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173、第 173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173、第 173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青玉接了过来,是华南省省城的一所师范学院,而且还是外语专业的。

看到朱琳的名字之后,苏青玉可算是松了老大一口气了,也觉得惊喜和欣慰。

说实在的,朱琳当初下乡的成绩只能说一般,别看是个高中生,其实那就和混过来的没两样。

为了让她念书,苏青玉可算是花了不少心思。

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为再努力,你不用心,那也学不进去啊。

主动如苏小云,那是用心了,被动如朱琳,这是按着脖子学的。

她唯一的动力,可能就是打败张明这一点了。

“朱琳,恭喜你啊,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了,以后就是大学生了。你以后可要好好学,毕竟以后毕业之后是要为人师表的。”

朱琳这会儿压根就不计较自己输给张明了,只顾得上高兴。

听到苏青玉的话,她骄傲道,“那必须的,我要教我的学生努力学习,向我学习,做一个有本事的人。”

苏青玉“”

她笑了笑,“去给你爸打个电话吧,让他高兴高兴。”

“好嘞,就是可惜不能回海城了。不过也没关系,能念书,在哪里也一样。”

经历过差点就一个人留在苏家屯的可怕境况之后,她这会儿适应能力强着呢。咋样也比一个人留在队里强。毕竟在城里,她回去也方便。打电话写信都方便。最重要的是,这可是靠她自己的能力考上的呀,靠自己一分一分的考出来的,不是靠爸也不是靠青玉姐给她开后门。

生平第一次,朱琳找到了一种作为独立人的成就感和骄傲感。

原来,她也不是必须靠别人的,靠自己也是能办成大事的。

队里的电话一直没停过。考上的知青们都给家里打电话报喜。

没考上的也让家里别着急,第二次高考也就剩下四个多月了,再多复习一下更好。

朱琳都给家里打了几个电话了,让老朱不要着急。

这会儿再次给老朱打电话,她骄傲的头上的小辫子都要甩起来了。

老朱一听她考上了,在电话那头兴奋的哈哈大笑。

电话旁边似乎还有人,老朱故意扯着喉咙喊着,“啊,考上了啊,考上大学了是师范啊。师范好啊。国家正需要教育方面的人才。还是外语语专业啊,好,这个好,国家正需要这方面的人呢。”

朱琳在电话这头听着那头她爸一个人演。

然后又听到了电话那头一堆人说着恭喜的话,夹杂着老朱同志哈哈大笑的声音。

最后老朱同志让朱琳安心等着,他马上要打钱过来。这才挂了电话。

“姐,你听到没,我爸爸特别骄傲呢。”朱琳双手撑在桌上道。

苏青玉道,“嗯,家里出大学生了,你爸当然要骄傲啊。多了不起啊。”

“真好,姐,这样真好。”朱琳捧着自己的圆脸,“这种成为家里人骄傲的感觉真好啊。”

苏青玉看着她这样也笑了。

人的成长历程就是这样奇妙,可能是经历了坎坷,也可能是经历了成功。

小朱真的长大了,不用她操心了。

随着春节的到来,送通知书的事儿才结束了。

苏家屯的原本的二十个知青,加上后面加入进来的其他大队的二十多个知青。目前只有二十一人拿到了通知书。

苏家屯自己的年轻人有三十个人参加了高考,拿到通知书的就更少了,就五个。

苏青玉还担心中间出什么问题,还特意去县里高考办打听了情况。

高考办公室表示中专还没发通知书,所以这些人的情况还不清楚。

因为如果愿意调配到中等院校的,可能会得到通知书。如果不愿意的,可能也就是志愿填错了,分数没达到志愿标准。

至于考了多少分,高考办也是不知道的。

今年省里忙着招生,各项工作太忙,分数都没发到县里来。

也就各个学校知道。

所以学生们考了多少分,他们也是不知道的。

不过苏青玉的这些人的名字,她们也帮着一一对过了,确实还没有录取信息,不存在漏掉的。

苏青玉这才放心了。

回来就和大家说了这消息,让大家还是先复习做好两手准备。

好几个知青直接就表示要继续复习,参加几个月之后的第二次考试,有了经验,这次他们肯定能够考出个好成绩,也知道怎么填报志愿了。

至于调配中等院校,他们不想。还是想去自己心仪的学校。

苏青玉道,“也好,你们还是能去教室学习,复习资料有什么不懂的,需要帮帮忙的,就来找其他人问。记住咱们的宗旨。”

我辈之人绝不言弃,不要慌。知青们笑着捏了把拳头。比了个加油的姿势。

丝毫没有高考落榜之后的那种颓废的心思。

苏青玉也通过广播通知了其他的年轻人,让大家继续为几个月之后的高考做好准备。不要松懈。需要资料的可以找那些考上的同学借一借。互相帮助。

这说明他们农村人没啥比不上城里人的,这是念书的机会少了,底子薄了,脑子还是一样的。再多学学,还是有可能的。

一时间,苏家屯互相串门借资料的事儿倒是搞的热热闹闹的。

苏卫华和李聪干脆组织其他靠的不错的学生,一起又搞个春节补课班,在离开苏家屯之前,再给苏家屯做最后的贡献。

一听是未来的准大学生讲课,来上课的人还不少。甭管考不考试的,都来了。

“可不是吗,也奇了怪了,他们那边的知青咋都那么厉害,考上那么多。”

一下子就几十个啊。

连苏家屯都考上了五个呢。

别看五个少,好些生产大队本地年轻人,一个都没考上。

孙书记也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县里目前考上大学的名单。

因为上次苏青玉来闹了一次,后面他对宁安县的高考工作就更加重视了。生怕出篓子,出现无可挽回的事情。

所以高考成绩一出来,他就在关注呢。

今年的高考成绩,县里可真是不错。

光是全国重点大学,整个宁安县就出了十八位。

宁安县就八个公社。人还真不算多。但是能考上十八位,那可真是不容易了。

连昨天去开会,地委书记都在夸他们地方不大,人才挺多。

除此之外,考上其他大学的人数也算少。

虽然和其他大县比起来,肯定是比不了的。但是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说,这个成绩还是好看的。

特别是苏家屯那一溜的数字,可让他看的想拍桌子了。

考的太好了。

七十多人参考,最后考上了二十六个,这相当于是三分之一的比例啊。而全国录取比例是多少来着这会儿还没算出来。但是就那么点学校,绝对不可能录取三分之一的人。

但是听说这次可是五百多万人参加高考啊。这是多大的数字。几百万人参加高考,苏家屯就考上了二十多个。

而且其中五个都是考上了全国范围都很好的学校。

这对于贫瘠而落后的宁安县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

虽然都是知青,可这知青都是在宁安县插队的,复习也是在这里复习的。他们的成绩,也是属于宁安县啊。

孙书记高兴极了,甚至于激动,为自己县里出来人才而高兴。

要不是人家要去念大学了,他可真想调县里来。不过也好,这样的人才,以后去更重要的岗位,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感慨完了,直接拍板,要从县里弄点钱出来奖励一下这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另外再宣传宣传。也把苏家屯的这种经验让大家学习一下。

于是春节这天,苏家人还在高高兴兴的庆祝春节呢,县里宣传部的同志就开着车,一路敲敲打打打过来了。还有公社也开着拖拉机过来了,一群人还在上面拉着横幅,热烈祝贺苏家屯生产大队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另外还带了个锦旗,上面写着教育先锋大队。

大伙儿还以为出啥大事儿了。

出来一看,看到这阵仗,都乐坏了。这一看就是好事儿啊。

何书记下了车,笑容满面朝着苏青玉走过来,“这是县里的同志特意送来的,还要给你们大家拍照,采访你们队里是如何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的。”

一听是县里来采访的,社员们都过来凑热闹了。

七嘴八舌的和大伙儿说起苏家屯如何重视教育,早早的就建学校,为了支持高考,他们宁愿自己多累,都要让年轻人们有更多休息的时间。

苏青玉也不拦着他们,就让他们说个痛快。毕竟在这些年轻人高考复习的时候,乡亲们也确实受累了。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