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玄玉 > 第十三章 天预地演术

大唐玄玉 第十三章 天预地演术

作者:百世经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0:38: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预地演术

“此传言应该非虚,武曌曾经病重,就是服用其中一颗长生不死丹,而重新焕发活力,所以才那么大年纪了,还豢养那么多宠男面首。”王洛长吐了一口浊气,“不过具体情况,恐怕只有找到温师,才能明白。至少,这是一线希望。”

车渠紧了紧拳头“只要真的存在长生不死丹,我一定要给玉弟儿抢过来。”

“抢你以为你天生神力就天下无敌神州广袤,百家千门,高手如过江之鲫,这朝堂乃权势聚集之地,更是能者如林。武曌乃九五至尊,赤松、狄仁杰、裴旻不说她身边绝顶高手就有好几个,还有宫中数千禁军宿卫,传言她本身也是个深藏不漏的高手,要不然你真以为她一介弱女子能睥睨天下”王洛重重地咳嗽了一下,“当初,我们终归还是太小看了她,才一败涂地。”

车渠深吸了口气,有些踌躇“王师,那你说该怎么办”

“你得成长起来,无能者才会无计可施”王洛定定看着车渠,“三年,我们有三年的时间,不管用什么办法上天入地,我们都要得到一颗长生不死丹。”

博采书院位于纥真山山腰上,而徐玄玉的母亲,葬在更高的一处南望的山坳处。

这里视线开阔,风景宜人。徐玄玉之前想借助天雷之力穿越回去时,曾经来过这里。

墓地很简陋,小土坡加青石墓碑,但是却是明显被照看得很用心,没有杂乱的植物,青草幽幽,土坟被一圈色泽明亮的河卵石圈着。

墓碑上刻着“徐氏夫人之墓”,极其简单,没有墓志,甚至都没有立碑人名。

徐玄玉将从河沟捡来的几块新的河卵石放在墓上,然后将新生的杂草清理了一下,又添了一些新泥在墓顶,方才走到墓碑旁,轻抚墓碑,缓缓蹲了下来。

徐玄玉五岁的时候,言无心就去世了,躺在这,静静地看着四季的风景,看着山腰下的他们。

脑海中浮现那绝美的容颜,不知道为什么,又忍不

住想起后世的奶奶

“娘亲,我应该可以这样叫你吧”

“我现在已经说不上是觉醒了后世的记忆,还是说真是灵魂从后世穿越过来了。完全没有鸠占鹊巢的感觉,而是两段记忆融合到了一起,无论是此生,还是后世,都是我”

“我好想你,想你帮我卷起的裤管,想你和我找到的第一颗彩石我要多谢这些年的梦境,会让这一幕总是那样的清晰。”

“娘亲,今天过来,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天预地演术,因为诡奇地两世记忆融合,变得更加敏锐了。我发现,通过一些让我有强烈预感的痕迹为切入点,进而观察组成事件的一些因素,套入我所学的五行八卦之术,能够形成一种预演的情境。而昨天晚上发生的事,跟我预演的几乎是一样的,而针对预演情境出现的事态,我能够做出最妥当的安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王师说得没错,天预地演术不但需要海量的学识作为基础,还要入世,经历世间事,了解人生百

态,才可能真正修炼到可掌握国之脉动,社稷进程,推演天道,甚至后知五百年。”

天预地演术,是真正的大智慧术法,相传是黄帝轩辕氏真正得以倚仗,能够一统山河的宝典。它拥有观天望气、趋吉避凶、演化因果的能力。

此术由道家流出,传闻,夏商周三易,连山、归藏、周易的形成,都是受到了天预地演术的影响。

但是关于这种术法的修炼非有超绝天赋不得其门而入,世人皆认为这只是对天地人三道的一些文字综述,甚至有些人误以为就是占卜之术。

最初并非传承的经典,一开始根本没有文字,黄帝最初拥有天预地演术的时候,仓颉还没有造字呢。那个时候,天预地演术只是一种天道传承,黄帝天命所归,所以让他福至心灵般地拥有了这种能力。

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仓颉造字之后,黄帝羽化登天之前,方才将之书于神龙九子之负屃石碑之上,留于后世。

所以这天预地演术,堪称天下第一术,相传周文王

萧何、诸葛亮等人,都钻研过这天预地演术。但是王洛对天预地演术并不感冒,就是因为历代其实有不少人钻研修炼这套术法,但真正有所成就的寥寥无几。

简言之,这就是一种祖师爷不赏饭吃,你就是跪求一万年也得不到的能力。

但如果真的能钻研出点名堂,有些造诣,那就非凡,堪称夺天地造化。

徐玄玉,无疑是非凡之人。

“我如今还知道接下来一千多年大概要发生的事,虽说我不是历史专业,但大体的事我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会让我的天预地演术更有指导性的方向,可惜的是,我活不过十八岁”徐玄玉凄然一笑。

“娘亲,虽然大家都不告诉我,想让我无忧无虑地活到十八岁,可是,我现在知道了”

“不过娘亲,你不要担心,我并不害怕两世为人,我也经历了将近四十年。我只是有些不甘,这个世界很大,我很好奇,想多经历一些昨天晚上,你托梦给我,可是要提醒我,一切还有希望”

“我决定去神都了走出去,或许还能找到自救的办法实在不行,三年之后,我就回来永远陪你,陪奶奶这也挺好。”

“今天,我就是来跟娘亲拜别的”

“温师此去神都,一去不返,想是碰上麻烦了。王师命我与大兄,南下神都,去解救温师,以报答教养之恩。孩儿不孝,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不能给娘亲打理这巾帼冢。也请娘亲在天有灵,能保佑温师平平安安,让我们能顺顺利利找到他。孩儿还想问问温师,我到底从哪来,我的父亲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们都打算隐瞒我一辈子”

后赶到的车渠,正好听到徐玄玉的这些话,差点忍不住想要什么都告诉徐玄玉,但他终归还是忍住了,只是把带来的彩石堆在墓上,然后磕头,再走到一旁的道口梗着脖子抹泪。

整整一天,徐玄玉都陪在母亲坟前,陪着母亲坐看南边风云际会,说着此行南下神都,会经历什么事的预想,就如同跟个志趣相投的好友长谈,有止不住的话题。

一直到斜阳余晖透过树冠,将徐玄玉的身影拉长。

徐玄玉三跪九叩之后,跟一直等待在道口逗弄赤银的车渠一起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