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189章 议和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189章 议和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议和

大殿中,已经有朝中重要的文武官员,这是魏征提前通知来的。毕竟涉及到吐蕃侵袭边境,大唐陷入危险,需要众人议事。

李世民一进入,众人齐齐起身行礼。李世民落座后,环顾众人,他刚准备开口说话,却是肚子咕咕叫,毕竟两天没吃饭了,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

李世民让御膳房送来了吃食,他一边吃一边道“今天商议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依旧是应对夏国杜启进攻的事情。第二件事,便是吐蕃侵袭边境一事。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各自畅所欲言,说说这一事情该怎么处置。”

“陛下,臣建议向夏国求和。”

官员中,却是有人站出来。

此人名叫孔颖达,是孔子后人,在朝中是清

流身份。虽说孔颖达不是各部主官,也不是朝中宰相,但孔颖达本身的名声,就很是不简单。他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在朝中没有什么真正的实权,可是却是清流领袖。

孔颖达一开口,代表了许多人的意见。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求和

这就等于向杜启认输。

是李世民怎么都不愿意的事情。

要知道曾经的杜启,只是李世民的一个臣子,只是李世民的一个晚辈。可是如今,李世民身为大唐之主,却是要向杜启求和,等于是扫了李世民的颜面。要知道曾经,李世民如果要杀杜启,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碾死杜启就如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可是如今,杜启却是骑到了李世民的头上来。

孔颖达一看到李世民的样子,尤其见李世民

都搁下了手中的筷子不再吃饭,他知道李世民肯定是怒了,但孔颖达却是不在意,继续道“陛下,臣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大唐如今内忧外患,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如果大唐没有边界的危险,没有各地的乱局,那么大唐可以和杜启死战到底。”

顿了顿,孔颖达继续道“凭借大唐的实力,完全可以和夏国继续厮杀到底,继续和夏国一较高下。可是如今,大唐本身就已经是疲乏不堪,没有足

够的力量去应对。如果值此之时,还强行和杜启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孔颖达的开口,其余一些官员纷纷开口附和。因为在当下,这的的确确是存在的问题,大唐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

李世民心中却是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孔颖达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李世民深吸口气,看向跟着一起来参与政务的李承乾,道“太子,你意下

如何”

李承乾道“父皇,儿臣认为,这吐蕃的危险,不过是边界的隐患罢了,不足为惧。如果因为吐蕃侵袭边境,就惧怕了,反倒是显得我大唐过于胆怯。儿臣还是持之前的态度和建议,朝廷下诏,征召有识之士自行征募百姓,组织力量前往边境抵挡夏国的入侵。”

李承乾强势道“只要是有人能力挽狂澜,

阻止夏国的进攻,那么我大唐,可以给予厚待,给予足够的待遇,封王封公都不是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求和,有损我大唐国体。”

“陛下,臣反对”

孔颖达正义凛然道“陛下,如今大唐可经不起折腾啊请陛下三思。”

此刻文官中,又有许多人开口附和。

许多人都支持求和。

至于支持李承乾的人,则是隶属于李承乾太子东宫一系的人马,只是反对开战的人中,尤其魏征也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李承乾的建议,赞同求和。以至于求和的呼声,反倒是更高,双方各自争执着,反倒是把取决权交给了李世民,得靠李世民来做出决断。

一双双目光,都看向李世民。

等着李世民决断。

大殿中的氛围,颇为僵持。

“报”

就在此时,却是又有内侍进入,道“陛下,有最新急报,是从草原上传来的。”

内侍递上了书信。

李世民拆开了书信后,看完了书信中的内容,面色陡然一变。他一巴掌把书信拍在案桌上,沉声道“草原上的突厥人,突然开始反叛作乱,已经不服从我们的管束。这些人,直接杀掉了在突厥的官员

焚烧了设立的都督府。”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道“虽说颉利等突厥的主要贵族,都是羁押在长安的。可是突厥部落中的人,还是各自反叛了。如今我大唐,可真是风雨飘摇,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众人闻言神情肃然。

一个个的内心,更是低沉了下去。

情况很不妙啊

即便是原本存了要再度开战的李承乾,内心也失去了坚持。吐蕃、突厥方面,突然齐齐袭来作乱,对于大唐谁有极大威胁的,不可能坐视不理。

“陛下,辽东急报”

就在此时,忽然又有内侍进入,递上了关于辽东方面的书信。

李世民眼中更是多了一抹忧虑,他接过了书信,快速的浏览一番,看完后更是神情气愤,说道

“高句丽方面,也是突然作乱,袭击我大唐辽东边境。吐蕃、突厥和高句丽等,都突然作乱,莫非这是杜启的安排”

事实上这还真不是杜启的安排,他倒也不至于说,要靠吐蕃、突厥等联合进攻。对于杜启来说,他不屑于这么做。只是大唐风雨飘摇,谁都有了想法,所以吐蕃、突厥和高句丽方面,都是各自有了行动,要趁火打劫,而最终都集中在一起了。

朝廷众人,神情更是肃然,甚至于许多人的眼中,更是有了忐忑。原本的大唐,蒸蒸日上,可如今大唐却江河日下,情况愈发的危险,所以众人也有了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李世民沉声道“如今看来,是只有求和这一条路了。如果是要再战,大唐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扛不住这么多的进攻。”

这一刻,李世民心下叹息。

更是颓然。

他不愿意向杜启求饶认输,问题是,李世民也架不住当下的局势,实在是这局势太差了。所以李世民如今,只能是向杜启求和。

魏征问道“陛下,如今该如何求和呢”

李世民看向魏征,道“此役求和,朕不设置具体的条件,以稳住夏国为准。此次求和,以魏征为正使,孔颖达为副使,你们两人带队前往边境,和

杜启求和,止戈休战。”

魏征神情有些尴尬。

没想到,他竟是成了正使。

孔颖达也是一样。

因为这样的求和使臣,事情可不好做,不是什么轻松能完成的事情。

李世民道“怎么,你们不愿意”

魏征道“臣愿往”

孔颖达也说道“臣也愿往。”

两个人知道在当下,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所以直接都答应了下来。

李世民目光一转,看向房玄龄道“房卿,调动军队,速速前往边境镇压局面。虽说吐蕃、高句丽和突厥作乱,但我们还有火药在,而对方没有,这是我们的优势,能够取得胜利。”

房玄龄道“臣遵旨”

李世民又快速的安排一项一项的事情,把诸多的政务安排下去,一切处理完,才让众人各自退下,而李世民则是开始批阅政务,毕竟这两日沉浸在长孙无垢病逝的悲伤中,羁押了一些政务,这是需要马上处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