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越后继承了一座青楼怎么办 > 第 105 章

穿越后继承了一座青楼怎么办 第 105 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10:24:3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与此同时, 谢谨行也收到了盛景意的信。

这信没那么详细,只说了自己要和韩端商量黄天荡之事和他们的初步构想。

虽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武举上,但那群小纨绔从金陵销声匿迹, 还是有不少人注意到的。

至少定国公这个当祖父的就肯定知晓。

定国公一直没什么动静, 谢谨行还有些纳闷,叫人去打听过, 却只知道徐昭明他们在黄天荡一带到处浪,唯一出格的就是把上元县最大的酒楼给买了。

谢谨行有点明白韩端为什么对徐昭明这群小纨绔另眼相看了,在波诡云谲、尔虞我诈的朝堂待久了, 应当会格外羡慕徐昭明他们的直率与热忱。

这种一言不合跑去买个酒楼的事, 他们是做不得的;这种听说小伙伴去了某个地方,立刻呼朋唤友一块找过去的事,他们也是做不得的。

正因为做不得, 所以才觉得格外难得。

如今筹备好些天, 那家金玉楼六号店估摸着已经开张了吧

金玉楼六号店确实快开张了。

由于上元县的房价着实便宜,寇承平大手一挥, 陆续把旁边的两处临街小院全买了, 一处充当他们的临时住处, 一处则充作“子弟学校”。

这是延续了前五号店的福利体系, 保证酒楼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甚至连酒楼员工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夜校”, 认几个字、学点算数。

可以说金玉楼除了薪资比别处高之外, 这个条件是最为诱人的,谁不盼着自己孩子好哪怕自己一辈子只能这样了, 心里总存着点孩子未来会飞黄腾达的念想

初时上元县的人都没当一回事, 只觉得金玉楼是在作秀,等金玉楼聘来几位在上元县小有名气的夫子, 众人才知道那不是虚话

一时间,连金玉楼扫地的差使都成了香饽饽。

除了金玉楼,上哪扫地能给自家孩子扫出个读书机会他们自个儿咬咬牙,固然能够把某个孩子送去开蒙,可一般人家里都不止一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向哪个他们都心疼

经商之事,自古以来都被许多读书人瞧不起,大多都觉得商人不事生产、蝇营狗苟,满身的铜臭味

金玉楼这一手,却叫许多人大为赞许。

虽说这学堂只收金玉楼员工子弟,却是让上百个家庭的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些人真要能培养出来,最差也能当个账房先生这事于教化而言,大善啊

当年范文正公回家买千亩族田,以族田供养族人读书,惠及全族,这已经是为人称赞的善举。

现在金玉楼不仅解决了百来号人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这么多孩子的求学问题,不愧是寇家、徐家那种人家出来的孩子,即便开酒楼,也与那些一心逐利的商人大不相同

上元县令得知金玉楼这番举措也十分感动,暗示盛景意自己可以出席金玉楼的开业剪彩活动。

盛景意会意,叫寇承平给上元县令给府衙上下递了帖子。

相比遍地都是豪强的金陵城,小地方的父母官反而官威更重。

主要是如果你官太小了,金陵城随便拎个人,人家家里都可能比你有能耐,所以越是在金陵、临京这种要紧地方当官,越要夹起尾巴做人

至于县城这种地方,最大的官基本就是县令了,只要县令不和当地富户乡绅起冲突,所有人都要给他面子。

要不是有个子弟学校同步开业,县令自然是不会出席酒楼开业这种场合的,那太掉价了,会让同僚不齿。

而今占着有利教化的说法,县令自然想借此机会和寇承平等人交好,进而攀上寇家、徐家这样的大树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盛景意把县令的想法看得门儿清,却并不反感。

有的人愿意隐逸山林,享受时不时出山秀一把的生活;有的人愿意踏踏实实往上走,力图最后能当上大官衣锦还乡。

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高下之分,你说人家在官场摸打滚爬没逼格,人家还说你不管俗事对百姓没贡献呢

金玉楼六号店开业这天,整个上元县都很热闹,很多富户都不是耳目闭塞的人,早从别人口里听说过金玉楼的名头,甚至还亲自去过,非常清楚金玉楼背后的靠山有多大。

那群爱吃爱闹的小纨绔背后的家族,几乎把金陵城说得上话的人家除邱家外一网打尽了

他们一大早派人过去排队,让仆从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分个人回来报讯,好让他们头一批进去尝个鲜。

哦不,尝鲜只是其次,他们主要是给金玉楼捧场,没想吃什么烤鸭、什么酱鸭、什么盐水鸭、什么鸭血粉丝汤,鸭肠、鸭胗什么的他们更不稀罕什么美人肝、凤尾虾、松鼠鱼,听着就很平常嘛,肯定没有外面传说的那么好吃

很多人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来到金玉楼,后来自然都应了打折卡上那句话肚皮滚圆走出去

由于两套厨子班底整合起来了,上元县的全鸭宴里头掺入了不少本县特色,至少时蔬都是本地农户供应的,还用了不少时令野菜入菜,可以说既保留了金玉楼的主打特色,又照顾了上元县本地人的口味。

要是外地人过来,更会觉得吃着耳目一新。

这样好的饭菜,这样好的服务,金玉楼开不好,还有哪家酒楼开得好

上元县的养鸭户也迎来了一阵狂欢,以前他们的鸭子卖去金陵,路上总少不了有点损耗,散户也没有门路搭上金玉楼的线,如今上元县开了家金玉楼,他们的鸭子可以直接供给金玉楼

县里有好些个特别擅长宰鸭子兼拔毛的,都应聘上了一份新差使宰鸭师傅。

有些家里今年没养鸭的,已经琢磨着等适合抱鸭苗的时候弄一窝养养了,现在光是金玉楼每天就能消耗好多鸭子,以后再也不愁鸭子卖不出去

金玉楼六号店正欣欣向荣地营业,盛景意也收到了王氏的回信。

王氏在信里转达了韩端的意思水师训练基地可以设,水师演练表面娱乐化也可以搞,水师相关保密工作他会安排下去,其他方面他们可以自由发挥。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可以开始圈地投资了

盛景意拉徐昭明他们凑一起嘀嘀咕咕半天,徐昭明便一行人便屁颠屁颠回金陵去了。

徐昭明主要回去让他祖父帮忙搞批退役将士过来设计军事博物馆和体验场地,什么兵甲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哪些可以拿出来陈列哪些不可以外泄,所以得求他祖父列个清单。

当然,要是能直接从武器库里扒拉不需要的废弃刀枪、废弃盔甲什么的就最好了,反正也没什么用处,不如用来展开军事教育

至于寇承平他们,自然是回去拉投资的,那么大一湖,划去一大片当水师训练基地,开发难度也还十分巨大,需要家里给一点点小支持。

往外融资是不行的,这个开发项目到底离水师训练基地太近,不适合拉太多人投资,还是他们自己人好好搞搞得了。

到时候雇人只雇周围那些“孤儿村”的村民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伤兵,他们比谁都更恨h人,骨子里就流着想和h人开打的血,等闲是不会泄密的,甚至还能帮忙盯着游客。

这样一来,朝廷的主和派不会对金陵这次扩员如临大敌,他们也可以猥琐发育

徐昭明带着任务回家,对着他祖父一顿软磨硬泡,最终他祖父还是敌不过他的痴缠,要人给人要清单给清单。

就是涉及到武器库库存这一块,他还是和韩端通了个气。

听韩端也支持此事,他便敞开了让徐昭明回头可以拿清单去取库存,但是再三叮嘱不能取清单以外的东西。

私拿武器库的兵器,那是要砍头的

面对定国公的再三叮嘱,徐昭明免不了咕哝一句“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难道还不知道轻重”

定国公横了他一眼,说道“既然不是小孩子了,婚姻大事也该考虑起来了――”

“我还有事,先走了祖父您要保重好身体啊”徐昭明一口气说完,一溜烟跑没影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最大的共同爱好果然是催儿孙成亲

嘶,恐怖如斯

徐昭明跑去和小伙伴们会合,小伙伴们拉投资也拉得很快,他们把韩端的虎皮一扯出来,又讲了讲黄天荡开发计划的重要意义,家里给钱给得非常痛快,还用一种“不错你小子有长进了”“你小子长大了啊要不要相看个媳妇”的眼神欣慰地看着他们。

作为每天沉迷吃喝玩乐的小纨绔,他们深谙成亲代表着诸多束缚,比方说他们现在可以在长辈面前撒泼打滚,成了亲就不成了,在媳妇面前要维持一点面子的

再有就是现在他们一伙人都是随约随到的,哪怕是拥有好几个红颜知己的寇承平,那也是一约就出来,从不缺席集体活动。要是娶妻生子了,他们还能这么潇洒吗

所以,还是让老实孩子先成亲去吧,他们还想在浪个几年

小纨绔们快快乐乐地薅完自家羊毛,兴冲冲地又去了上元县,全然忘了自己还是国子监的学生。

张祭酒每天巡视的时候看见那几个熟悉的空位,都忍不住捻着自己的胡须挣扎听说他们去上元县搞东搞西,还因地制宜地研发了不少新菜品,口味虽只是小小地变化了一番,入口之后感觉却全然不同。那么,他是不是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挣扎又挣扎,张祭酒还是放弃追究了。

孔圣人说过,该因材施教

也许千百年后,他们的名字会随着金陵谱菜谱被无数人记住呢

会吃,也是一种天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