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梦回大明春 > 434【廖纪】

梦回大明春 434【廖纪】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9:37:3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张永是真动手了,谷大用见皇帝的第二天,朱英就被调往南洋提督水师。

当初皇帝让张永提督东厂,让朱英做东厂管事太监,就是为了实现互相制衡。

可张永实在太清楚皇帝了,他是这样建言的“陛下,钱塘水师出兵南洋,又人人皆有锦衣卫身份。于制不合,有违法理,更遭文武官员反对。陛下若想称雄海外,则应立即改制”

朱厚照问“如何改制”

张永陈述道“改钱塘水师,为锦衣海卫。改浙江备倭总兵满正,为锦衣海卫都指挥使,管锦衣海卫事。再派內官提督水师,职务为掌锦衣海卫事。如此,钱塘水师就是真正的锦衣卫,不与兵部、都司牵连,陛下可随心意行事。”

朱厚照笑道“妙哉你说该派谁提督水师”

张永也不明说,反问道“陛下认为太监当中最会打仗的是谁”

朱厚照仔细思索道“东厂管事朱英,曾随二郎数次出征,颇得二郎用兵之精髓。”

张永附和道“朱管事确实熟知兵事,且为陛下义子,更方便陛下控制水师。”

“那便是他了。”朱厚照立即拍板。

张永奉承道“此乃陛下之三宝太监矣”

朱厚照哈哈大笑,被舔得非常高兴。

就这么一番话,让皇帝放弃制衡之策。张永成功排挤掉朱英,轻松无比的完全掌控东厂,钱塘水师也变相成为大明皇家海军。

朱英整个人都懵掉了,弄死张永的心都有。

张永虽然提督东厂,可东厂具体事务,仍旧是朱英在负责。他不需要抵抗张永命令,阳奉阴违即可,东厂实际在朱英的控制之下。

堂堂的东厂话事人,就这样被扔去蛮夷之地,跟发配边疆有什么两样

朱英心有不甘,悄悄找到王渊“王侍郎,能否帮忙说句话,咱真不想去那劳什子南洋啊。”

王渊笑问“你可信我”

“自是信的,跟着王侍郎从不吃亏。”朱英拍马屁道。

王渊说道“东厂管事有什么好上边还有个张永管着,做事根本洒脱不起来。南洋就不一样了,万里海疆,任君驰骋,便是异国君王,也要看你的脸色。海外有无数沃土,皆可占其为私田,海外有无数金银,皆可取而用之。”

朱英苦着脸说“可毕竟地处番邦蛮夷之地。琼岛已经够南边了,都用来流放犯人,南洋比琼岛更南面,我这跟流放万里有何区别”

王渊安慰道“富庶与蛮荒,不能以南北而论之。北方边境,以苦寒著称;南方琼岛,又以蛮荒闻名。这是把大明视作中心而论,但钦天监早已有定论,大地乃一圆球,中国并非世界之中心。南洋许多地方,可是富得流油。再往西至天竺,那里的土地,比大明更加肥沃,都不用精耕细作就能收获粮食。”

别的地方,朱英或许不认同,但天竺是佛教发源地,中国人还是觉得挺牛逼的。

王渊又说道“朱兄,你去提督锦衣海卫,可在南洋挣下良田万亩、金银数以百万计,还不会遭到文官弹劾。张永已经快七十岁了,还能活得了几年朱兄还未满四十岁,正是建功立业之壮年。陛下又极为重视南洋之事,等朱兄在海外立下大功,便可趁机调回中枢。到时候张永已经死了,朱兄的银子和良田也有了,还能继续高升,何乐而不为”

朱英有些意动“南洋真那么多金银”

“只多不少,”王渊告诫道,“但有一点需要提醒朱兄。”

朱英拱手道“王侍郎请讲。”

王渊正色道“在南洋捞钱可以,却要用对方式方法。不得克扣水师粮饷,不得盘剥海外汉民,要银子要土地,都可向异族伸手。满正本为三岛提督,朱兄此去提督水师,满正定然心里不乐意。你不要跟他起冲突,跟他好好合作,自然能获利无数。满正的副手宁搏涛,是我的心腹爱将,有什么事情就跟他商量。”

“一定照办。”朱英真不敢乱来,海外那破地方,被人坑死了都没处喊冤。

转眼便开春了,但天气还是很冷,元宵节居然都在下雪。

朱英心不甘情不愿,但又带着些许期待,启程前往南洋提督大明皇家海军。

而内外朝堂,依旧风云诡谲。

首先是吏部尚书陆完,天官啊,不但自己下大狱,连九十老母都被抓了。这货得罪的官员太多,没人给他求情,妻女打入教坊司,他和儿子一起被流放,家产全部抄没充公。

也因为此事,满朝文武都领教到杨廷和的狠辣,竟把陆完的九十老母都收押,关进去没几天便病死在狱中。

朱元璋虽然执法严酷,但大明律沿袭了中国法律传统,即对老幼废疾有宽宥规定

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以及残疾之人,除了犯有滔天大罪,流放罪以下的都可以收赎用钱赎罪。

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以及严重残疾之人,便是犯有死罪,都必须上报中央,由皇帝决定死活。盗窃或伤人,可以收赎。其余较轻罪行,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只需承担民事赔偿。

九十岁以上、七岁以下,便是犯了死罪,都不能真的处死

按照大明律的相关规定,陆完家中那位九十老母,完全可以不执行抓捕的。但杨廷和就是让人抓了,明知对方一把年纪,还是抓进大牢任其自生自灭。

这个举动挺让人寒心,陆完确实该死,但你杨廷和是不是也做得太过分了

梁储更是吓得浑身冰冷,他跟陆完一样,都趁杨廷和丁忧而背叛。唯一的区别,陆完是背叛恩主,梁储是背叛盟友,后者之做法稀松平常。但是,杨廷和肯定会报仇的,不管谁怎样背叛他

见识到陆完的下场,梁储跳反得更加坚定,死活不愿继续跟杨廷和混下去。

工部尚书李鐩,被锦衣卫释放。但弹劾他的奏章很多,李鐩只能主动辞职,但皇帝没有同意,继续留下来执掌工部。

工部左侍郎刘永,被贬为宝德知州。那地方不但很穷,而且挨着边境,说不定哪天就遇到蒙古大军。

兵部尚书王琼,天天被弹劾,但被内阁死保。这家伙也主动辞职,同样被皇帝留下,并且朱厚照还要死保他。但即便深受皇帝器重,他今后也别想进内阁了,换个皇帝都不可能,因为沾染的污点太大。

锦衣卫指挥薛玺、陈善,因与江彬有交,皆被下狱论处,这是李三郎的动作。

司礼监少监萧敬、御用监太监李英,全被罚去守陵,这是张永在彻底清除江彬余党。

应天府尹、广东右布政使、云南右布政使、浙江右布政使、山西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吏部各司郎中因为牵连陆完,被撸掉一大堆,这还只是地方变动。

接下来,朝堂争斗的重点,便是吏部尚书的继任人选。

而处在旋涡中心的,是吏部左侍郎廖纪。

杨一清力推廖纪担任吏部尚书,杨廷和却说廖纪是陆完余党。

杨一清心里直骂娘“屁的陆完余党,廖纪明明是老子的人,好不容易扛住陆完的排挤,现在又要应付你这老贼的打击”

杨廷和也颇为头疼,因为廖纪犹如茅坑里的石头,简直是又臭又硬。

陆完当吏部尚书的时候,无数次找廖纪的麻烦,但根本抓不住廖纪的把柄。这是一位真正的清官,后世与邱俊、海瑞并称为“南海三星”,是天下皆知的超级大清官。

这样的人如何弄倒

杨廷和想要对廖纪动手,刚唆使言官进行弹劾,清流内部就开始表达不满了,愈发抵触杨廷和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

历史上,杨廷和即便弄翻一大堆官员,也对廖纪束手无策。只能把廖纪扔去南京,而且还得升官给尚书职务,没过多久又被嘉靖给召回来。

更难得的是,廖纪一向对事不对人。

嘉靖让廖纪推荐官员,他推荐出的人选,大部分属于干才,且不论派系出身。既有杨一清的人,也有王琼的人,甚至有杨廷和、梁储的人,还推荐王阳明复出,只不过嘉靖不答应而已。

此时此刻,廖纪接任吏部尚书的呼声很高。而杨廷和非常无奈的发现,面对真正的清官,他完全找不到攻击弱点。

廖纪以前出任过许多肥缺,杨廷和派人去翻旧账,结果居然毫无所获,反而更加坐实廖纪的清官身份。这位老兄,在每一任职务上,竟都留下赫赫清名。

世上怎有这样的官员

杨廷和越查越心虚,那是心中有私者,面对无私者天然的畏惧。

清官,是真的惹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