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202、第 202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202、第 202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青玉坐着车直接到了小章给的住址,虽然小章说要接人,可苏青玉也不乐意总是坐专车去上车,影响也不好。

而且这位置离学校也不算远,几站路就到了。

看着这大院门,苏青玉都以为自己好像是换个时空了。

这年头还有人能单独住这种大院子的房子。

她敲了门,立马就有人开门了。开门的是个穿西装的先生,知道她是来上课的老师,客客气气的给请书房去了。

苏青玉一路上一看,房子里面倒是也简简单单,还有多处损坏,看起来也不是很豪华。

元归正在书房里抱着成语词典看。他平时也就这么一个爱好,忙完了就学华语。

见苏青玉来了,他笑着站起来,“苏老师。”

苏青玉道,“元先生,让你久等了,没迟到吧。”

“没有,我也是刚刚忙完,”元归邀请她到一边的沙发边上喝点茶休息休息。

苏青玉坐下来就开始翻找自己的笔记本和整理的,要教学的计划。

首先得确认元归的学习进度。

她没什么教学经验,这还是找华文系的老师请教过的。

还认真做了教案。

当然,她这份教案也和教普通学生不一样,而是经过改动的。

比如别人学习课本,她给元归准备的都是马列思想摘录,国家推行的一些思想政策。甚至还有上面的语录。只要积极向上的,有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建设强大祖国的,她都努力搜集过来做教材了。

在她看来,这个时期还是很注重思想问题的。在教这位华文的同时,增强一下方面的了解,也有助于他融入这个社会。

毕竟这会儿很多干部学历也不算高,不能人家干部和你这位企业家讲政策讲思想,你和人家谈诗词歌赋。谈着谈着,就尴尬了。

当然,她也想夹带点私货,看看能不能顺带的,给这位资本主义国家回来的企业家,加入点社会主义的思想。

“元先生,这是我为您准备的学习计划以及类容。你看看有哪些需要改动的”

元归给她添了茶,接过来看了眼,眉头头都挑的老高,“要学这些吗”

苏青玉道,“元先生,您刚回国,不了解国情。现在出口成章,已经不仅仅是你能说出华丽的语言,而是能够清楚的知道国内的思想政策。这对于您这样的归国企业家来说,更有帮助,让您更快的融入社会。等您学完这些日常之后,我们再进行成语和古言,古诗词之类的学习,这样就锦上添花了。”

元归觉得这学习计划确实有道理。

苏青玉能有这样的考虑,确实让他很意外,而且也觉得没法拒绝。

他回国,当然是希望能够尽快的融入这个社会集体中。

把自己伪装的和他们是一类人。”计划很好,苏老师辛苦了。”

苏青玉笑了笑,“我的职责所在。”

她问道,“那,现在开始”

“好。”元归点头。

苏青玉看了眼时间表,“两个小时时间,中间休息十分钟,在学习的时间里,希望元先生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嗯,心无旁骛就是心思集中,一心一意,专注。”

元归没想到自己还被强调学习纪律了,顿时笑了起来,“好,没问题。”

接下来两个时间里,苏青玉给他讲了几篇社会上比较出名的真实事件,以及里面表达的精神,这些精神在什么场合需要用到。

比如铁人精神,比如雷锋精神

学完之后,元归问道,“这都是真实事件”

苏青玉严肃道,“当然,就是因为有这些老前辈们的付出和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发展。虽然目前我们还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是比起建国初期来说,进步已经很大了。”

“真伟大。”元归赞扬道,虽然他自己做不到,但是可以赞美别人。

“现在也有很多像这样的人,比如元先生你这样的爱国企业家,如果再多一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发展的更好的。”

元归笑了笑,给她添了茶。“你说得对。”

苏青玉问道,“元先生,可以占用您一点时间,打听点事情吗”

元归自己喝了口茶,点头,“当然可以。”

“我想了解,这个时期国外的生活活。”

苏青玉没出过国,以前也只是通过网络了解。所以她真的不知道国外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那么多人。

元归眼眸一动,“你好奇国外”

苏青玉点头。“很好奇。”

他仔细一想,就猜到原因了,“因为那位林翻译”

苏青玉一愣,“有这方面的原因。”

林佳华的离开之时给她敲了一个钟而已。“想知道一个人抛弃一切,奔向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元先生,我觉得不止我,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好奇了。这种好奇心一旦蔓延,可能未来也会有人和林佳华这样,选择离开华国。”

她看向元归,认真道,“我准备在我们学校内刊投稿,告诉其他人,国外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的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够不要那么向往国外,或者就算出去了,也能知道,最好的还是自己的祖国,学成之后能够归国。”

有心出去的人,留不住。

“苏老师,虽然我是为了祖国建设才选择回国,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国外确实比较富裕。你想让他们留下,只怕有些困难。”

本章节

苏青玉认真道,“我知道,国内现在很穷,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比不上国外,可是我们的祖国发展的很快,我相信只要大家万众一心,我们会实现飞跃发展,必定不会比国外差的。与其在国外去锦上添花,不如在国内雪中送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必定比在国外要强多了。”

元归眼睛一亮,没想到这位苏老师的想法倒是和他不谋而合。

国外的发展确实已经趋于饱和了,黄金时代终究会过去了,倒是华国目前的发展还是起步阶段,这个时候入股必涨。

“苏老师眼光长远,但是别人不一定会相信你。”他还真是不想这样一个人才受到打击之后一蹶不振。

苏青玉道,“没关系,能留一个是一个,也许一个也留不住,至少也能起到一点点微末的作用。如果因为没用而都不去做,谁也不做,那还有什么希望。所以元先生,我需要你的帮助。”

元归沉默的看了看她,真是固执。

“我很乐意。”

也许受到一点打击之后,她会更容易接受现实。

他曾经也在贫民窟待过。也曾经去过所谓的上流社会聚集地。

反正一句话来说,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域。

在那里,有钱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没钱也只能住在贫民区。吃块黑面包。

在那里,也生活着很多华人,有一部分华人是作为华工出国的,他们中一部分人留在了铁路下面,一部分额还在那里艰难求生。

不,那不属于贫穷的华人。

他们用这种美好的口号,以及丰厚的薪酬,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人才,这些人才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继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这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本章节

苏青玉认真的记录他说的每一个字。

记录完了之后,问道,“最后一个问题,他们的月亮,真的比华国的美吗”

元归笑着道,“抱歉,因为太忙碌,没时间欣赏。所以我也不知道。我迄今为止,只欣赏过华国的月亮。”

苏青玉恍然,“您说的对,只有能让我们安心欣赏的美景,才是属于我们的。”

离开的时候,元归还让人送苏青玉回去,苏青玉拒绝了,表示自己想去路上买点资料书。好为自己的文章点依据。

等人走了,小章走过来问道,“先生,她教的好吗,需要其他安排吗”

元归摇摇头,就是好奇,“如果不是元家培养了你们,让你自己选择,你愿意留在华国生活,还是在国外”

小章觉得这是个送命题,不好回答。

一个不小心,得挨批评。

元归翻白眼,“我需要实话。”

“咳咳,那我说了,您可不要生气啊。要我,我肯定是选择在外面的,在国外吃都东西都比这里多,在在这里什么都要票证。太不方便了。而且出行坐个出租车都要票。”

元归点点头,觉得这才是正常的人想法,他不信这世界上还有人不想过好日子。

在国外,他看到太多人为了往上爬,用尽一切的手段了。

比如他的两个异母兄弟,就为了继承权,互相残杀。什么都做得出来。

所以啊,还是人心是贪的。

他自己也贪。

他不信有人能拒绝美好生活的诱惑。

小章见他没说话,又问道,“先生,你不会让我回去吧,我不想走。”

这也是个聪明人。跟着元华在华国站稳脚跟,比回去一个人打拼,当然要更容易。

那位苏老师,有时候很聪明,有时候又显得很不明智。让人看不清。

本章节

不过莫名的,他又觉得和这种人打交道,倒是比较容易,聪明人,好沟通。又不用时刻戒备。

希望她这次能接受点打击,到时候能接受现实。

苏青玉世界观里真没接受现实这种想法。

现实是什么,那不都是自己创造的吗

她这次就准备创造点现实。

她找了很多历史资料。查看这些大国发展的过程,然后查了华国的发展历程。

一连准备了好几天,才开始动笔。

国外的月亮是美吗

她给的答案是美的。

这点是必须承认的,毕竟改革开放,以后国人会越发的认识到国外的状况。这么明显的差距,也否认不了。

而且苏青玉从来不认为承认自己的国家比不上别的国家发达是见不得人的。

她认为与其否认,不如正视这个问题。

国外月亮确实美啊,你可以在几十层高的高楼上赏月,近距离的去欣赏它的美,也可以坐着深夜的火车,听着轰鸣声,悠闲惬意的喝着咖啡,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去看它。

你还可以用先进的天文望远镜,透过无数光年的距离去去欣赏它

后面她又写了,仔细想来,也不是她有多美。同在一片天下,月亮也不至于那么偏心眼。主要的还是我们没有贯穿全国的铁路线,没有舒适的火车。也没有那几十层高的高楼。更没有那样先进的天文望远镜

苏青玉紧接着又写了为什么别人有,我们没有。是我们比不上别人聪明是我们懒惰

不,不是这样的。

然后开始追根溯源,写到了曾经,那些国家发展的历史,他们一开始也是没有的,甚至无数的人吃不饱饭,但是后来怎么又有了呢,难道还能无中生有

对,还真能无中生有。后面她也没写的那么直白,而是隐晦的举例了,两户人家,一户人家种的满园桃花,一户人家看着眼热极了。就让邻居家把满院子的桃花树给挖出来,种到自家院子里,这就有了桃花树,然后一想,这树也得有人种啊,又把邻居家的花匠给请过来了

于是这户人家就有了满园桃花的盛景,用着满园的桃花吸引了无数的花匠。靠着桃花和花匠,邻居家富裕了,成了无数人向往的乐园。

那这被抢走了桃花的邻居怎么样呢了,失去了桃树,满目疮痍。他们重新埋下了种子,种起了桃树。

可我们终究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桃花林。

虽然它还很稚嫩,还没有长成,可只要我们精心呵护,总会再次看到那茂盛的美景。

本章节

然后列举了华国三十年前到如今的成就,从衣食住行,到工业,教育。

虽然还很困难,但是变化却也很大。这证明并不是我们比别人差了,只是我们起步晚。

只要我们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能与国外一样,能在不同的场合,欣赏不同的月景。

最后,她问一名归国的朋友,国外的月亮美不美。

然后用元归的那句话作了回答。

最后她总结,“国外的月亮确实美啊,可再美,不属于我们。”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