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479章 好处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479章 好处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好处

王育忙不迭的道“公子客气,能为公子效力,是我们王家的荣幸。而且这一株老参,一直搁在王家的库房也没用,浪费了老参的价值。这一株老参交给公子,能派上大用场,也算是有了相应的价值。”

杜启轻轻点头,说道“不管如何,我得谢谢你们。”

王育连忙说不必。

对他来说,杜启不针对他们,不揭穿他们,就已经是阿弥陀佛。

反正老参是王家的。

也没有影响到他们什么。

杜启话锋一转,道“行了,我就不耽搁时间。我还得南下长安,告辞”

他来王家就为了情报和老参这事。

情报是对付东宫的。

至于老参,是要给李渊的。毕竟李渊人老了,送财物之类的,反而没用处。这样能养身体的老参,能调养身体,才是投其所好。

杜启在王家这里,虽说王育和王乔处处赔笑,处处小

心翼翼的帮衬着,但内心对杜启到底什么想法,不得而知,杜启也懒得去猜测。

所以干脆离开。

留在王家不自在。

王育连忙开口挽留,一副作为东道主,必须要让杜启好好享受一番的样子。

杜启摇头拒绝,坚定南下。

王育见状,便不再劝说,其实王育的内心也终于松了口气。因为杜启在,他始终不自在,总觉得头上悬挂着一柄利剑,浑身都不舒服。

所以王育连忙就安排人,去把老参取来交给杜启。杜启接过老参,仔细的瞅了瞅。这一株老参上,一根根长须极为细密,而且即便杜启不懂得如何识别老参的年份,但也清楚这一株老参年分不低。

杜启收起老参,带人南下。

这一路南下,速度越来越慢。因为风雪天,有时候还遇上大雪封路,道路已经不似月那么容易南下。

杜启回到长安境内,已经进入十一月。

天气愈发寒冷。

杜启回到长安后,没有急着回家,趁着今天的天色尚早,便径直入宫。杜启入宫后,在大殿中见到李渊,躬身行礼

道“杜启,参见陛下。”

李渊脸上笑容灿烂,让肖离赐座,等杜启落座后,李渊道“二郎,去代州半年多,你变化挺大的啊。长高了些,精悍了一些。说说看,代州北地的生活怎么样”

杜启道“陛下,如今我在雁门,一切都好。毕竟父亲是代州总管,我作为代州总管的儿子,完全是纨绔子弟的身份,横行无忌,很是自在。”

李渊听得笑了起来。

见杜启的精神状态不错,且没有什么怨气,李渊也就放心了。

李渊继续道“王绩去雁门向你求助的事情,朕已经知道。这一事情,朕已经处理了。东宫方面,不会再对大唐书院有什么动作,你尽管放心。”

杜启道“谢陛下。”

话锋一转,杜启便道“陛下,小子在代州雁门的这段时间,商业方面也经营得不错。我在北地时,恰好得了一物,陛下用得上。如今回到长安,便给陛下带回来,请陛下笑纳。”

李渊眼中一亮,脸上有欢喜的神色,询问道“二郎,你带了什么回来”

对李渊来说,礼物是否贵重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杜

启这小子想着他,回来给他带了礼物,李渊很是开心。

李渊是一个皇帝。

同时,李渊也是一个老人。

他把杜启当作孙辈看待,在不涉及到国事的时候,李渊就是一个六十出头的老人。杜启带回来了礼物,他自是极为欢喜。

杜启吩咐道“拿进来”

这时候,大殿外的太监拿着一个锦盒进入。这是杜启带进宫的,只是先前在甘露殿门口,暂时交给小太监拿着。

杜启接过,双手捧在手中。

肖离立刻上前,把盒子拿过来后,转而搁在李渊面前的案桌上。李渊很期待的打开锦盒,映入眼帘的是一株老参。

李渊看到后,老脸上露出笑容,颔首道“肖离,看看,二郎这小子真是有心。这一株老参,怕是颇有些年头。”

肖离道“陛下,老奴倒是懂得一些。这一株老参,怕是不低于八百年。甚至于都抵近千年的年份。”

杜启惊讶肖离的善意。

不过他也清楚,这是肖离的聪明之处,给了杜启善意。

杜启道“肖总管真是慧眼,这一株老参,的确是近千年的年份。”

“哦,真是这般。”

李渊花白的眉头上扬,笑容更甚。

要知道即便是宫中,虽说有诸多的老参,但近千年的老参也没有。到了李渊的这年纪,便是最需要补品的时候,尤其老参这样的滋补之物,可以用来炖汤,也可以泡水喝。

都是有利于李渊调养身体的,所以李渊很是欢喜。

这是最适合他的。

李渊头埋下轻嗅一口,那老参的气息浸入鼻息中。

霎时,李渊觉得精神头都好了些。

他一脸赞许的样子,道“二郎,你有心了。这礼物,朕很是喜欢。你在雁门,能收集到这一株老参,怕是不容易吧。”

杜启道“陛下,其实也就是恰逢其会的事情。我遇到了,就买下。毕竟这样的老参,最适合陛下用。”

李渊合上锦盒,避免老参的营养流逝。他心中一欢喜,便道“二郎,你祭祖后,干脆就留在长安。毕竟你父亲去代州,也已经坐稳了位置。再者,代州境内的世家门阀力量,已经是被削弱。你要留在长安,那就留下吧。”

这是李渊欢喜之后的结果。

一开心,便不管其他。

让杜启留在长安。

杜启心思转动,他知道这是李渊欢喜的结果,杜启却没有打算一直留下,毕竟留在长安这个漩涡中,暂时是不合适的,反而不如在代州不受拘束。

也能令李渊安心。

杜启道“陛下,代州的商业体系,才刚展开,臣暂时脱不开身,所以祭祖完毕,把事情处理得差不多,我就得北上代州去。甚至于可能年后,还会去一趟扬州。因为我开设的大唐钱庄,准备在长安、扬州筹备分部。”

钱庄的事情,李渊是知道的。

毕竟魏大雄传递消息,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毕竟在如今,全国各地有许多的当铺,只是杜启的钱庄,比当铺的功能多了一些。

李渊见杜启不愿意留下,反倒是觉得不错。杜启不在长安,就不会介入秦王和东宫的争斗。

李渊顺势道“行了,朕不管你留不留下的事情。你愿意留在长安,就回长安。愿意去代州,就去代州。想去扬州,就去扬州。总之,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吧。”

“谢陛下”

杜启再度道谢。

对杜启来说,李渊准许他随时可以回长安,这就足够了。有了这一吩咐,杜启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回到长安,不再掣

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