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352章 北上渔阳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352章 北上渔阳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北上渔阳

上官仪听完后也是一副赞同的神情,说道“陛下所虑有理,如今长安这里,需要军队坐镇,确保大局的稳定。薛将军的军队,坐镇在长安,策应四方。哪里出现问题,薛将军立刻派遣士兵平定乱局。而陛下亲自北上,有陛下在,足以稳定局势。”

马周主动道“陛下,臣跟着您返回了长安,而如今长安方面暂时没有战事。这一次,臣请求跟着陛下北上,前往辽东。”

此前的马周,是跟着萧元奇的。

作为萧元奇的军师。

攻打黔中道一战,因为相对比较轻松,比较容易,所以马周是留在杜启的身边,协助杜启处理政

务。在杜启北上时,马周也跟着一起北上。

眼下了当再度有战事发生,马周主动请战,便希望和杜启一并北上。

关之澜也主动道“陛下,臣也请求北上,参与覆灭高句丽这一战。高句丽这等蛮夷小国,竟然敢借着投降的理由,直接算计马将军。如此事情,绝不能忍。这一战,必须要让高句丽付出代价。不,不是付出代价,就是覆灭高句丽。”

上官仪这时候也是一下反应过来,他也不甘落后,说道“陛下,臣也请求北上参战。毕竟如今长安方面,不需要人镇守。”

这个时候的口风,全都变化。

一众人齐齐请战。

他们可都不愿意留下来坐镇长安,原因很简

单,留在长安根本没有什么事情。要说各地虽说刚刚归附,可实际上,却也不至于出事情。

杜启颔首道“你们三人,自是随朕一起北上的。传令下去吧,安排薛仁贵留守长安。明日一早,我们启程北上。”

“是”

上官仪立刻就应下。

安排这些,都是他在负责。

上官仪、马周和关之澜三人齐齐退下,而上官仪便径直来到军中。他见到了薛仁贵后,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就说了要薛仁贵留守长安,而杜启带着他们北上辽东的事情。

薛仁贵一听,情绪一下激动起来,更是按捺不住的想要北上。

他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说道“上官阁首,如今天下平定。长安这里,又有蓝昌河治理。各地官员,也都是归附,都是直接进行了调整的。在这一前提下,我的兵力没有必要留下,是可以出兵北上的。”

顿了顿,薛仁贵再度道“最关键的是,我的兵力北上后,使得马远的人数增加,要覆灭高句丽,那就更是轻松。这一战,请你回报陛下,我愿意参战。”

上官仪摇头道“薛将军,这是陛下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你认为后方稳定,不会出现问题。可万一被居心叵测之辈利用,有人煽动地方的作乱。到时候官府没有兵力镇压,以至于局势愈发的恶劣,你能担得起责任吗”

薛仁贵讪讪一笑。

他可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因为这种事情太严重了。

那可是大事情。

上官仪继续道“薛将军,留下你,是因为你能坐镇局面。更因为你南征北战,经验丰富。一旦真的出事了,你能勘平乱局。所以眼下,你就不要多说什么了。总之一句话,你留下便是,陛下需要你留在长安。”

薛仁贵叹息道“我知道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他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遵从命令就是。

薛仁贵话锋一转道“上官阁首,陛下突然北上,可是北边出了什么状况。按照此前的消息,应

该是马远要结束战事,覆灭高句丽也不难。怎么突然间,要北上去驰援马远。”

上官仪知道马远的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而且也不会隐瞒,所以直接说了马远身受重伤的事情。上官仪说完后,就开口道“该说的,我已经说了,薛将军,长安乃至于各地,那就交给你镇守了。”

薛仁贵道“保证完成任务。”

上官仪起身离开,在上官仪离开后,他不曾马上会自己办公的署衙,而是又走了一趟刺史府,前去见京州刺史蓝昌河。

在上官仪的面前,蓝昌河是极为规矩的,不敢有丝毫的逾越。即便上官仪品阶没有,可是上官仪那是杜启绝对的心腹。

蓝昌河把上官仪引入大厅中,就道“上官

阁首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上官仪说道“我即将随陛下北上,参与覆灭高句丽的最后一战。接下来薛仁贵方面,会留守长安,策应长安乃至于各地的局势。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你直接找薛仁贵。另外,薛仁贵这里如果有什么逾越的地方,你安排人直接上报。”

他之所以来一趟,就是担心薛仁贵这里出问题,给蓝昌河这里敲个警钟。

蓝昌河闻言保证道“请上官阁首放心,我会安排好一切的。如今天下平定,夏国定鼎天下,不会出现反复的。更何况百姓对陛下,那是万分拥戴。谁若是敢反抗,那就是自找死路。所以这一点,上官阁首尽管放心。”

上官仪笑道“有了蓝刺史的这一番话,我

也就放心了。”

说完后,上官仪起身就离开。

他回到自己的营帐收拾一番,毕竟明日一早,那就有的收拾行李准备北上。

翌日,清晨。

七月的阳光早早的,已经洒落在城头。

杜启一行人已经启程出发。

这一次杜启出发北上,随行带着的兵力,只有六百亲卫,这都是骑兵,由摩勒多率领,护卫杜启的安全,上官仪、马周和关之澜随行。为了要赶时间,杜启都不曾乘坐马车,也是骑马赶路,不至于速度太慢。

杜启一行人从长安出发北上,另一边杜启安排了人火速赶赴江都,吩咐停靠在江都的所有战船,

沿着京杭运河北上。京杭运河,有从长安到江都的,除此外也打通了从长安到涿郡的水路。如此一来,战船可以从江都直达涿郡,再从涿郡出海北上。

水路战船北上,能策应杜启行动。

杜启吩咐了就不再去管,一行人快速赶路,过了洛阳再北上冀州,一路往北。等杜启一行人进入渔阳县境内时,已经是进入了八月。

八月的天气,渔阳县这里阳光明媚,晒在人身上不热。

杜启一行人抵达县城后,径直往军营去。当杜启抵达时,来济亲自到了营地门口,迎接杜启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