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238章 前奏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238章 前奏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前奏

蓝昌河躬身站立,禀报道“陛下,臣要禀报的事情,是臣了解清楚了长安的粮商情况。发现长安的大多数粮商,准备哄抬粮价,要提高粮食种子的价格,甚至翻番出售。”

“这一行为,是绝不准许的。一旦发生,臣肯定要严厉处置。故而臣的打算,是立下规矩,但凡哄抬物价商人,严惩不贷。而商人驱逐利益,铤而走险,极可能不顾臣的命令。届时,臣极可能会大开杀戒。”

蓝昌河说道“故而这一事情,臣入宫来禀报,恳请陛下准许。”

杜启听到后脸上露出笑容。

蓝昌河是有备而来。

并非来求助。

蓝昌河所言,说已经查清楚了粮商的情况,显然已经是摸底清楚,把诸多的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才能这么说。

杜启略作思考,道“商人哄抬物价,尤其哄抬粮价,的确该严厉处置。你要怎么处置,朕不过问。只是你处置了这些商人,粮种够吗如今春耕在即,继续拖延时间,春耕就要结束了。等到春耕结束,补种可就没有及时播种的好。”

蓝昌河正色道“请陛下放心,臣已经安排妥当,确保了粮种的足够。”

杜启道“你哪里来的粮种”

蓝昌河直接道“回禀陛下,臣所备用的粮种,是从商人韩允的手中购买。一旦粮种不足,臣暂时以市价向韩允购买,待赋税征收上来,再予以偿还,亦或是到时候直接偿还粮种。总之,先借再还。官府没有存

粮,只能向商人购买,先满足百姓耕种,再考虑其他。”

杜启道“可以”

蓝昌河敢去做,杜启认为不是坏事,只要妥善处置,没有什么不好。这样敢于去作为,总比什么都不做更好。

蓝昌河一听到杜启的话,也是松了口气。有杜启的兜底,加上韩允确保粮种充足,那么接下来,蓝昌河就可以大胆的去做,不至于担心局势恶化后,闹到了杜启这里不可收拾。

蓝昌河说道“陛下,臣告退。”

杜启道“放手去做。”

“臣谨记陛下教诲。”

蓝昌河回答一声后,转身就离去。对蓝昌河而言,刚才杜启的一番嘱托话语,那更是给了蓝昌河底气

连杜启都已经嘱托他放手去做,意味着即便是事情闹大,捅破了天,也有杜启给他兜着,这就不仅仅是韩允准备了粮食兜底的事情,而是有了稳定的保障。

蓝昌河回到刺史府,便召集了京州长史来议事。

京州长史名叫张景正。

是长安人。

此前张景正是京兆尹府的佐吏,负责管理抓捕缉盗之类的事情,看上去颇有权势,实际上是最苦最累的苦差事。长安这样的地方,天子脚下,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都可能是皇亲国戚,都可能是王公贵族,都是张景正得罪不起的人。

他这一差事,便是尽干脏活累活,事情不轻松。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撤离,京兆尹府的官吏也跟着撤离,唯独张景正这个干脏活累活的人留下了,美其名曰

需要人镇守长安。

这是欺负老实人。

蓝昌河成了京州刺史,他把张景正提拔起来,让张景正担任京州长史。虽说张景正的能力,不是特别出众,担任长史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关键的是,张景正此前一直干脏活累活,四处抓人之类的,对长安以及京州境内的各县区域无比熟悉,对地方上的情况很是清楚,所以他担任长史,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张景正进入后,躬身行礼道“刺史。”

蓝昌河摆手让张景正落座,便道“张长史,把你请来,是关于粮种的事情。”

张景正一听,连忙道“莫非刺史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如今府衙内没有足够的钱财,至于粮食粮种,以及耕种的器具,甚至于耕牛之类的就更别说了。您

打算,怎么办呢”

蓝昌河道“此事本官已有解决的策略,你不必担心。眼下就一件事,你以本官的名义,颁布一道法令,诏告所有的粮商,让他们贩卖粮种时,必须考虑百姓的困难,不得哄抬物价,更不得无故涨价。违令者,必定重罚。”

张景正一听,愣了愣。

这算什么办法

张景正思虑一番,他想到蓝昌河对自己的提拔之恩,便道“蓝刺史,这一办法根本没有多大的用处啊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价格没有明确出来,如何才算哄抬物价,如何才算是涨价呢第二,对商人的约束很弱。”

顿了顿,张景正继续道“尤其这次陛下入长安,长安境内的商人,许多人都出了一把力,如今的商

人颇为桀骜,很不好对付。一旦处理他们,这些人就搬出自己曾帮助了陛下,这会让您无可奈何。这些人很狡诈的,您颁布这样的法令,用处几乎是没有。”

蓝昌河笑道“本官自然知道这一命令没有什么用处,你不必管这些,只需要按照本官的命令执行就是。总之这次,我们会取胜的。这些哄抬物价的人,全都该死,都会得到处罚。甚至于,他们既有的罪行也会披露,一个都逃不掉。”

虽说蓝昌河笑着说话,可话语中,却已经多了铁血之意。

蓝昌河是上过战场的人。

不是普通人。

这样的人具备了杀伐果断的气质,一旦是蓝昌河决定了做的事情,他就不会再改变主意,而且执行起来,极有执行力度,半点不会手软。

张景正听到蓝昌河的话,便清楚蓝昌河有详细的计划,但因为担心泄漏,所以蓝昌河根本不说通盘的计划,只说当下需要做的事情。

张景正内心,也希望普通百姓能完成春耕,然后好好过日子。

这是他的愿景。

张景正不再寻根究底,直接道“请刺史放心,卑职立刻就去安排。一个半时辰之内,长安城内但凡经营粮种的商人,都会知道这一消息的。”

蓝昌河道“去吧”

张景正当即就去安排,而蓝昌河也是起身离开,却是再度往韩允家去,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得到韩允的帮助。

随着张景正的行动,虽说张景正说的是一个半时辰,实际上消息在城内传开,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

诸多的商人,都知道了消息。

这些一个个得了官府命令的商人,不敢擅自做主,所有云集到墨封的府上。毕竟韩允不搀和,其余的人就以墨封为首,都希望听听墨封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