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昭君之开挂人生 > 六零(04)

昭君之开挂人生 六零(04)

作者:传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10: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昭君第一世可是得过冻疮, 那滋味难受的很。

骑着自行车, 看了一眼坐在后面的何翠莲的脚,她提醒说, “何翠莲同志,你的脚回去以后用生姜水好好烫烫, 泡泡。今儿这么一弄,会长冻疮的。”

“唉, 谢谢窦干事提醒。我回去一定泡。我的脚年年冬天都长冻疮。”

何翠莲是郊区的姑娘,娘家人也是老实本分的人。

在城里的女婿, 亲家面前是一直立不起来。

他们一直也自卑,在康家人面前,自卑的不行。

为此,何翠莲立不起来也是有这部分的原因。

“何翠莲同志, 你永远要记住,死亡不可怕, 可要看怎么死。如果你的死有意义有价值, 我不劝你, 可明显你现在这样, 被虐待被辱骂是没有任何意义。 ”

“是, 我再想想。”何翠莲低垂着脑袋, 明显还在发懵。她第一次想反抗, 想自己做主,可还没有胜利。心中在嘀嘀打鼓。

接下来到医院以后,验伤, 开证明,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已经是下班时间。

下班也得加一个班,昭君带着何翠莲回到康家。

进到康家所住的大杂院,大杂院住的人很多都是一个单位的。大杂院的所属权也是某单位的。不是属于哪个人的,这里住的人都是何翠莲男人的单位的同事。

刚踏进大门,就有一位老太太惊呼一声喊出来,“翠莲,没事吧你你你,命苦哟。”

“丁奶奶,不要紧,给您介绍一下,这是区妇联的小窦同志,她来帮我的。”

丁老太太楞了一下,很快的眯着眼睛笑笑,她耳聋,何翠莲的声音也就比较大,里面的人都听到了。

“好妇联的小同志 ,您帮帮翠莲,是个苦命的孩子。”

丁老太太也是个苦命人,也是军属,她丈夫早年参加解放军,后来牺牲了。他们夫妻两是青梅竹马,彼此情深意厚。

可惜的是,夫妻俩结婚不到一个月,她丈夫就去参军,从此一去不回。她也没有孩子,无数人劝她改嫁,可她就是不愿意,要守着。

伺候走公婆,她就一个人,刚解放的时候,给她安排了工作,前几年到了年龄就退休了。

也住在这个院里,她是唯一院里有一套房子产权的人。

“好,丁奶奶,只要何翠莲同志是被人欺负的,我们妇联就不会不管。恶人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情节恶劣的是要坐牢的。”

推着自行车,昭君进了大院,已经听到声音的人们,都站在廊檐下,看着昭君与何翠莲。

最引人注目的是何翠莲那双冻的通红的脚丫子。

不少的闲言碎语,都瞟向了住在最角落的康家,鄙夷,不屑,眼神如刀,刀刀劈向康家人。

康家三个小的,脸皮子薄,被左邻右舍看的很不好意思,都回头怨怪屋里刚下班的大哥还有一直在家亲妈

三人共同的心声是真是的,不喜欢大嫂打也别让人跑出去啊。

丢死人。

大哥下手没个轻重,打轻点,多打几次就是

没一个觉得打何翠莲是不对的 ,怎么打,打没打死,他们不管,就是不能让他们跟着丢人。

丁老太太迈动着她的三寸金莲,快速的进屋,找出来一双大棉鞋,“翠莲,给,我侄女上次落下来鞋,你先进我家厨房打些热水,洗洗脚先借你穿上。”

“谢谢丁奶奶。”何翠莲冻的鼻涕直流,一直擦着。

“不谢,别冻感冒了。”丁奶奶看不过眼。

昭君没有说话,只是从挎包中掏出来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一支笔。

从遇到的第一户人家开始采访,她决定了要在舆论上占据上风。

既要解决何翠莲的问题,还要写一篇新闻稿子,投去报社,然后在舆论上讨伐康家母子,以及那三个没人性,自私的小的。

“大爷,您好,我想问问您在这院儿住了多久与康家平时的关系怎么样”

接连问了几个问题,一连贯的话的问出来,得到不少信息。

她是利用何翠莲去丁奶奶家里洗脚借鞋的时间采访。

等下得有场大仗要打,对付的一对恶母子。

周围的人早就看不惯康家母子,特别是康家老太婆,实在是可恶。

在大杂院里,她是出了名的无赖,家家户户的都被占过不少便宜。

别人占便宜有节制,知道什么不该占,什么能占一点,可康家老婆子是没个节制也没有眼色。

反正院儿里的家家户户都讨厌她。

一人一张嘴,叽叽咋咋的说了好些康家人的不是。

昭君脑子都快炸了,不过手中的笔却不慢,挑选了不少有杀伤性的事件记录下来。

何翠莲从丁奶奶家一脚踏出来,康大找准机会从家里说大门一个箭步的冲了出来。

一把抓住何翠莲就往外拖,“你是不是不想过了,居然又去告状,再告状,老子休了你。

生不出儿子,不下蛋,一天到晚就知道告状叽歪。”

呵骂着何翠莲,还动手要打,昭君一把把笔记本塞进挎包,几步冲上去,一脚假装不注意狠狠的踩上康大的右脚。

“啊,谁踩的”

这里场面混乱,从院外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家的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才五岁,圆溜溜的大眼睛,滴溜溜转动几下,然后飞奔着扑过来,脸上一幅死了亲妈的表情。

“妈,别死,别丢下妞妞。”小姑娘的表现,出乎昭君的意料。

呵呵,五岁的小姑娘,是个人戏精啊。

有意思了。

被丈夫薅住头发的何翠莲,正心中悲苦,哀怨自唉的人,听见闺女可怜兮兮的哭喊声,瞬间泪崩,眼泪汪汪的,如瀑布一样倾斜,哗哗的流。

瞧的昭君傻眼,何翠莲是怨气冲天,心里苦,才哭的惨兮兮的。

小姑娘不是,瞅瞅,那哭天抹泪的样,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母女俩哭的惨,各家有不少的妇女,小姑娘,都跟着抹泪。

昭君手上功夫也不慢,上手拉着康大的手腕一转,,康大疼的哇哇叫,“小姑娘 ,别管闲事儿。我家的家务事轮不到那啥子妇联管。

你们闲,去管管别人家的事,我家的事,自己会处理。”

康大其实心中是惧怕的,毕竟妇联也是官子口,不是他能硬抗的。

昭君可不怕他,对着大家伙,朗声说道,“我的身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说了许久,也有一些关于妇女儿童说法律条文,眼神犀利的扫过康家所有的人,包括躲在门帘边的康家老婆子。厉声的说道,“今儿我是来打前站的,收集情况。

今儿要解决两件事,一是康家人谁拿的何翠莲的工资,必须拿出来。我在医院的时候问了,这些年,何翠莲同志每年的工资是多少,她个人开销是多少。

生了孩子以后,孩子一半的开销是多少,我都仔细算过。

被康家人拿走多少,应该还剩多少。今儿,我们当着所有街坊四邻的面再算一次,康家该补给何翠莲同志多少,就得拿多少出来。

还有一件事,就是确定是谁打何翠莲同志的,我们在医院已经验伤。还有伤残证明,已经违法,得跟我走去一趟公安公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是要判刑的,轻的十几二十天,重的一年半载甚至是年。

在去公所之前,先还钱,不还钱,我也会以抢劫来上报。还有,明天上班,我会电话通知你们单位的办公室以及工会。

一个个的,想干什么,打算把儿媳妻子当佣人使。搞资产阶级那套,我们妇联是坚决不允许的。

主席都说了 ,男女平等,妇女也顶半边天。

让我再听到你们嚷嚷什么女人是赔钱货,可以随便打随便骂。那我就报上去,你们是反驳主席的平等思想,想搞封建复辟,想恢复帝制。”

昭君的话里全是敲打,全是针对性,全是针对康家人来的。

说完不少人符合,“窦干事,您放心吧,咱这些人对家里的儿女都是一视同仁,可不偏心。

要说偏心吧,咱院里有这样的人。”

“对呀,有些人一年四季占便宜没够。还虐待儿媳妇。”

有的小姑娘与何翠莲的小姑子有别扭的也趁机攻击,撇撇嘴说道

“窦干事,何嫂子婆家就有那样的人,明明自己就是个女人,还嫌弃何嫂子是个赔钱货,真是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闺女。

一分钱不挣,还嫌弃挣钱的嫂子,啧啧啧,真是不要脸。”

康家小女儿忍不住了,冲出来不顾寒风凛冽,站在院子里对着说话的姑娘怒喊,“关蓝,你别血口喷人,你才不要脸呢,你不是一样没有找到工作,吃家里的喝家里的。大哥莫笑二哥,咱俩彼此彼此。”

“呵,咱俩可不一样,我在家里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家里上班的人回来就有现成的饭菜可以吃。

再说了,我也不在外说自家嫂子不好。别把我和你混为一谈。咱俩可不是一拨人。”

关蓝也是个牙尖嘴利的姑娘,但人品不错,勤快。

昭君已经拉着何翠莲走到康家老婆子面前,没啥要调解的,就是直来。

康大已经吓到了,眼前说妇联干事,怎么与往日的那些人不一样。

原来的陆主任那些人,说话都是斯斯文文的,什么都是慢条斯理的,还讲什么自主性。

可今儿这位怎么像个杀神,作风强硬 ,也不废话。

康家老婆子第一次见到作风硬的干事,什么坐牢啊,告到厂里啊,吓得她一个没有读过书,也没有什么见识的老文盲,瑟瑟发抖,全身都在哆嗦。

前半辈子她靠男人,后半辈子靠儿子。霸道蛮横了半辈子,用哭惨,孝道,让大儿子听话,对付几个小的也是一样。

在大院内也是撒泼打滚,占各家各户的便宜。只要有人不如她的意,就在人家家门口能骂骂咧咧一天。为此院里的人都忍让她,可今天来的这位窦干事,瘦瘦高高的,像麻杆一样,可人却一身杀气。

她只要见到窦干事那杀人的眼神,就吓的浑身哆嗦,那还敢撒泼打滚。经验告诉她,即使今儿撒泼打滚,也没有任何的用,只能起反效果。

康家婆子也是个精明人,在昭君是强势镇压下,瘪瘪嘴,流了几滴眼泪,装可怜。

不过她装可怜一点用也没有,昭君视而不见,还不耐烦的挥手,“别装了,该还多少钱就还多少钱。

你们母子俩,以后再欺负何翠莲同志,我们新账老账一起算。到时候,你们该进监狱的进监狱,该回农村老家的回农村老家。

还有你们几个小的,有工作的单位的去申请单人宿舍,没有工作的去找工作。再欺负何翠莲同志,你们就是想复辟,想搞封建地主老财那一套”

扣帽子,昭君扣的溜的很。

“给,马上就给。以后再也不欺负何翠莲,一定不欺负,只是能不能别去厂子里告状”老婆子恳求道,大儿子现在的工资是家里所有人中最高的。

万一给领导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以后加工资的时候没有老大,那得多亏啊。

昭君的大眼睛,瞪了康婆子一眼,然后说道,“不行,一定要告诉他们厂办和工会。还有,如果以后何翠莲同志想离婚,你们不许威胁恐吓。”

在院子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阳光”下,几人算账,大致算过以后,该补的钱到位。

昭君猜到了,这年月存钱存进银行的少,都是存在家里,本来就不多。

很多老人也不相信银行,压根就没有去银行存钱的想法。

弄完一切,已经是晚上七点,昭君婉拒何翠莲的邀请,离开了大院。

推着自行车 ,一个手电筒绑在前方,照亮着寒风中的夜路。

昭君回到家里,已经简单的给自己弄了点吃的,洗洗才睡。

没心情看书自学了。

昭君的工作方式看似粗暴,可却是最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天后,周六。

下班回到家,弄了口热饭吃,昭君那出来一双快做完的男士棉鞋,做着收尾的工作。

她做的布鞋,棉鞋,衣服,手工都非常的好,穿的很舒服。

她手中的这双,是给一位尊敬的老人做的。

厚厚的布鞋底下还有厚厚的轮胎底,稍稍踩到水,雪水,都没有问题。

里面塞的是新棉花,暖和的很。

几日前,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南省,某处小山村。

窦家

去公社取包裹的老三窦长荣,上午去,中午就赶回了家。

来来回回都是铁脚板子走过去的,没有班车,也没有牛车。

挑着箩筐去的。

“爹,娘,是君君寄回来的”包裹上有写,窦老三也是识字,窦家男人与孩子都识字。

窦老三一脸喜气洋洋,大侄女去了京都,家里就一直盼望着她的平安信。久等不来,都有些担心了。

老爷子开始还淡定的很,听说是自己与老婆子一手带大的大孙女的包裹,老爷子嘴角高高翘起。

手伸的长长的,窦老三放下箩筐,从一边拿出来一个包裹,放在老爷子身边是八仙桌上,“爹,放在桌子上拆,重的很,压在身上沉。”

可不是只有一个包裹,一共有两个巨大的包裹,他一路挑回来,累死了。

早知道,就借村里的牛车去取包裹。

来会二十五里路,走的人都快散架了。

主要是回来的时候累。

“君君一定会写信,我先找找信。”老爷子没有暴力拆包裹,他瞧着包裹是白色的面粉袋子装的,是那种最大的面粉袋子,能装一百斤的那种。

“嗳,我找找。”老太太膝盖上放着竹篮子,择她的菜。

老头子今儿一上午都心不在焉,一直等着老三回家。等的就是包裹中的那封平安信,君君也是的,不管咋样,得先写封信回来报报平安呀。

老爷子最近这些日子一直挂着心,从君君上了火车,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生怕孩子出什么事。

老爷子运气好,拆的包裹就有信,迫不及待的拆开看了信,随着信还滑出来五张崭新带着油墨味道的大团结,还有几张照片。

老爷子拿起五张大团结和照片放在桌子上 ,自己展开信,看着

里面开始是问候,问候他与老婆子的。

之后写的是君君与老二见面的场景,以及老二说了一些什么,做了一些什么。

后面就是在京都的所见所闻以及孩子无意中发现宝藏被表扬 ,还有主席写信,赠字鼓励君君的事情。还有换工作,以及明年九月进修读大学的事情。

照片中,没有一张是君君本人的照片,照的是主席的那封亲笔信以及那幅字的照片。

老爷子的表情,随着信件上的事情转换着,到最后是“哈哈”大笑。

“好,不愧是我的孙女,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出息了,老婆子,你大孙女出息了。还说让我们明年开春,春耕以后去京都住段日子。”

老爷子高兴的胡子都在震动。

老太太放好菜篮子,扭过头,看了一眼刚才进来的老四,老五,然后问道,“老头子,你说说,咱君君怎么出息了”

昭君写的信件有好几页,写的密密麻麻。

老爷子也搞的明明白白,虽然有些地方没有明写,可老爷子明白,是君君故意不写的。

家里的三个儿子都坐过来,想听听大侄女怎么出息了。

老爷子,拿着信件递给老三自己看,他本人高兴的说起来,来龙出脉,跟讲书一样。

家里的孩子们都在学校,中午回不来。

三个儿媳,有两个站在堂屋大门外,也观望着 ,不好意思进来翻包裹。

一个在厨房忙活着,窦家三个儿媳轮流值班做饭做家务。

家里的孩子们,负责早上上学前打猪草,放学后一路捡柴回家。

老爷子的一番话,听的老四老五俩对夫妻张口结舌。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君君运气太好了点吧

看完信的老三,说了一句话,“爹,君君是个老实孩子,老实孩子有福气。”

老爷子拿着几张照片,仔细反复的盯着看,呵呵一笑,“是啊,傻人有傻福。年后,我打算和你们娘,等春耕以后,去一趟京都,住上一段日子。”

老爷子是想看看孙女,陪陪那孩子,还有去见见主席的那封信以及那幅字。

“好,住上一段日子也好。”

老三明白老爷子的意思。

老太太乐呵呵的收下桌子上的五张大团结,是孙女孝敬的。

包裹内的东西,老三按照信件上所写,开始分。

除了老人的,三家都各自有礼物。

下午,老爷子溜达着出门,在村里溜达,在村里原来老地主家外面的凉亭中坐下。

周围有不少人坐着,都是一些老头子,“老窦,怎么出来了,听说君君给你寄了东西,寄的啥啊”

窦家有京都寄来包裹的事,全村都知道了。

“没啥,给我和她奶奶寄了衣服鞋子,还有一些吃的。这些都不算什么 ,我不看重。”

老爷子不全说,还留一手,傲娇的很。

有人又问道,“老窦,别卖关子。你那意思是衣服鞋子,吃的都是小意思是吧,还有更重要的,是这样吧”

问说这人是最了解窦老爷子的人,两人常年抬杠,常年打嘴皮子仗。

但关系最好。

“老彭,还是你了解我。但我不想说,嘿嘿,哈哈哈”

无论谁问,老爷子就是不说。

摇摆着脑袋,哼着能哼的小曲儿,独自偷着乐。

最好被缠的有些烦不胜烦,老爷子才透露他开年春耕以后要去京都探亲的事,对外他说的是去部队探亲。

去部队探亲,开证明,才开更好开,路上才更方便。

老爷子的心思,在座的人都晓得,也不戳破。

哪是想儿子,明明是想孙女,也是,这些年君君一直跟着老窦两口子,不想她想谁啊。

“对了,老窦,明儿选生产队支书。好些人说要选你家老三。”

“啊,选他,怎么可能”老爷子没听见村里有风声传选自家老三啊。

“怎么不可能,你家老三读过书,识字,以前还给解放军送给信,家里有烈士,有军人。

他本人做事踏实能干,肯吃苦,他们那一辈的人,都又或者服气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