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236章 自豪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236章 自豪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自豪

李世民离开甘露殿的心情,是极为美好的。他的内心,充斥着欢喜和愉悦,因为杜启小子这一回北上突厥,立下的功勋太大了。

可谓功在社稷。

李世民也是与有荣焉,尤其入宫时,李渊看他的眼神颇为柔和。

李世民出了宫,回到秦王府后,当即就安排人,把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喊来,快速说了李大恩在代州立下的功勋,以及杜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李世民说完后,目光落在杜如晦的身上,道“克明,咱们这一遭,真是沾了二郎的光。这小子,总能出其不意打破局势。他出使突厥,我们都担心他的安全。没想到,他竟弄了个如此大的好消息回来。雁门关大捷,对我大唐来说,无异于争取了数年的时间平定内部。”

杜如晦闻言,一张脸笑开了花。

儿子让他骄傲啊

房玄龄恭喜道“克明,恭喜你哟,你家二郎经过雁门关一战后,圣眷更隆了。唉,真不知道,你怎么教出这么个出众的小子。”

杜如晦摆手,很自豪的道“哪有什么好教育的,无非是一天三顿打,让他知道轻重,让他知道不读书就得挨打。他自己开始读书,明白道理后,渐渐也就好了。”

房玄龄面颊抽了抽。

他倒是学了杜如晦的教子方式,问题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房遗爱在他的面前,畏畏缩缩的,宛如老鼠见了猫,看得他一肚子火。

杜如晦的教子方式,他是学不来的。然而一听到杜启的各种成就,房玄龄又忍不住比较,恨不得一巴掌拍死房遗爱那蠢货。跟了杜启,竟然没有学到杜启的一星半点机灵劲儿。

长孙无忌看在眼中,也是惋惜。

他也学不会杜如晦的教子方式,他也学着收拾儿子长孙冲。问题是,他一准备要出手,那逆子就一溜跑了,长孙无忌根本追不上。

李世民目光扫过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看到两人的神情,便清楚两人的心思。因为他内心也喟然叹息,别人家的孩子好啊

他的儿子不成。

比不得杜启。

李世民收敛心思,正色道“父皇召我入宫,除了说雁门关大捷的事情,还说了

让我亲自出城迎接即将返回的二郎。”

“所以,秦王府上下,需要准备一番。毕竟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不能藏着掖着,要公布出去,与民同乐,让整个大唐的万千百姓,都知道大唐的大胜。”

“可惜这一次的谋划,按理说是二郎亲自谋划的。只是最大的功勋,落在了李大恩的身上。战报上,李大恩说是二郎亲自让功,这小子在这事情上,不应该谦让。”

李世民颇为惋惜。

因为杜启越好,对他的帮助也是极大的。

房玄龄微笑道“殿下,二郎毕竟年轻。即便把功勋,都搁在二郎的身上,恐怕

杜二郎得到的嘉奖,也是有限的。”

“以杜二郎的精明,肯定明白怎么把事情最大利益化。”

“杜二郎把功勋让给李大恩,等于施恩给李大恩。尤其李大恩和二郎一起经历了雁门关大捷的事情。如此一来,李大恩欠了二郎一个大大的人情。”

“陛下既然已经下诏,召李大恩入朝为官。那么兵部这一块,近乎于,就可能全部落入殿下的手中,这是殿下的机会。”

房玄龄仔细的分析。

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好处。

李世民道“玄龄所言甚是。”

杜如晦倒是没怎么发言,他的脑中,尽是欢喜。因为杜启如今立下了大功,杜家可谓是光宗耀祖了。杜如晦沉浸在欢喜中,等事情商议完,就告假离开了秦王府,径直返回杜家。

他一回到杜家,便径直去了后院。那俊逸潇洒的脸上,一副欢喜的样子。见到郑氏后,道“夫人,大喜,大喜啊”

郑氏道“什么大喜莫非是皇帝陛下,要废黜太子,册立秦王为太子。”

杜如晦道“当心隔墙有耳。”

郑氏哼了声道“除了这事情,还能有什么事情是大喜的。”

对杜家来说,杜家跟随秦王,如果秦王不能成为太子,最终不能成事,一旦李建成登基,秦王一脉,必然会遭到重创。

杜家也跟着遭殃。

这是谁都清楚的。

杜如晦笑说道“我所说的大喜,是关于二郎的。二郎,又立下了大功。”

郑氏听到后,眉毛都舒展开来,迫不及待的道“快说说,二郎又立下了什么大功哎呀,不愧是我的儿子。这小子,真让人欢喜啊”

杜如晦也不隐瞒,快速说了杜启谋划对付突厥人的事情,也说了李渊亲自下令,让李世民带人迎接杜启一行人返回的事情。

郑氏听完,更是眉飞色舞。

杜如晦捋着颌下的胡须,沉声道“二郎这小子,不愧是我老杜家的种。这小子,就是随了我,聪明无比,更是有决断,有胆魄。”

“你”

郑氏哼了声,冷冷道“你就算了吧,一把年纪了,不过是秦王府的参军。咱们二郎,都已经是七品宣义郎。等这次回来后,陛下肯定还会嘉奖的。”

杜如晦的面颊抽了抽,没想到老妻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简直是戳在心窝子上。

好在,杜如晦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杜启笑了笑,又继续道“二郎如今要回来了,会得到陛下的嘉奖。这期间,不能太高调。这几日,你就不要外出,免得节外生枝。”

郑氏等着杜如晦,道“能怎么节外生枝,我又不招灾,也不惹祸的。我好好的在家,再逛逛街,招惹谁了。”

“更何况,我儿子立了功,我竟然不能外出,这是什么道理。”

“该外出,我还得外出。”

“更何况咱儿子,如今是大唐的功臣,身份有了,我为什么不能说说。咱们二郎有十二三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差不多可以考虑给他挑选一门婚事。”

郑氏说道“这事情,我也得提上日程,仔细的挑选挑选。”

杜如晦说道“二郎的婚事,你可以挑选挑选。但二郎这小子,是一贯有主见的人。你要挑选婚事,还是要问一问二郎。”

“这是当然”

郑氏昂着头,道“连咱儿子都不满的,我能满意吗”

说到这里,郑氏忽然叹息道“夫君,说实在的,二郎这里,他自打落水后便性情大变,而且变得极好了,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

“大郎这里,他如今虽说也读书,但论及功勋,以及身份,都还差了很多。甚至于,大郎完全不能和二郎相提并论。”

郑氏说道“大郎这里,你务必要安排才是,不能让大郎的心中,有什么想法。”

杜如晦正色道“夫人不必担心,大郎这孩子,我还是了解的。大郎秉性敦厚,性子和善,是极为敦厚的人,不会因为二郎如何,就产生什么想法。”

“大郎心中,只会为二郎高兴。”

“这一点,你毋须担心。”

“更何况,我如今是秦王府的参军,是秦王的心腹。一旦秦王功成,那么我身上必有爵位。所以到时候,大郎作为嫡长子,要继承家业。”

杜如晦正色道“这一点上,我相信大郎也是清楚的。大郎这里,你不必担心。他虽说存在感很低,但是,大郎始终是杜家的中流砥柱。”

郑氏闻言,这才不再多言。

片刻后,郑氏一下又恢复了往日的性子,不再伤感,笑道“夫君,二郎这次的

功勋,必然得到嘉奖。你认为,二郎到底能得到什么嘉奖。”

杜如晦道“二郎能得到什么嘉奖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二郎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如今恐怕不亚于秦王,甚至比秦王的分量都更加重。咱们这小子,谋划了雁门关大捷,这一战取胜后,陛下可是龙颜大悦的。”

顿了顿,杜如晦道“只是雁门关大捷,在朝廷战报上,主要是定襄郡王李大恩安排的。所以这一事情,不能四处去嚼舌根。总之,你要对外说,就说二郎参与了其余的,不能多说。”

“我明白”

郑氏虽说时常外出炫耀儿子,但是她也知道轻重,不会胡乱说话。

杜如晦不再多言,径直去了书房,忙碌自己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