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梦回大明春 > 592【打开天窗】

梦回大明春 592【打开天窗】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9:37:38 来源:就爱谈小说

豹房。

朱厚照驾崩之后,王渊已大半年没来过这里,如今重游故地难免有些感慨。

顾太后亲自给王渊沏茶,又让人端来瓜子“这向日葵果然是好物事,不但可种在园中观赏,花籽还能炒制为食。也多亏先生妙思,否则这宫中还在暴殄天物。”

王渊笑道“太后谬赞了,臣也是贪口腹之欲,才弄出辣椒油、炒瓜子这些东西。”

顾太后问道“殷州最近可有传来新事物”

王渊说道“有一种桃花木,虽然不适于建屋造房,但南洋已经有人用来做家具。改天,臣让人打造一尾桃花木琴,特来进献给太后。”

顾太后问“为何叫桃花木”

王渊解释“将此树破开,树心为桃花色。”

顾太后问“颇为贵重吧”

王渊笑道“也不算贵重,殷州那边很多,有时用来压船舱。”

桃花心木自动传到东方,可橡胶树却还不见影子。因为那玩意儿原产亚马逊流域,大明和西班牙都没有开始殖民,反而是葡萄牙已经派出远征队。热带雨林很难殖民,葡萄牙至少还得花二十年,才能在巴西初步建立殖民体系。

王渊和顾太后,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反而是小皇帝被晾在一边。

故意的。

朱载堻终于忍不住,出声道“母后,老师,你们怎还不训斥我”

顾太后反问“为何要训斥”

朱载堻说“我想给淑妃的父亲封伯。”

顾太后笑道“这又没违制,皇妃之父确实可以封伯。”

朱载堻说“可文臣皆反对此事,最近几日我收到许多劝谏奏章。”

王渊问道“文臣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朱载堻道“他们劝谏说,皇帝不应偏宠,否则必生后宫之乱。”

王渊说道“人非圣贤,自有偏爱。”

朱载堻喜道“那我的做法没错”

王渊摇头“陛下错了。可知错在哪里”

朱载堻就像以前上课一样,连忙坐直身体,问道“请先生解惑。”

王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别的事情

“河套之役,臣代先皇出征,兵分五路而出。东路、西路、南路皆为偏师,而偏师也有主有次。东路三千骑,死死卡住土默特部,不让其救援蒙古副汗,且此路骑兵随时可以撤退。西路、南路偏师多步卒,如果蒙古副汗想个个击破,必然选择攻击这两路。”

“但无所谓,一旦蒙古副汗这么做,那无非偏师变诱饵而已。便让他吃掉诱饵又如何届时我军主力已经堵死北方,将蒙古人彻底困死在河套。”

“而我军主力,从东南方出发。在此臣又分兵,一路号称三十万,缓慢行军引诱敌人;一路臣亲率精兵直取要地,彻底奠定胜局。”

“此战,兵分五路,三路诱饵偏师,一路精锐偏师,一路真正主力。最后,西路军由诱饵变成尖刀,完全堵死阴山出口。东路偏师打出主力战果,彻底打残土默特部。而我军主力出其不意,首先攻克战略要地,逼得蒙古副汗被迫疲师决战。”

“兵法就是这般,虚虚实实,可虚可实,虚实转换。”

朱载堻有些懵逼,说道“先生,我没听明白。”

王渊详细解释道“陛下宠爱淑妃,不该暴露太早,以致内外朝皆知陛下心意。做任何事都是如此,自身露底太早,往往就缺乏回旋余地。陛下只大婚数日,便欲册封淑妃之父为伯爵,与国丈平起平坐。这就好比两军大战,一方把作战意图直接讲明,大摇大摆往前冲,能讨得了好吗陛下太过急躁了,缺乏为君者应有的城府。”

朱载堻说“父皇做事也是这样啊。”

王渊笑道“先皇自己都在遗诏里说了,他年轻时候颇为荒唐。先皇的城府,是在刘瑾死后才有的,人总是这样一步步成熟。但是,先皇已经足够荒唐,一时间也改不过来,那他干脆利用这种荒唐,逼着众臣被迫时时妥协。如今群臣怕的是什么就怕陛下与先皇一样,因此陛下只说想封淑妃之父为伯爵,就有许多文臣站出来上疏劝谏。满朝大臣,早已被先皇弄得杯弓蛇影。”

朱载堻顿时无语,原来是朱厚照留下的后遗症,他将面对一群神经过敏的臣子。

王渊说道“就算陛下独宠淑妃,也不该大婚之后数日,便立即表明自己的心意。一是露底实在太早,二是过于刺激群臣。其实,只要陛下稍待,等变法改革开始了,还有多少大臣会盯着后宫之事”

顾太后突然说“皇儿,先生在给你讲课。”

朱载堻拱手说“多谢先生教诲。”

王渊笑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为君者切忌急躁。先皇最是急躁,直至病重之后,才渐收急躁之心。陛下年龄尚幼,没耐性实属正常,臣也并非让陛下立即成为沉稳之君。但是,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慢慢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晓得了。”朱载堻点头说。

王渊继续说道“为君者,为何做事要如打仗,虚虚实实让人捉摸不透就拿这次来说,陛下过早表现出对淑妃的宠爱,内臣女官必然巴结淑妃,外臣商民必然巴结淑妃的家人。如此,就算淑妃不争宠,也会被迫形成后宫之争的局面。就算淑妃之父不贪赃枉法,巴结者也会推着他贪赃枉法。今后若有什么意外之事,群臣必然弹劾淑妃及其父,陛下岂不是害了淑妃的名声,变成后宫争宠、袒护家人的恶妃”

朱载堻心悦诚服“确实如此。”

王渊剥着瓜子说“陛下就算宠爱淑妃,也不能过于冷落皇后。否则久必生变,除非,陛下也一直住在豹房。”

“朕明白。”朱载堻表情严肃道。

顾太后突然问“听说灵儿妹妹,带着阿策去了南洋”

王渊点头道“已经南下三月有余。”

顾太后奇怪道“策哥儿早有举人功名,为何不考进士,反去那蛮夷之地。”

王渊突然站起,朝着小皇帝作揖“陛下,臣令长子去南洋,又答应次子尚公主,无非是想表明心意而已。为了变法,王二欲做权臣。自古以来,权臣没有好下场,变法者也没有好下场”

朱载堻连忙说“我并未猜忌先生。”

“陛下请听臣说完,”王渊表情严肃道,“欲行变法改革之事,必做权臣方可为,有时甚至会触及陛下和太后。陛下今日不猜忌,有朝一日必然反感,此人之常情是也。所以,改革成功之后,臣会妥善安排朝堂,带着全家远走海外。如此可全君臣之义、师徒之情,亦可不废变法成果。”

果然留着退路,先帝没有猜错啊。

顾太后叹息一声“二郎,你就算功成身退,也用不着远走海外。”

朱载堻也说“就是,我定不疑先生。”

王渊坚决摇头“陛下,太后,臣如此谋划,并非只想保全自身,还想保全变法成果。或许是数年,或许是十数年,以陛下之主见,必然容不得权臣掌朝。就算臣安然归乡,难免有宵小胡乱揣测圣意,变法受损者必然群起而攻之。到时候,臣或可颐养天年,改革却会毁于一旦。”

朱载堻说道“我会保住改革成果。”

王渊摇头道“想要保住改革成果,必须留用改革旧臣。臣就算是辞官归乡,但只要臣还在国内一日,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朝政。甚至那些改革旧臣,为了清除臣的影响力,也难免会主动破坏变法成果。只有臣远走海外,才能安陛下之心,才能安朝臣之心。”

掏心掏肺的一番话,让朱载堻感动不已,眼眶湿润道“先生如此谋划,实在太委屈自己了。”

王渊顿时笑道“陛下,臣也有私心,自不会带着家人在海外过穷日子,不妨今日来个君臣约定。”

朱载堻说“先生请讲。”

王渊说道“陛下哪日迫不及待想秉政了,不妨赐臣九百九十九两黄金,臣到时候立即辞官远走。但是,臣要做海外国主,吕宋或天竺就不错,届时请陛下赐予国王金印。从今往后,王家永世为朱家的海外藩篱,若南洋或西域有侵大明之敌,王家必然誓死拱卫大明”

小皇帝和太后听得目瞪口呆,王渊的后路居然是在海外当国王。

不过双方说开之后,反而一切都舒坦了。

大明君臣,一向看不上海外小国,也不认为海外小国有什么威胁。这一点,从鸿胪寺官员,敢用剩饭招待番邦使节就能看出。

别说阁部重臣,就连翰林院小官,都能在出使藩国的时候,对着臣属国王呼来喝去。

王渊想在海外当国王,那就让他去呗,这样对彼此都好。

朱载堻当即立誓“先生若在海外建国,朕当赐予亲王金印。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顾太后心情舒畅道“这就好了,王相且放手总揽朝政。”

造反

没人会觉得王渊敢造反,因为大明没有权臣造反的土壤。便是到了明末,农民造反都有可能成功,兵头子造反也可能成功,文臣造反绝对会扑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