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梦回大明春 > 679【【惠及穷省】

梦回大明春 679【【惠及穷省】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9:37:3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文渊阁,内阁会议。

王渊开场就蹦出一句“唉,国库积钱太多了。”

毛纪忍不住打趣“太傅之忧,殊为罕见也。”

王廷相也说“还有嫌钱多的”

王渊摇头道“大明富裕之省,银钱泛滥,物价腾贵;大明贫穷之省,银钱稀缺,民生凋敝。此必虑之”

说白了,白银和铜锭大量流入,朝廷每年都在不断铸币,造成富裕省份的通货膨胀。

刚开始,士绅大贾要么把钱放在地窖,要么把钱拿去大肆购买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通胀。但随着商业大兴,白银、铜锭加速流入,富裕省份的通胀还是没能压住,个别地方的正常米价,已较正德年间翻倍。

而在陕西、贵州等穷省,由于百姓必须用银币或铜币纳税,导致平民手中总是缺钱可用,钱变得越来越值钱。那里的富人于是囤积银钱,不断放高利贷,如此恶性循环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现象,是一条鞭法改革造成的,继续以前的实物赋税就没这种烦恼。

历史上,张居正改革的负面影响更恶劣,因为交税只能用白银,而百姓平常赚的却是铜钱。

这就相当于,你平时打工赚人民币,交税却非得用美元不可,“火耗”便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手续费。

当时,西班牙若能稳住,大明经济就能稳住,西班牙财政破产之后,大明财政也就跟着破产。明末经济非常古怪,白银通货紧缩,铜钱通货膨胀,崇祯在位时,粮食白银价几年时间下降70,粮食铜钱价却同比涨了十倍。

两个字银荒。

偏偏朝廷税收只认白银

王渊的改革政策还好,提前进行了币制改革,老百姓用铜钱交税也行。现在说是岁入三千多万两银子,其实朝廷收到的大部分是铜钱,太仓库为了装铜钱不得不进行扩建太仓库不仅是仓库,更是储存钱币、粮食及各种物资的军事城堡,那里有城墙和驻军在把守。

王渊虽然对经济学没啥研究,但各省的情况他却熟知,而且是高屋建瓴的观察全局。他简单解释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说道“必须让富省多出的钱粮,流通到穷省那边去,顺其自然是肯定不行的,直接给穷省百姓送钱更不可行。”

张璁理解得最快,点头说“此事确实棘手。”

汪鋐也大致明白情况,问道“太傅可有定策”

王渊说道“我仔细考虑了大半年,只想出一个办法。每年岁入最少的五个省,以及北方各边镇,总督上任皆带十万两银子过去。这十万两银子,有灾赈灾,无灾则修桥铺路,或者修建水利工程,或者修建边疆长城。一切工程,皆不得招募役夫,只许雇佣农闲百姓。如此,农民和游民有了收入,商贾也能因此获利,地方也得到兴旺发展。”

毛纪惊道“每任总督都带十万两赴任”

王渊说道“只是穷省和边镇总督才有银子,而且若有大灾发生,总督可申请追加银两。”

王廷相问“财帛动人心,如何防止总督和地方官员联手贪腐”

王渊笑道“杜绝不了,只能尽量监察,每个总督赴任,都派一个给事中跟着。给事中可带典薄账房,随时记录银钱去向,若事后查出重大问题,给事中不论是否贪腐,皆与总督同罪而论。”

内阁重臣面面相觑,竟有强令总督带着银子赴任的事情。

今后穷省和边镇总督,绝对会变成香饽饽,而且一个个手握实权。地方商贾为了承包工程、出售物资,必然争相巴结新任总督,稍微有能力的总督都能轻松办事。

王渊说道“诸位若无异议,吾这便上疏陛下了。”

能有啥异议

都是王渊说了算。

无论君主或大臣,最能获得权威的事情,便是重大军事胜利,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而王渊,已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只这个就能让所有人闭嘴,更何况他的改革还让国库溢出来。

张璁仔细思考,赞道“太傅此法,便如以工代赈。只不过并非赈灾,而是赈穷。”

王渊笑道“不是赈穷,是赈钱荒。穷省的富户肯定有钱,但银钱不断升值,他们不舍得拿出来用。富人的钱藏起来,穷人的钱都交税了,市面上的银钱愈发稀缺,钱就变得越来越值钱,市面上的钱于是更加稀缺。如此恶性循环,必须从外部输钱进去,总督带十万两银子赴任勉强可以缓解。此非定例,若有朝一日,国库也缺钱,未来君臣亦可取消。”

至于贪污,只要别太过分就行,王渊对官员贪污还有容忍度。

身边有给事中盯着,给事中又都是些小年轻,稍不注意就会把事情捅出来。因此,但凡聪明又想贪钱的总督,多半会从工程方面下手,比如吃回扣啊,又或者让亲友参与招标啊,只要别搞豆腐渣工程都还算凑合。

修桥铺路,兴建水利,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有利于地方的持续发展,即便银子被贪走一半也值得去做。

朱载堻收到王渊的奏疏,绞尽脑汁愣是没想明白,只能把老师召去乾清宫。在详细解释之后,朱载堻仍是半信半疑,但还是批准了王渊的建议。总督几年一任,任期最长的甚至能达到九年,就算一年一任,全国每年也只拨百余万两而已,这点钱对大明来说不算个啥。

内阁政令一出,满朝皆惊。

来自穷省和边镇的官员,纷纷称赞王渊爱民如子,其中不乏有人悄悄给家里写信总督手里有银子,赶快去打听总督想干啥,说不定就能借机参与工程捞一笔。

让王渊啼笑皆非的是,无论穷省还是边镇总督,拿到十万两银子之后,清一色跑去地方兴办学校。在广办社学的同时,又翻修扩建官学,或者帮学校购置学田,真正搞水利或边防的少之又少。

因为办学见效快嘛,而且还能得到读书人称赞,于自身而言也是重大政绩。

至于边镇总督,蒙古人都被干趴下了,根本不着急修长城堡垒。在边镇多办学校,教化军户和异族,才是总督心里的头等大事。

鉴于此情况,王渊只得追加政令每任总督的十万两赈款,不得用于兴建佛道寺庙,不得用于兴建名胜古迹,最多只能拿一万两用于办学,剩余银两以修桥铺路、兴修水利、巩固边防为先。

朝中各派系,为了总督职位,简直抢破了头。

贪钱的想要捞银子,有能力的想要干出政绩,反正十万两银子握在手里再说。这只是额外银子,若遇到突发事件,又或者启动重大工程,还能继续找朝廷要钱。

王渊不是西班牙贵族,不会有钱了就做暴发户。

你很难相信,弄到巨额财富的西班牙,几十年时间就搞得财政崩溃,且国内的工农商业得不到任何发展,底层百姓因为物价上涨反而过得更艰难。

西班牙有钱了只做两件事

第一到处买买买,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日用品,全都向国外购买。抢钱就能买东西,我为啥要自己生产

第二,扩建军队,继续打仗,继续抢劫。西班牙的军队在极盛时,可以同时跟欧洲三个强国打仗,如果按照士兵和人口比例,相当于21世纪的中国拥有7000万常备军。

英国总是宣传自己干翻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其实当时损失的,只是西班牙舰队的一部分,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且西班牙第二年就造船补齐了。西班牙衰落的真正原因是财政崩溃,军队养太多,打仗打太多,四面树敌又不发展自身,且又沉迷于奢侈享乐,最后每年从美洲弄来的金银,竟然无法支付军事贷款利息。

如今,大明国库丰盈,当然要搞西部开发、北部开发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