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121章 封赏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121章 封赏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封赏

刘弘基的这一情况,和招降李靖、苏定方是不同。不论是李靖,亦或是苏定方,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受到了一定的不公平待遇,而且都有牵挂。

所以在杜启的威逼利诱下,最终劝说成功。

刘弘基不一样。

这是个刚烈的汉子,即便杜启开口威胁,他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杜启摆手道“把刘弘基拖下去,送他上路。”

“是”

士兵得令,拖拽着刘弘基往外走。只是士兵拖拽着刘弘基往外走的时候,忽然间,刘弘基一下就挣脱士兵的手。他毕竟是战场上的宿将,虽说比不得薛仁贵的实力,也非同小可。他一下挣脱了后,便再度朝杜启冲来。

这一次,薛仁贵却是拔剑出鞘,一剑就刺出。

“扑哧”

锋锐的剑尖,贯穿刘弘基心脏。

一剑穿胸。

薛仁贵拔剑出鞘,刘弘基闷哼了一声,下意识的抬手捂着胸膛上的伤口,可他却死死咬牙忍着,甚至于不让自己身体跌倒。

“杜启,我等你”

话刚说出口,刘弘基的身体扑通一下,便已经跌倒在地上。他身体稍稍抽搐两下,便已经失去了气息。

杜启看着倒在地上已经死去的刘弘基,喟然叹息一声。

是个英雄。

更是个值得钦佩的人。

杜启吩咐道“带下去,准备上等的棺椁,厚葬。”

士兵得令,便带着刘弘基的尸体下去。

杜启看向苏定方、萧元奇等人,吩咐道“从白天开始忙碌,到晚上追击,再到如今,你们都辛苦了,各自下去休息,调整一下状态,明日商议下一步的走向。至于所有的俘虏,全部准备转移到帝京城去,送到国内安置,让他们作为普通的百姓。我夏国境内,正缺少百姓,他们去了后,才能充实人口。”

萧元奇等人应下,便各自离去。

营帐中,一下空了下来。

杜启在这个时候起身离开营帐,专门往军中受伤士兵的地点去。因为晚上的厮杀,麾下也有诸多的士兵受伤,杜启去慰问了一番,才回到营帐中休息。

翌日清晨。

杜启一大早起来,他刚吃过早饭,便接到哨探传来的最新消息,是关于李勣的。哨探打探到的消息,是李勣麾下的大军已经分兵,开始往周边去,而不是撤军的消息。

杜启看到消息后,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李勣竟然不曾撤军。

竟然是分兵往周边去,这是化整为零的策略。可是在当下,李勣的兵力不足,化整为零那就容易被各个击破。

杜启当即把内阁成员,以及李靖和薛仁贵等军中的将领喊到一起。他看向众人,沉声道“如今李勣在四十里泽的方向,直接分兵,化整为零在各方去了。他们的意图,摆明了是还要在沙州和我们继续开战。接下来的开战,不是像此前那么厮杀,而是要游斗厮杀。”

“诸位,我们当如何应对”

杜启直接问策。

李靖沉声道“陛下,臣认为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颁布法令,鼓励百姓举报唐军的地点,一旦官府核实,便给予嘉奖。甚至于,再鼓励百姓攻击唐军,只要拿着人头来,且得到了核实,官府也一样是重赏。重赏之下,百姓肯定会闻风而动。这些边境的百姓,对大唐可没有多少的忠诚度可言。”

杜启点头道“药师公的建议朕认为核实,你们认为如何”

上官仪道“陛下,臣赞同。”

来济道“臣附议。”

其余的文官武将,纷纷表态,所有人都持相同的意见。

全都赞同李靖的安排。

杜启颔首道“既如此,就按照药师公的安排进行。上官仪,你负责颁布诏令,通知整个沙州百姓。甚至于,一旦唐

军流窜到瓜州境内,这法令对瓜州百姓也一样是适用的。”

“臣遵命”

上官仪立刻就应下。

杜启再度道“薛仁贵”

“臣在”

薛仁贵站出来回答。

杜启道“你安排将士,进驻沙州城,再安排士兵清查沙州地底的火药,找出所有唐军埋藏的火药,务必把火药全部挖掘出来。李勣此前定下请君入瓮的策略,这一次我们不曾进入城内,而李勣也没有时间安排,这些火药肯定还在地底。”

薛仁贵道“臣遵旨”

杜启再度说道“马远”

“臣在”

马远立刻开口回答。

杜启开口道“你调遣麾下的兵力,着手扫荡沙州境内的唐军。鼓励百姓是一方面,但我夏国的军队,也需要出兵扫荡唐军。”

马远立刻就应下。

杜启把一应的事情都安排下去,目光一转,最后落在李靖的身上。

这一战,李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李靖的策略,才能一战而把李勣的大军消灭。虽说最终李勣逃走,甚至

长孙无忌、魏征等大唐的重臣也都是离开。但对杜启来说,消灭了大唐的这一支军队,却是至关重要的。

杜启沉声道“李靖听令”

“臣在”

李靖立刻站出来。

他倒颇为平静,因为在李世民的麾下,李靖已经是朝中武将之首,是武将的顶梁柱。而到了如今杜启的麾下,因为有薛仁贵、马远这些人在,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作为武将之首的,所以在当下李靖没有多少期待。

李靖内心唯一的想法,便是等杜启平定大局后,最终他跟着杜启一起开疆拓土,开始往西面的波斯国去,甚至于远征更远的地方。

这是李靖的念想。

有生之年,能踏足这些更远的地方,甚至能开疆拓土,做到前人所不曾建立的功勋,那么他这一辈子就足矣。

杜启道“此前朕在西域时,刚建立夏国,曾经建立一个参谋部,参谋军事,全权负责谋划军事。后来因为江常宗担任一州刺史,便废弃了参谋部。”

“如今,再度启用。”

“你李靖担任参谋部的部长,品阶等同六部尚书,独立于政务体系之外,直接隶属于朕。参谋部的存在,全权负责作战指挥和军事训练。参谋部长位列各军主将之上,但各军主将的调整任命,由朝廷任命。”

杜启重新给了李靖的职务。

李靖道“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他内心,倒也没有什么失望的,因为他的身份地位,官职是不好安排的。如果安排为一军的主将,难免有些丢身份,毕竟他和这些人一起,总归有些不妥当。单独作为一个部门的主官,负责参谋军事,这是最好的安排。

尤其参谋部主官,位列六部尚书一级,独立于政务体系之外,又单独管理军务上的安排,权势也是极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参谋部比各军主将更高一级的。只不过各军主将的安排,又是朝廷安排,各军主将是不受参谋部掣肘的。

这里面,就需要参谋部主官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威望,才能贯彻调度安排。

对李靖来说,却不影响。

他觉得挺不错。

杜启微微一笑,道“别着急答应,参谋部只是你的一个职务而已。你身上,还有另一项最为重要的事情,这才是你最主要的事情。”

李靖闻言有些惊讶。

还有职务

会是什么呢

事实上不论是李靖惊讶,就连其余如上官仪、马周等人,也倍感惊讶。因为一个参谋部的主官,实际上已经是权势赫赫。如今竟然还要安排官职,自是让人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