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245章 蓝昌河的建议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245章 蓝昌河的建议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蓝昌河的建议

一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一天午时。

蓝昌河亲自到了城外,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提审墨封等人。昨天刺史府就已经安排人传出命令,说了要提审墨封等人,也说了要免费发放粮种的事情。故而消息传开后,汇聚而来的百姓,多不胜数,一圈一圈的百姓把城外区域堵住,人满为患,堵了个水泄不通。

当蓝昌河宣布了墨封等人的罪行,直接当众处死墨封等人后,最后再度宣布了依照户籍免费发放粮种,届时百姓可以直接到刺史府衙领取。

虽说官方此前有宣布,可经由蓝昌河这个刺

史的口中说出来,消息又不一样。一个个长安境内的百姓,全都欢欣鼓舞,都激动了起来,更对蓝昌河感恩戴德。

蓝昌河却也没有多逗留,直接就离开。不过蓝昌河却不曾返回刺史府,而是径直向宫中去,如今事情解决,就得向杜启做一个汇报。

这是当下要做的。

蓝昌河来到宫中求见,待进入大殿中,蓝昌河行礼后,率先说了今天的处置,以及他最终可能要向韩允购买粮种,然后免费发放给百姓的事。

待各项事情阐述完,蓝昌河开口道“陛下,臣在接下来的打算,是以工代赈,不断修筑工事,不断发动百姓开沟挖渠,让百姓能赚钱养家,熬过这一困难的阶段。只不过当下,还有一项最为困难的事

情,需要陛下襄助。”

杜启颔首道“但说无妨”

蓝昌河的处置,以及蓝昌河的打算,都是无可挑剔的,杜启极为满意。有蓝昌河担任京州刺史,杜启不担心长安乃至于是整个京州百姓的生计问题。

蓝昌河说道“臣查处了墨封以及其余商人的家产,虽说得了许多钱财,虽说能有一些粮食,可是要度过今年的夏天,粮食肯定不够。整个京州的粮食,已经被李世民带走,粮仓中颗粒不剩,光靠查处所得的粮食,能坚持一段时间,但不可能持久。”

“即便再请韩允相助,继续贩卖粮食,可依旧不够。因为以工代赈,虽说是让百姓能赚钱。可这钱财终究要变成粮食才行。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杜启还得饿肚子。从长远方面考虑,需要朝廷调度一批

粮食到京州来,确保京州万千百姓,能度过今年夏天的这一难关。”

蓝昌河沉声道“熬到了秋收,那就好办了。毕竟如今的京州地广人稀,只要是栽种的多了,秋收上来事情也就好办了。”

杜启听到后点头赞许,蓝昌河的考虑是老成之谋,在整个关中缺少粮食的前提下,如果光靠百姓节衣缩食,光靠查处的这点粮食赈济百姓,肯定远远不足。

要从周边各地购买粮食,根本不现实,毕竟周边一样缺粮,因为如今整个大唐,都已经是乱糟糟的,各地战火不断,各地都没有粮食,要度过眼下的这一难关,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国内抽调粮食来赈济百姓。毕竟夏国境内天气好,适合耕种的区域多,有足

够的粮食产出。

杜启颔首道“你需要多少粮食”

蓝昌河道“至少三十万石粮食,而且这个数目或许都不足。毕竟在当下,要把整个京州盘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杜启颔首道“没问题,朕给你抽调三十万石粮食来。”

蓝昌河激动道“陛下圣明”

杜启道“你要钱,朕给你钱;你要粮,朕给你粮食;总之一句话,朕给你兜底。但朕希望今年秋天,长安乃至于京州不会再缺少粮食。甚至于,京州会作为夏国的粮仓,供应粮食。”

蓝昌河道“陛下,臣有一个建议。”

杜启道“说”

蓝昌河道“臣不知道陛下接下来,打算如何攻伐李唐。但臣认为,可以在秋收之前,不再出兵攻打李唐,而是把军队的士兵,留下来军屯。在整个京畿道内,从陇州、岐州,以及如今的京州等地,全线军屯。”

“地方上的百姓很少,到处的农田荒芜。只需要军屯一个季节,那么整个关中就盘活了,不会给陛下造成隐患,甚至整个关中的百姓,都会支持陛下,都会追随陛下。”

“反过来说,如果陛下继续进兵,后果便极为危险。因为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后方就不稳定。甚至于百姓缺粮后,可能导致百姓作乱。总之一句话,民以食为天。”

蓝昌河说道“唯有先确保百姓的肚子,再

考虑其他。”

杜启点头道“朕会考虑的。”

“臣告退”

蓝昌河已经说完了事情,便起身告退。待蓝昌河已经是退下,杜启思虑了一番后,便安排了人把上官仪喊来。上官仪一副兴奋的样子,说道“陛下,难道我们准备启程南下,攻打李世民了吗”

如今萧元奇已经率军离开,虽说马远、苏定方还不曾抵达,但不影响杜启的大军出战。故而在当下,上官仪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出战,要随杜启一起南下江都,彻底灭掉李世民的大军。

杜启摇头道“不,我们暂时不出兵。”

上官仪听到后,顿时惊讶。

觉得不可思议。

上官仪心中思索着道“陛下,莫非出现了什么变故,陛下要推迟南下江都”

杜启说道“刚才蓝昌河来禀报,说了当下关中的情况。如今的京州境内,乃至于陇州、岐州,甚至在陇右道境内,实际上地广人稀,百姓少,土地多。毕竟连番的战事,地方凋敝,百姓日子不好过。”

上官仪也是点头道“陛下,蓝刺史所言不假,关中疲敝,人烟稀少,的确是存在的问题。大唐数次和我夏国开战,折损无数的士兵。尤其大唐方面,都是从地方上征召的府兵。所以接连的损失后,无数的百姓战死沙场。亦或是,被我们迁移到夏国境内。故而如今京畿道、陇右道人都少,民生多艰,很不容易。”

杜启道“眼下我们的粮食,是全靠国内支撑。虽说国内不缺粮食,但从夏国运输而来,很不容易,路途实在是太远。即便有水泥路的存在,消耗也很大。在此前提下,这般从国内运输粮食,很不容易。朕打算,把此次攻打大唐做出一个调整。”

上官仪问道“陛下,如何调整呢”

杜启的分析,上官仪认为没错。

只是具体要如何调整,那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上官仪一时间,暂时不知道杜启打算如何调整。但是上官仪也担心,害怕调整不妥当,他不希望在攻伐大唐最关键的时候出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