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359章 调令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359章 调令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调令

杜启出宫后,径直往秦王府去。

他手中还有旨意。

是要去宣旨的。

当马车抵达秦王府,杜启来到门口,门房一看到来人是杜启,便道“杜公子,秦王殿下在书房中,您直接去便是。”

杜启回了声知道,便径直往书房去。他来过很多次,知道书房的位置。杜启穿过大厅,绕过回廊,来到书房外,敲响房门后,便进入书房,行礼道“殿下”

李世民笑道“二郎,你小子这一遭,可是把王宗周算计得死死的。甚至,连太子和齐王,也都被你算计了。”

对杜启的计划,李世民一看便知。

毕竟旁观者清。

尤其李世民熟悉杜启的秉性,这可不是什么善茬。这一次的事情,必定是杜启的算计,否则不可能如此顺利的把对方一锅端了。

杜启道“殿下,您可别乱说哟。小子可是受害的一方,是遭到算计的。得亏有陛下的提醒,因为陛下告诉我王家的赤狼南下长安,我身边才一直有人保护,才侥幸逃过一劫。

小子可不是什么算计,是无奈还击。”

他不会承认。

尤其柳正希的存在,只有杜启知道。即便李世民有猜测,到底怎么一回事,李世民却是雾里看花,是不清楚的。

李世民笑了起来。

杜启这小子,真是一贯的狡诈,不留下丝毫的痕迹。

李世民不再提这一茬,反正事情对他是有利的,李世民开岔开话题,道“二郎,你这一遭来,有什么事情”

杜启说道“殿下,陛下口谕,命殿下准备率军出征,负责北伐河北刘黑闼一事。这事情,全权由殿下负责。”

李世民震惊道“二郎,太子和齐王呢先前父皇的命令,是太子率军出征。怎么突然间,就变成本王出征了。”

杜启道“太子殿下和齐王,因为刺杀的事情,被勒令闭门思过,两人无法出征。”

李世民顿时就明白了过来,笑道“这倒是好事。”

杜启道“的确是好事。”

李世民忽然沉默下来,思索一番,道“父皇的安排,其实是补偿你。只是把这补偿,搁在了秦王府,对吗”

“是”

杜启笑着回答。

李世民道“这事儿,委屈你了。”

杜启道“殿下,这有什么好委屈的。杜家和殿下本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殿下越发的好,杜家未来也就更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心中倒也有些歉疚。

因为和王家对敌时,杜启遭到刺杀,最终得到好处的却是他,而不是杜启。

李世民又说着其他的事情,都是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以及一些和王家的事情,最后告诫杜启要低调行事,不要再过于高调。

因为杜启和王家翻脸后,尤其王宗周被处死,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大族,必然会针对杜启的,杜启接下来未必就安全了。

杜启自是一一应下。

“咚咚”

敲门声,忽然在书房外响起,却是房玄龄的声音响起“殿下,宫中又有旨意来了,是给克明的。如今,正在宣旨。”

李世民蹭的站起身。

他的内心,忽然生出不妙的预感。

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先前,李世民还说皇帝把嘉奖给了秦王府,没有补偿杜启。但如今,皇帝的补偿就来了,是补偿在杜如晦身上的。

李世民带着杜启和房玄龄,出了院子就往大厅去。他一边走,一边道“玄龄,这宫中来的旨意,是什么旨意”

房玄龄道“殿下,卑职也不知。当时卑职和克明,都在公房内处理政务。宫中就来了人,要让克明接旨。卑职想着事情紧急,便火速来告诉殿下,是什么事情,暂时不得而知。”

李世民点了点头,加快了赶路的速度。

当李世民来到客厅中时,传旨的太监已经离开了,只留下了接受旨意的杜如晦。眼见李世民来了,杜如晦行礼道“殿下”

李世民点头道“克明,宫中派人来传旨,是什么旨意”

杜如晦道“殿下,宫中派人来传旨,调我到代州任职,接替此前离开代州的定襄王李大恩,担任代州总管。”

李世民面色陡然大变。

杜如晦对李世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人。

李世民身边,长孙无忌是心腹谋士,毕竟是大舅子,关系不一样。而除长孙无忌外,虽说李世民有其余的谋臣猛将

可实际上,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这两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不能缺少其一的。

一旦杜如晦离开,对李世民来说,便少了一个心腹,更少了一个决断的人。

李世民深吸口气,压下内心的烦躁感,让自己恢复冷静,便带着房玄龄、杜如晦、杜启返回书房,又让人把长孙无忌喊来了。

李世民道“陛下刚让二郎传达口谕,令本王统帅所有大军,北伐刘黑闼。但如今又让克明北上代州,担任代州总管,你们怎么看”

杜启正色道“殿下,先前我在宫中时,陛下也不曾说,只是让我传达口谕给殿下,没想到陛下竟然还有这样的旨意。”

房玄龄道“这么说秦王府的变化,实际上是因为杜二郎引发的。或者,是因为杜启遭到太子、齐王围杀,陛下为了弥补杜启,所以有了这些嘉奖。打压东宫,是为了弥补杜启。给予殿下带兵的机会,又调走克明,实际上是为了平衡力量。”

长孙无忌道“极可能如此。”

顿了顿,长孙无忌道“对秦王府来说,虽说殿下外出带兵有好处,实际上,把克明调离秦王府,对殿下的影响更

大。”

李世民闻言,皱起了眉头。

杜启把长孙无忌的话听在耳中,又注意到了李世民的神情变化。他清楚这事情,自己亲爹杜如晦是不好表态的。

杜启沉声道“殿下,虽说家父调离长安,到代州去任职,对秦王府有一定的影响。但我认为,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父亲一日是殿下之臣,便一世是殿下之臣。”

“不管父亲是在秦王府,亦或是在代州为官,都是为殿下效力的人。杜家和秦王府,早就已经是捆绑在一起。”

杜启继续道“所以父亲北上代州,担任代州总管,并没有什么坏处。”

“尤其代州地处边陲之地,对大唐极为关键。尤其代州境内,是有大军驻扎。父亲前往担任代州总管,执掌一州的军政大权,是有利于秦王殿下掌军的。”

“再者,不论是物资的供应,还是其余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

杜启眼中掠过一道锐利光芒,说道“退一步说,万一哪天,秦王要和东宫针锋相对,代州便是秦王的坚实后盾。”

李世民听到后,仔细的琢磨一番,颔首道“二郎的

分析,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不舍。

因为习惯了杜如晦在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