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586章 西去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586章 西去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西去

新婚燕尔,杜启在家中陪李烟云,转眼小半个月过去,时间进入八月。这时候的天气,虽说炎热,却是没有六七月的天热炙烤般难耐。

半个月的时间,杜启和李烟云如胶似漆,同时也把千雪收了。

两个陪伴他数年的女子,都成了他的女人。不过即便如此,李烟云、千雪也没有空闲下来,依旧处理商业交接上的事情。

中秋过去,杜启准备启程了。

在杜启准备启程时,郑氏却是来了。

郑氏进入书房中,坐下来道“二郎,你这准备启程了。我看烟云、千雪都在布置,她们两人是要随你一起去西域吗”

“是”

杜启点头回答。

这是先前就约定好的。

郑氏开口道“二郎,娘亲这里,便有一说一,不和你兜圈子。烟云和千雪这量

丫头随你去西域,娘亲是不反对的。”

“毕竟你去西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是长时间在西域。”

“你需要有知冷知热的人照顾你。”

“问题是,柳正希最新传回的消息,说西域陇右道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没有,甚至于可能危险重重。”

“你去西域,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郑氏说道“眼下的条件不成熟,娘亲的意思是,暂时让你的两媳妇留在长安,等你在西域立足,有了能安身的所在,再去不迟,你意下如何”

“可以”

杜启略作思考就给出答复。

先前杜启和李孝恭交谈时,就说了如果条件不成熟,暂时让两女留下。眼下柳正希传回的消息,虽说做了安排,但局势不明朗,在肃州酒泉县立足还需要时间。

郑氏听到杜启的话,顿时喜笑颜开。他如今对千雪、李烟云都宝贝得很,因为两女都和杜启同房了,说不定就怀上了,不宜长途奔波,暂时在长安观察为好。

即便没有怀上,那也不影响。

毕竟西域情况不明朗。

等郑氏离开后,杜启把这一事情,告诉千雪和李烟云,两女虽说不舍,但还是识大体留下,毕竟他们不是一直在长安,后续就会去陇右道的。

八月十八,这一日清晨。

杜启离开了杜家,出发往西域去。这一次杜启出门,队伍不多只有两百余人。由萧元奇作为主将,负责保护杜启的安全。

杜启这一次前往陇右道,不是带着任务去的,没有朝廷的策应,一切得靠自己。所以杜启的这一次前往,并没有大张旗鼓宣传,只是扮作商队往西域去。

从长安离开,一路往西。

因为这些年致力于修筑混凝土道路,在长安周边,都修建了混凝土道路,赶路一切顺利。离开了京畿道范围,进入陇右道后,道路才发生了变化。

从混凝土路,变成了泥巴路。

在某种程度上说,混凝土道路的延展程度,便代表了大唐对地方的掌控。因为大唐立国的时间不长,陇右道许多地方表面上归顺,但实际上根本不搭理朝廷。

这才是道路无法贯通的原因。

亦或是,朝廷派来了官员,却是被架空,暂时无法掌控地方。

就是名义上的归顺。

尤其进入陇右道,越是往西,则越是偏僻,地方上也无比的荒凉贫瘠。

毕竟西域之地,不似中原那么繁华。这些地方越是贫瘠,也就意味着民风愈发的剽悍,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便是这个道理。

杜启对陇右道各地的情况,却是没去管的。

这是朝廷的事情。

杜启的任务,只管肃州、瓜州和沙洲三地纳入掌控,作为立足之地,然后就可以往西域扩张,建立自己的实力。

时间进入九月。

西域之地,秋高气爽。

杜启率领的队伍,已经进入肃州境内。

入夜后,队伍晚上扎营。

杜启和柳正希围绕着篝火坐着,杜启看向柳正希,询问道“柳先生,我们在酒泉县境内的人,安排好落脚的地方了吗”

柳正希道“已经安排妥当。”

顿了顿,柳正希继续道“殿下这次以商人的身份,悄然进入酒泉。因为身份不曾泄漏,无人知道消息,就可以暗中谋划。”

“根据此前传回的消息,这酒泉县的县令姜正道,是当地大族。”

“姜正道归顺了朝廷,但酒泉县境内,都是姜正道说了算。甚至下面的乡老、里正等,都是姜家直接或间接提拔的,要打破酒泉县的局势,并不容易。”

“姜家也有足够的力量,所以在酒泉县,要动一动姜正道,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柳正希说了酒泉的局势。

杜启想了想,笑道“不管酒泉县的局势如何,总是要找突破口的。”

柳正希点了点头。

酒泉县局势虽说艰难,却并非是铁桶一块,是可以运作一番的。

“报”

就在此时,有士兵走到杜启身旁,禀报道“平西王,咱们营地外面来了一个人,衣衫褴褛,颇为落魄,说是要来投奔您的。”

杜启眉头上扬,显得有些意外。

竟有人来投奔他。

这倒是古怪了。

杜启想了想,吩咐道“把人带过来。”

“是”

士兵立刻去传令。

不多时,就见一个身材干瘦,背着一杆大枪,身长约莫有一百七十五公分左右,衣衫褴褛,面色暗黄的青年大步走来。

青年脸上布满了风霜,一看就颇为疲惫。他走到杜启的身旁,抱拳行礼道“草民薛仁贵,拜见平西王。”

杜启听到薛仁贵的名字,立刻道“你是绛州龙门县薛仁贵”

“是”

薛仁贵立刻回答。

他内心更是惊讶,杜启是怎么知道他籍贯的,只是薛仁贵没有询问,因为不敢随意询问,只是有些疑惑。

杜启脸上却露出了笑容,来的人果真是历史上的薛仁贵。薛仁贵祖上也是豪门大族,只是家道中落,到他这里以种田为生,但武艺、自己读书却不曾落下。

后来薛仁贵投军,进入张士贵麾下,才得以平步青云升迁。

如今,来了杜启这里。

杜启开口道“薛仁贵是吧,看你的这样子,定是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来的。你来见本王,有什么事情。”

薛仁贵抱拳道“回禀平西王,我是来投奔平西王的。”

“投奔我”

杜启的神情,更有些惊讶。

他已经到了肃州境内,距离酒泉县不远,突然冒出了薛仁贵投奔。薛仁贵的归顺,本是好事情,不过这事儿,杜启得弄清楚。

薛仁贵解释道“回禀平西王,我真是来投奔平西王的。我今年的时候,到长安讨生活,准备投奔您。后来得知平西王去西域,尤其听说平西王要打通丝绸之路,心想您要用人,所以我来投奔。”

顿了顿,薛仁贵继续道“只是平西王赶路的速度快,我即便是快速追赶,也很

费力,到现在才追上,恳请平西王收留。”

杜启一听,再打量了薛仁贵的样子,的确是风餐露宿的疲惫样子。

这一路,杜启赶路的确不慢。

杜启看着背着大枪的薛仁贵,目光下移,落在薛仁贵的脚上。天气渐渐转凉,但薛仁贵却只是穿了一双草鞋,这草鞋的样子都快是要散架了。

尤其薛仁贵身上的衣衫,也是褴褛不堪。若非杜启知道薛仁贵,单凭眼前这样的一个样子,恐怕谁见了薛仁贵,都不会认为薛仁贵有大前途。

而是认为薛仁贵是乞儿。

杜启忽然道“你这一路追来,是徒步跑来的”

“是”

薛仁贵脸上露出赧颜神色,说道“草民出身贫寒,家中贫瘠,没有钱买马。所以,只能是一路跑着追来。”

杜启道“你薛仁贵要为本王效力,你说一说,都擅长些什么”

薛仁贵一听杜启的话,眼中多了一抹明亮神色。

平西王问他擅长什么。

这是他有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