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261、第 261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261、第 261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饭吃的差不多了,苏青玉就提出回去了,她想买明天的车票回去了。明天上午能把剩下的手续办完,顶多就是签个协议而已。不到中午,她就能坐车回去了。

元归皱眉,“这么快,今天才到的。”

“兵贵神速,我们工作就是要有效率才行。而且这次也算幸运,一切都很顺利,我回去之后还要去找我们的技术员。等到了队里,就要开始工作了,争取九月份不冷不热下苗了。”

“”

元归默了片刻,“我还想邀请苏老师明天去工厂参观,你上次不是给我提了一些建议吗,我也做了点尝试,这次也想趁机让苏老师去看看,再指点指点。”

苏青玉果然有兴趣了,“元先生做了哪些尝试”

“除了计件工资有所提升之外,我还给他们了其他的福利待遇,比如夜校,还有年节福利。而且我还准备为他们医疗补助,如果是小病,可以在元华的卫生室里面进行医疗,费用很低。”

“这可真是太好了。”苏青玉惊喜道,“元先生做的很好了,这些可以给工人带来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医疗这一块,家庭困难可能不会去治疗小病,有时候很容易引起大病,元先生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这对我们元华也有利,来我们工厂应聘的人更多了,我们招到优秀的工人的几率也更大。而且因为计件工资提高了,工人工作热情也增加了。”

苏青玉道,“工人永远不会让自己的老板亏本的。”

“苏老师说的对,所以我想请你去看看。再指点指点。”

“指点谈不上,不过我倒是想去学习。”苏青玉笑道。

元归也笑了,“欢迎之至。”

晚上苏青玉就在大套房里面美美的睡了一觉。

不管是床,还是洗手间,简直舒服的没话说。

那床垫就和一般的床垫不一样。睡上去全身舒服的不想动了,晚上做梦,都觉得自己是睡在一片云朵里,舒服的直叹气。

再一次感慨有钱人世界果然是不一样的。

休息好了,第二天一早,苏青玉吃完早饭,就去了康莱办手续签协议。

协议内容很简单,康莱只负责投钱算是入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等合作结束之后进行分配,赚了钱,除了归还用掉的本金之外,赚的利益除掉工人工资,奖金各种成本,按照这百分之四十九分。当然如果赔钱了,康莱也要一起承担风险。其他的康莱不用负责了。

这也算是特殊的投资方式了。因为合作也就这么一个周期。赚了钱之后,康莱就要退场了。

签了协议之后,苏青玉就离开了,至于第一批十万的钱,则需要苏青玉用集体的名义去开账户,然后到时候钱会直接打入这个指定账户里面。

这倒是让苏青玉省事儿不少,要是让她身上带个十万的票,那可真是要吓得睡不着觉了。

办完事,离开康莱集团,元归就开着车在不远处等着苏青玉了。

他也是刚从公司安排好公务赶过来的。

苏青玉在这里待的时间太少了,要想相处,就要争分夺秒。

办好事儿,苏青玉神清气爽,坐在车上都是满脸笑容。

“苏老师今天心情很好啊,”元归边开车边道。

苏青玉笑道,“我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元归对她喜好越发了解了,也跟着笑了。

两人还是去的苏青玉他们上次去过的工厂。

元华的童工算是少的,倒不是他们更有良心,而是他们尽量的挑一些年龄合适的工人,干活效率会比较高。

元归告诉她,这些年龄不足的孩子,他们上班时间都有限制的,然后免费让他们入学。这其中也有协议,后期必须为元华工作几年,如果提前走了,学费也是要还给元华的。

苏青玉也理解,要想长久,必定还是要双方都有利益,一方面付出肯定是不长久的。

元归也带她去看了厂里的学校,还有一些娱乐活动室。后期还准备建图书室,鼓励工人看书学习。

和之前参观的工厂比起来,元华的这些待遇算是比较特殊了。

“我们还针对普工建立了完善的上升机制,只要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有了明显进步,会一直获得进步的机会。这些工人里面也确实有一些不错的人才,当初也是知青下乡回城,有点文化,但是没有工作。经过培养,如今也在元华担任管理了。”

苏青玉觉得这个上升机制是最好的,“元先生,你给工人带来了希望。”

元归道,“我只是做了点尝试,上次苏老师对我说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短期内成本确实提升了,但是长期看,对集团发展是有利的。资本家靠剥削工人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我也不是资本家。”

主要是上次算了一笔账,发现给工人提高待遇之后,虽然多花了点成本,但是实际上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工人劳动积极性确实提高了很多。另外深市即将成为经济特区之后,他也越发意识到了苏青玉说的那些话的道理。

基层人才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资源。

现在再看看苏老师高兴的样子,他觉得这笔买卖更划算了。

苏青玉道,“元先生能为工人付出,我相信工人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回报。他们会对得起元华的投资的。”

“希望如此吧,做生意,也不能只想回报。”元归大方道,仿佛对赚钱没那么看重。

苏青玉笑着点头,“也对,做生意只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是生活的全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点付出,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以后元先生回忆起来,自己的人生除了钱,还有别的有意思的东西,不会显得空虚。”

别的有意思的东西

元归想起自己那空荡荡的,有些冷清的大房子,再看看眼前的苏青玉。

和苏老师比起来,赚钱确实也没那么有意思。

但是没有钱也不行的,没有钱,苏老师喝不了她最喜欢的拉菲了。

为了参观工厂,苏青玉愣是在这里多待了一天,晚上又一起在元归的房子里吃了一顿厨师做的“家常菜”,第二天,她才离开深市。

元归又送她来车站坐车。

苏青玉对他可真心感激了,这次来深市她是一点苦头都没吃,反而还享受了。

不得不说,元先生这糖衣炮弹对她还是有些作用的,她真的觉得元先生是个好人,决定以后不赚钱的事儿都不找他了,赚钱的再找他。

人与人之间,都是你来我往的,不能别人拿出诚意来了,自己一点都不拿,那显得很不诚心。

作为一个好干部,必须与自己友好合作的企业家保持礼尚往来的相处模式。

“元先生,我不和你道谢了,以后我拿出点实际的来。”

元归一笑,眼睛都亮了,“什么实际的”

“当然是投资赚钱啊,我要是找到赚钱的好项目,第一个找你。”

元归“好,那我就等苏老师好消息了。”

苏青玉点点头。

元归道,“那我们都这么熟悉了,以后还称呼元先生苏老师是不是不合适”

苏青玉想了想,“也是,那以后我们私下里就称呼对方的名字吧。”

元归微微一笑,眉眼都温柔了几分,“苏青玉。”

“元归。”

两人对视着笑了起来,觉得有些不习惯。

苏青玉还有些想笑,“你的名字很特别啊,”

元归苦笑,“我爷爷取的,为了他的归国梦,我很不幸被他选中了。这个名字可让我在华人圈子里受到不少嘲笑。”

“其实很有意义,而且你也确实实现了他的归国梦了。”

“只是碰巧遇到好时代了。”

“是啊,这是个好时代,也是我们这代人可以大展拳脚的时代。”

车子发出轰鸣声进展了,苏青玉才拎着自己的小行李包和他告别。然后去排队候车。

上了车之后,两人隔着车窗也在招手。

这次倒是没有八卦的大娘在边上乱说了,不过苏青玉自己倒是叹了口气。

很优秀的一个人啊,不过还是不能想七想八的,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不能花心思在这些不可能的事儿上面。

且不说人家有没有那个意思。就算有,当朋友还合适,要是她真的弄成更亲密的关系了,不止合作可能告吹,未来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

毕竟谁也忍受不了自己的对象天天在贫困地区搞扶贫。

还是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吧。可不能因为自己那点私心耽误了正事儿。

她笑着看着窗外的风景,再次看着元归的时候,心情又恢复平静了。

看着火车慢慢远去,元归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天,心情都没有刚刚那么美好了。

那辆火车把他的好心情带走了。

回湖云的路上,苏青玉也在火车上将工作计划都做好了。现在钱都有了,回去就把技术员带回去,然后就可以开展工作了,九月份下苗子,按着周期最短的一些水产来看,入冬就能有第一批收获,开春还有第二批,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了。

到了省城,苏青玉就直奔湖云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

因为湖云的淡水资源多,所以他们的淡水养殖技术也是最多的。

现在市面上出的一些养殖方面的资料,有一部分也是湖云水产研究所处的。

苏青玉要来找的,就是里面的秦主任。

这还是托了自己大学教授的引荐,才能和这位主任见面。

这也是自己进步的好处,不管是和那些企业家结识,还是和这些知识分子有机会见面,都是上大学之后才有的机会。

要是当初在苏家屯能有这样的关系,她就可以提前将苏家屯致富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对比,她才觉得这几年没白过。

至少现在带一个小严村,她一点压力都没有,并且十分有信心。

研究所的主任是专门管理淡水湖泊养殖的。

不止研究鱼类养殖,还研究其他方面的水产养殖。

这也是一位看起来十分接地气的老教授。平时也是在大学授课的,放假的还是才专心搞研究。

知道苏青玉是他老同学的学生,而且在湖云基层做事,就答应见见。

秦教授花白的头发,瘦瘦的,戴着眼镜,对苏青玉笑的也比较和蔼,问道,“基层工作好不好做啊”

苏青玉笑道,“挺好做的,社员们致富的心情都很强烈,都和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的工作。我这次准备在他们那边搞水产养殖致富,也得到了公社以及社员的积极支持,现在我们万事俱备,只欠技术这个东风了,所以就找您求助来了。”

秦教授一听基层欣欣向荣,心情也是特别的好。

“市面上的那些养殖的书,你们看过了吗”

苏青玉脸红道,“不瞒您说,看着我都会,等做的时候就不行了,可见这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真不同步。”

秦教授笑了起来,“这些技术,那都是要根据实践经验结合的。你没有盲目的尝试是正确的。你们现在是需要什么帮助呢”

“就需要指点我们的技术人员,秦教授,这一次我们的投入还是很大的,我们那湖泊有近五十平方千米,我们准备先用上五分之一来进行养殖,我认为,目前为止,我们湖云还没有这么大的养殖场。光靠我们自己,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请专业人士手把手的教我们,当然这次养殖,如果有研究所的同志参与,正好也可以和我们一起进行大型养殖的观察,您说是不是对于这些技术员,我们也不亏待,都以研究所的标准来。”

“你这同志开的条件,倒是让我都没法拒绝了。”秦教授笑道,“既然你们能有这个决心,我们也是干这个的,当然还是会支持你们的,但是水产养殖的成本也不低,各种水产生长周期也不一样,你们能承担得起这个资金投入吗”

手里有钱,苏青玉对这个问题十分有底气,“可以的,我们获得了归国企业康莱集团的大笔资金投入,初期投资十万,总投入为五十万。专门建立养殖场。”

“五十万他们愿意”

“协议都签了,等我办了账户,他们就打钱,这事儿我肯定不能骗您啊。”

她说着拿出自己那份协议。

秦教授没看,这还有什么不信任的,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面骗人。

“行,你只要解决投入方面的,技术层面,我给你安排人。一直驻扎在你们养殖场,完成一个周期结束。”

苏青玉感激道,“太感谢您了,这次您可真是做了授人以渔的好事了。”

“你们邱教授那个锯嘴葫芦,怎么教出你这么个学生来了,”秦教授乐得不得了。

苏青玉也笑,“真心话,真心话。”

这会儿学校还在放暑假,研究所里搞研究的年轻人挺多的。

秦教授倒是没安排学生,而是安排了技术员。专门研究淡水鱼方面的。让他们去指点基层老百姓养鱼。

这两位技术员还以为自己做错事儿,被下放了,还有些小郁闷。

苏青玉见到他们了,立马高兴的和他们握手,“秦教授说要为我安排优秀的技术员,原来是二位啊,实在太感谢你们对我们基层老百姓致富发展的支持了。”

秦教授笑道,“他们都是这方面研究比较有经验的。小王,小张,你们可要踏踏实实的研究,这可是一次机会,苏社长他们那养殖场不小,养殖鱼类也多,正好近距离养殖观察。”

王技术员和张技术员顿时红光满面,挺直腰杆,“保证完成任务。”

苏青玉在省城的农行开了账户,给康莱打了电话之后,就直接带着这两位技术员一起回小严村。

一路上也和他们谈了水产养殖的前景,专业的不懂,但是谈这些,苏青玉还是很有话聊的。

毕竟当初她也研究过这方面,当然研究的主要是销售方面的问题。

倒还把这两位唬住了,觉得苏青玉是知己,太了解水产养殖的好处了。

想想那些牲畜养殖的,都笑他们水产养殖没大用处,那可真是没眼光。

苏青玉道,“这次我们小严村只是一个试点,只要成功了,未来我们花岗公社就全面推广水产养殖投入了,我想只要做出成绩了,其他县里市里肯定也是要学的,到时候两位可真是做了大贡献了。”

王技术员和张技术员连忙客气道,“应该的应该的。”

一路坐车到公社,苏青玉也没回公社去,而是领着人直接去的小严村。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