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我摊牌了,我是皇帝 > 第六十七章 吐蕃国来使,必有深意【新书求收藏】

第六十七章吐蕃国来使,必有深意新书求收藏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时不时的有太监往来宫中和宫外,向李世民汇报前期准备工作的各个动向进展。

已经物色好了几座庄园,人手也已经找好了一批,就等李世民查验一下,看看合不合心意。

然而就在李世民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件事却直接打乱了他的行程。

一份边关急报送到了李世民的桌案上。

吐蕃国派出了一支使者团队,想要和唐朝进行两国之间的往来,并且表明这支使者团队是携带了国书的,属于正规官方使团。

现在边关的请求,就是在询问是否放这支使者团队入关。

这件事情发生的突如其来,直接就将李世民给干懵了。

不过懵逼归懵逼,李世民对此还是要郑重看待。

有国书,就意味着是官方往来,这是直接牵扯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最高层面。

而派出这个使团的国家是吐蕃国,是大唐西侧藏区高原上的最大势力。

虽然不论人口还是经济,距离大唐都相差很远,但最起码也是周边大国之一。

论根基底子和战斗力,甚至比东突厥还要强悍,远超什么吐谷浑、薛延陀这样的小部族。

这样的国家派来的使者团队,大唐王朝君臣上下都是需要以礼相待的,李二当然也不例外。

他虽然急着赚钱,急着把提炼粗盐的业务搞起来。

但他的首要身份是国君,是大唐的天子,当然应该以处理朝堂政务为首要事情。

所以就算心有挂念,也只能把其他事情暂且搁置,让手底下的宦官们先自行处理,等了结了吐蕃国来使的事情之后再行商讨。

接到边关急报的半个时辰之内,李世民就把手底下的重臣都召集了起来,齐聚一堂商议此事。

李二坐在上首的位置,剩下两边是长孙无忌、魏征等人。

先是将边关急报传递给了众大臣阅览一番,李世民才接着开口问道。

“诸位爱卿,对于吐蕃国使团来使之事,不知你们有何看法”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当即站起来说道“回禀陛下,虽然不知吐蕃国派出使者究竟是所为何事。”

“但臣以为对于吐蕃国的使团,我大唐上下应当充分展现出礼仪之邦的友好姿态。”

“毕竟此时乃是和平之年,我大唐与吐蕃之间并无战事发生,彼此关系也算和睦友好。”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自有雍容气度和素养雅量,吐蕃国既然展现出友好之意,我们便应当以礼还之,否则不符合我们大唐的上国身份。”

“因此对于吐蕃国正规使团的来访,臣建议以两国相交之礼仪对待,陛下应当于朝会之时亲自接见吐蕃国使团中的几位正使和副使。”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地位和职责基本相当于朝中的宰相,这些大小事务他都有所建议和了解的权力。

房玄龄一说,李世民点了点头,但还是充满顾虑。

“是这么个道理,只是我朝上下在此之前并未收到任何通知,吐蕃国完全就是突兀排出使者团队,实在是让朕心中有所不解。”

李世民这么一说,杜如晦则当即站了起来。

“陛下方才所担心的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这其实算是我大唐第一次和吐蕃国相接触,他们究竟有什么目的,其实还未可知。”

“吐蕃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和我们大唐往来,又或者是有别的想法,这些都值得揣测。”

“必须防备着吐蕃国有什么其他隐晦的目的,倘若对我大唐不利,则应当以雷霆之势处理”

众人听闻之后,脸上的神色不由凝重了起来。

杜如晦这番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确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吐蕃真正称得上是国家开始,到现在根本没有几个年头,甚至现在还有不少吐蕃人用部落自称。

一直以来都属于游离在中原国家之外,根本就不受重视,也没有大国会正眼相看的小角色。

连隋朝都只是想管就管一下,不想管就懒得理会,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吐蕃,实力是很弱小的。

然而就只是趁着隋唐交替的中原乱世,这么短的时间,就将藏区高原给打了个遍,各路势力都被收服,迅速跃居藏区高原第一大势力。

这样的势力,要真把他们当做什么都不懂的蛮子,那显然是不大聪明的做法。

因此这一次吐蕃来使,几乎可以板上钉钉的,是一定有其他目的。

国与国之间的来往,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由不得李世民等人不慎重。

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