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294、第 294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294、第 294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二天苏青玉和张娟就先去系里交了论文了,老师看到她回来了,也很高兴,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说她在基层做出来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经济学系里的学生都知道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学姐下基层,干实事,做出成绩来了。

让苏青玉以后有机会也常回来,给下一届的学生们讲讲工作经验。

苏青玉答应以后会多做笔记,总结经验,以后拿回来给学弟学妹们看。

出了办公室,苏青玉还准备去找其他同学聚聚,结果没走几步就遇着老同学了,这些人看到她,眼睛都亮了。一脸兴奋。

“班长回来啦”

有人叫了一声,“班长你等等,我去报信去。”

苏青玉提前离开半年,这些班上的学生可都没忘了她,反而还一直惦记着,觉得没有苏班长的日子有些不一样。

而且他们也看到了苏青玉做出来的成绩了,同样都是还没毕业的,他们还在实习岗位上面摸索,苏青玉已经做出成绩来了,他们打心眼里佩服。

很快,好些人就从各自的宿舍冲出来了,这大冷天的,有些人连围巾都没戴,看到苏青玉了,满眼欣喜。“班长”

“班长你可真是跑的快啊。”

“你在基层做的可真好,我都看到了。”

“班长走到哪里都是班长。”

张娟道,“班长现在都是社长了。”

听到这消息,大伙儿佩服的看着苏青玉。别看自己在部里,班长在基层。可这一毕业就是社长,当地父母官啊,这就不一样了。

有些人都动了下基层的想法了。也想在地方上做出一番事业来。都找苏青玉打听地方上的情况。

苏青玉见大家挺积极,干脆约着去食堂吃饭,大家同学一场,散伙饭得吃一顿。本来还打算答辩之后的,可答辩之后,一些同学得赶去工作岗位了。也许不一定能碰上,现在大家这么热情,干脆就今天了。

她把工资给生活委员,让生活委员待会儿结账。

大家都客客气气的,“不行不行,咱都发工资了,哪里能让班长破费了。”

“就是。”

苏青玉笑道,“你们喊我一声班长,就不让我请个客这也是同窗四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请客了。”

听到苏青玉这话,大家莫名名的伤感起来。

也就不和班长争了。

苏青玉还真不差钱,作为干部,而且还是不用养家糊口的干部,她没什么花钱的机会。

吃饭在食堂,住在公社。棉被被套床单什么的都是公社配备的。她忙的都没下馆子的机会。这钱也就存下来了,大几百呢。

加上上大学之前的存款,她也算小富婆了。

几十个人,在食堂包了几个大圆桌。叫了几个菜。

这还是同窗一场,第一次这么多人一起吃饭。

大家伤感中也带着一点兴奋。为了不影响明天的答辩大家也没喝酒,以茶代酒,互相碰杯。

然后兴奋的讲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历。

班上同学基本上都是按照学校分配的。都是在部里实习。首都各个部门都有人,国务院都有。

他们讲的时候,苏青玉就认真的听,正好了解各个部门的情况。

大家讲完让苏青玉讲。都对基层工作很好奇。

苏青玉就挑着一些好事儿讲了,倒是没讲郑社长和胡书记的那一摊子事儿,只是说自己为了适应环境才去的小严村,然后干好了之后,就升职了。成了社长之后也在花岗公社进行经济建设。

饶是她讲的不全面,大家都听的热血沸腾的。

一己之力改变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多么大的成就啊。

“突然新生向往,”一个年轻男同学道。

苏青玉道,“还是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各个岗位都有发挥的舞台。当然,如果你们想要了解基层,我随时欢迎你们过来考察指导工作。了解清楚了,你们再决定是否到基层。”

她还真不敢让自己的同学盲目的进基层。

这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干的事儿,得适合。

要是不合适,反而会消耗了这年轻的激情。

苏青玉这提议还真吸引人,大伙儿当即就表示得找机会去苏青玉所在的花岗公社看看。

苏青玉笑道,“行,都留下联系方式,到时候想过来的提前打个电话。我亲自接待。”

“班长亲自接待,这种待遇,必须去”

大伙儿积极响应,开始在苏青玉的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新的联系方式和单位。

写完之后,还不忘了在后面加上一句毕业祝福语。

吃饱喝足,大家也舍得离去。都知道,这一分别,还不知道是多少年才能见面呢。

哪怕是在首都本地部门工作的,也不会有多少机会能见到。

特别是苏班长这种离得远的。

一直到下午,大家才不舍的各自散去。毕竟还要为明天做准备呢。

临走的时候还约定了,以后三年聚一次。

大家可不想白发苍苍了,老的都长皱纹了,才和昔日的同学见面。

和张娟走在学校里面,苏青玉满脸感慨,“感觉考上大学,进入学校,还是昨天一样。一晃眼,这都过去几年了。”

“是啊,舍不得。以后我再也不是个学生了,我长大了,担子更重了。”苏青玉开玩笑道。

张娟道,“你算什么长大啊,连个对象都没找。”

苏青玉斜眼看她,“怎么,自己家庭美满了,就瞧不上我了。”

张娟抿着嘴笑了笑,笑的有些嘚瑟。“他说了,等我工作稳定了,我们就要孩子。”

苏青玉被迫吃狗粮,还夹着一股寒冷的北风。

张娟看着天,“青玉,真好啊。现在真幸福。我真的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会特别特别好。”

苏青玉道,“一定会的。”

答辩这天,大家都换了个脸色了,都一脸稳重。似乎不稳重点,对不起这么神圣的一天。

苏青玉答辩的主题主要是以农村经济变革为主。

讲了集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她认为,这两种模式是可以并存的。

集体经济是农民同志的保障,而私营经济则在这个保障的基础上延伸。

这不止是一种理论,也是她在实际中的出来的经验,连数据都是苏家屯和小严村拿的。

实实在在的东西。

答辩之后,她走在外面,心情十分轻松。

大学生活,真的结束啦。

毕业证还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拿,苏青玉不乐意等了。让张娟替她拿,到时候直接寄过去就行了。她得赶回花岗公社去。

临走之前,倒是给元归打了个电话。

“我也正准备出发呢,正好一起吧,我可以一起买票。”

苏青玉之前就听说他要去湖云考察,倒是也没客气。就让他一起买了。

元华集团毕竟是大集团,买票方面比她这个社长可要方便那多了。而且还能买到卧票。

这大冷天的能坐卧铺才舒服。

然后她发现,首都竟然有一家元华百货。

里面卖的东西特别多。因为过年期间做活动,一些从南方过来的服装,竟然不要票。

苏青玉给家里人一人买了一身衣服。给自己爸一家子也买了。

而且她还有私心的给黑蛋买了最贵的一套。又买了几本参考书给黑蛋,让他好好学,也带着狗蛋麦穗一起学。

办好了事儿,苏青玉就去找元归汇合。

想不到买什么礼物上门合适,干脆又拎了一只烤鸭。

她自己也确实想吃了。

只是没想到元家这会儿人挺多,进进出出的一堆人。

苏青玉还挺尴尬,没想到遇着这么多人。

不过元归知道她来了之后,立马就从书房出来了,领着她去了书房。

其他人立马好奇的看了看,只是不敢过去,然后赶紧去和老爷子说这事儿。

老爷子不高兴道,“你们管那么多干什么,搅黄了事,以后别来看我”

元归的远房堂叔道,“这门户之间”

元老爷子严肃道,“你堂侄子确实配不上人家,就那个思想境界差了不知道多少呢。人家还不一定能看上他。”

所谓单恋,就说的他孙子了。当时知道这事儿,他还挺幸灾乐祸。总算有个人能把这个臭小子给制住了。

老爷子都发话了,没人敢说什么。

元老爷子顿时对自己这些亲戚们有些看不上,觉得他们果然目光短浅。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什么门户。这年轻人各方面条件优秀,还有能力,思想正确。假以时日,没准元华都要靠她呢。

还门户,他那孙子除了有钱,有矿,什么都没有入党都没入成功

书房里,元归热情的招待苏青玉。

苏青玉道,“我没想到你们家这么多人都在。”

“不是我家人,是来看老爷子的。是他的堂侄子侄孙。”元归解释道。他怕那群人给苏青玉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了。

苏青玉心道这不都一样吗倒是也没再多说。

元归正在书房里收拾东西,一堆办公用品都在打包。小章带这个助理在帮忙。

“有备无患,”元归不动声色道。

苏青玉笑道,“看来你这是要在湖云做大生意啊。”

“如果考察好了,确实有这个打算。那边的交通很不错,这是一个优势。”

苏青玉倒是有些期待。

小章他们收拾东西,苏青玉就把烤鸭拿出来了。

元归挑眉,然后让厂房去热一下,自己温了酒,两人舒舒服服的吃喝了一顿。

苏青玉满足的叹气,“好久没吃这味道了。”

“下次有机会,我给你带。”元归闻言笑道。

苏青玉一想,这带过去了,只怕要变味了,笑着摇头。

“也没到那份上,这点克制力还是有的。”

“有需要,为什么要克制”元归不解。

苏青玉道,“当付出大于价值的时候,就要克制了。”她从小就知道,别人给她什么,她就拿什么,但是不能要。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强求。

元归闻言沉默,心里突然有些心疼她。

这是一个一点都不知道任性的女人。

不知道她以前到底是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才会让她保持这样的克制力。

火车票买的是晚上,等到湖云正好是早上。

这会儿虽然没春运,不过在首都出差的人也挺多,年尾都回家了。这会儿火车人也比平时多。

元归这次带了几个助理过去,所以都买一起了。

只是这些人上了车之后,就出去餐车玩去了。留下苏青玉和元归边下棋,边聊天。

苏青玉问道,“你这次待多久啊。”

元归道,“就几天,会赶回来过年。”

苏青玉羡慕,“一家人团聚啊。我得等明年了。”她打定主意,明年必须回去过年。等明年花岗公社的经济也算稳定了,可以回去了。

元归笑道,“年年就那样,也没什么羡慕的。”

苏青玉心道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那么多没法回去一家团圆的人呢。比如她,两年没回家了。

元归道,“说起过年,今年我也让厂里给那些工人放了年假,其他福利待遇,也增加了。”

苏青玉点点头。

元归又放了个重弹,“我们元华今年准备在那边再多买地皮,给工人盖福利房。只要在元华工作满三年,可以分房住。工作满二十年,房子就归他们的了。”

苏青玉一愣,“真归他们的了”

元归点头。“这些工人陪着元华在华国立足,我总不能让他们老无所依。都很不容易。”拿地成本和建筑成本不高。

因为为了赚钱的企业家,不会想到这么多。

她试探的问道,“你就没想过,未来深市的房价会飞涨吗按这个经济发展模式,很可能啊。”

元华摊手,“无所谓,钱而已,我不在乎。重要的是人。”

苏青玉竖起大拇指,“好老板啊。”

一路上两人从南方经济说到中部经济,从城市经济谈到农村经济。从农民致富,谈到工人升职。聊的畅快淋漓。

苏青玉都觉得这车上的时间不知不觉的过过来了,等到了湖云省城火车站还没反应过来。感觉就是一晃眼的事儿。这可比自己一个人坐车要好多了。

下了火车,苏青玉就要坐车去云城了。

元归提出送他,元华在省城有分公司,正好去云城考察运输公司。

苏青玉没同意,觉得都到家门口了,自己回去就行了。

“你看你什么时候回首都,我到时候过来请你吃顿饭。”

元归笑着道,“就这几天吧,还要赶着回去呢。”

苏青玉道,“是要早点回去,要不然这边的雪也大了,就不好办了。”

元归了然的点头。

目送苏青玉坐上云城县的车子,元归叹了口气,心里嘀咕着,也不知道气象台看的天气预报准不准,今年这雪够不够大。

大雪堵路走不了,他也没办法回去了。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