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221章 迁都之议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221章 迁都之议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迁都之议

京兆尹府,长安。

皇宫大殿。

李世民端坐在正上方,下方有太子李承乾,以及魏征、魏叔玉,以及唐俭、张亮、萧瑀等一干文物重臣,全部云集。只不过所有人脸上的神情,都是无比严肃,透着肃杀之气。因为夏国的军队,已经是杀到了岐州境内,而李世民自陇州撤离后,兵力弱小,直接就撤离回到了长安。

李世民环顾众人,缓缓道“岐州已经丢失,且如今进入一月,最寒冷的天气已经过去。虽说杜启拿下岐州的速度慢了一点,但胜在稳扎稳打,没有什么隐患。尤其杜启放缓了进兵的速度,恰恰是熬过了寒冬。等到一月过去,二月开春,杜启的军队就更容易进兵。

可以预料到,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杜启会抵达长安。”

“我们如今,如何抵御杜启的进攻”

自陇州离开后,李世民兵力削弱,身边只有两三千人。他此前退入岐州,是想要借助岐州本地的力量再度抵挡杜启的,可惜岐州内部都乱糟糟的,岐州上下全无斗志,所以李世民干脆直接撤离岐州,回到了长安来。

李世民如今,也是颇为紧张。

大唐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挡不住杜启的大军,那么大唐帝都长安,就会落入杜启的手中,大唐也会覆灭。

一众人,神情肃然。

大殿中的氛围,很是沉重,许多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曾开口说话。恰恰是这样,更是使得气氛凝重,仿佛大唐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已是日薄西山。

李世民见众人不说话,再度道“怎么,都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此时,却是魏叔玉站出来。

魏叔玉在地方上,也是牧守一方的刺史,此前跟着李世民一起返回,虽说不曾被李世民授予新的官职,但却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

李世民见魏叔玉站出来,颔首道“魏卿,你有什么建议”

魏叔玉道“陛下,臣建议迁都。”

大殿中,一片哗然。

一个个看向魏叔玉时,眼神都有些震惊,这魏叔玉真是敢乱说啊迁都这样的事情,都敢直接说出来,当真是百无禁忌。

魏征是站在前列的,他看向魏叔玉时,眼中却是掠过一抹无奈。这事儿搁在他身上,他肯定不会提及的。可是,魏叔玉却直接说出来。这第一个说出来的人,极可能会触怒李世民,所以没有人站出来说。不是没有人想到此事,是所有人不敢出来说话。

魏征更是觉得孩子大了,不好管了。曾经的魏叔玉,是翩翩君子,是诚实敦厚的孩子,可是如今,却是刚强无比,甚至于什么话都敢说,胆子太大了,完全管不了。

李世民的神情,果然是陡然变化,眼神看着魏叔玉,也是颇为锐利,沉声道“魏叔玉,为什么建议迁都,难道我长安不要了吗”

魏叔玉开口道“陛下,夏国的大军,已经兵临岐州,距离长安越来越近。一旦夏国的大军杀到长安,即便长安城池坚固,但能抵挡杜启吗显然是不可能

的。不仅是因为夏队兵锋强盛,更因为我们缺少兵力,而且人心浮动。值此之时,唯有迁都离开长安,争取一线生机。”

李世民说道“这长安城内,我们有足够的粮食,还有足够的器械。甚至于如今长安的驻军,因为此前就有力量,我们足足近三万之众。三万多人的兵力,借助坚固的城池,再号令天下各地勤王。一旦源源不断的兵力汇聚长安,而杜启长途跋涉而来,未必能打破长安。”

在李世民的心底,他自是不愿意迁都的,因为一旦迁都离开,便等于是放弃了大唐帝都,那么大唐就不再是完整的。

所以李世民直接反驳。

魏叔玉神情肃然,继续道“陛下刚才也说了,杜启是未必能打破长安。所以在陛下的心中,实际上

也认为杜启的大军杀来,极可能打破长安。”

李世民道“杜启军队毕竟厉害,而且朕虽说据守长安,也并不一定说,镇守长安就真的是长安永固,而不是长安可能落陷。如果是能有十成把握守住长安,也就不至于要商议一番。自然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才镇守长安。”

魏叔玉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继续道“那么你现在,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魏叔玉道“陛下,其实在当下,依旧是守不住长安。刚才臣说了陛下所提及的,夏队未必能守住长安,只是一个缘由。关于夏队抵达长安进攻,臣还有其他说辞。”

李世民沉声道“但说无妨。”

要说长安的镇守,自然是说得越清楚越好,一

旦存在了纰漏,那么很多事情就不好处理。等到杜启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到时候再开战,情况可就不妙了。

魏叔玉开口道“第一,夏国的军队杀到长安,并非无根之萍,也不是深入腹地,更不是什么长途跋涉。因为杜启一路杀到长安来,沿途各地都已经归附。甚至于杜启其人,更是拉拢了百姓,得了世家大族支持,而且各地官道连通,不受天气影响都能赶路。”

“杜启的粮食、器械和武器,可以源源不断自后方运送来。所以杜启的军队,即便是长时间在长安城外,也没有什么影响。故而臣认为,杜启军队一旦扎根长安,便是犹如一根擎天巨柱般,死死钉在在了长安城外,即便杜启不进攻,对长安都是极大的威胁。”

魏叔玉给出了第一点分析。

李世民眼眸眯了起来,思索一番,便有了判断。他是知悉情况的,也知道杜启扫荡各地,都是稳扎稳

打,而且有世家大族支持,加上杜启本就是大唐出去的人,所以百姓很是拥戴。

尤其杜启行军,一向是军纪严明,将士从不扰民,而且给予百姓诸多优待,故而百姓支持杜启,全无半点的后患,所以粮食、器械等源源不断送来,杜启可以稳定的进攻。

李世民沉声道“第二个理由呢”

魏叔玉道“第二,城内人心浮动,如今长安城内,不论是百姓,亦或是官员,私下里都会竞相议论,述说着夏国来进攻的事情。而此前我们在陇州、岐州时,便有诸多的官员私下里传书给杜启,暗中归顺杜启。”

顿了顿,魏叔玉继续道“以此推断,其实在长安城内,一样是诸多的官员存了贰心,已经是开始给自己找退路。所以在当下,必然城内人心浮动。在整个

军队失去了斗志,整个队伍都失去了斗志的情况下,要挡住杜启的大军,实在是太难了。”

李世民一颗心一点点下沉,神情无比严肃。魏叔玉的话,说到了点子上,眼下最关键的一点,其实不是杜启多么厉害,而是自身军队的斗志都已经垮了。在此前提下,要彻底挡住杜启的大军,相当的困难。

李世民深吸口气调整自己的情绪,再度道“还有什么问题,都尽管说,全部说出来。眼下就是要把问题讨论透彻,以便于我们做出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