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304、第 304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304、第 304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花岗公社对劳工的训练十分严格。实打实的军训,还要学会基本算数,学会一些常用字。得保证出去了之后不至于连路牌都不认识。

紧锣密鼓的训练了一个月,苏青玉才准备领他们去南方了。

除了花岗公社的,其他两个公社也训练好了,准备一起送过去。

和这些劳工一起过去的,还有各个公社临时安排的管理人员。

这些管理人员被任命为劳工输出办公室小组长。每个组长管理十个劳工的纪律和生活问题。因为这些小组长是退伍军人,所以这些人去了单位之后,安排的是保安的职务。不用下车间。方便管理这些人。

临出发,这些被训练了一个月的劳工们也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

知道是苏青玉这个社长亲自送去之后,才有些安心。高高兴兴在家里收拾包袱,然后在亲人的送别下,身上别着大红花往公社来。

公社给他们打的旗号也不是出去打工挣钱,是支援南方经济建设。

所以送别队伍还挺多的。

这些人从来就没这么风光过,一个个激动的脸都红了,精神抖擞的。

亲人们围着他们叮嘱着,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惹事,别乱跑,免得跑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又让出去要听干部的话,可别自己瞎闹事儿。

多赚钱,回来投资当老板,以后给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看看。

等被念叨的不耐烦了,一个个的赶紧儿冲上了大卡车。

和未来的工友们热热闹闹的讨论起来了。

“听说要坐火车啊,”

“就是那种特别长的车妈呀,咱这去的可真远。”

“远怕什么,反正有干部带着呢。”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多海鲜。”

“我觉得应该有,培训的时候不是说了吗,南方那边离着大海近。知道什么叫海吗比湖还大,特别特别大,大的找不到边儿。”

年轻人们越谈越兴奋,倒是冲淡了对未知的未来的一些担心。

反而还是向往了。

而且觉得以前在家里窝着的日子确实怪没意思的。在小县城待着也没意思,还是这种出远门好啊,有光荣又能赚钱。还能够看大世面。以后吃海鲜,穿新衣服。

在大伙儿兴奋的声音种,装着劳工的大卡车终于出发了。

公社还放了一大串鞭炮,希望他们未来红红火火的。

倒是有乡亲道,“确实该放鞭炮,这些祸害终于走了。”

确实是祸害啊,懒汉们自己不想种吃的,就跑别人家地里弄吃的。或者不懂事的小伙子们抓了谁家的鸡,拿了谁家的菜。

“希望出去能学好。”

车子到了县里,又和其他公社的劳工汇合,这一批加起来,就有一百多人了。

好在都是统一军训过的,每个人都有负责管理的干部,倒是没乱。

赵县长给他们做了个讲话,夸他们都是县里的人才,为了南方经济建设做贡献,未来也要回馈家乡。希望他们在外面去安分守己,别闹事儿。别丢了家乡的脸面,以后无颜回家见父老乡亲。

“最后,我由衷祝你们衣锦还乡”

年轻人们高兴的鼓掌。

县长讲话啊,太光荣了。

苏青玉作为这次唯一带队的社长,也给这些年轻人讲了话,“同志们,所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咱这一批去的都是老乡,以后部分人都是要在一个单位的,希望大家团结,不要同乡之间闹事。当然,也不要因为是老乡就合伙欺负人。咱们不惹事,也不怕事。遇到事儿就找你们的负责人,只要是你们受委屈了,千里万里的,咱也要赶过去给你们主持公道。但是如果惹了事,咱千里万里的,也是要追过去把你们给抓回来处分的。明白了吗”

“明白了”

这阵子军训还挺有用,至少这会儿都还挺齐声。

苏青玉训完了话,就让大伙儿上车,直奔省城。

这一次运输劳工,县里也是做了贡献的,请车子统一送去省城,省去了转车的麻烦。另外又集体买了车票。

请车子的钱县里支持了。买车票的钱是各个大队垫付的,未来这些人工资打回来之后,从里面扣。

因为是直达车,车子比平时坐公车要快很多,中午就到了省城火车站,然后大伙儿排队上车。

车站一些人看着这个阵势,过来打听他们是干啥的。怎么这么多人一起坐车。一听是县里组织出去打工的,一个个张目结舌。

“你们县里还管这个”

“那可不,工作都找好了。”

旁边的人听着羡慕坏了。

即便是省城的本地人,家里不是特别富裕的,也是想去那经济发展迅速的南方看看有没有什么机遇。但是因为那边人生地不熟,加上听说治安也不算好,所以出门也是心怀忐忑的。

现在看人家直接组团,那叫一个羡慕啊。

“你们县里干部可真好。”

听到这话,这下子这些人嘚瑟了。

旁边还有也准备去南方打工的,找过来问他们买了票没。一听买了票,而且集体买的坐票,就更羡慕了。

因为这几年去南方找机会的人越来越多,加上车次也不多,所以好些人只能买到站票。

又听说工作也找好了,不用自己去找。心里酸啊。

也因为有了这些比较,云城县的这些懒汉混子们也发现,他们确实挺幸福的,出来工作什么都不用操心,什么都准备好了,只需要跟着走就行啦。

等回来了,自己再投资家乡单位,又直接成了小老板。

自己太幸福了。

幸福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心里也特别珍惜这次机会。

在各个小组长的安排下,大家井然有序的上了车。毕竟被人羡慕着呢,可不能丢了人。

苏青玉在车上点了名字和人数,人都到齐之后,就放了心了。

因为买票是一起买的,所以这些人都被安排在了一起。

在路上,这些人的单位就被分好了。等到了之后,会有单位的人直接领走。

这些人基本上是被打散的,不同的大队,不同的公社。

好在这些人第一次坐火车,太兴奋,压根没管这些事儿。都兴奋的看着外面,看着风景。

经过两天两夜的车程,车子终于到了南方的地界儿,他们也看到了沿途的一些小厂房。

小组长们就给他们讲,这些小厂房都是私人盖的厂房,规模不大,待遇也不好。和他们要去的大厂不一样。

又和他们讲了一些容易被骗的事儿。

比如拖欠工资啊,比如遇到当地地头蛇之类的事儿。还有遇到赌博做局子,不止让你输光钱,还要去给人当苦力。想出来都出不来。

可把这些第一次出远门的人给吓坏了。

外面这么乱吗,比他们还嚣张。

最后小组长严肃的告诉他们,“所以去了单位之后,尽量不要外出。就算外出,也要几个人结伴而行,而且不要去太远的地方。如果想出门见世面,最好是找小组长一起。如果实在一个人在外面遇到事儿了,就打各个公社的电话。”

越是这么严肃,大伙儿越是提着一颗心,之前在家乡还有些嚣张的想法,这会儿也熄火了。

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这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不是他们地盘了。

等下了火车之后,这些人更老实了,乖乖的跟着自己的小组长身后,深怕掉了队,在这个陌生地方一个人闯荡。

苏青玉一下车,就看到了来接人的牌子,都是每个单位安排过来的。

这些来接人的单位,看到苏青玉带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大后生,也是满心的欢喜。

再看看那井然有序的排队站队,有纪律的样子,心里更满意了。

一番接洽之后,这些人就开始按照名单领人了。

分了一个小时,就把人给分清楚。

苏青玉也跟着一家离着康莱比较近的单位出发,去看看厂里的情况。

这些单位都是她上大学那次和同学一起参观过的单位。

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这次一看,比上次发展还要好。厂里环境不错,而且工人待遇比上次去的时候要好。

负责接人的人事经理头疼道,“没办法啊,我们对面就是元华。”

她指了指对面的大工厂。

也是一家电子加工厂,规模很大,厂房在外看着都很气派了。门口进出的工人身上都透着一股子自信。似乎是觉得自己这单位比别的单位好,自己这个工人也是骄傲的。

苏青玉笑了一下,这次她来南方,倒是没和元归打招呼。毕竟是带队过来的,而且还要谈正事儿。

在单位看了情况,知道这些工人在这里一切都没啥问题之后,苏青玉才离开,往康莱集团去。

这次和老康先生见面是出发就约好的。

所以苏青玉到了康莱,报了名字之后,就顺利的和老康先生见上面了。

这次见着,倒是比上次精神气要好。

老康先生也很高兴的招待她,“听说你现在都已经是社长了”

苏青玉道,“托康先生的福。”

老康先生笑,“那也是你自己有能力。我从第一次见面接触,就觉得你很有能力。这次合作,我更了解了。难怪元华一直和你合作。”

康先生对于上次合作得到的利益也是很满意的。

虽然投了几十万,但是这笔钱不止收回来了,还额外赚一笔。这点小钱还是在其次的,关键是名声确实好很多。也因为他对农民致富起到一些影响,还得到一些领导的夸赞。

以前老康先生是不在乎的,但是现在不一样啊,南方这块肉实在是太美味了。也让他见识到了华国市场的潜力。他更想好好的在这里经营了。

这也是他对苏青玉说约着见面的十分乐意的原因。

苏青玉也主动提起上次的合作,“不知道这个结果,您还满不满意。”

老康先生倒是没藏着掖着,对于有用处的合伙人,他也是愿意坦诚的。毕竟都是明白人。“当然满意。比我想的要好。所以这次你又给我带来什么合作了”

苏青玉笑道,“这次合作和上次不一样。上次是一次合作。这次应该算是长期合作吧。不知道康莱对投资内地,有没有什么意向。”

康先生抽了根雪茄,“我倒是听说元华也在内地和一些省份谈合作。似乎想进军内地。”

苏青玉道,“您的意向呢”

“虽然元华在南方的投资展示了他们的眼光,我本人对于内地投资也是有意向的,特别是上次和你们湖云合作了之后,以后肯定有这个趋势,可下现在我们还不想操之过急。”

康先生摊手,“毕竟我们现在主力还是在南方,这片市场还是很广大的。”

他们和元华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元华集团举家搬迁回华国,而他们这些单位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外。

扩张的就没元华那么强烈。

苏青玉道,“我倒是和康先生的想法相反,我认为,现在是下手的最佳时期。晚了,下手成本会更高。”

老康先生看着她,“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内地一些地区还是处于未开发的状态。看到南方发展迅速,自然也会有些期待。如果这会儿下手,各方面的政策必定是最好的。”

康先生点点头。

苏青玉继续道,“而且不管是人力物力的支持,肯定也是最充足的。最适合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益。未来人人都去了,反而不好谈。除非康莱确定未来绝对不会往内地发展,否则这个时候下场绝对是最适合的机会。”

她说着,看向老康先生,“康先生想知道,我们云城县给出的条件吗”

老康先生笑,“那可是个小县城。”

“非洲也不算富裕,但是去淘金的人却很多。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利益。”

“云城能给我什么利益”康先生将雪茄放烟灰缸上搁着。

“三年免税,五年土地租金免费,因为现在投资内地需要盒子。合资里面,县里只合资百分之五,相当于你们全权管理这个工厂。”

老康先生道,“这方面我也可以去和省城谈,元归那小子不会吃亏,我跟着他后面也能得到好处。”

“但是省城投资,规模小了,您也不好谈,不是吗这对于康莱又想保守,又想图谋发展的理念不符合。”

苏青玉拿出湖云省地图,指给他看,“而且云城好歹也是属于湖云省的,离湖云省城开车也仅仅两个小时车程而已。先在云城扎稳脚跟,再观察省城发展,一旦时机成熟,可以立马做出最快的决策。而且我们云城到一定时候,还要修前往省城的省道。”

“最重要的是这笔投资,可以作为农村致富扶贫的名义来做。一举数得。在华国有一句话,做生不如做熟,和我合作,康先生可以省心省力。”

苏青玉看向老康先生。

老康先生一愣,然后哈哈笑了笑。“你这么一说,我去云城投资似乎是稳赚了”

苏青玉道,“只要康先生安排的负责人是个人才,在这么多便利条件下,我觉得也不可能亏。”

老康先生也是个谨慎的人,任何一笔投资。他都会考虑清楚。

他仔细的考虑苏青玉提出的这些条件。

免税和土地使用租金这方面可以省一笔钱,内地劳工工资会比南方少,也可以省下一笔钱。

还可以得到好名声。

一个县城投资,几十万就能搞定的事情。成本低的可以忽略不计。

倒是可以在内地先扎根。

老康先生原本没有这么急着投资,不过苏青玉这番话倒是让他心动了。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