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 58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 58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有了张明每天辛辛苦苦的看着, 养猪场这边倒是让人放心 。

用刘巧巧的说法, 张明伺候这批母猪, 那就和伺候女人坐月子一样细致。

苏青玉去看过几次, 确实状态都不凑。

才来苏家屯这边半个月, 肚子又大了一圈。

这批母猪的预产期在三月中旬,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正好那批兽医学徒也得回来了。这倒是不着急。

倒是二月底的时候,学校这边建设工程要完工了。

社员们为了不耽误春播, 都是加班加点的赶工,一排排的教室和教师宿舍就这么在平地上面起来了。就剩下盖瓦片了。

苏青玉一翻日历, 加个顶也就这么几天的事儿了。

学校盖好之后,虽然还没开学, 但是实际上也要开始准备工作了。毕竟是新学校, 有多少人都不知道, 还得统计学生人数。提前报名分班,才能去找上面把书本预定好,要是晚了,连课本都没有,那才是闹笑话了。

这些事儿都是要老师来办的。

只是之前就说要给其他队里的知青一个机会,所以考试的日子没挑那么急, 安排到了四月初, 正好春播结束,大伙儿都不算忙的时候参加考试。

之前她就和女知青们商量好了,让女知青们去当老师去, 至于这厂里的活,就让男知青和队里其他人竞争。

所以她准备先把厂里这边安排妥当,正好把女知青给安排到学校里面,先把工作给做起来。

苏家屯的女知青,算上苏青玉自己,一共十一人。

她,还有高晓华,朱琳都是不变的。另外就只有八名女知青去当老师了。

别看八个人很多,但是分配起来也分配不了多少。

除了授课老师之外,还得有后勤老师,教导处的老师。苏青玉还准备在学校里面开兴趣班。专门教授孩子说普通话和英语。以后这批孩子长大了,正好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时候,肯定会接触更多的人。学好语言在未来才不会吃亏。也幸好马克思同志语录中的“外国语是人生斗争中的一种武器”,所以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经让学习英语了,倒是方便很多。

以后高考恢复了,这些教书的知识分子也能在外语考试中占点优势。

苏青玉大概分配好了这八位女知青的岗位。她手里都有这些女知青的资料表,倒是好分配。

几个学历不算高的,就被她安排后勤处工作,还有带学前班。高中学历,成绩好的,就带高年级。至于李芳,她准备让李芳当副校长。

正校长的位置,她自己肯定是要争取的。虽然卫国哥现在当了大队长,对她言听计从,但是总是处于幕后也不行,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时间长了影响不好。而且学校也刚建立起来,她得先看一阵子,安排好了才行。

做了个大概的分配,中午下工,她就把女知青们叫办公室开会了。

朱琳忙着给苏青玉泡茶。她现在干这活干多了,干的越发顺手了。也没觉得不好,毕竟这活最轻松了。

苏青玉严肃道,“今天开会,是对你们有另外的安排。我待会说一下,你们有意见的,等我说完再提。”

其他人一听有安排,顿时都紧张的看着她。

苏青玉就把自己写的名单和职务说了一遍。

“我之前也和你们说过的,你们是要当老师的,这边的工作更适合男同志来做。这是我今天按照你们之前填报的资料,以及我对你们的理解做出的工作安排。李芳同志之前一直都是女知青的组长,管理很多年了,人很稳重,当这个副校长,我觉得很合适。其他人的安排,也是根据你们实际情况来安排的。你们也可以提提的想法。”

李芳惊讶道,“我当副校长能行吗”

苏青玉道,“不用担心,要是不行,到时候再给撤了。”

李芳“”

其他女知青也没啥意见。苏青玉都是根据她们实际情况来安排的。学历高低还有文化水平这都是没法改变的。

而且当老师,总比在加米厂要舒服的。

苏青玉看了一圈,见他们都没有要提意见的想法,就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我待会儿下午就去和大队部那边商量,给咱们厂里尽快的招工考试。新工人来了之后你们带两天,然后你们开始进入新的角色了。”

听到这么快就能转岗了,女知青们各个面露笑容。

有女知青举手道,“那,那我们也能搬老师校舍里面去吗”

知青点住着真的不舒坦,土培的房子潮湿阴暗还漏雨。而且几个人住一个屋里,真不舒服。

新建好的单身宿舍虽然也小,只能摆下一张大床,但是最起码是砖瓦房。

另外两个已经嫁给当地人的女知青也举手道,“咱也能搬吗家里挤。”她们嫁的人家人口多,特别是家里其他兄弟孩子大了,那房子就闹得慌。

苏青玉笑道,“当然能,这是老师福利。但我也得说,你们得好好干,要是干的不好,房子可是要收回来的。”

“那怎么样是干得好”

“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苏青玉就先和苏卫国这边说了这件事儿。

苏卫国边吃饭,边下意识的点头。点了几下觉得不对劲儿,“这么多老师先安排了,后期其他大队的知青就没多少岗位了,他们会不会不服气啊。”

“还有的,这几个知青只有几个是教书的,我们小学五个年级,我琢磨着孩子多,咋样一个年级也要两个班。这就十个班了。我是准备每个班配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数学老师。这就需要二十名了。另外还有初中两个年级,也是这样配的。另外还有其他课外老师,岗位多着呢。”

苏卫国张着嘴,他就算念多少书,也知道老师不是这么配的啊。

苏卫民也道,“这老师会不会配的太多啦,我以前去公社玩,那边一个老师都带两个班呢。”

苏青玉点头,“我知道,我是故意这么配的。”

苏卫国道,“为啥啊,这样咱们得多发工资啊。”

苏青玉道,“哥,工资咱可以少发一点啊,甚至那些知青,我们都能给他们直接算工分,发粮食。”

“这不都一样吗,开支多大啊。”苏卫国现在也逐渐融入队长的角色,考虑事儿也全面了。

苏青玉还挺欣慰,毕竟苏卫国可不知道未来两年内,知青们都是要离开这里的。他考虑这些问题也是很正确的。

于是耐心解释道,“哥,开支虽然是有开支,可是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知青是否回城的问题。”

苏叶立马来了兴趣啦,“以后知青能回城”那她是不是能开始找一个了。

苏青玉道,“姐,你收回你的心思。我这是猜测。”

陈爱兰也点了点自己闺女的脑袋,“听青玉说话。”

苏青玉道,“知青是否回城,咱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得做好这个准备呀。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得把这个可能想在前面。等真有这么一天了,知青都走了,学校不就没老师了,到时候咋办”

苏卫国一愣,想着那个场景也挺乱。

“所以哥,我们要先配备足够多的老师,将知青和本地老师的名额分配比例一样,这样等知青走了,本地老师也是够的。而且我对于本地的老师的文化水平还有些不信任,正好让知青们带带他们。等以后带熟悉了,知青们随便走,都对我们没影响,我们直接安排一个老师带两个班完全没问题。”

苏卫国觉得有道理,然后又担心道,“那万一知青们一直不走咋办”

苏青玉笑了,“哥,你看看我才来多久,咱们这就建加米厂,建养猪场,还有学校了公社那边砖瓦厂都建起来了呢,你还不信任我就算知青们一直不走,我以后用他们的地方多着呢,直接安排别的岗位就成了。”

苏奶奶看着自己孙女想的这么周到,心里别提多骄傲了,再看看自己孙子,有些嫌弃道,“青玉都想的这么好了,你别还不知道好歹。”

苏卫国“”他这不是当队长的,得啥事儿都搞清楚吗

他委屈的看了眼爷爷,爷爷低头吃饭,看都不看他一眼,还给奶奶夹菜。

至于自己爹,就更不用说了。头都埋碗里去了。

再看自己妈

陈爱兰道,“青玉咋说你就咋做。多学着点。”

苏卫国“哦。”

他觉得还有些担心,摸了摸脑袋,又想出一个问题了,“大队那边不同意咋办开支增加大了,不好办啊。他们也不会考虑咱们这么多的。咱也不能总吓唬他们,上次养猪场的事儿吓唬住了,这次要再吓唬,就没啥效果了。”

苏青玉自信道,“哥,你就放心吧,他们绝对会很支持的。”

下午,苏青玉故意让苏卫国先别去办公室,她自己先去了办公室。进去之后,大伙儿都在。直接把办公室门一关。

张主任道,“咋了”

苏青玉严肃道,“趁着我哥没来,我想和大家商量个事儿。”

苏大宝他们笑了,“还不能让大队长知道”

苏青玉笑道,“我还不想让你知道呢,你知道了肯定不同意。”

苏大宝问道,“花钱的事儿”

“差不多。”苏青玉走过去,小声道,“我这几天在琢磨着招老师的事儿,我瞅着我们队里现在养了猪了,以后经济会越来越好了,我就有了一些想法。反正咱队里现在也没别的增加收入的事儿干,不如拿出来培养有文化的年轻人。”

张主任问道,“咋培养”

“学校老师啊,我准备多增加教师岗位,这样一来,咱队里的年轻人不就有更多录取的机会吗这不就是培养他们”

她就把自己对每个班级安排老师的计划说了一遍,这基本上是增加了一倍的老师了。

听到苏青玉的打算,几个干部们顿时心里动了动。这么多名额,自家娃要是参加招考,机会就都了好几分啊。

苏大宝倒是没想那么多,就想着钱了,“这得多花多少钱啊工钱太少,年轻人也不乐意啊。他们得养家糊口的。”

苏青玉摆手,“咱就先给少一点工资呗。总比他们下地干活好吧,以后效益好了,再给涨上去。想想咱加米厂,咱养猪场,多养几个老师不成问题。最主要的是,多给有文化的年轻人机会,总不能让他们几年书白读了,是不是这哪里对得起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栽培”

张主任深有同感,她可还有个十几岁的闺女等着当老师呢。赞同道,“就是,这花了那么多时间念书了,结果啥也不是,确实挺可惜的。这不像过去机会多。当初咱队里选干部,那不就是选文化青年吗大宝当会计,那也是因为会算账才有机会。”

苏大宝“”

其他干部们,比如管仓库的,管工分的,算出工的也都觉得可以。

为啥觉得可以呢,当然也是希望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谁家还没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啊。

苏大宝担心道,“可这啥时候能效益好啊,”

苏青玉壮志满怀道,“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我们队里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咱大家都努力,给队里创收,只要队里队里赚钱了,咱就给老师们涨工资,让他们也有盼头。”

张主任高兴道,“青玉说的对,还是得创收。咱们创收 ,就能给他们涨工资。”

苏青玉见大伙儿都同意,就一拍巴掌,“大家都觉得这样,没人反对,待会儿我哥来了,我换个说法劝劝他,然后咱就一致投票同意,咋样”

“行,就这么定了。”其他干部们纷纷点头同意。

等苏青玉把办公室门开了,躲在外面的苏卫国才姗姗来迟,进来之后,大伙儿都看着他。

苏卫国“”这到底是成还是不成啊。

苏青玉就开口了,“哥,刚刚我们大伙儿商量个事儿,你听听看,有啥意见没。”

苏卫国“你说。”

苏青玉道,“我们大队干部今年都特别有干劲儿,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觉得对待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重视一些,所以提议每个班安排多点老师,让老师专心带一个班,不用分心。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比较聪明。”

说完之后,她信心满满道,“虽然这样可能会增加队里的负担,但是大家都很有信心,今年我们团结一致,肯定能够创收,这点负担不在话下。为了孩子们,大伙儿都愿意努力工作,为队里发展做贡献。哥,你觉得呢”

“”苏卫国张了张嘴。

这要不是他中午才和青玉商量好的,这会儿还真要信了这话了。

也不知道青玉是咋和这些人说的,看样子大家是同意了

他问道,“大家的意见呢,这还是要大伙儿同意。”

“同意,我们都同意。”张主任举手道。

其他人也举手。

给年轻人创造机会,义不容辞。

苏卫国“”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