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玄玉 > 第七百二十六章 有人暗中憋大招

大唐玄玉 第七百二十六章 有人暗中憋大招

作者:百世经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0:38: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片慌乱之中,李显的幼子温王李重茂被送上了皇帝的宝座,因为有一份恰如其分的遗诏,据说是李显临死前口述,而上官昭容书写拟下的。

诏书真假,没人在乎,只要诏书上的内容大家满意即可。

事实上,诏书的安排,朝中各大势力都没有表示异议。

原因很简单,李重茂的生母是身份卑微的宫女,卑微到连名字都没人想记得,李重茂本人则不过十六岁,完全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也确实如此,根据上官婉儿起草的遗诏,李重茂继位后,国家政务由韦太后主持,与此同时,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分别以叔父和姑姑的身份参与辅政。

通过这份遗诏,相王、太平公主一派与韦氏母女一党暂时达成了利益上的妥协。

韦后毕竟成了太后,李重茂要天天亲密地叫她妈,所以韦后一如既往地操纵朝政。而安乐公主接着过着她潇洒的猎艳生活,看上的男子想勾搭就勾搭,更没人敢说啥闲话。

太平公主似乎也还算满意,暂停了对韦后的舆论攻势,朝廷又一次回归了平静。而相王李旦本来更忙了,可他继续低调做人,日子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但是有人却在暗中憋大招呢,包括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的平静,都是在等一些事情的酝酿发生。

憋大招的人,也就是这些年用一个利益网几乎网缚了整个朝堂的徐玄玉。

李显一死,在朝廷中忙着这些事的时候,徐玄玉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到了潞州,让李隆基回来。

收到徐玄玉的信,李隆基激动啊

他可记得徐玄玉在他离开神都去潞州时说过,潞州是见龙在野之地,当徐玄玉让他回长安的时候,就是他飞龙在天之际。

李隆基当时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弃官,连夜返回长安。

在徐玄玉早就安排妥当的高手护卫下,李隆基终于以最快的速度秘密回到了长安。到长安的当天,李隆基连老爹相王都没有去见,也没有回长安还留着的王府,便一头扎进了徐玄玉的一处秘密基地。

在这里,除了徐玄玉、车渠外,还有另外五个人,已恭候多时。

为首的,是卫尉卿薛崇简。

薛崇简当然是作为母亲太平公主的代表与会,以便第一时间听取相王方面的最新意见,统一斗争步调。

如今的薛崇简可没想过跟徐玄玉争什么才子之名,薛崇简对徐玄玉也是十分叹服的,在徐玄玉面前从来不摆谱。

第二个人,是苑总监钟绍京。

此人乃曹魏太尉钟繇的十五代孙,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后世的米芾、董其昌等书法大家都对其笔法推崇备至,据载武周时期的明堂门额、九鼎的铭文以及各宫殿的门牌都是出自他的笔下。

此人是徐玄玉在文人圈里认识的好友,彼此欣赏对方的书法,而徐玄玉知道此人有大用,还刻意教李隆基书法品鉴,让他能让钟绍京有知己之感。士为知己者死啊

钟绍京的大用,是他的职务。

所谓苑总监说白了就是皇家园林的最高级管理员,这在外人看上去不过是个闲差,但在徐玄玉眼中却十分重要。因为徐玄玉确信,当下又是政变最好的时机,为了不重蹈景龙政变覆辙,就务必出其不意地控制玄武门,而为了出其不意就需要给出击的人马提前安排好一个藏身之地。而由钟绍京负责的北苑,地方大,距离近,实乃最佳的选择。

第三个人,是前朝邑尉刘幽求。别看这个人官职不大,可徐玄玉一直替李隆基收用,招募这个基层干部,是因为此人职务虽低,但却是个极有远见之人。有远见的人,其实就是有智慧的人。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徐玄玉从来不会自以为是,他越发发现身边有一群聪明人的好处。

李重俊为什么会失败就是因为身边蠢人多,没有聪明人。

刘幽求怎么聪明呢

举个例子吧,当年神龙政变后,曾有人奉劝桓彦范和敬晖趁势诛杀武三思等武家人,以除后患,桓彦范等人却不以为然,结果被害。当初那个劝谏他们的某人,就是刘幽求先生。

更令人惊叹的是,当年刘幽求见提建议没被采纳,当场直接弃官逃跑了。所以后来五王倒台,刘幽求除了暂时丢了工作,基本没啥大损失。

如此人才自然要快到碗里来。徐玄玉就是知道此事后,专门着人盯着他,暗中也帮了他良多。

在合适的时机,徐玄玉给刘幽求定了个方向,刘幽求的远见让他瞬间发誓,要以徐玄玉马首是瞻。

刘幽求也是为数不多知道徐玄玉是神龙政变真正总指挥的存在,他很聪明,知道跟在徐玄玉身后有肉吃。

最后剩下的两个人呢,分别是尚衣奉御王崇晔和长上果毅麻嗣宗。

这两个人是李隆基在长安结交的豪杰代表,当然,很多要结交的,都是徐玄玉提议的。这两人,说实话并没啥特别突出的能力,平常也就是诸多位置的眼线而已,这样的人,徐玄玉让李隆基结交了上百人。但是,他们今天带来了一个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内部消息。

“王爷,刚刚受命统领禁军的韦播、高嵩为在军中树立威信,屡屡借故鞭打万骑将士,对此,万骑兵将多心怀不满,只是迫于形势,敢怒不敢言。”

这个韦播一看姓氏就知道跟韦后脱不了关系,当然,他是韦后的堂侄,韦后为了扶持自己的人把控军权,可是不遗余力的。

自从六月份,韦后堂兄韦温被任命为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以来,韦后的族人已先后被安排进入部队的管理层,基本掌控了宫中禁军到京城驻军的一切军权。

这正是一直以来让徐玄玉都头疼的事,毕竟政变就需要有能用上的军队,现在所有口子都被把持住了,怎么办

现在这个消息,无疑就是打开成公之门的钥匙啊。

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振奋,看向徐玄玉“大兄,要起飞了”

徐玄玉微微一笑“大事可成”

徐玄玉说的不是大事可期,而是大事可成,可把李隆基给乐坏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