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慈悲殿 > 第 91 章

慈悲殿 第 91 章

作者:尤四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09:16: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同朝为官, 没有同仇敌忾,最后闹得自己人对付自己人,细想真是可笑至极。

梁遇已经将两广的情况上报朝廷, 按着老例儿来说, 臣工上折子,一般都是工整誊抄了, 命人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城, 但梁遇不同。他是皇帝大伴, 又兼整顿吏治的重任,他的奏疏大可用飞鸽传书,司礼监接到后直呈御前,耽误不了工夫。

唯一耗时的, 大概就是寻找皇帝有些困难。如今的皇帝,不像早前才登基那会儿克勤克俭了, 自打后宫扩充后, 一天中的大半时间流连在后宫, 起先是宠幸两个选侍,等到宇文贵妃入宫后,几乎万千宠爱都归于了贵妃一身。

贵妃性奢靡,好游玩,宫里的几处花园逛腻了, 便撺掇着皇帝移驾西海子, 在那湖光山色中避暑理政。西海子原本就宫殿众多,皇帝一忽儿南,一忽儿北的, 要找见实在得费一番脚程。

大热的天儿,曾鲸托着手书在堤岸上南北往来, 烈日炎炎晒得眼睛都睁不开。好容易在凉风殿找着了人,待要进去,贵妃却从里头信步走出来,一头黑发随意拿竹笄挽住,雪白的宽袍下是一双不着罗袜的玉足,因袍裾宽大,裙随足动,颇有涉水而来的柔旖风度。

这天底下男人,恐怕极少有人能抗拒她的容貌。若说进宫之初还有一点青涩稚嫩,那么现在已经将养得既艳且柔,饶是曾鲸这样净了身的,见了她也有怦然心动之感。

贵妃翩然而至,淡声说“少监怎么来了皇上这会儿正歇着呢,不知多早晚会醒。”

曾鲸说不碍的,“奴婢在这里等着,等到皇上起身为止。”

贵妃轻俏瞥了他一眼,视线落在他手里小小的锦盒上,偏身问“是梁掌印有信儿呈报皇上”

曾鲸道是,“南边局势瞬息万变,掌印大人有要紧军务,恭请皇上圣裁。”

贵妃点了点头,视线如流水般,在他面上转了一圈儿。

“少监真是个实诚人,大晌午里跑到西海子来,连把伞都不打,瞧瞧晒得脸都红了。”贵妃边说边一笑,“正好,我这儿有把金丝藤编的伞,不用油纸绸缎做顶,又遮阳又透风,回头就赏了少监吧。”

曾鲸忙虾腰,说多谢贵妃娘娘,“奴婢是个糙人,一心为主子办事儿,风吹日晒不在话下。娘娘的好意奴婢心领了,那么金贵的伞,奴婢用着怕折了奴婢的草料,还是娘娘留着自个儿使吧。”

贵妃早前也听说了梁遇驭下极严,见曾鲸油盐不进,才知道这个传闻是真的。可她不死心,趁着梁遇不在,要是拉拢了他跟前信任的人,那么她在宫里就能如虎添翼,不必再忌讳皇后了。

她的笑容又深了几分,慢悠悠从木制的台阶上走下来。这凉风殿的布局和其他宫殿不一样,形制颇有盛唐之风,临水而建,殿上还有殿。殿与殿之间用合抱的柱子撑起相连的顶棚,那打磨得发光的木地板透出琥珀色的光,不染一点尘埃,明净得几乎能倒映出人影来。

贵妃莲步翩跹,在他边上转了一圈,和声问“少监进宫多少年了”

这帝王家,从来不是个能容下家长里短的地方,一旦谈及琐碎,就说明后头有大钩子等着他。

曾鲸自留了一份心,嘴上仍据实作答“回娘娘的话,奴婢八岁进宫,到如今已经十五年了。”

贵妃哦了声,“十五年,可是老人儿了。我听说梁掌印二十岁那年,就代前头掌印执掌司礼监,曾少监今年二十三,比梁掌印可整整晚了三年啊。”

曾鲸还是那样四平八稳的做派,微微一笑道“奴婢等不过是承办粗使活计的,这世上和掌印一样足智的人,又能有几个奴婢蠢笨,不敢有别的想头儿,只要能跟在掌印身边学着办差,就是奴婢最大的福气了。”

“那也不尽然。”贵妃那双金环璀璨的眼眸睇住他,含笑道,“我进宫这些时候,也曾留意过少监办事,可算是滴水不漏,未见得不及梁掌印。少监只是缺个机会,缺个能扶植你的人,只要少监愿意独自闯一闯,他日青云直上,别说是个随堂,就算是秉笔、掌印,也不费吹灰之力。”

曾鲸听在耳里,知道贵妃这是在利诱他。若说半点不心动,那也未必,毕竟天下利己的人多了,不独他一个。但心动过后,只要敢踏出一步,那么就是把脑袋放到了铡刀之下,不知刀锋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恐怕还未尝到权力的滋味儿,脑袋就先搬家了。

他含蓄地笑了笑,“娘娘玩笑了,奴婢是个没出息的人,掌印秉笔权大势大,处境也艰难,于奴婢来说,一个随堂的差事足够了。人说可着头做帽子,帽子太大了遮眼睛,奴婢本来眼神儿就不好,还是不做这个痴心妄想了。”

恰在这时,里头传出皇帝的咳嗽声,曾鲸不敢耽搁,忙向贵妃行了一礼,疾步往殿内去了。

贵妃长吁了口气,心道不识抬举,谨慎得过了,也只有在人手底下当碎催,登不上高位。不过这梁遇的根基之深,确实出乎她的预料,她进京之后便私下打发人活动,不管是东厂、锦衣卫,还是内阁,想挑出个敢于反他的人,竟是一个都挑不着。

所以只能从皇帝身上下手,皇帝有今儿,全赖梁遇辅佐。人在患难时能够相依为命,进了富贵窝儿可就不一样了。过去的狼狈岁月不愿意有人记着,除掉那个知情者,就是顺应天意。

贵妃负着手漫步踱过去,皇帝的声音隐约传出来,“这个叶震,竟敢勾结乱党,煽动瑶民”

曾鲸的嗓门压得很低,唧唧哝哝的,实在听不清楚。贵妃在外间慢悠悠转了两圈,终于见曾鲸退出来,她便从另一头水榭入内,含笑偎在皇帝身边问“万岁爷怎么了我瞧着怎么不高兴呢”

皇帝勉强挤出个笑来,“都是朝政上的事,你不懂,也不要过问。”

“我不过想为主子分忧罢了,公务送进寝宫来,也算不得是公务了。”她一面说,一面把手搭在他肩头,“是梁遇在南边遇上了棘手的买卖,回来讨主子示下了吧”

皇帝叹了口气,苍白的脸颊上一丝血色也无,喃喃说“那些封疆大吏在外埠待得久了,眼里没有朝廷,他们就是土皇帝。眼下厂臣领巡抚的差事南下,到了那里才知道,两广总督私自占用国土,向瑶民征收租金。国土重新丈量,建立各地鱼鳞册,他不敢明目张胆反对朝廷举措,便蒙骗瑶民增加重税,挑唆得两广大乱,瑶民怨声载道。这也就罢了,最可恨是红罗党。下党养活上党,上党编书编戏,四处抹黑朝廷影射朕躬,这是什么这是要反”

皇帝的身子不好,早前就过于文弱,后来又是理政又要缠绵后宫,弄得一里一里愈发亏下去,现在心情一有起伏就急喘。

贵妃忙给他顺气,“主子别急,梁遇不是在南边么,责令他处置妥当就是了。眼下天儿热,您着急上火的,急坏了龙体可怎么好不过梁遇的话是片面之词,要是两广总督具本参奏,兴许又是另一种说辞。没准儿参梁厂臣一本,说他滥用职权,诬陷朝廷大员也未可知。”

皇帝听罢,转过视线看她,“贵妃这是什么意思”

贵妃笑了笑,“我的意思是,主子不可偏听偏信。事有两面,两广总督到底不及梁厂臣便利,飞鸽传书直达皇上手里。人家的马跑断了腿,也赶不上鸽子扇一下翅膀。主子暂且息怒吧,再等等,兴许过几天,两广总督的奏疏就入京了呢。”

皇帝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梁遇是朕大伴,朕信得过他。”

贵妃一怔,复笑道“我知道,您倚重他,他也确实会办事儿。”说着扭过身子去,酸溜溜地绞起了裙带,“要紧一宗,人家有个好妹妹,要不是这回跟着南下,恐怕也晋了位分了吧”

她这么一提,皇帝忽然就想起月徊来,那个带着他滑冰吃爆肚的姑娘,每天早起一面给他梳头,一面呵欠连天他好像忘了一些事儿,忘了自己曾对她说过,这辈子最喜欢她,要封她做贵妃的,可她才离京几个月,他就把这衔儿给了别人。

金口玉言还算不算数好像是不算数了皇帝瞧瞧贵妃的脸,这张脸真是千娇百媚,看一眼便让人神魂荡漾。贵妃的魅力在于她的娇,月徊的好处在于她的真。有时候“真”并不那么适合过日子,反倒是“娇”,可以点缀衣食无忧的人生。

皇帝重新堆砌起笑容,在那粉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贵妃这是吃味儿了”

贵妃下意识让了让,“哪儿能呢,主子由来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也不能不识眉眼高低,和别人胡乱地争。”

皇帝喜欢她闹闹小脾气,一个闹一个哄,也算闺房的乐趣。

主要贵妃太惑人,皇帝在她身上驰骋的时候,丧魂落魄地想。他是爱月徊的,直到现在,月徊还是他少年的梦。可他是皇帝,皇帝无法做到对一个人忠贞,当权者的身子和心应当是分开的,身子纵欲,而心干净透明。

贵妃微微睁着眼,迷茫地看着帐顶。皇帝在她身体里冲撞,毫无章法地闷头胡干,她偶尔配合叫上一两声算捧场,这就是她的人生。

她不喜欢皇帝,讨厌他的那双桃花眼,讨厌他虚张声势的语气,讨厌他总穿着妆缎的衣裳,甚至讨厌他嘴里的味道贵妃不过是有了头衔的妓女,扒下这层皮,还剩什么在和皇帝做这种事的时候,她只有想着西洲,才能调动起一点热情来。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念念不忘。

至于这皇帝,怕是天底下最恶心的男人了,越是位高权重,越有奇怪的癖好。

他的手闲不住,上下乱窜,作贱起女人来,叫人十分不适。每回完事儿爱往她嘴唇上抹那腌h东西,她得用很大的气力去忍耐,才让自己不至于吐出来。

皇帝倒在一旁气喘如牛,这时候的一国之君像只酒足饭饱的猪,再高贵的男人在床上也不过如此。

她披上衣裳,起身到偏殿洗漱。站在铜镜前照,脖子上点点淤痕那么碍眼,她使劲蹭了蹭,可惜蹭不掉,便随手蘸了粉来盖住。

其实她有时候也觉得丧气,她敷衍皇帝,使尽浑身解数去刻意讨好,但梁遇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好像从来不曾改变过。世人不多说了,男人间再深的感情,也敌不过女人的枕头风么。若不是这话不准,她就要去怀疑,皇帝心里真正喜欢的人是梁遇了。

唉,这些都不去说他,目下最遗憾就是进宫两个月,侍寝无数次,一直不能有孕。倘或能怀上个皇子,那这孩子不光是希望也是救命稻草,至少让她清净上十个月,十个月之后就可慢慢图长远之计了。所以她需要一个孩子,不管是谁的孩子。

无聊地收拾完了自己,她又返回正殿,还没进门就听见皇帝震怒,似乎又在怨恨内阁掣肘。

“命梁遇赶紧平定了两广的事儿,速速回京。那个叶震既然不成就,两广总督换人就是了,朕不信他敢扯着大旗造反”

有了皇帝这句话,就是天给梁遇借了胆儿,他可以凭着喜好来处置两广的动荡局面。

虎跳门检阅水师一行,出发前另备了一队人马,必要时候扛着叶总督的名头来搅浑水。不过才到演练场,杨愚鲁便把皇帝口谕送到了,令梁厂臣“不及奏上,可便宜行事”。

梁遇冠服端严坐在高台上,头顶巨大的华盖伞裙飘拂,遮挡了刺眼的阳光。他倚着绿竹引枕,将手书卷起来掖进袖袋里。眯眼朝下看,一侧是硬着头皮暴晒的官员,另一侧是家里死了好几拨人,还要忍气吞声作陪的叶总督。

水师检阅这位京里来的大官儿就是在找麻烦,有意给人小鞋穿。连塘绿营的参将两眼盯着对面高台,“这阉贼懂什么水师,不过瞧瞧好多大船,好多兵勇罢了。”边说边侧过头对叶震道,“制台,人手都安排妥当了,只等制台一声令下。”

叶震面色凝重,慢慢深吸了口气,“以炮声作号令,连他身边的人一块儿办了,不许有一个漏网之鱼。”

树碑立传的向来是胜利者,只要擒获了梁遇,到时候怎么向朝廷回禀,就是后话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专注地望向高台上的人,连塘绿营仅仅只是其中一路。叶总督掌管两广不是一日半日,待到亟需之时,自然有神兵天降。

轰然一声,水师的炮响了,在港口外的海面上激起几丈高的水浪。炮声之后又有火铳声传来,一时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要是不留神听,还以为是周围山峦震荡的炮声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