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564章 从军行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564章 从军行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军行

李世民则是开始处理政务,把李靖返回后的各项政令安排完,便带着文官武将,齐齐往凌烟阁去。一众人来到凌烟阁内,这才宾主落座,而且又有诸多的侍从鱼贯进入,送入了酒水和美味佳肴,除此外,一个让百官都意外的人出现了。

那就是李渊。

自从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就已经是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如今,却是再度来了。

不过百官也清楚,这是庆贺,所以才把李渊喊来。

李世民这一次庆贺,他端起酒樽,遥敬所有人,道“诸位,我大唐开国至今,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横扫突厥,离不开你们的付出。这第一杯酒,朕敬你们。”

“谢陛下”

一众人端起酒樽,齐齐饮酒。

李世民喝了第一杯酒后,又端起了第二杯酒,再度道“这第二杯酒,朕要敬的人是杜启。这一战能覆灭突厥,杜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早些年,突厥雁门之战,仰赖杜启谋划,覆灭突厥十万之众,削弱了突厥的实力。一战之后,为大唐的兴盛,奠

定了基础,也削弱了突厥的发展。”

“若无这一战,便没有今日的轻松。”

“所以这一杯酒,当敬杜启。”

李世民端着酒樽,向杜启敬了一杯酒,便仰头一饮而尽。

杜启连忙回礼道“谢陛下。”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是独一份儿,所以杜启这里,也是脸上有光,倍感荣耀。尤其坐在下方的杜如晦,也是更觉得与有荣焉。

因为得到嘉奖的是他儿子。

杜如晦甚至觉得,他能感受到这一个个人,看向他时那种欣羡神情。

没办法,这是他的儿子。

谁让他儿子优秀呢

李世民又端起一杯酒,这一次他是看向了李靖,说道“此战统筹安排,仰赖李靖,因为他全盘安排,且大胆出兵,才击溃了突厥,又截断突厥。所以这一杯酒,敬李靖,因为有李靖的统筹安排,才有这一战的结果。”

李靖连忙站起身,道“谢陛下。”

他也是一副激动样子。

没办法,这等于是论功行赏,如今涉及到他的嘉奖,

所以李靖是无比激动的。立功、立德、立言,他虽说不能立德、立言,但能立下大功勋,这一辈子便足慰平生了。

李世民三杯酒下肚后,却是看向了杜启,笑吟吟道“二郎,今日是庆贺。这有酒有肉,却是不能没有诗歌,可有助兴的诗歌”

一双双目光,齐齐看向杜启。

谁都知道杜启的才学。

不仅是杜启写的小说,更有杜启做的诗赋。

杜启才名人尽皆知。

所以一个个又是期待。

杜启思索一番,他看向今日颇有些得意,甚至于,隐隐有些得意忘形的李世民,再想着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杜启正色道“陛下,臣却有一首诗。”

李世民道“快快道来。”

杜启却没有立刻说,反而是说道“陛下,这一首诗其实,并非当下所做,而是在大军凯旋而归时,臣意有所感,所以才有的。实际上,这一首诗却并不应景,甚至不适合当下庆贺的场面。所以,臣认为虽说有一首诗,还是不说吧,免得大煞风景。”

杜启一贯是杜抄抄。

天下文章一大抄,都是从前人抄来。

只是杜启此刻,却是有意给李世民泼冷水,所以这一首诗要说,也得先给李世民打一个预防针,避免李世民有什么想法。

当然杜启也不担心李世民算账。

李世民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当开明的皇帝。

“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笑道“二郎,但说无妨。朕所期待的,只是你的才名,只是你的诗句。你的诗,每一首堪称经典。”

杜启道“既如此,臣就献丑了。臣在大军凯旋时,眼见军中将士虽说喜庆,但实际上,却有许多人受伤,却有许多人自战场上战死回不了家,所以有了这一首兵车行。”

李世民面色渐渐肃然。

大致,他知道这一首诗肯定是哀叹征战不易的。

李世民一贯是善于反思己过的,所以李世民开口道“二郎,快说,不必忌讳。不管你这一首诗谢了什么,朕恕你无罪。”

李渊一直是没说话的,只是参与,他也是捋着颌下灰白的胡须,说道“二郎,皇帝都已经说了,你就不必再犹豫,但说无妨。”

这是给定调子。

李渊发话了,李世民自是不好说什么,事实上,李世民也不会说什么,他对于杜启,不仅是看待臣子那么简单,更是把杜启当作自己的晚辈。

杜启不再犹豫,便开口道“诗名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启完整的把兵车行这一整首诗,全部诵读出来。这一首诗的主要核心,是战争给百姓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创,地方官吏对百姓也造成伤害,使得百姓困苦不堪。

这样的一首诗,和眼下的庆贺,可谓是格格不入。

李世民听完,也是皱起眉头。

大厅中,众人噤声。

所有人都是不言语,脸上神情神色各异,这一气氛,

愈发的凝重。

杜启却是浑然不受影响,郑重道“陛下,原本这一场合,臣是不该用这样的一首诗,来搅和在场所有人兴致的。然而,臣却是不得不说。因为这一战虽说打赢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地方百姓生活,依旧不容易。”

“早些年,在大隋末年,各地百姓贫苦,诸多地方官更是横征暴敛。”

“即便太上皇立国执政数年,到陛下登基如今,地方许多依旧不曾有所好转,只能说是大唐正题上,正在不断扭转局势,让百姓开始慢慢缓过来。”

“可一样是无比艰苦。”

“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路还很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杜启开始阐述自己的意图。

这是一个补救。

他写了这样的一首诗,然后得收回来,让李世民有台阶下,所以得有这样的一番话。既保全杜启自己,也顾全李世民的脸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