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 82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 82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副厂长是快要到中午的时候过来的。

他坐着厂里的吉普车。这车子是从军区淘汰过来给县里当公务车, 然后又被县里淘汰给机械厂当公务车的。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一辆颇具历史的军绿色吉普车, 依然是机械厂的宝贝。要不是这次出远门, 李副厂长平时都坐不上呢。

苏家屯的人也是头一次见这样的车,各个稀奇的不得了,觉得这县里的同志就是不一样。

但是这样的同志还特意来他们队里, 那就更难得了。

还觉得挺有面子的。

所以李副厂长下车的时候, 苏家屯早就等待的社员们就敲敲打打起来了。

孩子们给他送上一束五颜六色的野花。

苏卫国带着其他大队干部和他亲切握手。两边还站着很多看热闹的社员们, 各个喜气洋洋的。还要人拉着横幅, 上面是欢迎机械厂李厂长莅临参观的字样。

李副厂长觉得自己就和做梦一样, 这场合也太隆重了。

当然,他心里却是是美滋滋的。嘴里还是客气道,“太隆重了,太隆重了。受不起啊。”

苏卫国也被苏青玉培训了几句日常的场面话, “这都是应该的,机械厂给咱苏家屯大队了太多帮助了,大家都打心眼里感激。不这样没法表达我们的心情。”

李副厂长看着那一张张淳朴的面容, 还有孩子们单纯可爱的笑容, 心里有些感动。

原来他们厂里只是随手做的那些事儿,竟然让这农民同志们这样的感激。

惭愧惭愧。

“大伙儿都散了吧,都散了,要不然我心里不踏实。”李副厂长和苏卫国道。

苏卫国道,“行,那咱们先在队里走走,然后顺便去食堂吃饭。吃完饭了, 咱继续看看。”

李副厂长点头。他还没忘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这个大队的环境呢。

大队干部们就让大伙儿散场,回去吃饭的吃饭,然后该干嘛干嘛。

大队干部们,除了苏青玉和苏卫国留下,其他人也都回去忙自己工作去了。一大堆人跟着也不合适。

下午还得干活的同志们就也先回去了,没啥事儿要忙活的老人妇女们就还跟着看热闹。

李副厂长一路走着,就觉得自己受到了这个大队的重视。仿佛自己能给这大队带来很多帮助一样。

他叹了口气,提议道,“要不,先去看看养猪场”

苏青玉笑道,“那当然行。咱这队里就没有不能看的地方。”

队里养猪场也不远,就在大队部边上。

还没走的很近,就听到猪叫声了。

李副厂长走过去的时候,看到里面白白胖胖的猪崽子,差点没亮瞎自己的眼睛。

满眼全是猪啊。

他努力的沉住气,问道,“都是你们大队的”

苏青玉道,“当然,这可是我们的养猪场,全都是我们大队的猪崽子。”

李副厂长眼睛发亮的看着。

这多少猪啊。

要是养大了,这能有多少猪肉。

苏青玉道,“不止这些呢,我们还有自己的母猪,等过阵子还得让他们再下一窝。”

“这么多的猪,你们养的了吗”李副厂长道。

苏青玉满脸自信,“养的了,我们大队现在买了农用机械回来,我们会不断的开荒,粮食吃不完的。到时候剩下的都用来喂猪。而且你忘了我们还有加米厂,加米厂可不缺米糠。”

李副厂长听着,心里就有了底了。

他愣是在加米厂边上看了老半天,都有点舍不得走了。

当然,臭也是够臭的。

离开的时候身上都还有点味道,这样子也不好立马去食堂吃饭。苏青玉就提出带他去参观学校。

让他对苏家屯的家底有个更直观的认识。

学校在另外一头,走七八来分钟就到了学校。

李副厂长看着那一排排的青砖瓦房,“这都是你们自己盖的”

苏青玉和苏卫国对视这笑了一眼,都点头。

苏卫国道,“这每块砖瓦都是咱自己的。”

还是他当初带人去烧的呢。

这大队有钱啊。

李副厂长惊叹。

他们厂里想扩建厂房,都得开个大会商量着办呢。农村大队就能搞这么大的学校了。

瞅瞅这学校还不小,总得一二十间了。

李副厂长不动神色,心里对苏家屯的实力有了一个重新认识。

之前看着苏青玉同志总是和他们租借东西,还以为他们大队和其他农村大队一样,穷的叮当响,没想到家底还挺厚。发展的还不错。

在学校看了一圈之后,苏青玉和苏卫国就请李副厂长去吃午饭。

为了招待李副厂长,食堂还给他单独做了一顿带点油水的。

咸鱼腊肉的搭配,让李副厂长知道,他们不是没吃的,是平时吃不完还得腌制起来放着。

吃完饭之后,李副厂长心情也好,“你们那个榨油厂是怎么安排的”

苏青玉就把开荒种油料的事儿和他说了。

这一茬因为有试验田,种子都是最新的,所以就先种一小茬玉米,一大茬大豆。后续套种冬黄豆和油菜。都是能榨油的。

而且榨油厂榨油厂开起来之后,大队以后其他田地也会用来种油料,以后他们就以产油为主了。

李副厂长道,“你们不种粮食了”

苏卫国道,“种,当然种。缺啥种啥。”

苏青玉笑道,“肯定能保正吃的粮食的,其他的咱再继续开荒。待会儿带您看看咱队里从省城带回来的农用机械。”

“你说是那些那些在农村使用的机械”

“是啊,才从海城弄回来的。还别说,咱这阵子用了,觉得挺不错的。”

李副厂长还真的感兴趣了,他们机械厂也是生产机械的。

对这种海城大厂生产的东西当然也好奇。

也不耽误了,李副厂长喝完最后一口茶,就提出去看看机器。

看完之后,他得赶回去和厂里汇报情况,赶紧商议出个结果,省得耽误了大队的大事儿。

苏青玉边领着他去看机械,边道,“不着急,咱这榨油厂啥时候开都行。”

苏青玉又让守仓库的社员展示了一下从海城弄回来的机器。

李副厂长惊喜道,“还真能节省人力。不过看这些用料应该不便宜。”

这年头一辆自行车都要两三百了。这些机械里面还有别的技术。

苏青玉道,“因为是旧的,买的时候也不算特别贵,就是如果真用起来废点油,地里干活的机器都是烧油的。就一台脱粒机能用电。”

“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李副厂长就叹气,“也只有那些大厂做这些东西了,我们是做不了的,没这技术不说,做了也卖不出去。可不是所有大队都和你们一样能买得起。他们估摸着宁愿多生几个孩子干活。”

苏青玉见听出李副厂长也有些心动的想法了,就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底气了。

“李厂长,其实你这种想法就错了。反而就是因为他们穷,所以机械厂更应该多生产这样的产品。”

李副厂长道,“为什么”

苏青玉道,“你看啊,咱县里是不是都穷,为啥穷,还不是因为土地不肥沃,种啥都只能混个温饱,赚不了多余的钱。不像有些地方,年年大丰收,吃不完能卖给公家粮站换点钱。要是咱县里都能用上机械,能多开荒,哪怕不大丰收,人均也能比往年多收成一些,这是不是大好事”

李副厂长有些尴尬道,“好事是好事,可是咱厂里也不宽裕。也要养工人。”

意思就是,咱也不是真的无私奉献的。

苏青玉笑着点头,“我懂,都是要养一堆人的,咱就是有心无力是不是但是这件事儿对你们是完全有利的啊,你们完全可以开一个附属的服务公司。就叫做支援农村机械建设服务公司。生产一批农用机械,到时候针对全县进行收费服务。这样大队他们也不用花一大笔钱来买这些机械,而你们也能多扩展一个业务。这些机械用旧了之后,可以折旧卖给那些大队。你想想,咱县里多少大队需要用到这些机械啊,再加上我们大队这个案例在前进行宣传,绝对你们忙的喝水的机会也没有。”

苏卫国听着云里雾里听不懂,但是就觉得特别厉害。感觉好像对农村的大队都很好。

李副厂长听着心情慢慢的变得澎湃起来了,“你的意思是说,和之前租出去的那一批加米设备一样”

苏青玉笑道,“也差不多,只是加米设备毕竟覆盖面太小了。几个大队公用一个加米厂。很多大队也不需要加米设备。但是如果是农用机械,那就不一样了。每个大队小队都是需要的。关键是,你们开了这个服务公司,不止能增加工人岗位,还能将一部分闲置的工人利用起来。”

这可让李副厂长更心动了。

管后勤自然也管工资发放那一部分。这些年来厂里效益不如从前了,很多工人在岗位上面就是混日子的。要是能把这批人给用起来,给厂里创收。”

“最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机械厂的缘故,让宁安县的公社大队都丰收了,你们说,县里领导还能不念着你们好”

这会儿李副厂长都有些坐不住了,愣是想回去赶紧汇报这个情况。

不过一瞬间,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了,“这个估计有些难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作为县城机械厂,全国范围来说就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厂子了。他们就是捡些别人不要的技术来生产东西的。压根不具备研发能力啊。那些大厂表面上是都属于国家财产,兄弟姐妹是一家。但是实际上也是各忙各的。想找他们要点技术,那是难如登天。

苏青玉道,“你们没有那没关系,反正我们有。你们如果需要,我们可以。”

李副厂长惊讶道,“你们有你们哪里来的厂里卖旧机器还能给你们技术”

“那倒不是,是这次我们队里花钱买了这些东西,都觉得太贵了。也不知道贵在哪里,就让我们队里的下放的老知识分子来看看。人家以前就是搞这个的,研究之后就给画了图纸了,还说这机器不大适合我们这个地形用,他又改动了几个地方。我琢磨着我留着也没啥用,你们要是用得上,就拿去用。咱也不说啥钱了,你们直接给咱们一批机器就行了。我们用个年的,就还给你们。也不占你们便宜。毕竟咱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大队,咱用得好了,你们再拿我们队里的发展状况做宣传,那也对你们效益有帮助。”

一批图纸,换一批机器用个年

李副厂长微微一琢磨,就一个大队,也用不了几台机器,年的用完之后,还能收回来继续用。亏不了多少。反而是如果图纸真的有用,生产了机器,那就对厂里有大帮助了。

不过他又想到一个关注了,“老知识分子还能这么用”

苏青玉严肃道,“咋不能这么用了,我们要从体力到脑力都进行劳改,让他们彻底的融入劳动人民中来,不让他们有时间惦记别的事儿。这不,研究完之后就去开荒了。”

李副厂长佩服道,“难怪你们队里发展越来越好,真是一点好处都不放过的。”

“这还不都是为了机械厂好歹这么深的交情,你们对咱这么照顾,是不是”

李副厂长挺感慨,当初虽然是因为海城机械厂的领导的介绍,才对苏家屯进行了帮助,但是到现在来看,他们也不算吃亏,不止从海城机械厂接了一些大单子,还从苏家屯也得到了好处。

他客套道,“一家人也不说两家话了。我马上就回去和厂里汇报这事儿。”

“不去看我们开荒了”苏青玉问道。

“不看了,你们我还信不过”李副厂长笑着道,“就你们队里这底气,榨油的机器赊欠肯定没问题的。”

苏卫国笑开了花。

苏青玉道,“李厂长这么够意思,那咱也不多说了。以后咱队里要是又搞出啥新机器了,肯定给你们。也不提钱的事儿,都是宁安县一份子,咱也盼着宁安县好啊。”

倒也不是不想收钱,而是这年头贩卖下放知识分子的技术,那也是很麻烦的。而且这年头似乎给科技奖励也没多少钱。特别是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

李副厂长心里,这苏家屯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人家不止家底厚,还有老知识分子技术呢。

也不知道别的地方的知识分子是不是也这么厉害。

当然了,他是不可能去碰触这些的。

他们县里机械厂也管不着这些人。

一群干部们欢送走了李副厂长之后,都松了一口气。

然后又回办公室里面开会。

苏青玉把今天的情况大致的讲了一下,最后讲到了给县里机械厂机械图纸,用来换使用机器的机会。

苏卫国道,“青玉,咱不是说要买吗”

苏青玉道,“能免费用,买啥啊买回来不得花钱维护这几年内咱就尽量少花钱了,咱赚的钱先用在刀刃上。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关键是这些产品是要更新换代的,用个几年就有新的了,换新的又要花钱,犯不着花钱买。要不是海城那边没法操作,她也是舍不得那笔钱的。好在也没白花。

苏卫国刚要点头,就听苏青玉道,“最主要还是咱穷。要不然,咱用得着这么精打细算”

这话说的大伙儿都觉得心酸。

苏青玉叹气,看了众人一圈,“其实这次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之前我都没想过,那些老知识分子们还能给咱带来这么多好处。这可比他们开荒还要好。是不是”

张主任也笑道,“是啊,咱也没想到。还是青玉你有眼光。”

苏青玉摆手,“那也不是我想到的,最主要还是这些老知青心里有咱苏家屯,要不然,他们之前在农场咋不弄这个呢这说明,他们是知道感恩的。也知道要回报咱苏家屯的。”

大队干部们点头。

苏大宝道,“咱对他们也好呢,比在农场舒服。”

苏青玉道,“也没舒服多少,就是干的农活少,平时上课也没停。他们吃饭也没啥油水。我是这么想的,以后让他们去食堂吃饭,和学校老师们一起吃饭。改善一下伙食。把身体养好了,才能为我们苏家屯做更多贡献。你们也看到了,他们这随便一弄,给咱弄了一批机器呢。榨油厂要是能办起来,也离不开他们的影响。”

张主任担心道,“公社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有啥想法”

苏青玉一点都不害怕,“不会,就说他们自己做饭耽误事儿,早点吃完多干活。公社管啥,也管不到吃饭这一块。劳改劳改,那是劳动改造,没说让人饿肚子,是不是”

苏卫国现在可有底气了,而且心里也觉得这些老知识分子对大队有些贡献,有贡献的人,那当然要提升待遇,“我觉得可以这么安排。”

其他大队干部们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就和青玉说的一样,这些老知识分子们以后还能给队里做贡献呢。没准以后还能做别的机器。

不过从这一次来看,他们也重新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

谁能想到,有知识的人,连那么复杂的机器也会做啊。

张主任道,“青玉,你说,知识分子都会做那个吗我闺女咋就不会做呢”

苏青玉笑道,“那是念书念的少了。让小芳姐跟着这些人好好学,以后咱队里发展好了,公社还能不给咱工农兵大学名额,咱也去争取工农兵大学去,念了大学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就能做这些东西了。”

听到苏青玉这话,张主任的心又飞了。

她就这么一个闺女,肯定是想培养的好的。

还准备这当了老师好说亲,给她说个好婆家的。现在青玉这么一说,她又不想这么快说了。要是闺女以后真能有机会念大学,那不得找个城里的

苏青玉见其他干部们也心动,就道,“当然啦,为了咱队里的公平起见,以后选工农兵大学生,咱也要选拔。看政治背景和文化成绩。这个政治背景可不止看家里清白不清白,还要看这家庭对大队发展做出的贡献,要不然凭啥用大队的机会,是不是至于文化成绩,那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去了大学能学到真本事,而不是混日子浪费大队名额。”

听到这话,干部们心里都放松了。

人人都有机会,那就行。

张主任也是一脸了然,她就知道青玉不会说特别照顾谁。

不过也没啥,她闺女在队里念书成绩还不错,回头让她好好学,啥也别想,就不信到时候考不过。

反正她自己就跟着卫国和青玉好好做事,把队里发展好了,给队里争取名额。

县里机械厂

李副厂长一路赶回机械厂,就迫不及待的去找厂长了。

在车上他闭目养神想了一路,自己还将苏青玉的提议进行了细致的补充,越想越觉得苏青玉的提议很好。

不管是从效益,还是从对县里的贡献来说,都是很大的事情。

机械厂确实需要改变了。

而厂长比他年纪大,以后总是要退下去的。

他要是促成了这件事情,以后厂里话语权更重,竞争的机会也就越大了。

所以这才到了厂里之后,他连喝水都没喝,就直接去找厂长。

厂长对苏家屯的事儿并不是很放心上。

后勤毕竟不是他管的,食堂能不能吃上油,那也是李副厂长的事儿,他更关心生产和效益问题。

见李副厂长过来,也没着急问情况,还在批阅文件。

倒是李副厂长等不及了,“厂长,急事儿,关系到咱们厂子的急事儿。”

许厂长道,“你去了一趟苏家屯大队,还能有关系我们厂里的急事儿”

李副厂长笑道,“这次咱可没有白去,可真值得了。”

许厂长见他这么高兴,还好奇了,放下笔,问道,“你这么高兴,到底是有什么事情啊”

李副厂长就将农用机械,以及组建农用机械服务公司的计划大致说了一遍。

许厂长也是半晌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道,“这个倒是有些门道啊。”

“何止有门道啊,我觉得这事儿办起来真是好。”李副厂长兴奋道,“你想想,咱厂里现在这个效益,和大厂没得比。县里这个经济,机器也总是卖不出去,外面也订单也少。效益不如从前啊。工人们事情少了,但是工资福利待遇的还得照样给。厂里负担太重了,我真是担心以后入不敷出。这次在苏家屯得到的启发,我就想到很多了,咱们厂里虽然是机械厂,但是我们不止可以做机械,也能做点别的工作,总能够把这些工人养活了。”

“那些图纸能用吗”许厂长问道。

李副厂长道,“我大致看了一下,大概还得拿回来给这边师傅们看。不过不管他们那能不能用,咱这个事儿还是能办。要是能用,那就最好。”

许厂长道,“要是这事情能办起来,对县里农业发展倒是确实有帮助。也能养活一部分工人。就是赚农民同志的钱,咋觉得亏心。”

“我们那也是帮他们赚钱啊,厂长,你是没看到那苏家屯发展那多好。人家会变通,富裕的很呢。要是其他大队和苏家屯大队那样越来越富裕了,咱这不也做了好事嘛”

许厂长点头,“嗯,要真能这样,那确实是好事。这样吧,咱再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李副厂长笑道,“那他们肯定要答应的,增加一个服务公司,又多了多少工作岗位”

他还能不知道其他厂领导的想法都恨不得把家里人全都安排上。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十点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