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76章 使臣人选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76章 使臣人选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使臣人选

在杜启离开后不久,又有太监进入禀报,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联袂入宫,李渊立刻让这四人进入。

裴寂、萧瑀和陈叔达,都是李渊心腹。

一个个都是老臣。

尤其是裴寂,深受李渊的器重,堪称李渊的第一心腹。四人联袂进入甘露殿,向李渊行礼后,便各自落座。

李渊环顾众人,收回了目光,沉声道“上午的时候,一直谈论如何应对突厥人的事情,也说了一个大方向。你们各自思考了一番,如今,再说说各自的意见。”

封德彝坐在下方,率先道“陛下,臣建议派遣使团出使突厥,以安抚突厥人。毕竟秦王征战在外,朝中没有足够的力量抵抗突厥人。当下,只能派遣使团出使。”

这一建议,众人都清楚。

陈叔达也是点头,开口道“陛下,老臣也赞同。”

陈叔达,是昔日陈后主陈叔宝的异母弟,是皇室出身。南陈被大隋覆灭后,陈叔达便进入大隋为官。等到李渊在晋阳起兵,陈叔达又归顺李渊。

大唐建国后,被李渊任命为侍中。

侍中,是门下省长官。

大唐时期,没有专门的丞相一职,三省长官并称宰相。

三省,分为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其中门下省的长官是侍中,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实际上在大唐时期,因为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一职,等到李世民继位登基后,自此便无人担任尚书令,只有尚书左右仆射在,尚书仆射便等于是宰相。

不过到大唐后期,尚书仆射泛滥,要成为实权宰相,还得加其他的称号才行。

如今的陈叔达,便等于是宰相一般。

他的权势是极大的。

在陈叔达开口后,萧瑀也是捋着胡须,开口道“陛下,老臣也赞同。”

萧瑀,担任户部尚书。

这等于掌握着大唐的钱袋子,是最为重要的朝臣。

李渊听完封德彝、陈叔达和萧瑀的话后,目光最后落在裴寂的身上,询问道“裴卿,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裴寂在朝中,担任尚书右仆射,权势极重。

深得李渊的器重。

裴寂如今,是年近五十的人。他虽说还不到五十岁,实际上,因为颇为操劳,头发早已经变得花白,看上去颇为苍老。

裴寂微微一笑,便道“陛下,臣赞同封侍郎的建议。不过臣却认为,单纯派遣官员出使突厥,肯定是不够的。”

“除此外,还得传令定襄郡王,让他在代州组织兵力,一旦突厥人杀来,必须全力以赴,和突厥人打一仗,让突厥人知道厉害。否则,单纯派遣官员出使突厥,那就是白

搭,无法起到震慑突厥人的作用。”

裴寂说道“要稳定边郡局势,既要拉拢,也要敲打。双管齐下,方能起到作用。”

李渊听到后,点头赞许。

裴寂的建议,和杜启相似,都是一边要做好开战的准备,另一边要拉拢突厥人,以便于能够稳定局势,不让局势超出控制。

李渊沉吟片刻后,沉声道“裴卿的建议不错,就按照裴卿的建议安排。不过涉及到派遣使臣,派遣谁前往最合适呢”

众人闻言,暂时不言语。

虽说封德彝的内心,已经是有了想法,但实际上,他只是中书侍郎,所以暂时,他并没有急急忙忙的跳出来说话。

李渊目光一转,便又落在了封德彝身上,道“封卿,你可有人选”

封德彝被点到后,便不再客气,直接道“陛下,关于出使突厥的人选,臣认为需要文武兼备,既要懂得军事,能震慑突厥,又要有文采的,让突厥人见识大唐的灿然文风。”

顿了顿,封德彝道“所以我的建议是,以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为正使,因为

长孙大将军,是从战场上出来的人。有长孙大将军在,必定能令突厥人不敢放肆。”

陈叔达看了封德彝一眼,开口道“封侍郎刚才的话,谈到了武将,但还需要文官。只不过这文官,以谁前往最合适呢”

一个个都看向封德彝,等着封德彝说话。

封德彝稍作停顿,便开口道“陛下,臣认为杜启最为合适。”

宛如一声炸雷,在大殿中响起。

众人皆惊。

一个个看向封德彝,眼神仿佛说,你封德彝疯了吗竟然让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担任大唐的使臣前往,令人震惊。

即便李渊,也是被这一建议震得外酥里嫩的。

萧瑀则是看了封德彝一眼。

不过,萧瑀也没有说话。

李渊深吸口气,压下了内心的惊讶,便道“封卿,你是怎么想到的,竟然让杜启担任使臣出使你可知道,他才十二三岁,年纪很小。”

这样的建议,极为大胆。

甚至于,超出所有人的预料,谁都没有想到,封德彝把杜启推了出来。

封德彝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的解释道“陛下,要说文采,恐怕就算当朝这么多人,恐怕未必有多少人,能比得了杜启。当然,这是抛开经典不提的。”

“若是引经据典,对经典的理解,自有大儒在,杜启难以望其项背。然而,文采斐然之辈,杜启却是当仁不让。”

“杜启的诗文,堪称一绝。”

“说杜启是神童,也不为过。这样的申通,作为使节出使突厥,自是能让突厥人,见识大唐的灿然文风。”

“让突厥人知道大唐的底蕴。”

封德彝继续道“最关键的是,臣听到市井对杜启的描述,杜启不仅是能言善辩,也是极为聪颖的。再者,杜启也是陛下敕封的七品宣义郎,是有官身在的。安排杜启作为副使前往,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李渊听到后,脸上神情渐渐舒展。

封德彝的话有一定道理。

李渊却也是没有立刻决定,便开口询问道“你们意下如何”

陈叔达反对道“陛下,虽说封德彝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杜启毕竟太过于

年轻,才不过十二三岁。”

“让一个十二三岁的孩童作为使节前往,是否会让人认为,大唐无人啊”

“更何况,杜启太年轻。他这一辈子,都在长安城,没有见过真正的世面。让他作为使节前往,万一见到外面的大场面,一旦被吓得失了神,甚至被边塞的场景吓到,影响到杜启的才思,使得一个才思敏捷的孩童,自此失去了智慧,恐怕就不妙了。”

陈叔达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