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301章 荐才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301章 荐才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荐才

扬州,江都。

李世民如今麾下的大军,都已经是尽数召回。如今集结在江都的兵力人数,多达近十万。虽说相比于大唐曾经动辄二三十万的兵力,十万兵力的人数很少,但在如今的李世民看来,能有十万之众的精锐,已经是当下的极限,而且也已经是李世民能做到的最大标准。

皇宫内。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

他如今的事情极多,不仅是治理各地,更有对军队的加强训练。甚至于,还要让各地的百姓归附,能继续忠于大唐。同时,还有对岭南的开发,以及

要防备着杜启的进攻,所以李世民如今,事情极多,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当下困境的。

在李世民批阅奏折时,魏叔玉迈步进入。魏叔玉如今在李世民身边的地位很高,甚至于进入宫中,根本无需内侍禀报,便可以直接进入。他进入见到了李世民,神情肃然,更有悲恸的样子,开口道“陛下,蜀中方面,有最新的消息传回。”

李世民见状,心头咯噔一下。

情况不妙啊

尤其想到蜀中是李承乾在负责的,李世民更是担心,不仅因为李承乾是他的儿子,更因为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意义非凡。

李世民深吸口气,压下了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道“是关于太子的消息”

魏叔玉点头道“陛下圣明,的确是太子的消息。太子率领大军在蜀中和夏国开战,已经是冰白被擒,落入了夏国的手中。眼下,蜀中一线的防线已经是崩溃。夏国的军队,开始夺取蜀中各地。尤其是太子被拿下后,蜀中各地纷纷发表告示,愿意尊奉杜启,都是归顺夏国。我们的布置,已经是有一路出现了失败。”

李世民心下叹息一声。

他如今对这些消息,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免疫力,即便听到李承乾被擒那的消息,他都没有太多的惊讶,不似往常一样心神大恸。

李世民说道“叔玉啊,这一次李承乾落败,意味着大唐的处境,又艰难了一些。原本我们的打算,是希望多路开花,从各地挡住夏国的攻势,争取

各路反攻夏国。眼下太子落败,而夏国方面,对于幽州、并州攻势也凶猛,我们要挡住,不容易啊”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道“如今最关键的,就在于和杜启的这一战。按照此前的预测,杜启秋收结束,应该快要南下了。这一战,杜启必然走水路南下江都。我们就在水上阻击杜启,让他在江南饮恨。”

魏叔玉说道“陛下,臣要禀报的第二则消息,就是关于杜启的。据我们不良人传回的消息,杜启一方,的确是已经乘船南下。这一次杜启南下,有战船三十艘,兵力至少是六万人以上,如今已经走水路南下。”

“从长安到扬州方面来,走京杭运河南下,所以我们当下,的确是要进行水战。尤其我们此前就

一直在筹备战船,请江南最厉害的匠人,打造出了无数的战船,还有诸多的小舟、艨艟等,我们的士兵也是借此操练,早已经熟悉了水战。”

“这一战,杜启自信无比,但实际上,是孤身犯险,更是孤军深入。杜启看似是有把握,实际上已经把生死寄托在孤注一掷上。”

魏叔玉道“陛下,此役便是我们的机会。”

李世民眼中也掠过一道精光,说道“在当前的情况下,水战的确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们的水军更厉害,战船更厉害,只要是击败了夏国的战船。这一次水上之战,便是杜启的赤壁之战,他落败后便再也无力南下。”

魏叔玉颔首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道“这一战,你认为以谁为将最合适”

魏叔玉沉吟片刻,说道“陛下,涉及到大战的人选,陛下决断便是。毕竟如今的军中,都是忠臣良将,而陛下慧眼如炬,自是能安排。”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叔玉,别扯这些有的没的,直接说谁最合适。你这小子,跟随朕的时间越长,愈发有些滑头了。曾经你是有一说一,有什么就直接说。但到了如今,你却是怀着二心,有了其他心思了。”

魏叔玉道“陛下折煞臣了,虽说臣有些小聪明,但臣格局不足,不能居高望远,考虑不如陛下周全,故而臣的想法,未必合适。”

李世民道“直接说”

魏叔玉听到后,这才说道“陛下,臣的打算是,以薛万彻兄弟二人领军。薛万均作为兄长,他作为军队的主帅,薛万彻作为副帅。两人率军自水路出战,迎战夏队。如果是在陆地上,我们这十万之众,对上杜启的六万余精锐,都未必能取胜。”

说到这里,魏叔玉掷地有声道“但如今我们的兵力十万,且又是在水上开战,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取得胜利。故而当下,臣认为有极大的把握取胜。当然,杜启其人,很是狡诈,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小心一些,不能大意。”

李世民点了点头,一脸赞许样子。

他赞同魏叔玉的话。

李世民道“要说薛万彻和薛万均,两人能力是有,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足。叔玉,是否考虑让

柴绍领兵,由他作为主帅。然后,薛万彻、薛万均两人同时作为副帅,负责这一战呢”

魏叔玉摇头道“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何况,如今是非常之时,焉能再安排柴绍掣肘呢柴绍的确是有能力,但论及行军打仗上,还是弱了一些。”

“这方面,终究是薛万彻、薛万均最为擅长。陛下,两人都是虎将,您不必担心他们威望不足。反倒是臣认为,两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论是智谋,亦或是武艺实力,都是顶尖的。”

魏叔玉依旧坚持自己的建议。

在李世民的面前,他要坚持的事情,便不管李世民的想法,直接阐述建议。

李世民想了想最终颔首道“既如此,就以

薛万均为主帅,薛万彻为副帅。”

魏叔玉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再度道“另外,虽说有两人率领大军前往。可是这一战,是否考虑后路”

魏叔玉道“考虑一下,总归是好的。其实要考虑这一点,那就是战船上多准备小舟,一旦遇到了事情,可以乘坐小舟及时撤离。毕竟大的战船在江面上行驶,不易于调转方向。到时候要撤离,可以随时撤离。至于其他的后路,因为是江面上出手,考虑后路也没有用处。毕竟接应也无法做到,所以只能是这般。”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的确是这个道理,主帅定下,那么谋士呢总得给两人配备军师,如此才能有人出谋划策。”

魏叔玉道“陛下,臣认为许敬宗许先生有才学,能出谋划策。他作为大军的军师,最是合适,相信有许先生出谋划策,定然不会有大问题。”

许敬宗其人,在李世民时期,实际上不算显赫。

甚至于在唐高宗时,许敬宗虽说曾经早些年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但实际上也是功勋不足,相比于前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等,那是远远不如。

历史上,许敬宗发达于支持唐高宗废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才平步青云,最终位极人臣。而如今的许敬宗,在李唐朝廷中,倒也是颇为重要,毕竟老一辈的谋士已经渐渐凋零,许敬宗这一批人进入壮年,开始步入颠峰时期。

许敬宗四十左右的年龄,正值壮年。

尤其他和魏叔玉的关系算是不错,所以这一次魏叔玉举荐了许敬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