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449章 第449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449章 第449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青玉给教育局局长出了个主意,现在正好各个工厂也在建设中了,以后也是要面对各个镇招工的。所以就给他们下面各个村干部提要求。思想工作做得好,入学率高的,以后招工会优先考虑那个村的年轻人。

工厂招工,当然要重点挑思想觉悟高的同志了。

而且招工的重点是现在在基层帮忙的各个村临时工。

“各个部门都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协助,把各自工作完成的更好。致富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总目标。”

这下子教育局局长更有底气了。回去之后,二话没说就下正式通知,让各个镇进行劝学思想工作。

鼓励适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

“这本来是硬性要求,现在上面领导愿意开出这么多好条件,这要是还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是你们的失职”

镇领导们干劲儿又安排下面干部来开会,宣布这个消息。

各村干部们一个个的都觉得这脑袋不够用了。

土地的事儿还在忙活呢,这教育又来了。

这念书不念书的不都一样吗在村里也不用认识几个字。

知道这些老干部的性子,镇长直接拍桌子了,“已经在建药材厂了,到时候是要招工的,上面说了,哪个村子入学率高,到时候重点招聘哪个村子的年轻人”

这消息出来就不一样了,基层老村长们立马围着镇长打听这个厂子是干什么的,福利待遇怎么样。

这些老干部们总比那些村民们有见识一些,知道这出来当工人是难得的机会。

以后能在镇上落户就更好了。

他们虽然自己不能来了,可村子里也有比较亲近的人家。自家也有晚辈。这可不得打听吗

“具体什么样不知道,但是规模肯定是很大的,市里督办的能小吗反正这是机会,看你们自己争不争气了。”

听到镇领导这么说,大家高兴的不得了。觉得政府搞的大厂子,以后福利待遇肯定不差的。

这个得好好搞,回去了就和把这任务交给下面去办了,好好的做思想工作,送孩子去念书去。

免费的书不念,那就是傻子。

以前自家花钱都送孩子去念了呢。

这会儿基层老百姓还在为了承包土地的事儿忙活着。各家各户要将已经收成上来的土地报给队里,从这一刻起就算是承包时间了。

而且还要报名参与种植草药,这样以后他们就算是政府请的草药种植工人了。

他们听到队里那些年轻的临时工们给算了一笔账,这一年下来,得的钱可比之前自己种庄稼要多,而且还保险。

唯一让他们不满足的是,家里的孩子不能够参与种植,拿不到工资。只能以后帮着搭把手。

可是帮着自己家里干活,怎么样都行,现在免费给公家干活,总觉得亏了。

所以这些农民同志们有些不知道怎么安排家里的这些孩子了。闲着也看不过去,忙着也不划算。

好些人就想走村里的路子,把自家孩子的年龄改改,看看能不能参与种植,多拿一分钱。

就在这会儿这消息宣传开来,可算是给这些农民同志多了一个选择了。

免费入学,进了学校可以参与手工制作,拿工钱。

免费入学这个吸引力还不够大,关键后面那条,拿工钱才具有吸引力。

好些家里有孩子的还主动去咨询这事儿。

已经有了一些干部派头的年轻临时工们这会儿就耐心解释了,“就是去了学校上学,学校会组织学生参与工作,然后给发工钱。不去上学的就没这待遇。不过年龄也有限制,十岁以上才行,怕太小了干不好活。”

“那十岁以下咋安排啊”

“十岁以下就上学,也是免费入学的。文件上说了,从今年开始,如果没按时入学的,以后进了学校也没资格参加工作。”

这就一下子打消了这些家长们让孩子等十岁再入学的心思了。

年轻临时工劝道,“反正是免费入学的,还有人给带孩子,干什么不送孩子去上学”

不怪他们不卖力,主要是老干部说了,念书的孩子多,以后他们有机会去镇上当工人。

这几天跟着干部们干活,他们就没下地,干的都是笔杆子的工作。

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干农活和拿笔杆子的不同了。不用风吹日晒,关键是还体面。

曾经没啥见识的年轻村民,这会儿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期望了。想要去当体面的工人。所以只有更卖力的工作,让村子里的孩子都去念书,他们机会就多了。

有了他们的劝说,各家各户有孩子的倒是都意动了。

孩子住读,女娃子送去念书,主要是为了做工赚钱。年龄小的儿子正好没人带,送学校去学几个字。虽然说要自带伙食食,可是听说只带两顿,学校包一顿。这还省下一顿饭的口粮了。

这么一算还挺划算。

老村长也在村子里溜达,大声嚷嚷,“有孩子的必须送孩子去上学。咱老百姓要响应国家号召,要参加教育。”

“违反政策的,就是我们村的坏分子。”

“以前没钱上,现在免费了,看谁还有借口。”

“男娃女娃都送去,女娃也是要占人数的”

有了甜枣加大棒,于是家里的大人就开始盘算起来,送哪些孩子去上学了。

李小叶是大李子村的,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家里有个十五岁的哥哥,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如果不出意外,她以后就是要替哥哥换亲,换个好嫂子回来的。

反正女娃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亲上加亲多好啊。

十二岁的孩子在家里也是劳动力了,平时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捡柴火,带弟弟妹妹,但凡是能够做得动的工作,她都要做。

今年不一样了,爸妈告诉她,她过两个月得去镇上学校里面做工。以后还得住镇上,放假才能回来。

李小叶没上过学,听村子里的孩子说过,说就是学写字。她虽然好奇,可也不大想离开家里,一个人去镇上。她长这么大,还没去过镇上。

“妈,能不去吗我怕。”

她妈就不高兴了,板着脸道,“怕什么啊,谁还能吃了不成。明年家里土地都承包了,你也干不了什么活了。你出去赚点钱,给你当嫁妆。”

当然,这也就说的好听,事实上,换亲的女孩子是没有嫁妆的。

“村里其他孩子都去,你弟弟妹妹也得去,你怎么就去不成了。你必须去。”

李小叶红着眼睛点头。没敢反驳。

过了一会儿,她就偷偷去找自己的小姐妹李红花说这事儿。

“你说镇上是怎么样的啊,咱也没去过,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李红花是家里的唯一的女娃子,她家里两个哥哥,所以得家里看重一些。

她告诉李小叶,“镇上好,房子漂亮。他们房子是红色的砖瓦房。我奶说那是大户人家住的。我上次还在那里买了一块冰糖,特别甜。”

她砸吧砸吧嘴巴,仿佛还记得那那个甜味。可惜她就吃了一小块儿,其他都给哥哥了。

也不知道这次去了学校,还能不能买到。

李小叶没见过大户人家是咋样的,但是听李红花说好,她心里又生起一些好奇。

大户人家到底是怎么样的

倒是村子里极少数的孩子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

这些乡村老师们知道县里的安排之后,各个都激动万分,神采飞扬。

以后这里破旧的小学校要被取缔了,他们都要去镇上教书。而且现在镇上还要修新的学校。是住宿学校。以后所有的孩子不用来回奔波了,他们可以在镇上吃住上学。教室也不会漏雨,不用大白天的点煤油灯。有整齐的桌椅,不用蹲在小板凳上面写字。

而且学费免费,不用担心没钱念书了。

“孩子们,咱们赶着好时候了,咱们以后可以去更好的环境念书了。以后学习资料也多,你们也不用每天赶路了。咱以后每个班会有很多学生一起上学。一年级是一年级,二年级是二年级,再也不用混着了。”

“你们念书不要钱,哪怕家里不让念,你们也能继续读书。”

“学校还包你们一顿饭,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等你们上了小学,就可以直接上初中。这么好的教学环境,你们就有更大的把握考高中。考大学。当工人,干部,科学家,医生”

老师们说着,自己眼睛都红了。

仿佛看到了这些孩子的未来。

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未来啊,觉得他们能够念个小学毕业,最多上个初中,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终于可以有更多的未来,更多的选择了。

“同志们,下次报名,咱们就去镇上见了。老师们要听学校安排,可能不会分到你们的班上教你们了。可你们一定要记得以前的艰苦,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好好念,出人头地,以后回报祖国。”

孩子们还不能明白老师激动的心情,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但是他们看着老师这样高兴,心里猜测,这应该是好事。于是各个心情也很好,黑瘦的脸上露出笑容。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