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196章 细微处见人心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196章 细微处见人心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细微处见人心

八月转瞬逝去,进入九月。

九月天气,更是凉爽。

杜启的大军,依旧是坐镇在张掖,不曾继续进兵攻打陇右道。不过到了如今,整个甘州都已经纳入杜启的麾下。甚至于在这段时间,已经是有了一些陇右道的地方官,以及一些地方乡绅大族的人,主动联系杜启,希望能作为杜启的内应。

毕竟外面都已经传出消息,魏征、孔颖达作为使臣出使,陇右道即将割让给夏国。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早就是人心浮动。

不过进入了九月,杜启都还不曾收到李世民方面的消息,情况就有些猫腻了。杜启的内心,已经

是推断李世民方面,或许是不接受割让陇右道的条件。

毕竟这等于是割肉一样。

不是一件小事情。

尤其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皇帝,却是割让了陇右道给夏国,对于大唐对于李世民,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即便是李世民拒绝,杜启也能理解。

要说愤怒,却也不至于,原因很简单,在这段时间,杜启不断的安排人不良人渗透陇右道,在这一前提下,对于陇右道的掌握,已经在不断的加强中。

所以杜启一点都不担心。

拖延时间,对于杜启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夏国依旧占据绝对的优势。自始至终,杜启也不曾安排

人通知魏征、孔颖达,没有去催促,就一直等待着。

这一日,杜启带着人出了营地,闲来无事在城内转悠。

如今的张掖恢复了繁华。

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毕竟甘州归属于夏国后,商人便迅速抵达经商,百姓也安定下来。甚至于一些工厂也紧跟着就到了,因为越是不繁华的地方,人工成本是更低的,所以许多工厂愿意来。

杜启很满意这样的张掖,能快速恢复过来,那是最好的结果。

在杜启带着摩勒多转悠的时候,却是有一名士兵快速的来了,到了杜启的身边,禀报道“陛下,有最新的消息送回,上官阁首请您回去一趟。”

“知道了。”

杜启点了点头,便带着摩勒多返回军中。

他一进入营帐中,上官仪便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我们潜伏在大唐,乃至于是陇右道的不良人,已经传回了最新的消息。大唐方面,拒绝了割让陇右道的条件。除此外,大唐方面也出台了抵挡我们夏国大军的措施。”

杜启问道“大唐方面,已经正式颁发法令,通告天下了吗”

“这倒是不曾”

上官仪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不良人传回的消息是,大唐方面,颁布了一道命令,征召有识之士,自行组建军队,开赴陇右道抵挡我们。但凡能挡住我夏队的人,能把夏国大军阻拦在陇右道之

外,直接封陇西王,坐镇陇右道,世袭罔替。这一命令,不就是拒绝我们的条件,要和我夏国死战到底吗”

杜启闻言却是笑了起来,说道“这一安排,是谁的馊主意啊这样的安排,或许是有用。可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抵挡我夏国的大军。李世民如今,已经是黔驴技穷了啊”

上官仪道“陛下圣明,李世民的确是没办法了。”

杜启道“看样子李世民方面,是不会单独传召天下,说拒绝求和的事情了。因为眼下李世民不颁布诏令,不专门发出诏书,就可能拖延时间。多拖延一点时间,就可以多争取一点机会,让更多的人汇聚在陇右道。”

上官仪说道“李世民看似是一步妙棋,实则,是无奈为之。”

顿了顿,上官仪继续道“如今的陇右道,的确是有诸多的人汇聚,开始云集在陇右道内,意图争夺这一个陇西王。李世民的一个鱼饵,使得很多有野心的人,都云集到陇右道了。”

杜启沉声道“无妨,这些人不值一提。”

上官仪道“陛下,大唐方面拒绝了我们的条件。那么魏征和孔颖达这里,我们该如何安排呢毕竟李唐已经拒绝了我们的善意,即便是斩杀了魏征和孔颖达,那也不为过。”

杜启摇头道“没必要。”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杜启没有必要杀了这两人。

上官仪眼神锐利,说道“陛下,值此和大唐交兵的关键时候,其实斩杀魏征和孔颖达,反倒是能杀鸡骇猴,震慑大唐。”

杜启说道“杀人很简单,但实际上,我们和大唐的开战,已经转守为攻,开始全面进攻。等我们的大军彻底夺取陇右道后,下一步便是分兵出击,要逐步夺取大唐全国。毕竟如今的大唐,已经是四面漏风,落败之势很明显。”

顿了顿,杜启继续道“所以眼下对于人才,还是要留着。大唐覆灭后,便面临着治理大唐的问题。不论是魏征,亦或是孔颖达,都是人才,暂时放归大唐,留着以待后续我们使用。这治理大唐,可是和天竺不一样。天竺的情况很简单,看似复杂,实际上并不复杂。反倒是大唐境内的局势,治理起来更难

上官仪听完后道“陛下圣明”

杜启道“来人”

士兵进入,杜启吩咐道“去通知魏征、孔颖达来议事。”

不多时,魏征、孔颖达便已经进入。

两人躬身向杜启行礼。

杜启看着两人,淡淡说道“魏相、孔祭酒,这都已经是一个月多一点了。你们派遣回去传信的士兵,早就已经回到长安。可自始至终,长安都没有任何的回信。你们,可曾接到了李世民送回的书信”

“不曾”

魏征和孔颖达摇头回答。

事实上等了一个月,都暂时还没有得到消息,魏征和孔颖达的内心,都已经有谱,肯定是李世民拒绝割让陇右道,才会一直拖着没有消息。

这本就是魏征的原话,魏征在书信中,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一旦李世民要拒绝,就故意拖延时间,不必管他们的安全。

杜启沉声道“魏相、孔祭酒,看样子李世民,是真的没把你们两人的性命,放在心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今大唐已经有了行动,号召无数有识之士,悬赏英雄之人,只要是能自行募兵在陇右道抵挡我夏国大军的人,敕封为陇西王,世袭罔替,永镇陇右道。”

“这,就是李世民的回复。”

“是李世民的决断。”

杜启耸了耸肩,便说道“你们说,在这一前提下,李世民还会同意割让吗肯定是不会同意。偏偏,李世民采取了行动,却是不曾安排人通知你们两人。可见你们两人如今,也是沦为了弃子,就如昔日的长孙无忌一样,被逼得自刎而死,然后被李渊带着尸体到朕的面前求和。”

魏征和孔颖达略微皱眉。

要说李世民放弃他们,实际上两人早就有心理准备的。只是有心理准备,和杜启说出来,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而且杜启说出来后,两人内心还是有些悲凉的感觉。

李世民采取抵抗,是他们预料中的,甚至,他们也早就在书信中给出了建议,可是李世民却是没有安排人来通知一声,以便于他们做出应对。

这是让人有些心冷的。

多一个安排,和不作任何安排,还是有区别的,细微之处能察觉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