁遇多年忠心侍主的份儿上,我替你踅摸个好人家,给你指婚了吧。”

月徊吓得舌根儿都麻了,心说这太后不简单,梁遇下套改了她指定的皇后人选,这会儿她要以牙还牙了。

这么紧要的关头,自己不吭声,必定被屈成姑娘不好意思,默认了。于是只得硬着头皮又拜下去,“奴婢谢太后娘娘恩典,可奴婢是昨儿才进宫的,还没来得及好好报效主子”

结果太后断喝了声大胆,“不识抬举的东西,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你倒唱起高调来我瞧着梁掌印只管让你进宫,忘了教你规矩,今儿我不怕麻烦,我来打发人调理你。”说罢扬声唤来人。

暖阁外进来两个宫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听娘娘示下。”

太后抬了抬下巴,“带她下去,罚她板著,不罚够一个时辰,不许她起来。”

太后欺负起人来,真是简单直接,毫不做作。月徊不知道宫里那些特定的称谓究竟对应什么刑罚,心想至多挨一顿臭揍,也豁出去了,反正自己皮糙肉厚,不怕挨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