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80后红楼梦新续 > 第32章 九十五回 寻夫婿金簪埋飞雪 觅封侯枯木折狂风(三)

一日来到一家客栈,向老板打听可见过一位妇人。因宝钗品貌气质出众,那老板记忆犹新,故听了贾琏的描述后,店老板立刻就想起当日那位姑娘。忙道:“大爷所说的这位姑娘,确实曾住过本小店。”说罢又摇头叹息。贾琏忙问缘故。那店家叹息感伤半天,方道:“说来真是老天无眼啊,那位姑娘已经没了。”便把当日宝钗离去、后来在枯原岗遭遇大雪的事说了一遍。又道:“几天后我听过往的客人说,枯原岗上有人冻死了。我就疑惑是那位姑娘。赶忙带了两个伙计赶去一看,果然是她。人早已没了。我就定了一口棺材,请人抬下山来,安葬了。坟就在不远,我这就带大爷过去。”

贾琏和贾兰一听此话,心中悲戚,忙跟着店家出来。走了两里地,来到一片山岗下,一座新起的坟茔赫然在目。二人一见,不禁滚下泪来。大哭一场后,贾琏谢过店家,又说了先去寻人的事,然后和贾兰策马直奔落云山而来。

走了五六天光景,来到落云山下,贾琏和贾兰拴好马匹,登上山来。及来到荣法寺,见到主持,说明来意。那主持道:“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来得不巧。那年轻公子早已随着茫茫大士远去了。”贾琏忙问:“去哪儿了?”那方丈道:“飞尘不到之地,凡音不达之天。想是尘缘已了,施主也不必再问了。”贾琏一听此话,也不好再问,只得悻悻地走下山来。

贾琏和贾兰昼夜兼程赶回家来。及到贾政的院门,不知怎样才能启口,徘徊一阵方走进院来。彼时贾政刚吃完药,正和王夫人说话。见他二人进来,先是眼睛一亮,复又黯淡下来,示意二人坐下。贾琏和贾兰不敢就坐。王夫人已经在拭泪。贾政低下头,半晌道:“坐下说吧!”贾琏知道此事不得不说,且不可久拖,只得把宝玉和宝钗的事说了。

贾政和王夫人一听老泪纵横,大放长声,几乎不曾昏死过去。李纨等也是放声痛哭。大家大哭一回,王夫人方勉强带着贾琏和贾兰来见薛姨妈。

薛姨妈一听宝钗去世,立刻昏死过去了。众人忙着请大夫抢救,忙乱到半夜薛姨妈方渐渐苏醒过来,又悲泣欲绝。自此后便卧床不起,茶饭不进,日渐羸弱。

贾赦贾政等商议一回,让贾琏和贾兰去请薛宝钗的灵柩回家。众人雇了两辆车,次日一早,贾琏和贾兰便起身前往枯原岗。一日到了枯原岗,贾琏请了几个僧道做完法事,便起了宝钗的灵柩装在车上,返回家来。

及到家中,众人见了,无不伤心流泪,薛姨妈更是悲痛欲绝,几次晕倒。宝钗的灵柩停放在院中,贾政请来十几个僧人每日念经做法事。七日后,灵柩下葬。说来奇怪,在下葬之日,直觉异香满庭,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众人莫不以为是奇事。

宝钗和黛玉姐妹俩,一个举行了结婚仪式,一个是正式定了亲的,都作为贾宝玉的妻子寄灵铁槛寺,待将来一起葬入贾家祖茔。

薛宝钗向来是薛姨妈的精神依靠。今见宝钗去世,薛姨妈痛彻心髓,每日茶水不进,坎坎一个月光景,竟也下世了。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贾政和王夫人又老了十岁。好在孙子贾兰聪明懂事、勤学上进,二人方略略有点安慰。

且说贾兰那日因贾宝玉走失,东奔西走地寻找宝玉,后面的几场考试也未曾用心,故没有取得生员资格。后来家中虽然发生了多少大事,贾政总不让贾兰去跑腿,唯恐贾兰分心;李纨也每日从饮食起居到读写诵检,照顾得十分经心,只为贾兰能全神贯注地用功读书。

贾兰从小就很省事,如今长大更是来知书达理、温雅乖觉。眼见家族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亲人死的死散的散,贾兰立志登科及第、显声扬名,以重兴祖业、再振家门。因每日三更灯火五更鸡,十分刻苦用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来年的院试中,贾兰果然高中,荣登案首。

捷报传来,贾赦、贾政高兴得老泪纵横;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尤氏、平儿等人也都喜极而泣。当晚,贾赦、贾政设宴庆祝,大家喜笑颜开、谈笑风生,贾宅始迎来了久违的欢笑。

接着亲朋好友你来我往皆来道喜,一连忙了几日,贾宅两处小院里喜气洋洋。

贾政虽喜贾兰学业初成,前途无量,但思及自己和王夫人已老态龙钟,又体弱多病,便不禁心中有些忧虑,盼着贾兰能早日娶亲成家,了了自己的这桩心愿。晚上谋之于王夫人,王夫人的心思自和贾政一样。次日又和李纨商量。李纨见贾兰已大,早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况贾兰娶妻后,自己也好有个膀臂。思量一回,便回王夫人说先问问贾兰。

第二日早晨贾兰过来给李纨请安时,李纨便把欲给他娶亲的事说了。贾兰见母亲不但要照顾爷爷奶奶,还要为自己操心,早已十分心疼母亲,只盼着能为母亲分忧。今见母亲说给自己娶亲,有何不愿意。只是当听到李纨说要去托媒人时,半吐半露地告诉李纨,自己早已暗慕一人。李纨忙问是谁。贾兰憨笑,只觉难以启口。李纨问之再三,贾兰方吞吞吐吐地告诉李纨。

李纨听贾兰之说,又惊又喜,忙过来告诉王夫人。王夫人听了,初也惊喜交集,后又踌躇道:“论理,这是一门好亲事。只是一则当日我已认她做干女儿了;二则他二人不是同辈。这事待我与老爷商量,看怎么处。”

王夫人便出来和贾政商议。贾政听了,初也是吃惊,后又笑道:“无妨,嫁过来自然是随着兰儿的辈数。俗语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不值得为些些小事而错失了一门好亲事。”当下众人商议已定,便决定前去提亲。

你道贾兰看中了谁?原来当日薛宝琴来贾府住过一段时间。贾兰见过宝琴几次,便心生爱慕。只是宝琴当日已经许配给了梅翰林的儿子,贾兰也只能暗自钦慕而已。后来薛家败落,宝琴被退婚,贾兰便对薛宝琴念念不忘。而今说到亲事,因见薛宝琴还待字闺中,正好有机会完了自己几年的夙愿,于是便将心思吐露于母亲。

虽然薛家家破人亡,如今只剩下薛蝌和薛宝琴兄妹俩,但是薛宝琴的才貌贾宅人所共知。所以当听说贾兰想求娶薛宝琴时,贾赦、贾政、王夫人等无不喜欢,当下委托贾琏南下去薛蝌家提亲。不日,贾琏即带了几个族中子弟,奉着一份彩礼奔江南而来。

一日来到薛蝌家,二人见过,叙过家事,贾琏方说明来意。薛蝌一听,忙去征求妹妹的意见。薛宝琴当日对贾兰已颇为熟悉,知贾兰最是好学上进的,今见贾兰果出人头地,有何不依。因含羞回道:“如今父母已经不在,我的事自然全凭哥哥做主,奈何又问我?”薛蝌知道妹妹心中愿意,便答应把宝琴许配给贾兰。贾琏自是十分高兴,定了亲,忙赶回家来复命。

贾琏赶到家中,说了定亲的事,合家自是欢喜。贾兰更是欣喜非常,亲下江南接了宝琴,择吉日一乘八抬大轿把薛宝琴娶进家来。真是人生得意、双喜临门。也是贾宅否极泰来,宝琴和贾兰结婚后,只一年光景便生了个大胖小子。

话说贾兰考中秀才,又娶妻生子,给劫后余生的贾门带来了难得的希望。贾政和王夫人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家门复兴,更是对贾兰寄予厚望。李纨回想丈夫早逝,二十年来自己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拉扯大,如今终于苦尽甘来,个中辛酸真是不可言表。

展眼又到金秋,这日王夫人正和李纨在房里说话,忽见平儿带着刘姥姥和板儿走了进来。刘姥姥和板儿一见王夫人和李纨,忙行礼请安。王夫人忙把刘姥姥搀起来,又叫板儿起来,笑对刘姥姥道:“姥姥一向身上好,身子还是这么硬朗。”又请刘姥姥坐。刘姥姥忙笑回:“托太太的福,还能走得动。今儿一来是给太太和奶奶们请安,二来看看巧姐儿。姐儿回家来,我们都着实想念。今儿趁着给太太送瓜果蔬菜,来看看姐儿,顺便给姐儿捎了一套冬衣。”王夫人忙道谢,道:“多谢您老费心。姐儿也很想您呢。您先吃茶,过会子让她来拜见您。”

李纨和平儿早摆上茶点来。刘姥姥边吃茶,边和王夫人说些别后闲话。板儿被贾兰让到别的屋里吃茶,不题。

刘姥姥本欲当日就赶回家去,因王夫人挽留,便在王夫人这边住下了。王夫人回思当日刘姥姥对巧姐儿的恩情,又见刘姥姥每过些日子就带着衣履瓜蔬前来看望巧姐儿,心中着实感念刘姥姥。款待刘姥姥吃完晚饭后,和刘姥姥聊到二更天,方准备就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